吉奇小说>总裁豪门>歪兵正传>第5章 万家灯火(5)

为了改变被动的局面,不被蓝军合围,红军指挥部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放弃正面防线,暴风雨师向后撤退至第二防线,与其他友邻的预备役部队及民兵继续坚守。

而此时的导演们,又放了一个大招。

居然有的首长想看看,现在的部队拆了之后,还能不能再原样的装回去,或者说会是溃成一盘散沙,还是能继续保持战斗力。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现代战争,我们无法真实的经历,那么演习就要极尽真实。

这其中,考验部队的,并不完全是你给我一枪,我还你一炮,亦或是拿着飞机导弹进行战术对抗。

兵棋推演也好,实兵对抗也罢,其实归根到底都是图上作业,除此之外更要做的,就是对人的考验,一支部队是否能经的起摔打,主要是人。

而对人的考验,要在极限之后,看看他们的实际反应和结果是什么。

在这方面,从演习组织者的角度来讲,需要考验很多,把部队模拟成一场大溃败,也是一种方法,溃不成军的状态下,到底是消极的做鸟兽散,还是积极的采取措施,这同时也考验各级指挥员的实际训练水平和现有最基层兵员的综合素养。

要知道,之前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可是给全世界上了一课,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

几天后,新的方案就出炉了,情况设置是登陆部队的推进速度极快,地方预备役和民兵部队无法招架,因此这支蓝军直接杀到了我们后方,对我们师形成了合围。

既然合围,就要突围。

问题是现在的暴风雨师主力部队只剩下一半,其他的都打光了,而且被围状态下就意味着弹药和给养全部匮乏,我们要做好没吃没喝的准备。

这让所有的人都犯起了难,好在之前我们绝大多数老兵都接受过野战生存的训练,多多少少还能想些法子,只要能突出去,就不会饿到。

至少我是这么想的,活人是不会让尿憋死的。

可是怎么突围呢?导演组对于蓝军的合围给的方案几乎是完美的,墩箭、号箭和破甲分队现在也基本上十去六七,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最后,师长决定集中全部力量,以预备队为主力,其他部队跟上,正面发起攻击,然后伺机突出去。

这一招蓝军并没有太重视,当信号弹打起,红军全线反击的时候,蓝军的指挥员就笑了起来,他们知道红军这是要虚晃一枪,准备打个冲锋就撤退。

这是以前战争中留下的老打法,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红军这是不想直接撤退被蓝军咬住。

于是,蓝军一边下达正面对冲,一边加快要求合围部队从背后抓紧时间发起攻势,以求直接把红军的火苗就地扑灭。

可是蓝军还是低估了红军,他们能想到的,红军又怎么能想不到?

现在给的考验环境,对于红军来讲是岌岌可危。

首长们抱着膀子坐在指挥室里一边吹着空调一边笑眯眯的想看红军顾头不顾尾出洋相,而红军自己不能乱。

其实,伺机突围的确是这样。

但是,红军绝对不是声东击西。

红军压根就没想着打一枪就跑,因为后面也有敌人,怎么跑都不划算。

于是师长就决定从正面突围,硬打出去。

他给我们三营和另外一个团的主力营下了死命令,一但找到蓝军相对薄弱的地方,我们必须向一把刀一样,用最猛火力撕出一个口子,然后前锋改后卫,马上就地组织防御阻击,保障大部队冲出去。

1团之所以称为1,就看这一仗了,打不出去,以后1团番号改成3团,放最后,倒第一去。

这招激将法确实挺损,也管用。

团长给我们做了战前动员,他通报了形势,也再次当着一堆导调员的面,热情问候了导演部的全部亲属。

然后,他告诉我们,真正的考验,可能马上要来了。

现在最难的一关,不是打出口子,而是打完了口子不能让蓝军合拢,得保障大部队通过。

他让我们所有的班长以上人员,都想一想湘江那场血战,想一想陈树湘将军的后卫师。

今天,我们三营既是前锋营,也是后卫营。

这就是说,在大部队跳出外线的同时,我们基本跳不出去了,我们不但要打的出,还要拖的住,甚至是被包围,然后打到最后一个人。

他问我们,想好了没有?怎么办?

“干!”大家异口同声,团长有些沉重,他知道自己的情绪会影响到全团,但是现在这个局面,显然是导演部不想让红军整建制的突出去。

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万一突不出去了,被判定阵亡的就地收拢部队,活着的进山打游击,只要是演习一天没有结束,师部没有下达命令,就坚守到最后。

“是”

我们向团长敬了这次演习的最后一个军礼,然后各自做最后的准备,准备着未来有可能的各自为战。

这场硬仗,已经用不着太多的辎重了,甚至给养也没打算带太多,我们知道口子一旦撕开,蓝军就会拼尽一切想办法合拢。

就算我们能顶住一时,也肯定打不出去,最后的战斗要这么多吃的干啥?

反正给红军的模拟是被蓝军击成溃败,而且被围的部队是没有补给的,那就把省下来的,留给大部队吧,他们要跳到外线作战去,我们留在内线的不需要。

天明之前,信号弹打响,红军全线反扑,我们在第二梯队,时刻等着前方的消息。

就在一线部队发现了蓝军的薄弱处时,破甲分队和我们从两个方向同时发起冲击。

在第一梯队的掩护下,各攻击部队直接吹响了冲锋号,大规模进攻。

然后我们悄无声息的运动到目标阵地前,只听到连长一声枪响,九连居中,七连和八连在两翼,成三角阵型攻击前进。

营炮兵连第一时间内把携带的所有炮弹全部打光,机枪连锁定之前标注的蓝军火力点全力输出,保障我们向前推进。

我带着尖刀班甩出导爆锁开避通路,然后指挥二排成两路纵队快速通过,再掩护后面一三排通过障碍区发起攻击。

二排是老兵排,也是全连的拳头,老兵的光荣在此一战。

一切都很顺利,很快我们抢占了蓝军的阵地,然后就地修筑工事,准备阻挡蓝军的反击。

这时蓝军也意识到,红军这是要从正面突出来,然后从江这边绕个圈撤退,这种打法会直接改变蓝军的战略布局。

原来蓝军是想合围吃掉红军,再合围吃掉北部区域的全部红军主力,而现在如果让红军打出来,那么这个方向的蓝军即使会师,形成一坨,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红军还在,而且还跑到了他们的后方,这样如果关内红军主力出关,自己反而会被合围。

因此,一定不能让这股红军的计划得逞,必须把口子补上,让这个号称新中国陆军第一机械化师的部队,在这次演习中彻底消失。

蓝军是全国有名的王牌主力,我们虽然有名气,但不是王牌,所以他们有信心打掉我们,也丢不起这个人。

于是蓝军组织了疯狂的反扑,我们这两支尖刀营,也是越打越猛。

之前直接在蓝军战线上插了两个点,把截的部分,再由破甲分队配合主力部队形成一个包围圈快速吃掉,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口子。

红军主力开始突围,我们就如同当年的一三军团一样,死守在两侧堵住蓝军。

时间就是一切,必须要快,红军的主力尽量的给我们留下弹药后就向后方打去。

他们的目的地其实不像蓝军想的那样,红军其实没有做所谓的出关合围这种考虑,因为导演部的这次演习也没有那么大的阵仗。

红军是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地貌地区,这个地区很有意思。

是一片大山中,有一个谷道,这个谷道是“人”字型,人的头冲着蓝军方向,后面的朝着关里的方向,这算是最后一道防线。

在人字的中央,有一个小山地,正好像一个塞子一样,把人字横着一分为二,现在红军主力师的兵力不足,因此这里是天然之选。

只要卡在这里,四面是高山,蓝军就是再先进的部队,哪怕是拿原子弹炸,只要红军还一息上尚存,他们的陆军部队就休想过去。

这就是地形的好处!

红军师长锁定了这里,把这儿称为此次演习的最大关键之处,也是自己最后的一张牌。

蓝军也意识到了这点,一直在关注这个地点,但是奈何红军防御圈再怎么乱,这个方向也是战略后方,重中之重,蓝军过不了江,后面登陆的即使孤军深入,也很难拿下那里。

那里考验的并不是部队的装备先进性,想要打下来,完全就得用人堆,必须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才行。

假如暴风雨剩余的主力在那里集结,加上之前防御在这里的红军直属预备队,那么整体情况就非常不乐观。

而如果红军要到达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背后蓝军赶来之前,向后撤退,寻机夺路与那里的红军汇合。

红军为什么没这么走,要正面冲出去,绕一下呢?

蓝军想了半天,反复对着地图研究,最终突然一拍脑门,长征中的战例里这样的情况也不少,红军主打的就是出奇不意。

向后有被合围的危险,而且即使不合围,蓝军也会拼命的咬住红军,即使甩开伤亡也不小,这样的话,与其同样差不多的伤亡,为什么不正面突破,直接把后面的蓝军甩在大后方,就算蓝军追击,也相对好应付。

红军这招果然高明。

他们不知道的是,红军还准备了一个后招,就是如果蓝军追击,红军已经提前选好了几个地点,会突然刹车,设伏,打完再跑。

跑着跑着再突然刹车,打埋伏,揍一顿再跑,这样对红军最有利。

战场形势一下子会由被动改为主动,而且会大量消耗蓝军,蓝军则成了当年的国民党追兵一样,不但要被牵着鼻子,还会处处挨打,自己的优势装备全都用不上。

就这样,一场精心设计的围歼战,想看看红军溃败后是什么反应,硬是被红军打成了运动战。

只是可怜了我们,正如像当年陈树湘将军的后卫师一样,我们在突破时打的坚决,在保障大部队通过时守的顽强,但是也被围的密不透风。

蓝军已经吃了大亏,他是无论如何不会让左右两边的后卫营活着出去的,必须吃掉。

否则,演习的目的没有达成,自己也会成为全军的笑话。

所以,四个小时之内,虽然我们让蓝军崩了大牙,但是还是没有突的出去,营长给我们最后的命令是,完成任务后剩余的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跑出去一个是一个。

活着的,打游击,等待大部队反攻。

我们分散突围的方向,再次来一个反转,不向大部队方向,而是向着蓝军登陆部队的方向和蓝军指挥部的方向跑,那两个方向,现有的蓝军部队战斗意识最薄弱,他们认为我们怎么也不会向这个方向跑的。

自投罗网,那就是傻。

于是,在当天夜里,我们剩余的人开始四散突围,我们二排只剩下四五个人,大多数是士官,新兵基本在头几轮演习对抗中就全打完了。

老兵还能扛一阵子,做为老兵油子的士官们,或者教导队出来的老兵们,是最能打的,也是最鸡贼的,存活率更高。

我带着他们趁着夜色跟着其他兄弟四散突围,当时只有一个命令就是不顾一切的往前打,拼命的往前跑,伤了的就地留下打阻击牵制敌人,能跑的不要恋战,除了武器装备一切都丢掉。

只要有一口气,就是跑。

这时,我之前在炊事班组织训练时的那个一直不被全团看好,甚至都讥为笑炳的战术起了作用。

这几年,我一直坚持在战术训练时按自己的方法训练——别人都是训练步兵冲锋,只有我的炊事班,一直在坚持训练边逃跑边射击的科目。

退着打,这在正能量的战友眼里,就是耻辱,“我们不可能失败,也不可能有逃跑的那一天”,这种说法把我的耳朵都磨成了茧子。

可是这次演习,我临时代理的二排在战前集训的时候,我还是不顾众人反对,把这个训练科目坚持保留下来。

现在起了大用处,绝大多数的步兵兄弟都不会边逃跑边反击,只有我们这一队,跑出了速度,也打出成绩。

事后还被现场的导调人员专门记录下来,做为一个特殊案例报到了指挥部,红军有一小撮部队在丛林里异常灵活,不但没有溃退时的狼狈,反而还一直反击,使追击的部队付出了更大的伤亡。

就这样,我们经过一夜的纠缠,终于甩开了蓝军,进入了相对安全的地带。

这也取决于我们完全是坐地炮,对地形太过熟悉,这一点只依靠地图和卫生的蓝军是无法比拟的。

尤其是山区和丛林里,卫星是个渣,来武装直升机我都不尿他。

我带着大伙,一口气又跑了几十里,钻进了一片大山,这是朝着预定方向中,地图颜色最深的一块,是一个自然保护区。

当然,也是一片真正意义上的深山老林。

当时我是这么想的,既然突围,那就得找人迹少的,蓝军不易设伏围堵的,而且还能就地解决粮食问题的地方。

这么算来,没有哪里比往自然保护区跑更划算,这里最起码能吃的东西多。

可是当我带着自己人冲进来喘口气的时候,才认真看了一下战前发的野战生存小册子,这里面的东西我都滚瓜烂熟,所以始终没细细翻看。

这时才认真瞅了瞅,还没等瞅完,就听到一个老兵骂了一句,然后把册子丢在了地上,还踩了两脚。

我不明所以,想问问怎么回事,他让我自己看。

我翻了翻自己的那本,没啥两样,都是一些动物植物的特征,没有其他呀?

他让我直接看最后一页,这时我才注意,后面确实还有一页,而且只有一行字,凡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名单内的不准捕杀,后面还放了一个表。

这样算来,连麻雀都是三有保护动物,还有王法吗?

本以为突入到这里,可以想想办法,抓点小东西,美美的打个牙祭,来个烧烤什么的,现在看起来,只能吃草了。

而问题是对于我们,尤其是这帮老兵油子们来讲,基本上没人愿意吃草,大家都是肉食动物。

更没有人愿意啃那个压缩干粮。

我们要穿过的这片区域,至少要好几天的路程,还要跋山涉水,这样下去会有问题的。

而如果违反纪律,再被逮到,那麻烦更大。

所以说导演部的这帮演习设计者们,这个犊子扯大了,他们又想检验部队被打散后的二次组装能力,又想看看部队在极限条件下的生存能力,还不想破坏生态和不让捕食小动物。

又想立牌坊,又想当婊子,最终坑的就是最基层的我们,我们要战斗下去,还不能违反纪律,那就只能想办法找那些能吃的东西,解决自己的温饱的问题。

好在这里还算是景色怡人,至少在心情上能得到很大的缓解。

这片自然生态保护区,与南方的那种满是动物的不太一样,这里没有大型的动物,包括连狼在内的家伙早就绝迹了,如果能偶尔有个野猪串出来,也要追查一下是哪个外围养殖厂因为保安喝大了,把自己的宠物放了出来。

这里绝大多数只有一些“狐黄蟒长灰”之类的,这些在北方都属于位例仙般的人物,别说是不是国家级保护,就算不保护要是胡乱吃掉,也是要被地方的村民们嘀咕的。

所以,我们在这里的几天,十分小心,尤其是对食物问题做了细致的研究。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里与之前演习的战场相比,算是天地之别,那里是灼热、呛人、焦臭、枪炮声不断,而这里算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虽然没有什么熊、狼、虎、豹,但空气是真的清新宜人,鸟语花香吧。

其实,如果是真到了原始森林,估计我们也是白搭,因为演习前部队只给班长以上的人员配发了三发实弹,是用来在野战生存时,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自卫的,这三发基本上没什么作用。

如果像是在北方边境的山里,遇上一只成年的雄性野猪,或者是狗熊之类,八一步枪在惊慌和运动下,三枪撂倒目标,那也是要有一定射击水平的。

稍稍打不到要害,就会给自己带来致命威胁。

而在这里,就安逸的很,除了已经不会再进来的蓝军追兵,其他的没有什么好怕的。

而他们的搜寻小分队早就撤了,换过来对付我们这群散兵游勇的是他们后来组建的侦查分队,那帮家伙如果失去了高精尖的装备以及打架时的先机,在丛林里与我们这帮老兵相遇,短时间交火,胜负还真不好说。

我们就这样走在保护区丛林的小路上,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香气。偶尔有小风吹来,你会感到微风拂面,让人心情格外舒畅,那种被导演组蹂躏的阴霾早就一扫而光。

这里的生态环境因为地方的长年保护也算是丰富多样,不仅森林植被茂密,还有清澈的溪流、奇特的岩石和多样的植物,我曾一度期待在这儿能撞上只傻狍子,那样的话,就算拼了违反纪律,也要改善一下伙食。

狍子肉是真的香,野猪肉如果炒个小辣椒更好吃,如果能逮只飞龙,再配上点榛蘑,那简直就是人间极品。

要知道,做为当前全团最资深的战斗性质的炊事班特别老的老班长,我的偷吃水平已经达到了巅峰。

可惜的是,现在除了饿的肚子咕咕叫之外,一天下来,我连只鸟都没见到。

光看那些风景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必须要想个好办法,好在我们遇到了一条小河,那条小河并不宽,也不深,只是长年在深山中,虽然时值八月夏季,但是河水依然冰冷刺骨,站不住人。

由于没有别的器具,我们只能去弄几根结实的树杈,然后把衣服脱下来当网,寻思弄一点鱼货出来填饱一下一直在抗议的胃大人。

这时,一直被我们吐槽了几年的八一大军衩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人会理会那东西是不是太骚气,反正迷彩服的裤子筒管太长,总不能为了捕鱼把裤子弄短,也不能把衣服拿下来,毁成一个小布料做鱼网吧。

那个大裤衩子的长短正好,用树杈两边一穿,腰上的那个细带子一系,刚刚好一个小型的捕鱼神器,找溪流较缓有草有小树的水窝,一下子怼过去,还真能有一些小鱼小虾出来。

运气好的话,还会有鲶鱼这种东西,味道美的很。

只不过,我们出了一个乌龙,还逮到了一只水耗子,这对广西兵来讲绝对是美味,只是我们其他地方的老兵死都会不吃。

就在我们在那里乐此不疲,完全忘记了脚下刺骨寒痛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声枪响,结果所有的人都趴在了水里,都不敢冒泡。

冷极了,但是没有人敢出来,我们憋了好久,才敢探出头来看看什么情况。

难道说蓝军的追兵到了?

不能啊,因为只是一声枪响,再没有其他,我们也没有人中弹,烟感装置完好,那是什么呢?

我小心的伸头看了下去,看到了一个屌不拉叽的身影,坐在前面远处一个大石头上,呲着牙嘲我这边笑着,还悠荡个双腿。

那是三营炮连的六班长老白,与我是一年兵,还都是老2团炮侦后进班出来的,只是教导队的时候他在炮兵分队。

妈的,这个孙子,唬弄老子,我跳了起来,实在太冷了,直接打了一个激灵。

他哈哈的笑着,嘲笑我说:“这就叫饥不择食,荒不择路,怎么捕鱼也不放出警戒哨,真要是遇到蓝军咋整?”

我没好气的给了他一锤子。

细问之下,才知道他也是突出来的,与我英雄所见略同,也是往保护区这边跑,寻思这里可以躲过蓝军不说,还便于生存。

他也带出来了四五个人,而且背出来一门迫击炮和无后座力炮,外加几枚炮弹。

我当时真的很感动,这种摸着黑疯狂的奔路,在被蓝军围追堵成了狗一样的时候,他这几个人居然还能顺出来两门炮,那么重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家伙还真是不一般,八二无后座力炮的重量那不是一般的重,跑的飞快还不被人追上,肯定素质惊人。

其实,后来我才知道,他也是幸运罢了,只是瞅冷子钻空子,反正是逃跑,又不是打攻击,黑灯下火猫起来,在打乱了套的地方钻出去,他还是有本事的。

只是身上的步枪弹药少了些,空包弹还有那些一点,再没有其他。

他也是冲着这条小河来的,想弄点鱼,于是见到了我在河里深一脚、浅一脚的搜索前进,就打了这样的一个不太像样的招呼。

我们兵合一处,一边笑骂着,一边组织警戒,然后一边继续弄鱼,大裤衩子一下子多了好几条,一帮人光着腚,把裤子系在脖子上防止混了,不好弄干。

我问他开枪不怕把蓝军招来?

他说不怕,这里地形毕竟我们比较熟悉,蓝军贸然前来也不一定能占到便宜,何况他安排了两个人在远处观察。

而且他还建议一会儿我弄吃的时候,适当的也放一些烟出去,这样可能吸引周边的兄弟部队过来。

果然,这招还是管用,枪响之后,由于只是一声,边上的散兵判断可能是自己人,而且是打到大家伙了,再加上看到了烟,一些饿的发慌、而且胆子大的兄弟,决定摸过来看看。

就这样,我们没多久,就再次集结了一小波人,二十多个,三营哪个连的都有,凑一起,乘着吃喝鱼汤的时候,所有的党员开了一个小会,按照兵龄以及在营里的威望,我们决定成立了临时分队,一起穿过这个丛林,前往计划目的地。

路上由我来统一指挥,老白担任b角配合,八连解志刚也是我们一批的老兵,同样老2团出身的,他为c角。我们的决策是如果遇到伤亡,梯次接替指挥,为的就是把弟兄们带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