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歪兵正传>第4章 风雨同舟(4)

我对牺牲的理解,一直以来都来自于电视剧里,那种英雄让人热血澎湃的诠释。

而在抗洪抢险的战斗中,我看到了无数英勇无畏的英雄们,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对于这种牺牲,我有自己的认识。

首先,我觉得这种牺牲是对责任的担当。在抗洪抢险的紧要关头,每一个抗洪战士都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他们明白,一旦洪水泛滥,将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洪抢险的战斗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人民的承诺。

其次,这种牺牲是对生命的敬畏。在抗洪抢险的过程中,抗洪战士们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他们不仅要面对汹涌的洪水,还要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然而,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坚守岗位,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传承。

最后,这种牺牲是对家人的愧疚。对于那些在抗洪抢险中牺牲的英雄们来说,他们的家人无疑会感到巨大的悲痛和愧疚。他们为了保护他人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令人感动和敬佩。然而,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些英雄们的家人也需要我们的关爱和支持,他们也需要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慢慢走出来。

......

次日凌晨的时候,我们睡的迷迷糊糊,车子一下子停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一个机灵

“快下车,快下车”

一个干部一边顺着车队的直线在往后快速的跑着,一边跑一边喊,快下车。

各连开始陆续下车,然后连长们跑去了解情况,原来前面真的是路断了。

这种北方农村的路,一半是土一半是水泥,与其说村村通工程是把所有的马路修到了村里,不如说只是一个浅覆盖,形式大于初始意义。

我丝毫不怀疑这些的实际意义,因为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特殊的要求,有特殊的意义。

就像现在的农村,谁不知道这一米五宽的水泥路代表着什么?

他代表着从无到有,从零到一。

从农村,到半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从走不出山的困局,到有了一点希望。

我们当年遇到的,是一个宽三米的路,只有中间一米半是水泥路,两边都是黑土做的培路。

前面的一段路已经被毁,破坏的路面豁口处水流很急,营长看着地图,然后四面看着,应该没有什么路可以绕过。

他知道,现在必须要面对抉择了,路是必要的条件,可是没有条件,这仗要不要打?该怎么打?

几十年前,有一位首长曾说过:“仗有条件要打,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打”。

今天,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个局势。

分兵以后,我们一营负责朝着“幺儿河”方向前进,目的是搜索沿途的村庄,保证覆盖度,和所有标志的区域都安全。

那个时候手机没有普及,连电话村里都没有几部。

一旦到遇灾害,通信断了,所有信息就断了。

县里和镇里的干部焦急的在等我们,要求我们展开搜索,主要是那些散落在各个农田或山间放牧的人们,这些人需要得到尽可能的帮助。

当时的团部已经带着二营和直属队扑向了太阳湖水库的主大坝,三营在按地图上的支流,寻找疏导的地方。

支流汇聚和疏导是减轻太阳湖的关键,团长这么认为,所以必要的时候是需要局部泄洪的。

警侦连也同时出发,分散着搜索前进。

我们一营,有着更艰巨的任务,要保障下游万无一失,不能出现一个未救的生命个体。

当遇到洪水阻路的时候,营长决定一连就地寻找树木,然后用随身最简易的工具砍树,搭桥开路。

二连和我们三连准备涉水过河,先运一批物资过去,然后继续前进。

不能耽误时间!

经过分工,猛虎二连决定带着锹稿物资,我们大刀三连带着给养和药品,以及通信设备同时过去。

两个连的旗帜优先过河,然后插在对岸的高处。

两个连队分别拿背包绳连接成绳索,然后派水性好的同志先过去,在对面的树上系好,一个挨一个的拉着绳子往前走,防止冲增。

北方人不会游泳,所以摸着绳子过河,这一点最重要。

我深以为耻,为啥上学的时候不好好学学游泳呢?

之前县级修了一个游泳馆,可是我好像从没认真对待过这个技能,只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搜索和关注曼妙的身材了。

那时的水不但凉,而且很急,只要战士没有拽住绳子,肯定会被冲倒。

第一个过河的兄弟是抱着大石头过去的,这时候我才知道,有的时候“落井下石”也是好事。

就像网上所说,远处朝你竖大拇指,不见得是夸你,也许是炮兵在测量距离,准备炮火覆盖。

由于我们的经验不足,有些新兵觉得过河犯不着把鞋和裤子全都泡湿浸透,虽然现在下雨,衣服也是湿的,但是毕竟还有雨衣,那种湿和全部湿透不一样。

于是一些人把裤子脱下来,穿着八一大军衩开始过河运送物资。

没一会儿,或者说刚刚运到一大半的时候,出现了意外的情况。

由于估计不足,或者说不了解具体的汛期情报,汛来了(一种特别大的潮汛,因上游出现堤坝垮塌而产生),里面夹杂着各种枯枝烂木和被淹死的小生物,一下子涌了过来。

我们居然不知道,而且特别突然。

这就是当年科技不发达带来的悲哀,如果放到现在,咱们卫星、有无人机、有移动电话、有各种侦测手段,怎么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所以说我们应该感谢生于这个科技繁盛的时代。

而当时我们什么都没有,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教导员在岸这边大喊着“同志们,快过河,快呀,快”,他情急之下喊破了嗓子,就怕战士们出现意外。

营长在那边也在喊“快,不要抢东西了,快过来,快”,他也急了,本来应该副营长带队过来的,他觉得自己应该第一时间过河,所以就带队过来了。

战斗时节,谁能拦住一个武官的决定?在前苏联一般是政委带头冲锋,在咱们中国,政委是负责种子的。

部队的传统,每逢打硬仗或者说死仗,都会选人留守。这些留守的人就是种子,有了种子好建军!

二连和我们三连紧急往对岸冲,待到冲上对岸时,虽然躲过了这个“汛”流,但是新的问题来了,我们所有的人都挺挠头,同时也挺尴尬。

原因是有一部分的战友裤子还在对岸呢,现在水流太急,一时半会儿过不去,一连砍的树搭桥,因为距离太远,人力来扛也需要时间,而且汽车分队也需要保障

怎么办?

裤子是肯定要不回来了,而命令是不等人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下达的任务。

营长决定带着两个连和现有的物资继续前进,教导员在后面带着一连和车队等路通了,再跟上来。

他们拼命的伐树,用最小的锯子,拼最大的力气,希望能制造出最现代化的木桥。

至于裤子问题,没有太多的人理会,这只是面子问题。

我们遇到的唯一一个麻烦,其实就只有一个问题,谁光腚的问题!

有个老兵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身上的麻袋做裙子吧,总比穿个大裤衩子好

“哈......”

大家笑了起来,还上前线战斗呢,阵地都没摸着,裤子就丢了,光着腚上前线,这要是说出去,可够人家笑一辈子了。

没有裤子战友也很委屈,他们也是的执行命令,现在出了洋相,怎么办呢?

这就是经验,积累了,以后轻易不能脱裤子!

与其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磕碜就磕碜吧!

于是,战地最简易的裙子很快应运而生——两个连成两列纵队,按地图标记,扛着物资艰难的深一脚,浅一脚向前进。

在走了十几公里后,我们看见了被水淹了的一个村庄,整个小学校只剩了一个屋顶,操场像个大渔塘一样,几个人用木头做成一个简易的筏子,正在村里一边划,一边捡水里的东西。

看到有部队过来,带头的人迎了上来,十分热情,他是这个村的村长。

我们简单问了一下情况,说是村里的人已经都疏散到小山上,没有危险,就是出来的太急,没吃没喝,所以现在回来想看看能找到点啥,解决解决温饱问题。

而且,我们从村干部口里得知,山坡上一些孩子,因为太冷,已经感冒开始发烧,现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可千万别是疟疾,一个村干部向上天祷告着。

镇医院太远了,而且不知道撤离没有,现在怎么办呢?

村赤脚医生倒是有,但是没有药。

那个时候没有村医建设,所谓的赤脚医生,基本都是野郎中,他们不被县以上的医务工作者们和卫生局的老爷们认可,但是被村里的相亲敬佩。

营长带着一个排过去查看了一下,然后回来果断组织二连和三连开始按照刚刚的方式,先把分散的村民都安全的集中起来,然后确定了一下方位,用电台报告了一下位置,请后续部队的派兵来接人。

临走的时候,他瞅着饥寒交迫的乡亲,眼巴巴的看着我们,犹豫了一下,是不是要把自己的给养留一些?

这是个艰难的决定。

营长知道这个命令一但下达,可能对后面的任务带来影响,可是看到眼前的景象,群众更需要裹腹的食物,他不得不下达命令,这是军人的职责。

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人民在,我们在!

营长下达命令要求所有人把身上带的压缩饼干,拿出来分给村民一半,然后每个连把救生衣脱下来,再分给大伙一半。

村民们不要救生衣,他们知道这个代表什么,大水来了,这个是生的希望。

可是他们拗不过我们,孩子、老人、妇女必须要有。

接着,再把药品分出来一部分。

就这样,等到教导员带着一连扛着物资赶上来的时候,我们随身的东西已经分的差不多了。

一路走来,无论是遇到三三两两,还是成群的灾民,都尽可能的多留些东西。

一营带的给养越分越少,而汽车已经跟不上我们的步伐,因为路越来越难走,越来越需要大家用脚来量。

何况当前我们靠人力能带的东西更去有限,分到最后,每个人只剩下三包压缩饼干。

按正常来看,这是一天的口粮,可是营长要求做好六天的准备。

也就在这时,我的炒米和炒面发挥了作用,三连居然能吃上热乎的,这让一营长很意外,刀疤却是欣慰的很。

他知道我走哪都“滴拉蒜挂”的背着我那个破玩意,现在才发现这东西真的有用,可是营长来借就是不好使。

我并不给面子,原因是我105的建制当初走时,你营长也没有说革命传统必须要带的事呀?

反而一个劲儿催促我丢掉,换其他物资带着。

现在这个情况,我费劲巴拉的弄过来。想分一杯羹,没门儿。

谁要理你呢?我有我的情绪。

我知道自己现在的能力,只要弄到水,用上净水片,等澄清后就能直接饮用,烧开了可以让大家暖和暖和。

这是战斗力的保障!

炊事班的也是很有作用地,别小看腰里别着菜刀的。

过去的几天,不管多重,不管谁笑话,我带着我的班,都坚持着背着煤油和嘎斯灯,按老邓的说法,装备其实没有落后不落后,只看需要不需要,不能瞎丢弃。

原因为啥?

很简单,历史证明,这玩意虽然淘汰了,但是很实用,越往后越有用处。

这个时候就正有了用处,但是我拒绝借给营里,咋那么脸大呢?

这些东西能保障一个连都费劲,再增加两个连,怎么可能?

我更不稀罕当什么营炊事班长,这个职务我一直觉得就是自己的耻辱,可以拿枪谁愿意抡菜刀?

人家出门扛弹药,我们要背黑锅,这都是啥?

炮侦后进班只有一个人到了后勤部门,就是我,还领衔了一个炊事班长的职务,让战友们笑话了好久。

以至于后来战友聚会我从来不做菜,喝粥我都不动手,谁说炊事班长就得无私奉献,你们聊天,我围着锅碗瓢盆转悠?

这时,我们的电台收到了最新消息,说是专家预测第一次大洪峰很可能马上要到来,会直接威胁到这个区域两省的重点交通干线和铁路大动脉,而周边七十万百姓还没有撤走,丰收在望的良田和草场即将变成汪洋大海。

根据这个情况,我们知道太阳湖水库首当其冲,而且其他几个营正在最险的路段死守,我们必须要快点赶过去,保证这个区域不出问题。

接到命令,一营长二话没说带着部队转头就走,此时的我们已经没有了一件救生衣。

老兵们要求我们,不遗余力的在路过各种区域时,只要发现矿泉水瓶,都要带走。

15个瓶子可以当一个救生衣,当然这要用捆炸药包的形式,才能捆结实,不会掉喽。

老兵们这样的教着我们。

在行军的路上,我们还遇见了其他部队,这些部队的情形让我大吃一惊,我觉得自己的口号喊的震天响,但是从来没有想像的到,他们会有如此的境地——此时的他们,已经在那个险段奋战了十几个尽夜,看到他们的时候全体人员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

那是一个河堤,以前一些农村常有的小堤,我小时候在农村,镇里就年年组织各家出公差修泄类的堤,一家一米。

因为很多村镇都是依山傍水,所以小溪小河,平时里可以灌溉,洗衣服,雨水大时也能出现洪涝。

守卫这个堤的是一支武警的支队,当时大堤上到处躺的都是人,泥里的、水里的、树边的、沙袋旁的横七竖八倒的满地都是,他们在休息。

看到我们的时候,以为增援部队来了,所以支队干部挣扎的站了起来,迎了上去。

可是当知道我们还要再往前探,到更深入的太阳湖方向,所有的人都摇头,他们说:“那里太危险了,现在的情况,随时溃堤”

我们笑了,摘下自己的给养,尽可能的补充眼前的这支部队。

他们知道我们的命令,坚决不要,还编了瞎话,我们彼此骗着对方,自己的给养多的很,其实都是打肿脸充胖子。

这支队伍,也曾经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八十年代由陆军转隶到武警部队,虽然只有百十多个人,但是看得出来,没有一个熊包软蛋。

我们看到有很多战士现在已经衣衫褴褛,还有一些士兵嘴里、鼻子、眼睛、耳朵全是泥浆,都来不及擦就倒在那里睡下了。

有的战士因为在水里泡的时间长,下身泡烂了。

还有的,因为饮水少,有的人渴的嗓子红肿,还有得了口腔溃疡,说不出话。

就是这样,他们依然不肯要我们的一点补给,他们告诉我们:越往里面深入越危险,和大后方离的就越远,这些东西让我们留着用。

我们虽然兵种不一样,但是都是挂着一样的军旗,相互的推让,谁也说服不了水。

我们知道他们的好心,他们知道我们的好意。

可是任务就是任务,完成任务才是军人的天职。

武警部队的干部笑着骗我们说:“我们的给养马上就要到了,刚刚接到了通知,还有几个小时,忍忍就好,你们快出发吧,那里更需要你们”

我们知道他是在说谎,因为一路走来,就没听说一点关于这支部队给养的事。

甚至不知道这儿有支兵力。

可是我们还是要装作听懂,因为前面更需要我们冲过去。

最后,我们留下了一些水,在反复推让之后,他们终于同意了,只是用水壶灌好,把空瓶子留给我们。

武警部队的兄弟们脱下自己的救生衣,然后交给我们,说前面可能更需要。

我们当然不能要,都是要面对洪峰,哪里有大小?

生命对谁都是可贵的。

何况是自己的战友,如果有生的机会,那你们就留着吧,我们这样说:“一个浪下来,所有的人都要扑街,不能为了自己,把危险留给战友,这不是我们团的作风“。

哪怕是不同军种,不同武装力量,都是中国的。

我们推让了半天,最后不理他们,大部队迅速朝着预定的方向进发,走的时候看着他们不停的挥手,我们也在远远的望着,不停的告别。

我们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再见,但是此刻我们知道,大家的目标和信念是一致的。

任务不同,但是责任一致。

军旗下,武警部队的一个小战士还在问,班长,他们是正规部队吗?

是!

那个老兵说

为啥他们连最起码的军衔都没有,小兵问

那个老兵说,不需要军衔,就像我们,有一天退伍了,也脱掉军衔,你还不是一个兵啦?

小兵笑了,然后点头说道:当然,我就是一个兵!

他小声哼哼着:“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狗强盗,消灭了蒋匪军。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革命战争教育了我,立场更坚定…”

这是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