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暮云收尽>第9章 义举

殿中寒轩正受宫众逢迎恭贺,一众妃嫔早兴味索然,各自携侍女出了正殿。而寒轩方才瞩目之人,便在此列。

斯人行于最末,出殿之时,见一众粉黛聚于中庭,未曾散去,便欲探究竟。踮脚去看,才见那珠翠盈盈之后,是点点烛焰。他心下明白,是为侍寝之事。

每日入夜,领宫便将一座连盏铜灯送入寝殿。其灯型如花树,每盏点一支花烛,上有妃嫔名号。皇帝欲幸某人,则吹其烛焰,此人便要沐恩侍驾。

此时皇帝已入寝殿,延贵妃为方才席间之事,尚在殿中哭求。领宫乃一龙钟老者,须发皆白,正颤颤巍巍扶住铜灯,候于门外。而一众妃嫔,只将其团团围住。人群之中,烟火缭绕,更将那老者熏得额汗涔涔。

人群之中,为首乃修嫔,一双凤目飞扬流转,言辞间顺手折下一支花烛,对众人道:“近来时气不调,本宫偶染微恙,怕难遂圣意,今夜既有捷报,又添新贵,还是劳烦姐妹们,去为陛下助兴。”

“想是寒暑不常,本宫亦恐难奉驾了。”见修嫔如此,又有数个嫔妃,灭了几点烛光。

而几重人外,那人身畔侍女立时明了此中情势,低低劝道:“娘娘,今夜贵妃见罪圣上,若此时有人乘隙邀宠,恐来日惹人疑忌,开罪贵妃,日子只怕更不好过。”

斯人略略颔首,前行几步,亦欲称病请归,不入是非中去。

挤到领宫近前时,那花树之上,已灯火半熄,只稀稀拉拉剩几点熠耀。其方欲伸手去取自己那支烛,却横出一只玉手,死死握住其皓腕。

“昀媛妹妹,近来宫中姐妹多染风寒,怎的你亦未可幸免?”修嫔巧笑间,生生将昀媛一只纤手按了下去。

“嫔妾本就体弱,教娘娘见笑了。”昀媛怯怯低下头去,不敢稍有动作。

“你多年闲逸,自不比我等人前辛苦,未得养息。”修嫔眼中精光一转,“且你久不面圣,机不可失,若得陛下青眼,时来运转,再无需多年屈居末流了。”

“嫔妾……”昀媛不知应对,只面色微红,垂首语塞。

而修嫔却生一诡笑:“你当明白,宫中尊卑有别,为本宫分忧,是本宫给你面子。”

言罢,只听得殿内皇帝一声怒吼:“你无需多言,朕心中有数,且回你宫里静心思过去吧!”

方见宫人轻起门扉,延贵妃珠钗横斜,又羞又气,颓然出殿。众人见此,便敛容屏息,俯身行礼,一时鸦雀无声。

延贵妃身后复听得皇帝扬声一语:“领宫!”

那老者步履极缓,手持宫灯,入得殿去。剩这满院粉黛,皆是如履薄冰,不敢轻动。

修嫔为余者之首,见两边相持不下,小心宽慰道:“放眼宫中,陛下最是爱重娘娘,今日之事,只怕尚有内情,娘娘无需多虑,待来日水落石出,陛下便知娘娘忠心。”

延贵妃神色略缓,由绿艳扶将,步下殿阶,淡淡道:“到底是你跟了本宫多年,略略懂事些。”

话音未落,听得一声门响,领宫自殿中出来,面目平淡,难辨其心意,故而院中之人,皆生一层心惊。

领宫目光缓缓移到昀媛身上,谦恭一句:“昀媛娘娘,您请回宫沐浴,准备侍驾吧。”

昀媛登时大惊,一片心凉,额角沁出细汗,而院中旁人,均是投来复杂神色。

延贵妃轻笑一声,袅娜几步,立于昀媛身前,嗔道:“平日你最是庸碌,今日倒教人刮目相看了。”

昀媛只六神无主,即刻跪下道:“娘娘恕罪,嫔妾粗陋微寒,绝不敢有争宠之心,望娘娘明察。嫔妾即刻去回陛下,嫔妾身有风寒,不堪承宠,请陛下移驾别宫。”

延贵妃笑意寥落,转身欲去,再不看昀媛:“风寒而已,本非大事。本宫且命人煎一碗良药,添你今夜喜气吧。”

 

内院之中,延贵妃怒意尚未遣尽,正殿里,寒轩背上冷汗,亦未曾全消。

对这往来恭贺,寒轩只草草敷衍,心中反复回味今夜之事,不禁暗叹:思澄平之谋,实是险招,稍有差池,则将功亏一篑。自始至终,寒轩举手投足俱是悬心。好在天宫见怜,并未失算。

与宫众纠缠一时,终有人来引寒轩出宫。寒轩便沿来路,向穹汉门而去。

一路看得九重宫阙,玉户珠窗,碧瓦璇题,与月交辉,一片流光溢彩。

行至门前,众人皆要出宫,故院中停有十数马车。一众佳人,同车马随侍,相谈扰攘,一片纷乱嘈杂。此时内宫之人已去,寒轩不欲多留,便亦寻自家车架。

不想于门边一片竹影幽光中,竟得见一张熟悉的清隽面孔。

寒轩大喜,却不敢声张,只悄然挪步,极压喜色,低低唤了句:“溪见!”

月色如银,唯几缕疏光,穿枝过叶而来。溪见掩身翠竹之中,虽看不分明,却亦可窥见其面上欢欣。

寒轩谨慎四顾,见无人注意,才浅笑道:“那个熙氏,可是你安排的?” 

“何止一个熙氏。”溪见亦有点点得色,“你扶的那个宫人,茂苑殿的玉雕,乃至陛下口中那‘暴戾惨烈之事’,皆是府上一手安排。”

“人都平安送出去了?”寒轩极是机警,不敢流连,为避嫌疑,只侧身对溪见,佯作举目寻自家车马。

“想必已然出京。思澄平用其爱女房中侍婢,最是信得过。”溪见言罢侧身,见竹影微动,自其身后闪出一个少年,不过十四五岁,眉清目秀,与溪见有几分神似,却不见溪见面中城府,眼中乃一片澄然。

“这孩子是枝雨,我自府上带来,他七岁便入府,养于夫人身边,如今也有□□年,我于宫中藏了他多时,如今你随身带着吧。”溪见轻拍那孩子肩膀,其便怯生生走入灯下。

“多谢,你好自珍重。”寒轩目中凝滞,不过浅叹了一声。

宫灯暖光打于枝雨面上,似他清丽眉目之中,顿生点点甜香。

寒轩会心一笑,便携枝雨,复向人群中去。

此时参选众人已大半离去,寒轩遍寻不见天阙,茫然四顾,不知所措。立了多时,一内官自门边阁中走来,其自知寒轩身份,便欠身问:“大人可有为难?”

寒轩微窘道:“只是寻不见我家车架。想是府中之人不识规矩,兀自归去了。”

“无妨。臣下便着人送大人归府。”那内官略略抬手,便见远远处,有宫人前去调度。

二人静候之时,寒轩细看此人,其人肤色黢黑,面容周正,观其举止,极是一板一眼,倒显木讷。

想是不耐寒轩眼光,那内官复欠身道:“臣下领宫司南掌事青叡,来日将效力大人手下,还望大人提点指教。”

寒轩温然答道:“我初入宫闱,倒需尔等多多帮衬。”

二人客气间,已有宫人引车架而来,寒轩便与枝雨同入车内,由一侍卫骑马于前。寒轩微微颔首示意,作别青叡,便出宫门,向山下去。

寒轩轻撩车帘,只见那侍从定定行于马上。宫车宽大,车辕又长,马上之人与二人隔了近一丈远。见无甚异样,寒轩小心阖上车门,低声与枝雨攀谈起来。

“今日咱们虽摆了延贵妃一道,只怕树大根深,来日更难应对。”寒轩想起席间修嫔等人,复道,“他一人便如坚城利锐,遑论宫中这许多人。”

“今日殿中确是凶险,但内居月余,小得倒觉得,大人忧思过甚了。”枝雨倒是健谈,絮絮说起宫中事来,“纵览内闱,中宫早亡,陛下未曾立过皇贵妃,源妃虽是盛宠,亦是天不假年,唯延贵妃独大多年,兼之家世显赫,其弟掌九城兵权,实是炙手可热,不容小觑。大人入宫之时,必已见那茂苑殿,比之陛下所居德驰殿,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于其威势之下,陛下多年不曾封妃,连修嫔亦是仰赖奉承,才得上位。嫔位之下,有姬位与媛位若干,并无佼佼者,您无需过虑,兵打一处便好。”

寒轩不禁玩味道:“茂苑殿……长洲茂苑,是吴都美景,如何取了这二字……”

“大内宫室,将随所居之人品衔位号而更名改制,曾听人言,此二字还是当年郡主之母入宫时偶得此号,从前熙氏所居,好似叫燕春堂。”

寒轩心中默默,“燕春”二字,看似俗艳,实有哀喻,枝雨年幼,如何会懂,寒轩便不曾言明,只转而问:“如此恢宏殿宇,怎会叫个堂?”

“她当日不过延嫔,依制当居堂。内禁之中,帝后所居才可称宫,贵妃与妃所居称殿,嫔所居为堂,尚有座小院,余者,姬为阁,媛为轩,不过一室而已。”

寒轩不解道:“若如此,陛下所居,怎是德驰殿?”

“那德驰殿,乃当日源妃所居。源妃去后,陛下感念至深,拳拳难忘,便自宫中主殿曜灼宫搬来此处。”

寒轩闻言默默,人已西去,皇帝竟能悼怀至今,亦是难得。转而一叹,那所谓情深,不过都是外人眼中情深罢了。

沉思之中,寒轩信手支起雕窗,只见山道之外,是那城阙萦虹,上有碧空如洗,圆月高悬。秋风乍来,吹动头上珠玑,做阵阵清音。

枝雨笑盈盈道:“大人这顶头冠真是好看,想必世子花了心思。”

寒轩心中顿起寒意,面色冷寂,浅浅道:“若论头冠,延贵妃那顶,才是极尽工巧,举世无匹。”

枝雨不明就里:“那顶簇蕊裁红冠,乃其晋封贵妃,陛下恩赏,尽典琮司上下之力而成。宫中恩眷,自头冠之上便可见一斑,其芳名雅号,多为陛下所取,细论个中风情,才可知荣宠深浅。”

“‘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若论出处,此号亦非嘉寓。”寒轩忆起方才殿中粉黛罗绮,忽而念及那末席之上,一对秋水明眸,便又问枝雨,“方才你可在殿中?”

“我随贵妃仪仗,守于殿角,未得近前。”

“那嫔妃中,坐于末席,着天水色织锦的乃是何人?”

枝雨思索一刻,道:“嬉醉轩昀媛蓝氏,一向郁郁不得宠,似是入宫多年,却仍居末流,实是庸懦。”

寒轩沉吟片刻,不再评点,看那山路迢迢,知归府尚须时候,便继续漫语道:“既已当选,来日入宫,千头万绪,我只怕要捉襟见肘,倒教人心烦。”

枝雨却笑起来:“真是奇了,做领宫便可独享妙趣,旁人可都羡慕不来,大人倒生愁绪。”

寒轩纳罕:“领宫不过打点琐事,何来妙趣?”

枝雨言笑愈欢,更添一抹羞涩,教寒轩生疑:“旁的自是乏味,然锁钥之事,便是别有意趣了。”

“宫门锁钥不是羽林之职么?”

枝雨不意寒轩不解,脸生几缕绯红,低低道:“是人身上的锁钥。”

见寒轩仍是一头雾水,便愈发低言,赧然道:“为防宫人私下秽乱,宫人入宫当值之时,□□都将戴有铜质枷锁,身着此物,可以便溺,却不能欢好。宫人交班,便于穹汉门旁的宇禁阁中,由领宫看管束放,再入外廷歇息。侍从之中,怕唯有领宫密宫二人,可得无物一身轻。”

寒轩听罢,亦生羞赧。枝雨见了,借机取笑道:“因会遍览宫人私隐,为免处事轻薄,本朝以来,领宫皆是名门千金,大人日后可是有眼福了。”

“你当人人都和你一样。我心术正的很,若非我本职,我何故要去看这些。” 寒轩不觉窘迫,略嗔一句,而心中轻叹:世间最防不慎防者,不过一个“情”字,然这一重枷锁禁住的不过是一个“欲”字,若心中有情,又如何禁得住。

“那是自然了,世子雄姿英发,玉树临风,一个就够看了,大人眼中哪里还看得旁人。”枝雨越说越欢。

寒轩不加制止,任由枝雨玩笑,自己只极目远眺,看那穹汉星河,微云聚散。

车行多时,终是到了府中。寒轩客气几句,又取银钱,遣那侍从回宫。自己便携枝雨推门而入。

寒轩不虞,整座宅邸,亦是遍寻天阙不得。夜入中宵,才见掌玥家丁自耳房而出,便急急问:“世子呢?”

那家丁却满面茫然:“世子今日自送您入宫,便未曾归来。”

寒轩默然,心如凉月,看这秋夜空庭,小楼残星,只孑立不语。

枝雨不解,只怔怔陪于身侧,寒轩默然良久,才幽幽一句:“我有书给府中世子侧妃,你且去安排。”

 

而天阙一字不留,策马径去,自是因为家中情急。

自接密报,他日夜兼程,行马三四日,才于仆仆风尘中,见得家中那满院缟素。

堂内一片凄然,棺椁横陈,其上描有金饰,于天阙泪眼婆娑中,已成一片虚影。

天若跪于棺前,目中含泪,面容之中只是恨恨,一把把撒着纸钱,任其湮灭于焦烟火舌之中。

其身畔跪着一个佳人,天阙未曾见过,细看去,其面容温泽如玉,双眸狭长高挑,美目回转,风日无晖。梁勋一身白衣,身姿轻妙,若柳扶风,清素如金英玉桂,一身孝服之中,仍见清妍。其目中如寒潭秋水,神色凄清,陪于天若身侧,事丧如仪。

而天阙眼中,此刻无心多看梁勋,只是盯着棺木,痴痴走来,势如山崩石裂,重重跪于青砖之上。

天若见此,纵有心自持,亦难掩泪意,复低低哭了起来。

暮色四合,堂内点满白烛,烟气熏燎,于那哀色之中,横生邪魅。

“何时到的?”天阙声音嘶哑,勉强挤出数字。

“你走后三日。”天若冷冽如常,不看天阙,“自陈于府门之前,连是如何回的,都不清楚。”

“都看见了?”天阙亦只盯着烛火,不敢看天若容色。

“你不在府中,我本就懒得走动,是外面闹起来,下人忙来通禀,我才知晓的。”

“怕是物议如沸吧。”天阙苦笑。

“黎民激愤,人心浮动,都是寻常。”

“何以致命?”天阙浅叹一声,三日来风雨兼程,目不交睫,面中自有疲累。

“此毒用的巧,你来回近两旬光景,尸身却少见腐败,想是水银朱砂之类。”

天阙若有若无地点点头,停了许久,才道:“寒轩参选当日,我自接密报,便一刻不怠,星夜兼程,赶了回来。一句都未曾给他交代。”

“撒手人寰不过一瞬,万古长空中,你何时回来,又有什么分别。”天若一时收尽泪意,面生铮铮之色,声如寒铁。

“是我不孝。”

“你若无为,才是真的不孝。”天若一语,仿如一把利刃,直入天阙心头。

“为报此仇,我已暂舍此生最爱,将其送入深宫,孤身筹谋,步履维艰。”天阙泪眼看着天若,“纵是为其来日,我亦无路可退,只可向前。”

天若嘴角幽微一抹笑意,不过与珠泪同逝,化于这白幔熏烛之中。

夜色深沉,二人相对无言,只看满室白烛,明灭凄然。有风穿堂,引珠翠相撞,微生脆响,天阙才见身侧佳人,已面如止水,跪了不知多久。

昏昏烛火之中,更见其玉颜皎白,润如梨花。

“你便是那一位了吧。”天阙问,嘴角一抹倦意。

梁勋婉言道:“妾身梁勋,见过世子。”

“勋儿谦婉和顺,礼数周全,已然随我跪了多日了。”天若面色和缓,看着梁勋,似是面中不再如对天阙般冷若冰霜,而是略有冬阳。

“辛苦你了。”天阙目中微有动容,温然道,“府中可还习惯?”

“都好。”梁勋轻咬贝齿,只吐二字,复又婉身垂首。

天若语带怜意,道:“难为他了,刚入府便一身麻孝,不辞辛苦。”

“劳姐姐费心。”天阙淡淡道,“住在何处?” 

“双燕阁。”梁勋答道。

“寒轩指明于此。”天若补上一句,似是别有深意。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是他责我无情。”

三人语意寥落,再无多言,只默默守着一尊棺椁,看着烛火恍惚,素幔重重,于夜色之下,一片朦胧景象。

过了良久,天阙开口,黯然道:“夜深了,你二人举丧多日,亦当让我尽尽孝了。” 

“为了等你,至今未曾大殓下葬,本就有违祖制,今夜你陪父王一尽父子恩义,明日便可入土为安。”天若缓缓起身,扶了泩筱,又唤梁勋侍女,“月知,扶侧妃回双燕阁吧。”

梁勋便随天若出了灵堂,暗夜凉风中,唯余天阙一人,直直跪于那白烛之中。

频频相顾,梁勋终是步去,随天若向后山居处慢行。

才出前庭,将上回廊,天若余光中闪过一影,立时变了神色,侧首对梁勋道:“你且先回阁中将息,想起尚有些家事,我方才忘了交代。”

梁勋依言而去,天若缓行几步,行入花木深处,才见思澄平,自一捧桂树后,现出身影。

“父王于宫中,到底历经何事,你可有眉目?”天若冷言问道。

思澄平略施一礼,谦恭道:“宫中耳目只道王爷自入了仪南殿,便再无音讯。”

天若沉吟不语,半晌才道:“世事祸福相倚,父王西去,木已成舟,深究无益。只愿此事可激得天阙破釜沉舟,发愤自雄。”

“郡主苦心如此,老臣定当竭诚事主,助你二人功成。”

“二人?”天若横生一缕嗔笑,“到底是你老奸巨猾。”

思澄平并未着恼,只继续道:“若要马到功成,则需未雨绸缪,扫清窒碍。那魏穰闻道……”

“你我早有定夺,我亦信你,必定做得利落。” 

正此时,听得花木之外有足音渐至,二人便敛容而观。行至近前,才知乃思澄平之女,其生得玲珑玉秀,绮艳生姿,着一身束身衣袍,一眼便知多年习武,妩媚中多有一丝英气。

“父亲,世子正着人寻你,道有军机大事相商。”

二人闻言,皆是释然,眉间生出一抹笑意。

 

作者有话要说:

祝各位看官春节快乐。阖家幸福。另外今日至初五停更,初六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