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风花血域>第157章

  在大护法发现自己的秘密时,从未有过的暴跳如雷出现在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身上。他喊出这样高调的一句话的同时,戴月的身体已经飞出好几十米远。

  要不是正赶上五毒的发作,她没这么不禁打。

  竟然没有一个人上来扶她一把,她看到漫山遍野的人群,围观在四周,带着忿忿的表情怒视于她,唾弃声、辱骂声、甚至还有恶毒的诅咒……这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啊?她突然从一个的万人瞩目虔诚膜拜的领袖位置被一掌打落在愤恨的谷底。那个瞬间,她看到了老教主慈祥的笑容。她仿佛听到他的肯定:戴月,你已经尽力了,你用这样的背叛守候住了对于枯拔的最终忠诚。

  所以她就放心了。她安静地躺在那里,成群的队伍开始远离。耳边的声响渐渐模糊,再一次挣开眼睛的时候,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了自己的深宫,呵,它还在呢!

  它是畜生,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背叛与无奈,但是它却比任何人都要忠诚于主人。它和自己一样,别人却看不到它们身上的闪光点。它还很聪明,至少在怀疑对手力量强大的时候知道需要装死;不像自己那样糊涂,看不出奸人谄媚的笑脸……

  邀刀教主早在二十年前就死了。

  那一年,从昆娑返回彝疆的路上,凰灵那可恶的狐惑病又一次发作。这一次损失惨重,早已真气不足的邀刀被摔了个粉身碎骨,临终前,他把复国与追回凤鸣珠的重任拜托给了女祭司。

  对于枯拔这样的民族来说,叫死去的人复活并不困难。

  教主已逝,群龙无首,整个民族会在无休止的混乱、猜忌和对最高位置的争风吃醋的状态下自取灭亡。

  她常想,要不是傀儡虫一直在帮忙,恐怕自己早就被四个固执己见的老头赶出彝疆了~说不定还会死于非命。她利用了四大护法与彝疆子民对教主的信任与服从,只为了一个承诺,却没有看清自身的局限与事态发展的方向,因为答应过,就固执地等待复国。

  她想起了凰灵。那只大鸟在入墓的时候所有人都哭了,她哭得最为伤心。用余光,她看得到,只有教主一个人呆坐在高高在上的那个位置,面无表情。

  106、

  少逸握着手中的火把,逐渐靠近了正沉浸于遐想的戴月。

  戴月回想起了二十年前的很多事情。

  那一年邀刀教主成功炼出了能够迷惑人心神的蛊虫,他将唐古特青兰、桫罗子、红景天、赤雪见、柳长卿、邪重楼、紫萱葬与100只壳虫关在一直密封的笼子里。随后他告诉戴月,一百天后,开启这个密封的笼子,会得到一只且只得到一只最上等的惑蛊。一百天后她和教主从地下冰城取出了笼子,尚未打开之际,外面传来女奴的禀报,那个敬畏的声音声称一个来自中土夔朔王朝的使者求见。她和教主放下手中的黑匣子,带着难以置信的疑问走出深宫。一位满头白发眼神狡黠的老者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站在他们的大殿上,说,韶尊帝要和教主做一桩买卖。

  枯拔的命运从那桩买卖的形成开始走向了另一条轨迹。起初教主还是犹豫过的。毕竟是他们中土皇室内部的纷争,作为外乡人还是不要插手的好。戴月却苦口婆心地劝起教主来,现在她想,那个时候自己简直成了郑隐白那个老贼的喉舌,怎么尽替他说好话呢,要知道当时的教主由于炼了一百天的鬼蛊已经耗尽精气,稍微出了什么岔子后果将不堪设想。戴月说了什么呢?那可是雾鼎江以北千倾耕地、黄金万两、亿吨上等药材……上等药材哇教主,我们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呢?教主想了想说,一切交给你来办吧,我还要养精蓄锐。

  收了郑隐白的厚礼之后,教主与戴月匆匆回到冰室,黑匣子被拨了开来,哪还有惑蛊的影子!?

  众人四处搜寻,终于在山宫附近的密林找到了正在发煞神乱的凰灵。

  由于偷吃了迷惑神灵的惑虫,而且没有得到施蛊人及时的支配,凰灵的意志失去了控制,时疯时好,亦癫亦痴,从此患上了不治之症狐惑病。教主由于气力不支而放弃了对它的恢复治疗。此后戴月听从郑隐白的指挥率派彝疆大批人马发兵北上向都城昆娑进军。

  当时戴月想,暗中安排好的战事,根本打不到硝烟弥漫的地步。实在不行,中途撤兵,只反复折腾他梁丘染就好了,外族人根本不肯靠近彝人的地盘,只要能保证三年之内稳住梁丘染的兵力,与郑隐白之间的买卖就算成交……

  从西牛贺州最早迁移至神州的枯拔先人选中了彝疆这适合族人生存的地方,早在勘探地势过程中发现了附近的腾冲山群,也许一百年二百年不会有突变,但地下滚滚岩浆的流淌却引起了祖先的注意。他们为了确保后人的生命安全在浣幽山与腾冲的交接点固定了一扇门,以此阻挡腾冲山群突发烈焰的猛烈冲击。门上被开启两道通气活孔,用来向外发散腾冲与日俱增的炎气。这种构造使浣幽山本体的结构保持完整,不至于受到腾冲山群爆发时的冲击,门上的气孔保证浣幽附近空气密度随时的散发,而当腾冲山群内部真正达到一定空气密度而发生火山爆发时,炎热蒸腾的气流达到浣幽山处,低密度的气体可以使浣幽附近免受牵连。

  而一旦浣幽山为外族入侵那天,气孔会被大小图纹一致的类似于钥匙一样的两只活塞堵死,内部气体无法外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与腾冲爆发一般的大规模的烈焰迸裂……在枯拔这样一个与生俱来的团结民族内部,肯为民族的利益做出牺牲的人一抓就是一大把。

  但是祖先忽视了一个问题。

  活塞要是被外人盗走,并且在族人不知情的时候将二物堵进气孔,岂不是整个民族的人都要受到灾难?

  其实答案不难,活塞丢失了,立刻迁址就是最妥善解决的办法。

  但是总有些意外会成为计划的绊脚石,比如办事人自己那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比如教主的死,在变成一个本不应成为统领的人缜密的心思里,就是这样一个拒绝迁址的唯一理由。

  戴月算起那些枯拔族发生重大变革的岁月,她被一步步逼到穷途末路从此变得孤军奋战,那一年夔朔王朝成立即将二百年了,是韶尊帝二十年。

  至今二十个年头。

  这二十年里,她真的躲累了、藏累了。纵使被人发现了她的秘密,纵使无法亲眼看到复国的那一天,毕竟使全体子民顺利逃出这暗藏危机的玄险之地,她死也安心了。

  正当她准备安心地闭上眼睛等待死亡悄悄降临在自己身上的那一刻,她隐隐约约看到了一张面孔。顿时,大脑像被突然间抽去了氧气一样变得空白,汹涌的寒气顺着脊梁一直灌了进去。她却在心中快速地安慰自己:不可能!这根本不可能!

  呼呼的风声在整个山洞里肆意疯狂地追打起来,少逸的身子晃了晃,仍然认真地面对着这个古怪的陌生人。

  “你还行吗?”他问。明知道好不到哪去,却看不出她临终前任何痛苦和依恋的流露,反而在睁开一次眼睛正视自己之后,那张诡异的面孔忽然浮现出难以形容的神色来。

  是一种定型思维弊端、还是盲点的掩饰,抑或是司空见惯引起的误解。

  很多理所当然的事给人们的思维下了定式,那么人的想法是很容易被左右的,甚至阻碍了正常的思索与顺其自然的发现。那么多人,并不是不熟悉这张面孔。只是在他们面对这样一张看似熟悉却又有点荒谬的嘴脸时,他们根本不会将其纳入思考的空间。

  但是戴月会。她了解真相,所以会理性地参考事实做出判断。

  而在她接触这样事实的一刹那,她的想法基本被断定了。这就是真相来临的方式,突兀又令人惊奇。

  “呵——”她长笑一声,虚弱而诡异。

  “那你究竟是在哪里长大的?”她再次看着少逸,粼粼波形的目光泛出无数已经褪了色的往事。

  “我是民宪御使浦城山的义子……你……还挺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