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摄政王的掌中雀飞走了>第44章 青白天乱党出没

  嵇山是长安外有名的风景秀美之地,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兴致大起时都喜欢来此登高远眺。

  因着时辰稍晚,宫里来的贵客没有选择登山,而是在稍深处的山涧驻足游玩。

  清澈的小溪蜿蜒流淌,其中的落石被冲刷地浑-圆,周围灌木蓊郁,古树参天,遮住苍穹多半的光线。

  顾菁菁坐在岸边大石上,粲然含笑望着小溪里捉鱼的几位郎君,然而又隐有几分担忧。

  眼见时间不断了,徒手的几人半条鱼都没抓到,她蹙眉问道:“衡郎,下面水凉不凉?快上来吧。”

  “不凉,等朕抓一条给你,回宫里烤着吃。”

  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元衡胸臆徘徊,他敕令福禄几人再加把劲儿,自个儿弯下腰,屏气凝神盯着一条来回挑衅的黑鱼,左右寻到时机,猛地一抓。

  这一抓恰到火候,湿滑的鱼身在手心扭动些许,继而被他狠狠攥住。

  “菁菁!看!”

  他直起腰,兴高采烈拿鱼给顾菁菁看。

  顾菁菁眸子一亮,还未来得及夸赞他,那鱼儿一个打挺从他手心逃脱,噗通一声重归小溪,溅起的冰凉水珠立时砸在他们身上。

  元衡悻悻然地抹去脸上水珠,“这……”

  “算了。”顾菁菁眯眼笑起来,“衡郎快上来吧,今个儿这鱼不吃了。”

  “让朕再试一试!”

  盛朝最尊贵的天子继续忙活起来,而元襄站在不远处,置身事外似的凝着他们。

  细碎的光影,波光清透,饶是看不惯这样小孩子的行为,但他们意态间传出的活力却又吸引着他。

  尤其是顾菁菁轮廓精致的侧颜,粲然含笑,温柔恬静,只是这样默默待在她身边就能让他那颗躁郁的心获得平静。

  而这些,恰是以前所忽视的……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元衡终于放弃了抓鱼的想法,淌着水上岸,擦拭干净双足穿上鞋履。

  顾菁菁揽着他的胳膊,捏了捏他冰凉的手,担心问道:“真不会受凉吗?”

  “不会,朕现在没有那么不担待事儿了。”元衡低声安抚她,侧头在她眉眼间烙下一吻。

  元襄见他们卿卿我我,胸口猛然一酸,黯淡的目光渐渐向上逃离,只见遮天蔽日的树冠将湛蓝苍穹分割成不规则的小块儿,就像他的心脏,早已支离破碎。

  正当他憋闷时,远处忽而传来骚动,像是刀剑相交的声音。

  众人愕然,循声朝外面望去,不久传来一声尖锐的喊叫,立时让小溪边游玩的人跟着慌起来——

  “有刺客!”

  “护驾——”

  驻守在御前的几十名禁军迅疾拔刀,将帝后围在中间。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顾菁菁眸子一怔,如同五雷轰顶,下意识的攥紧了元衡的胳膊。

  行刺这种事元衡只在传闻中听说过,短暂的惊诧后眉眼阴戾,一把将心爱之人紧紧护在怀中,沉声安抚道:“别怕,朕在呢。”

  那厢元襄反应过来,自禁军身上取来一柄备刀,阔步来到御驾旁守着。

  难怪他心觉不安,没想到光天化日下竟会出现这种事!

  他身板笔直的站在禁军前面,距顾菁菁不过几步之遥,容颜肃正,望着兵戎相交之地,头脑亦在飞快的运转着。

  今日朝廷举办赛诗会,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封路戒严,如此还能混进刺客,怕这些人是提前埋伏在了嵇山里掩人耳目。

  眼下这个光景,除了他曾有心要反,还会有谁?

  太尉吗?

  更不可能……

  这些刺客的幕后主使究竟是谁?

  他心怀纳罕,紧锁眉峰,默默等待前方的结果。本以为刺客会寡不敌众,没想到交锋许久都未平息,唯有新任的羽林军统领张宥火急火燎的跑过来。

  张宥喘着粗气,脸颊染着的猩红血渍让顾菁菁跟着害怕。

  “陛下!王爷!有刺客,禁军已将他们拖住了!”

  元衡箍紧她,“人数可多?”

  张宥如实道:“不敌禁军多,但功夫了得,不容小觑。”

  正当元衡思忖时,元襄厉声吩咐:“张宥,带陛下和皇后绕路先走,这边我来对付!”

  “这……”

  张宥一怔,试探的看向元衡。

  眼下危机万分,元衡抿紧薄唇,斟酌须臾攥住顾菁菁的手,“我们先走,这里交给皇叔了。”

  元襄回头看了一眼花容失色的顾菁菁,催促道:“快!”

  “陛下,这边走!”

  得到圣命,张宥和几十名军士不敢耽搁,当即带着帝后和几名御前内侍绕路往外逃。

  元襄目送他们离开,目光凛冽奔向交戈之地。

  风在他耳畔呼啸,刀剑铮铮,越来越近。直到看清数十名蒙面黑衣人时,他忿然举刀,戾喝道:“留几个活口!其余杀无赦!”

  那厢元衡紧紧拉着顾菁菁,随众人一路朝西逃离,穿梭在密林中掩身,速度极快。

  凉风灌进肺里,呛的顾菁菁呼吸发滞,但她不敢停歇,随着元衡一路脚步生风,葱郁的灌木杂草很快将她白嫩的脚踝刮出一道道血痕。

  身后的混乱渐渐远离,张宥正想扭转方向朝山外赶,不曾想周边暗影绰绰,瞬时自四面八方突然向他们袭来。

  “护驾——”

  张宥眼疾手快,用刀打落凭空而来的一只箭矢,腕子一勾取出腰际暗器,直直朝掩藏在灌木丛后刺客飞去。

  暗器劈空,深深没入那人胸口。

  几十名禁军很快与黑衣人厮打起来,而元衡亦不能幸免。

  盛朝的皇子皆是文武双全,但元衡身子孱弱,力道自然比不上常年习武的正常男子,几番过招身体就受了伤,再加上要护着顾菁菁,没多时就败居下风。

  几名御前内侍包括福禄在内功夫算好,但他们一拳难敌四手,饶是奋力围绕在帝后周围,但很快就被黑衣人打散了。

  福禄咬牙踢开面前之人,见形势不妙,回头喊道:“陛下和娘娘先走!这边奴来拖着!”

  元衡擦去嘴角的血迹,想都没想,带着顾菁菁朝相反的方向跑。

  有眼尖的黑衣人看到这一幕,迅疾就要去追,不料却被福禄绊住手脚。

  此人怒极,高高抬起手臂,而这一刀恰好砍在福禄的肩上。

  福禄一脚踢在他腹部,余光见帝后二人消失在密林深处,遂捂着流血的肩膀冷笑道:“还不够,再给爷来!”

  密林深处,萧瑟寂寥,风比外面都要凉上三分。

  地上的落叶越来越厚,堪堪没过腿肚。顾菁菁跑了许久,直到小腹疼的揪在一起,忍不住说道:“衡郎……我不行了……”

  元衡一怔,适才放慢步子,拖着她来到一处嶙峋的山石后。

  顾菁菁面如白蜡,倚着山石滑座在地,捂紧作痛的小腹,唇边喘着粗气,“衡郎,我肚子好疼。”

  “怎么回事?”元衡半跪在她面前,伸手去拭她额前薄汗,面含忧悒问道:“是不是方才跑太快,岔气了?”

  “不知道……怎么会这样……”

  顾菁菁委屈的咬住唇,黯淡的光影下,如同一朵萎靡不振的娇花。

  “这怕是提前混进来的乱党,别怕,等我们回去,朕一定严加惩治。”元衡黑眸沉沉,心疼的将她揽入怀中。

  她缩在熟悉的怀抱里,嗫嗫问道:“会不会是元襄?”

  “不好说,唯有等到细审才能知晓。”

  元衡的下巴抵着她的前额,沉着脸陷入思忖。

  皇叔野心昭然,但见今日的反应,似乎又不像幕后主使。而且皇叔行事,一定会削减禁军数量,这次却在他出行前极力推举加派禁军护驾——

  究竟是不是在演戏,还要等日后追查。

  再往山套深处跑已经不太安全了,恰逢顾菁菁身体有恙,元衡决意在此地稍作等待,待会禁军处理完乱党,一定会过来寻他们的。

  他抱着顾菁菁倚靠在大石上,尽量让她感觉舒服,手一下下抚摸着她的背脊,极力安抚着她忐忑的情绪。

  嗖——

  没过多久,一阵窸窣的声音响起。

  弓箭铮铮,刺破长空。

  元衡自幼耳目聪慧,只一抬眸就看见箭矢径直朝着顾菁菁射过来。

  顾菁菁只顾埋头在他肩上,心刚刚安稳下来,后背忽而被他压住,身体亦随着那力道扑倒在他膝上。

  天旋地转,不过瞬息的功夫,她听到元衡闷哼一声,身体跟着猛然一颤。

  不好的预感袭来,她惊惶抬头,只见一支箭矢已经深深扎进了他的右侧肩胛……

  血液在一刻疯狂上涌,顾菁菁手脚冰凉,忍不住惊呼道:“衡郎!”

  元衡额前登时渗出冷汗,顾不得回应,拽着她躲到山石后面。

  担心箭矢有毒,他咬牙将其拔掉,紧紧捂住肩上血洞,自己却感觉不到半分疼痛。

  顾菁菁凝着他指缝中不断渗出的血渍,双眸泛红,嘴唇咬的生疼才止住眼泪。

  通过一年多的相处,他们早已融进彼此的骨子里,对方的一瞥一笑都能牵动着自己的情绪,如今伤在他身,亦是痛在她心。

  但眼下不是悲伤的时候,顾菁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边警觉的观察着四周,一边撕下裙襕给他简单包扎。

  待他们准备往更深处的山套跑时已经来不及了,短短的功夫,有数十人抄近路朝他们围了过来。

  这些人依旧穿着黑衣,罩着轻便的布面甲,有人手持□□,亦有人持宽刃短刀,露出的双眸俱是戾气横生,仿佛一个个来自阿鼻地狱的鬼罗刹。

  事态不妙,如瓮中捉鳖。

  元衡赶紧将顾菁菁护在身后,攥紧指骨盯着他们,忿然说道:“好大的胆子,竟敢公然行刺皇帝!你们是谁的走狗!”

  无人回应。

  乱党似乎要抓活口,并没有着急动手杀掉他们,为首之人徒手就要前来撕扯。

  电光火石间,一记石子劈空而来,集中了这人的太阳穴。

  这人没来及反应,眼珠子向上一翻,身子便斜斜倒在地上,不知死活。

  羽林军自东边的密林中鱼贯而出,好不容易才找到御驾所在。

  带头的元襄甫一看见钗环松散的顾菁菁,就像是一头被刺激的野兽,朝着黑衣人戾喝道:“乱扯贼子杀无赦!”

  黑衣人见状,队形紧凑起来,立时与禁军厮打在一起。

  其间有人向空中鸣响箭,不过须臾的功夫,在外圈埋伏的同党迅疾赶来支援,人员准备充分,超过了元襄的预估,场面再度变的混乱焦灼。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在场的禁军未带号箭,等同僚过来怕是来不及了……

  此地不宜久留,杀红眼的元襄放弃了寻仇,转而扎住顾菁菁的腕子,扯着她朝密林深处突围。

  顾菁菁无法挣脱,只能拽着元衡,一个拖一个。

  夕阳西下,嵇山腹里在众人急促的脚步声中变的越来越暗,跟随护驾的禁军被乱党纠缠,亦是越来越少。横生的树枝刮破衣缕,刮破皮肉,疼痛和恐惧在一刻烟消云散,唯想逃出生天。

  待到夜幕垂落时,宫中的人仅仅只剩下他们三个。

  元襄寻到一处灌木遮掩的洞穴,引着他们钻入其中,在此稍作休整。

  洞穴不大,像是天公为他们凭空凿出来的,里面阴暗潮湿,朦胧只能看到对方的影子。

  元衡本就负伤,再加上急促的奔跑,伤口一直在渗血。他深深吸气,强行让浑噩的神志清醒下来,身边的顾菁菁却忽而瘫在地上。

  他摸着黑蹲下,伸手扶住她,“菁菁,你怎么了?”

  “我的脚扭了……”

  元衡一怔,伸手去摸,只觉她脚踝肿胀,如同小馒头似的,疼惜问道:“疼不疼?”

  “不疼。”顾菁菁倒吸一口凉气,皓腕抬起想去触碰元衡,半途却又收回来,“你的伤还在流血吗?严不严重?能不能撑下去?”

  简短的诘问,忧虑铺天盖地。

  元衡晃晃发沉的头,隐于黑暗的面容携着一丝温和笑意,“这点小伤不足挂齿,朕没事,你就放心吧。”

  饶是这么听着,顾菁菁还是不放心,继续扯开破碎的裙襕,仔细为他止血。

  换下来的布条看不清颜色,但隐约觉的湿黏不已。

  她不敢说不吉利的话,只能暗自祈祷一切赶快过去,期待禁军快点寻过来。

  半晌后,元襄回头看着深情相拥的二人,沉声道:“天黑了,这里还算安全,咱们只能在此将就着过夜了,等着禁军前来寻人。”

  顾菁菁和元衡听罢,默然表示认同。

  嵇山腹里野兽横行,更不知周围有没有乱党,躲在这里等待救援算是最安稳的方式。

  大不了,明日天亮再走。

  打定主意,顾菁菁和元衡肩并肩的坐在里面,元襄则在洞口处守着,三人默然无声,黑暗携着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脚踝得到休息,疼痛渐渐变轻,顾菁菁凝着洞口的那道剪影一时发起怔来。

  恍惚间她又回到多年前的那个夏夜,她在郊游时与嬷嬷走散,迷路在深山老林中。那天有个蒙面的年轻郎君救了她,像元襄一样,在洞口足足守了一夜。

  这一晚漆黑冷寂,谁都没有睡着。

  山风呼啸,像有看不清的鬼魅在作祟,瘆的人脊背发寒。

  后半夜的时候,顾菁菁缩在元衡怀里有些迷糊,忽而感到他的脑袋垂在了她肩上,很沉,很沉,而那双紧紧揽着她的手也突然松开了。

  “元衡……”

  她浑沌的思绪登时清醒过来,直起身抚摸着他的脸颊。

  这一摸她的心咯噔起来,元衡的身体滚烫,烫的她心惊胆战

  “元衡……元衡!”

  她抱元衡入怀,使劲晃晃他,而他闭着眼,没有半分回应。

  控制已久的眼泪在这一刻决堤,她嚯然看向洞口的拿到剪影,疯了似的喊道:“元襄!陛下发烧了,好烫……我们要赶紧回宫找太医!”

  元襄听到声音,立时将目光落到洞内。

  短暂的惊愕后,他起身走到两人跟前,半跪在地抚摸着元衡的额头,果然烧起来了。

  对于身经血雨腥风的人来说,这种光景早已司空见惯。

  元襄收回手,如实道:“黑灯瞎火,我们连方向都分不清,现在出去就是送命。”

  话落,外面传来野兽的呼号声,层层回荡在山套中,仿佛就徘徊在他们附近。

  顾菁菁吓的一凛,乌睫之下的眸子生出绝望的情绪。

  “那怎么办……”她失神呢喃,紧紧拥住怀中人,“元衡,你坚持住……求你一定要坚持住!”

  血大抵已经止住,若是寻常人,坚持一番还有很大生机,可龙体孱弱,如此熬下去委实不知是何光景……

  都怪她。

  为何那支箭射中的不是她?

  顾菁菁自怨自艾,黑漆漆的山洞里徘徊着她凄然的啜泣声。

  侄儿如何,元襄并不在意,甚至有几分窃喜。

  他恨不得侄儿立即死掉,他再也不想看见顾菁菁那张冷漠的容颜……

  然而她的哭声让他听着难过,如同利刃,一点点刺穿着他千疮百孔的心。

  他伸出手想去安抚,然而结满血痂的手在空中顿了顿,颇为无奈的放下,终究是不想惹她羞恼。

  “菁菁,别哭了。”他深深叹气,语气亦跟着清浅几分:“天子皆有天相相助,不用太过担心。”

  真有天相相助吗?

  顾菁菁想去相信,心底却在本能的抗拒。

  她害怕苍天无眼,收了最心爱她的男人。

  往昔的欢愉记忆如洪水一般将她淹没,她泪眼朦胧,在黑暗中徐徐抬起头,“元襄,是你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