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我是马文才?!>第122章

  司马兴男为何会这么喜欢桃源县,正是因为桃源县有一股气。

  将桃源县的上上下下,都凝聚在一起的感觉。

  反正她在别处都没见过,晋朝的大臣们,哪一个不是各有各的心思。

  说是各怀鬼胎都不为过的,如果能像桃源县那般,她阿耶大概就不会这么早死了。

  想到早逝的父亲,司马兴男依然忍不住难过。

  不过现在也不晚的,只要培养出属于大晋朝的人才来,就不必被那些士族门阀所裹挟。

  这也让司马兴男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培养出人才来。

  她就不信了,桃源县可以的,她会不行?

  就像她女校里面,多少的姐妹们,都才华横溢。

  只可惜没有展示的舞台,真的是太可惜了。

  司马兴男即便是有心,暂时也无力做些什么。

  为何在这世道,女子如此的艰难?

  男子却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天生能够获得一切?

  司马兴男不理解,同时她也不能接受。

  作为大晋朝护国长公主的她,是先帝亲封的,即便以后要找驸马,她也要找听话的男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母亲庾太后已经在给她相看择婿。

  不成婚是不可能的,所以司马兴男只想选个听话的。

  光是这一点,就很难选了。

  一般家世的差一点的,肯定是配不上她,家世太好的呢,显然不可能达到听话这个条件。

  说不定人家还觉得郁郁不得志,尚了个刁蛮的公主。

  天知道她根本不屑嫁人,为什么是女子就必须要嫁人?

  “倒也没有这样的规矩吧?我记得在还没有文字的年代里,那都是母系社会。”马小良随口说道。

  “什么是母系社会?”司马兴男虚心求教。

  “那就是以女性为尊的社会,我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就说在这片土地上,某个山里,依然遵从着这样的习俗。”马小良挠头,他忘记是哪里看到的。

  “真有这样的地方?”司马兴男惊呆了,她长这么大,一直被教导,要服从,说什么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这是是自古以来的驯化。

  “有的吧,而且我觉得男女本就平等,为什么要女子低一头。”马小良理直气壮的说道,“在家里,我阿母明明更辛苦一些。”

  “有道理!”司马兴男点点头,觉得马小良的话,说进了她的心坎里。

  “所以我才要让女子的地位上来,在长安城里,我建了四所学校,就是为了保证,全部的孩子都可以上学。”马小良骄傲的说道。

  比起桃源县内城只有一所学校,如今在外城,还建了一所小学一所中学呢。

  这样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就可以分开读书了。

  在长安城也是一样的,四所学校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启蒙的孩子们读书,一部分则是进修。

  而内城里面,也有一所学校,专门给可以继续进修的学子读书。

  并且这里面的学校,还有一个大的藏书阁。

  里面有他这些年搜集的书籍,同时还会继续收藏,印刷后,被放到藏书阁当中去。

  “真想让我阿母来瞧瞧这里。”司马兴男是真不耐烦相看的事,可惜,她阿母在建康,根本不可能过来。

  不过相信,这里真的安全了以后,说不定在建康的朝臣会忍不住。

  这可是回到故乡的机会,建康虽好,那也不是荣耀。

  反倒是一种屈辱,他们是被赶出来,才被迫在建康建都的。

  而如今长安被打了下来,司马焕也在扫清附近的障碍。

  兜兜转转打下了不少势力,自身的实力也增长了许多。

  兵力起码翻了三倍,因为他的增长速度过快,朝廷那边的拨款都变得不痛快起来了。

  为什么呢?

  很简单,他们惧怕司马焕的能力,他们是想要北边的地盘,但他们同样不希望,有人跟他们来分权。

  就司马焕的本事,想要夺权,不是轻而易举吗?

  更何况他的军队还在不断的壮大起来,只要他振臂高呼,立刻所有人都会响应。

  为此,朝中大臣纷纷开始给新帝写奏折,说司马焕狼子野心。

  庾太后压根不搭理他们,有病就去看大夫,浪费这么好的纸做什么。

  至于司马衍,他本来就怕他叔叔,给叔叔找麻烦?别闹了好吗。

  他只是年纪小,不是没脑子!

  就司马焕想要夺了皇位的话,在他阿耶刚死的时候就行了,替他干掉了那么多造反的人,再来自己造反?

  就算是真的,司马衍表示,他可以瞬间滑跪,把皇位给叔叔的。

  多一分犹豫都算他输!

  真是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回到桃源县去了,那里的日子逍遥又快活。

  那里像现在这样,每天要听那些老家伙说一堆听不懂的话。

  还要每天被迫看奏折,都不知道他们写的什么东西。

  这样的折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见过外面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谁能坚持的下去?

  做皇帝有啥好的,一言一行都必须规范,但凡做错一点,就有无数个尖酸刻薄的老头子,来教训他。

  想起来就头痛,偏偏他拿他们没有办法。

  作为一个年幼的皇帝,他阿母都没办法,他能怎么办。

  不过他知道,这帮老头子害怕他叔叔。

  而他叔叔也越来越厉害,司马衍一点都不害怕。

  并且希望叔叔能更厉害些,最好吓死这帮老头子!

  时不时的,司马兴男就会写信回来,当然了,她写信是谁她阿母的。

  王导等人虽然嚣张,倒也不敢检查长公主给太后的信件。

  如果是给皇帝的,说不一定还真就检查了。

  司马衍:做皇帝没人权啊!

  庾太后多少还是了解外面的情况,通过女儿的信件,她知道长安城如今的变化。

  甚至还有些期待,将来是否有机会前往长安。

  她清楚的知道,这些朝臣对于权力的渴望。

  先帝就是因为这些,才会早亡的。

  他背负的太多太多,不得不放下一切离去。

  庾太后知道自己没多少能力,但她依然想要完成亡夫的理想。

  而现在,她的闺女,还有小叔子,都在默默的努力着。

  她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所以庾太后不去管长安的事,新帝也不管,那帮老头是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然为啥司马兴男底气那么足,都是来自她的家人。

  虽然她出生在皇室当中,但她有最好的阿耶,最好的阿母。

  弟弟们不一定是最好的,最起码,是听话的崽。

  马小良则是在后方,尽量的做到,让司马焕无后顾之忧。

  一批一批的人才,从桃源县过来。

  光是学医的,就有好些,他们都有拿手的绝活。

  被马小良送去了司马焕的军营当中,他们擅长包扎手术等等。

  甚至还研究了换血之术,放在外头,估计要吓死不少人了。

  但在战场上,那就是能救命的存在。

  马小良很感谢师父和大师兄,他们是真正厉害的人。

  他只是提了一句,他们居然真的做出来了,能够救命的药。

  现如今,上战场受伤的人,被抬下来以后,保住小命的几率,提高了三成不止。

  即便是断了胳膊和腿,还是有机会活下去的。

  退下来的伤患,会被送到长安城的医馆内。

  这里有治疗和疗养两个部分,住院部,正是疗养的地方。

  失去手或者脚的将士,在这里养伤,直到可以出院。

  这样的人们,会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留在长安城,给他们安排一份工作,又或者前往桃源县,一样会给他们住所和工作。

  不少人选择了前往桃源县,因为好多人,都是来自桃源县。

  当然了,留在长安的也有,那是被司马焕打败的军队,加入其中的人。

  这些人并不了解桃源县的好,对他们来说,目前能留在长安,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有亲人的,也可以接亲人过来一起居住。

  长安城的工厂很快就进入正轨,不快不行,这么多张嘴需要吃饭呢。

  马小良再次忙的飞起,他家的长姐和姐夫过来帮他的忙。

  关键时刻,还是要自己人来。

  不过两人主要也是负责学校,他们最擅长的,也是学校这块。

  同时他们还带来了,桃源县学校的毕业生,几十人一起过来。

  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实习过,马小良看过他阿兄的来信,都是可以直接派发工作,立刻上岗的。

  果然还是他阿兄知道心疼人!

  司马兴男更羡慕了,好多好多的人才啊!

  她都想象不出来,当初桃源县到底培养了多少人才。

  也让司马兴男坚定的让百姓送孩子上学,贴钱也要让孩子去读书。

  一开始只是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们上学,逐渐的,附近的百姓也因为司马兴男的命令,开始送孩子上学。

  就没有不愿意的,只是,他们只送男孩子上学。

  这一点让司马兴男很是不满,女孩子怎么了?

  马小良就给她出了主意,各家各户想送男孩子上学的,那就必须送家里的女孩子一起上学,否则送到学校来,也是要退货的。

  这样那些百姓就不敢了,不要钱,能读书识字,改变命运的机会,怎么能就这么错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