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我是马文才?!>第121章

  为司马家干活,还能让马小良自己掏腰包的?

  不存在的事!

  亏本的生意,马小良从来不做!

  他又不傻,横竖都是司马家赚到的事,为啥他要下血本?

  本来帮助这边搞建设,都是为了此地的百姓。

  毕竟这打仗落到最后的话,最惨的还是当地百姓。

  家园被毁,生活没有了依靠。

  马小良到了本地,先是扎起了无数的帐篷,毕竟跟随他前来的工匠们,需要有住的地方。

  老远看过去,就跟住在草原一般。

  为此不来一头烤全羊,说不过去了吧!

  源源不断的物资,从建康被运送了过来,同时还在修那水泥的官道。

  用水泥需要的人工比较少,只要不是下雨天,很快就会凝固。

  只等水泥路凝固结实,就可以投入使用。

  每一段的位置,只需要几个熟练工,就可以修筑。

  他们一次投入几百人,这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只几个月的时间,已经修筑了大半,同时新的城市,也在稳步的建设当中。

  所有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没办法,家里有粮,才有活下去的底气。

  否则他们怕是要背井离乡,去到别处求生活了。

  对给与当地百姓帮助的马小良,百姓都是充满了感激的。

  要不是有小公子,他们甚至都熬不过这个春天。

  对于这些,马小良倒是不在意,毕竟他有最大的金主爸爸在。

  司马兴男反正债多了不愁,横竖她直接问朝廷要钱。

  就是王导,也不可能不给银子,更何况,把控朝廷的人,还有她亲舅舅。

  这是什么,这就叫朝中有人好办事!

  作为护国长公主,司马兴男这点份量还是有的。

  主要是,他们从长安城内,搜出来的金银财宝,也足够他们用来购买物资。

  至于送回建康?

  那就要看他们的心情了,司马兴男才不搭理建康朝堂上的叽叽歪歪。

  主要是那些朝廷大官们叽叽歪歪,她叔叔司马焕根本无所谓。

  这些人最多就是写信跟司马兴男抗议,司马焕那边,连一个屁都不敢放。

  没办法,司马焕是真的会杀人的。

  从他一口气灭了前赵就知道了,这人根本不是什么善茬。

  马小良也做的很欢快,有足够的银子,做啥都不需要畏手畏脚的。

  新城把长安城的百姓都直接收留了,马小良也将他的一些工厂开到这边。

  旧城能拆的拆了,完全可以继续使用,主打一个绝不浪费。

  其实除去皇城以外的地方,一部分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像那些士族门阀的住家,基本都还算不错。

  只要将贫民窟给拆了,完全可以建成新的园林。

  这里面可以成为内城。

  像马小良所建的外围,就能组合成为外城。

  外城更像是一个个网格,若是可以从山上俯视的话,就会发现这里都是四四方方的。

  从内城的城门延伸出来,宽大的道路,然后是一个一个的坊间。

  这思路来自于上辈子见过的唐代长安城,这样容易管理,而且一个个的方块,看着就舒服!

  强迫症表示很满意,其实对他来说,这一个个的,相当于一个个住宅小区。

  前后两个门的,那就是小区的门卫。

  道理都是一样的存在,从长安内城出来的四条路,相当于四个主要的商业街。

  商业街的四块,那当然是四个住宅区域。

  就这四个区域里还能分成好四块,反正每一个建筑,都是对等的。

  其中一个大的区域,是用来给那些士族门阀的,他不反对士族门阀住在这里。

  反正只要他们掏的出银子,买得起就行。

  内城就不对外出售了,可以成为行宫一般的存在。

  马小良这地方都还没建完呢,当初因为害怕,跑路的士族门阀便都回来。

  准备跟他们购买房子,虽然不能回到原来的住所,但看过新建的位置,觉得也可以接受,便下了定金购买。

  是的,暂时还只收定金,因为还没建完呢。

  普通的百姓就不一样了,基本都依靠摇号。

  是住的高,还是住的矮,全程靠摇号来。

  这叫啥,这叫命运的齿轮!

  但凡是有长安城户口的,又或者是参与了建造长安城的,基本都可以免费的分到单人的面积。

  如果是长安户口加参与建造,那么恭喜你,可以获得双倍的面积。

  基本上一人住的话,那就是一室一厅一卫的,面积不算大,但一个人住足够了。

  家里人口多的,就可以增加到一起,换成大的房子。

  “我都想要大房子了。”司马兴男对建筑图流口水。

  “怎么?内城不够你住了?”马小良不解的问道。

  “那不一样嘛,青龙街的大房子看着真不错,我去卖一套放着。”司马兴男拍案决定。

  “不错,我让人给你打个折扣。”马小良觉得这大侄女不错,还知道给他创收。

  作为长安房产的开发商,卖房子赚到的钱,当然有他的一份!

  可惜,普通百姓他不收钱,只能找士族门阀,往死里薅。

  不过即便是这样,来购房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这可是长安城的房子,以前有钱的,都不一定能买到这里的房子住。

  现在价格公道,为什么不呢?

  而且都跟他们说了,那是第一批,才给的优惠,等以后再来买,价格就要翻倍了。

  四条主要街道的店面,基本都是大型的店铺,比如剧院、酒楼、珠宝之类的。

  住宅区内部的就比较丰富了,大部分都是两层的建筑,开的自然是小的商铺。

  有早餐、还有点心等,又或者是买散装的香料之类的。

  这些商铺,基本上也都已经登记备案,万一有人吃坏了,可以找衙门投诉,然后酌情处理。

  “那是不是,需要招多点的人啊。”司马兴男光是看马小良细分下来的职位,就忍不住头皮发麻。

  “是啊,可以从桃源县调一些人手过来。”马小良不忘记给自己人谋取福利,“多给点补贴就行。”

  “给给给,立刻让人过来。”司马兴男连连点头。

  “着啥急啊,这地方还没建完呢。”马小良不以为意的说道。

  现在写信回去,让他们选出来长安的人,毕竟是要离家这么远。

  想要回一趟家乡都不容易,更重要的是,目前暂时来说,这地方属于司马焕说的算的。

  这约等于,马小良说的算,什么规矩之类的,都跟桃源县用的是一套律例。

  如今大晋朝的律例并不完善,加上司马兴男特别喜欢桃源县,自然是全都跟着桃源县走。

  等王导他们派人过来,这里的律法都已经定型了。

  就像是在桃源县一样,在那里的衙门,就分成好多细致的工作,虽然都是衙门里的。

  可管理治安的,便分成了好几个部门。

  吃喝拉撒睡的,每一样都是不同的。

  就仿佛朝廷要分成好几个,比如管理财政的是大司农,有主管钱谷雇佣营建的,也有管领盐铁的。

  盐和铁,那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在这年头,管的还是很严格的。

  早早的,当地的育幼院已经建了起来,专门收留无家可归的孩子。

  育幼院的占地面积不小,里面有住房,教室,玩耍运动的地方,一应俱全。

  在这里大部分都是女娃,失去父母的孩子,也有父母逃命丢弃的。

  马小良也给过那些父母机会,允许他们可以认回孩子。

  大概是太穷了,有些人看孩子们住在育幼院的生活不错,干脆就放弃了。

  对此,马小良也不客气,放弃认回孩子权力的,他也赋予孩子不必赡养亲生父母的权力。

  所有满六岁以上的孩子,都开始在育幼院内读书识字。

  对很多孩子来说,这根本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要知道,读书识字一直以来,那都是上层认识的专利。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就是泥腿子,根本不配读书的存在。

  但马公子就是不一样,他不光给他们读书的机会,还要他们好好读书,利用读书来改变他们的生活,乃至命运。

  他们并非没有榜样,在马小良身边的三个助理,他们就是来自最底层的家庭,甚至还有是孤儿出身。

  并没有比他们好多少,但他们依然完成了逆天改命。

  成为了马小良身边的助理,那是打败了不知道多少人,才获得的工作。

  当然了,并非说其他的工作不好,只是这份工作更是荣耀。

  是他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他们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报答马小良。

  若不是马小良,他们还烂在泥地里。

  所有人都明白的,唯有马小良,才会有这样的想法,还实施了出来。

  毕竟像马家在会稽郡盘旋多年,为什么只有马小良出生长大以后,才会想到,让普通百姓读书识字?

  所以他们感激的,从来就只有马小良。

  是他让整个桃源县内的百姓,吃上了饱饭,穿上了得体的衣服,过上了像样的生活。

  这是百姓们压根不敢去想的日子,而马小良给与他们,还保证,在将来他们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