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上午, 平展开阔的马路上一行人缓缓走着,右边不远处就是渡河,河风吹来还能闻到河水夹着则对岸生活的味道, 左边则是一些景观植被, 马路虽然只有县道的宽度,却是行宫的交通要道,连接着宫殿区、平原区、山地区和湖泊区。

  如果要是刚穿来的时候就来这里, 石忞肯定会在心里嘲讽封建制度的奢侈腐败,现在皇帝都当了几年了, 已经习以为常, 不放在眼里, 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倒是一如既往。

  清影在边上跑来跑去, 步千雪就在她身边落后一步跟着, 路关初他们则不远不近的在后面跟着,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自从清影爱去步千雪那里后, 但凡步千雪在她身边,清影也会在她们身边, 不再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不见踪影, 饭点才出现。

  步千雪看着有点调皮的清影跑来跑去就像看着调皮的孩子一样专注而宠溺, 虽然石忞几次表现了对清影的嫌弃,但是她知道那只是表象而已。

  “清影能找到陛下,是它的福气, 陛下能养一只獬豸在身边, 也是陛下的福气”步千雪是真的替石忞高兴,毕竟獬豸是一种神兽,不是一般的阿狗阿猫。

  “是啊, 就是不知它是否真如传说般会辨真假、断纠纷”石忞对这点真的很好奇,但她自己有读心术,判断真假很容易,根本用不上清影。

  “这个微臣就不知道了”对于獬豸这种传说中的神兽,步千雪知道的也不多,见到活着的,清影算是唯一一个,目前对它印象就是好吃爱玩,会不会辨真假还真不清楚。

  筒车和水车已经做好了,今天正式下水,石忞要带她去的地方就是挨着皇田的渡河边上,皇田是整个行宫唯一一处没有用高墙和栅栏围起来的地方,从渡明桥到皇田有一条专用的县道,就建在宫墙之外,方便住在对岸的农民来耕种。

  初春上午的太阳不烈,反而照得人暖暖的,让石忞的心情十分愉悦,话也多了起来,“康国的事,你可觉得朕无情”。

  石忞的话题转得太快,步千雪顿了一下,“微臣从未如此想,反而觉得陛下不动刀兵是体恤将士,爱护百姓,陛下思虑者众,既已做了决定,那自有陛下的用意和打算”,虽然她现在不办差事,但对国家大事还是很上心,康国的事该知道的她也都知道。

  一开始的时候,她其实还很担心石忞会出兵,出兵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写起来也容易,可一旦战事起,不是死人就是消耗财力,百姓也没好日子过,于国家不利即于石忞不利,她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要是天下人都像你这样想就好了,但他们不会这样想的,他们会觉得朕软弱可欺,会觉得朕是怕了他们”石忞说话的语气没有任何起伏,仿佛在说天气一样,但这话的内容却让步千雪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走了好几步才说道:“微臣不知道天下人会怎么想,但微臣知道陛下绝非庸主,一时的蛰伏并非永久的退让”。

  “哈哈哈,说的好,这凤位朕既然坐了,就会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不会让藩属国翻了天,就算翻了,朕也会把天再翻过来”可能是知道步千雪的心思,也可能是和步千雪最熟,只要和她在一起,石忞的话,总是比和其他皇后候选在一起话多得多。

  而且和步千雪在一起的时候,她不用装也不用板着脸,可以放松的做自己。

  “微臣相信陛下可以做到,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微臣定会亲眼见到,……”第一次见到这么高兴的石忞,步千雪觉得她脸上的笑意比天上的太阳还暖。

  冉冉升起的太阳又高了一点,把两人的身影拉短了一些,不规则石板块铺就的道路前方清影跑得欢快,整个山庄它都逛遍了,现在就想呆在两人身边,舒坦。

  远远跟在后面的路关初听到陛下笑的时候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她服侍陛下这么多年,深知陛下喜怒不形于色,像刚刚那样的开怀大笑真的已经很久没听见过了,如果她没记错,只有没登基前陛下和侍读们在一起玩耍时才这么开心。

  一炷香后,两人正聊的意犹未尽,却已经到了渡河边上,劳碌命早就等候在这里的工部官员和木匠们迎上来行礼,按她要求打造出来的东西按序整齐的放在路边。

  步千雪看着那些木头做的东西,是一个也不认识,唯一确定的是都是木头做的,或圆或匾或方,官员和木匠们的样子却极其兴奋,像这些东西是宝贝一样。

  石忞免了他们的礼,转头和步千雪小声说道:“一会你就在这看着,朕给你看个好东西”,虽然不知道她要给自己看什么,但步千雪还是好奇的答应下来,石忞安排路关初等人好好保护步千雪,自己则亲自下场开始指挥起来。

  步千雪知道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安静的呆在视野开阔的地方看着身穿棕色常服的石忞在河坝上指挥内禁军协助木匠把摆着的零碎木制东西组装在一起,后来有几个内禁军还下了水。

  石忞之所以把安装筒车和水车的地方选在渡河上游挨着皇田的地方,就是因为这里水势较为湍急却不是很深,这里的几亩皇田又刚好比河高一些,往年灌溉都是靠人力,很有安装的必要。

  筒车和水车的构造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水力灌溉农田的工具。只是材质不一样,筒车是以竹制造,而水车则是以木质制造,所以石忞分别把它们命名为筒车和水车,两车的水轮直立于河边水中,轮周斜装若干竹木制小筒,共三十二管,利用水流推动主轮,轮周小筒次序入水舀满,至顶倾出,接以木槽,导入渠田。

  在制作现在这个成品之前,木长青就先让木匠做了一个微缩小型筒车,小型的好组装,试用也很成功,真的把水从低处弄到了高处,而且不需要任何人力。

  成功的那一刻不仅是木匠,就是木长青等官员都对陛下的脑子佩服的五体投地,能想出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点子和设计出这些东西,古往今来陛下绝对排的上号。

  微缩小型筒车石忞亲自跑去看过,可小型的组装起来比这个成品好组装得多,石忞也是担心,所以才亲自下场指挥,毕竟是她设计的,哪里怎么按怎么弄,没有人比她更清楚。

  就在石忞和步千雪一个在指挥一个在认真看的时候,几骑快马入了渡河城直奔行宫而来,刚过渡明桥就被外禁军拦了下来。

  这次来行宫小住,石忞不仅带了一些外禁军也带了一些内禁军,原本守卫行宫的禁军在皇帝驾临的时候自动归属外禁军统领,木兰雨留守繁都,随行伴驾的是副军长易统梵,陛下去了渡河边不让随行,她便留在金正门以便随时策应。

  除了专职耕种皇田的农民农忙时间才会过这边来以外,其他人就算是当地官员非诏也不得行宫内,连带着河这边都成了禁地一样的存在,这突然有几个人骑着马快速过来,易统梵自然不会让他们过去。

  随行将领得到指示便上前询问道:“来着何人?可知这里是皇家禁地,非诏不得擅入”。

  突然被拦下的文之勉一脸不爽,转头示意了一下随从,随从明白的点了点头,拍马上前几步下马大声道:“我家二少主乃是文侯之女,奉太后之命特来行宫求见陛下”。

  “口说无凭,既是文侯之女,还请出示凭证”将领当着上司的面自是尽忠职守,该走的流程是一个也不敢少。

  已经下马的文之勉直接把缰绳抛给了另一个随从,几步走到了将领面前,爽快的从怀中拿出了一个令牌形状的东西递了过去。

  易统梵是认识文之勉的,估计在朝大员就没有不认识她的,文之勉好玩在繁都那是出了名的,有次和另一个勋贵子女斗鸡起了争执,不仅把人家的鸡打死了,还把人家打了一顿,钱也全劫了,最后闹到了太后哪里,她又特别会哄太后高兴,最后意思意思的处罚了一下,从那以后繁都的纨绔们看到她都离得远远的。

  将领接过令牌仔细看了一下就恭敬的递给易统梵过眼,易统梵接过看了两眼,确定无误后点了点头,将领便把令牌还给了文之勉,亲自跑去请示了。

  大家族的信物一般都是令牌,有圆形也有方形,材质也都各不相同,正面刻姓氏,背面刻代表本家的图腾,需要到衙门进行备案登记并张榜公示后才能用,数量有变动也需及时前往登记。

  皇家的金牌也是遵循这一原则,四方形,正面刻石,周边刻小字如朕亲临,背面雕刻九尾凤凰,纯金打造,旁支小宗则是雕刻孔雀,其他姓氏也分大小宗,小宗的图腾和大宗的图腾略微有点不同。

  文之勉看着将领跑去通报的方向居然不是宫里,瞬间来了兴趣,皇帝表姐可比她哥好玩多了,否则她也不会求了太后跑到这里来。

  路关初来禀报文之勉求见的时候,石忞正在指挥水车下水,筒车已经安装成功并成功实现引水入田,看的步千雪即惊又奇又喜,让她瞬间想到了——倘若在全国推广开来,岂不是增加不少良田!

  对二勉这个表妹,石忞还是算了解的,肯定是去求了她母后才被准许来这里的,否则以大姨爹的性子,绝不允许她离开繁都,听描述肯定是大姨母那都没去就来找她了,便让人把她带过来。

  文之勉在内禁军的带领下没一会就到了渡河边,她远远的就看到两个大圆轮似的东西,大圆轮边上一圈圈人,她知道皇帝表姐肯定就在那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走的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