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中秋将近,胤禛用物理手段送了广州府一大半的官员及其三族共享团圆,他们的上线也没能跑掉,从下到上,砍了一长串。

  许久没有见血的京城有些风声鹤唳,却也由此看出了皇上禁绝鸦片之心的坚定,凭你有什么人脉,有什么背景,能大过上头的天去?

  等到瓦蓝的天穹上漂浮着拉成长条的白色云彩,越靠近节庆的日子,人们的心神才越放松下来,不出半个月,大家好像彻底忘记了之前的血腥与惶恐。

  毕竟人总是更专注于自己眼前的小日子。

  弘时正式成了家,可他心里却有一位神女,总是令他魂牵梦绕、茶饭不思,哪怕福晋已经是位万里挑一的好女子了,他仍记挂着还未得到的采蘋。

  在这样团圆的日子,他便想寻些珍奇宝物送给采蘋,下衙后在前院库房看了许久,仍找不到一件中意的礼物。

  翠果看他这副无头苍蝇的模样便劝了起来,“三爷,福晋进府才不到四个月,您莫要太过伤了她的脸面。”

  在翠果看来,玉柔这个福晋没有一丁点儿的不好,把后院打理的妥妥帖帖,对几位格格们也大度,每回应付宫里也没出过什么岔子,对她们三爷更是没话说。

  实在不该这样下她的面子。

  “可我也只是想给采蘋送些东西也不行吗?我听说她一个人住到了偏僻的庄子上,指不定是受了什么委屈。”

  弘时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给自己喜欢的人送点礼物怎么了?

  翠果只顺着他的心思说,“送东西这事儿您就放心吧,福晋已经让人送了节礼去了,吃穿用度都有,不差什么,既然江姑娘以后也是要入府的,就让她先和福晋打好关系,免得以后生疏。”

  其实她真正想说的是,如果您真的想让江姑娘过好日子,就别瞎掺和了!

  “福晋送东西去了?什么时候送的?”弘时被这个消息惊了一下,福晋该不会是去跟采蘋示威的吧?

  “从进府后就开始送了,后院格格们有的,江姑娘那儿必有一份更厚的,奴婢听福晋身边的素心说,偶尔还会互写私信呢。”

  这也是令翠果赞叹的一点,三爷这一出做的不地道,福晋却会为了他去跟未来的侧福晋示好,显然是不愿意三爷在其中为难的,这样好的福晋,三爷合该多珍惜才是。

  弘时一听就酸了,也不知道是酸采蘋不给他写信,还是酸福晋对采蘋这样细心。

  “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弘时抱怨道。

  翠果轻笑,“那是女子之间的私房话,三爷掺和进去算怎么回事?您就等着几个月后抱得美人归吧!”

  她如今就只盼一个家和万事兴了,才不负娘娘对她的嘱托。

  说到玉柔,她正在自己屋子里看江采蘋送来的信呢,采蘋是个知书达理的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听说从小就是培养起来预备着做果郡王房里人的。

  一开始玉柔送去的信,她收到还有些惶恐,回信也多是感恩恭敬之语,后来玉柔和她说了些从前在学堂的趣事,又说以后等安定下来了就要去宫外的女子学院,两人这才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江姑娘说了什么?福晋笑的这般开心。”素心拿着一个黄澄澄的桔子剥着。

  “说庄子上的大鹅追着她,差点把她给打了。”

  素心噗嗤一笑,“大鹅甚是凶猛,支楞起翅膀来可有好大一只呢。”

  “说的我都想去庄子上住一段时日了,今年夏天不能去园子,可热坏我了。”

  “咱们不是也有自己的庄子?明年再去也是一样的。”

  玉柔接过素心剥好的桔子,“现在可不比从前自由,哪里是说走就能走的,府里一大摊子事儿,我还没理清头绪呢。”

  成亲前想的简单,成亲后才知道管理一个府邸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先不说能不能随意住庄子,连她以后有没有时间当夫子都不好说。

  八月份的温度正正好,不冷不热的,再过两个月,就是羊毛大卖的时候,除了京中,皇家纺织厂还将羊毛织机卖去了江南。

  纺织行业的变革由京师蔓延至南方,而后是全国各地,江南也建起了纺织商会,并与京师的商会多有交流。

  羊毛的需求量增多,再大批量运往京城来就有些麻烦,胤禛想着要不在蒙古办个羊毛厂算了,蒙古如今还算稳定,发展一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宫里穿毛衣的人不算多,除了一些跟风的想讨胤禛欢心,每天变着花样穿以外,大多数人还是穿的棉衣。

  但在宫外,街上行人便有不少穿羊毛衣的,尤其是天气将冷未冷,穿棉袄太热,穿夹衫又太冷的时候,很多人都开始穿起了针织外套或针织褂子,有那心灵手巧的,还在里头织了各色的花样与图案,小姑娘、大媳妇们穿起来可比穿那灰扑扑的棉袍好看多了。

  八月底,胤禛派隆科多出使倭国与倭国的天皇会面,意在重启朝贡。

  隆科多都一把老骨头了,这么大的年纪,皇上竟然还让他远渡重洋,难道真的这么看重这个‘舅舅’?

  重启朝贡自然是明面上的理由,胤禛根本没想过倭国会同意,他们对待前朝就开始了阳奉阴违,更何况是对大清?

  谁愿意平白无故头顶上多个宗主国?

  反正也没打算谈出个子丑寅卯来,让他们见识见识隆科多的嚣张也好,到时候倭国天皇一怒之下说了什么口不择言的话,就是他们发兵的最好时机。

  果不其然,倭国天皇听隆科多说话就像是听他放屁,前明已亡,你们大清不过是群刚开化的蛮夷鞑子而已,也配叫我们朝贡?

  虽然这个时候倭国的天皇权力不大,国家军政权都在幕府的征夷大将军手上,但天皇好歹也是他们的门面,说的话也有些分量。

  消息传到京师,胤禛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可被人这样骂也不大高兴,更别说底下的文武百官了,都说主辱臣死,现在人家都辱到整个国家上头了,他们能忍?

  打,必须打!科学院和神机营年年投了大量银子进去,武器一直在更新,海军也一直练着,护送商船出海时也能跟海盗打个有来有回,经验十足,没道理打不下一个小小倭国。

  “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得对其有稍许好颜色,朕欲封愉亲王为征倭大将军,于明年三月出兵倭国,扬我大清国威!”

  胤禛一锤定音,倭国的金银矿他势在必得!至于倭国人,以后就留在岛上给他们种粮食吧。

  十月底,天气转凉,树上的叶子还没掉光就下起了细细的雪,一夜之间京城就铺上了一层白纱,胤禛带人回了紫禁城。

  十一月初,弘昼正式出宫开府,与此同时,他的婚事也备了起来。

  明年又是一个选秀年,虽然许多事情挤在了一起,但也抵挡不住众人对选秀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