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山石【完结番外】>第36章 谁的风骨

  因着林晚依的关系,沈拙清总能在办公室见到张晚。来多了,张晚也不像第一次来时那么拘束,如果沈拙清上课没回,就坐在一边处理事情等;每次聊完林晚依的情况,还能寒暄几句题外话。

  张晚比沈拙清只小两岁,因为想留校,在申请考核上有许多可以和沈拙清聊的。

  在得知沈拙清本科就开始积累文章、发表剧作后,张晚不禁瞠目结舌。但沈拙清却说,这根本算不上什么,他在N大认识一个人,学生工作、社交、语言、科研样样不落。

  “还是N大校风好。”张晚听完,不无羡慕。毕竟,T院只想混文凭的大有人在,沈拙清口中那种,算是打着灯笼才能找到的稀奇人物。

  “只是我遇到的人好罢了。”沈拙清眼睛眯成了月牙。和其他人暗戳戳分享自己男朋友的光辉事迹,是件自豪又满足的事情。

  这样的表情是张晚未曾见过的,但就算再好奇,也不好多问什么,只能接着发文章的话题说:“既然老师这么会写,不考虑开一个博客吗?”

  “博客?”沈拙清一脸茫然。

  想当初上网还需要预约机时,现在倒是人手一个办公电脑。一个BBS就已经够沈拙清琢磨了,又来了个什么博客。网络上最近几年出新玩意儿的速度,真是越来越快。

  张晚三言两语跟沈拙清介绍完博客的用法,用沈拙清的办公电脑帮他注册了一个账号,又登自己的账户演示了一遍用法。动作时,张晚注意到,电脑旁边的书架上,有一层密密麻麻摆满了书,但书的缝隙中,藏着一个精致的相框,在灯光下泛着银光。

  怎么会有人特意裱了相片,又小心藏起来?张晚心下疑惑,却仍旧乖乖离开了桌子。

  “老师博客名叫‘山石’,是有什么典故吗?”张晚站起来,把桌面的杂物归回原位,问道。

  沈拙清望着屏幕上空空的头像,界面上是一排待填写的资料。他揉了揉眼睛,只说,取自诗经。

  -

  李方潜在得知沈拙清开通博客后,第一时间就跟着注册了。两个人打着电话,暗戳戳商量着资料怎么填写。

  说起来,李方潜向来不在意这些细节,但和沈拙清在一起之后,却突然也有了九曲回肠的小心思。他低笑着打了两个字,朝着电话那头说:“我注册好了,你看一看。”

  “枕岩?”沈拙清看着这个名字,想起公交车上那个幼稚的游戏,也笑了起来,“记性不错啊,李先生。”

  李方潜又跟着沈拙清的资料,填写上或对仗或相同的文字,心里溢出独属自己的幸福的占有感。

  可能是心情太好,有些空格没过脑子就填了进去。填完后,按鼠标的手却突然顿了一下。

  因为屏幕中央出现一行灰色的小字:

  [选填] 地址:N市

  而沈拙清那边的资料卡上,这一栏空空如也。

  像文字会灼伤刺眼一样,李方潜手忙脚乱的赶紧删除,看着光标一点一点往左移,直到地址一栏恢复和沈拙清一样的空白,李方潜才长吁一口气。

  “怎么了这是?被烫着了?”组长看到李方潜坐着都不老实,凑过来看了眼屏幕,“哟,玩博客呢?挺时髦啊。”

  李方潜赶紧关了显示屏,用手捂住听筒,手机倒扣在桌面上。

  “啧,不就是工作时间上网玩吗,这么激动干嘛,我又不会举报你。”组长嗔骂了一句,不轻不重的拍在李方潜身上,扔过去一沓材料,“放心吧,就算真玩忽职守也影响不了你去B市。结果都批下来了,寒假走。”

  桌上的手机传来一句低呼,沈拙清可能是一个人在办公室,声音有些大,即便是手捂着也能透出声响来。李方潜只好尴尬地笑了笑,装出一副镇定的样子。

  “对不住啊,原来你在打电话呢?”组长看他这样也不好继续打扰,递完材料就回工位继续看文献。

  李方潜这才慢慢拿起手机,对着资料上“2月14日”的出发日期出神。

  情人节。这么多年了,他却终于,要和沈拙清一起过第一个情人节。

  -

  沈拙清的博客经常写写花草,写写大学,写写每天的小事。

  虽然把博客当作日记在写,但和李方潜的短信记录,沈拙清仍孜孜不倦地留在纸面上。一年多下来,已经写满厚厚一个本子。

  网上“山石”的每一篇博客底下,都能看到一个叫“枕岩”的人留言。凭着对文字的敏锐度,张晚本能地觉得这个人和沈拙清关系不一般。

  鬼使神差地,张晚顺藤摸瓜找到了枕岩的资料卡,却看到和沈拙清情侣隔空对话般的介绍。

  一次,因为林晚依小考成绩进步不少,张晚带着她一起来和沈拙清道谢,临走时,突然问:“老师,枕岩是谁啊?”

  沈拙清眼睛里闪过一丝慌乱,立刻拿手假装理着头发,只嘱咐着林晚依继续努力,如果有需要可以找他来要课件。张晚自然是不会追问下去,领着林晚依又道了谢,便走了。

  之后的日子,仍旧和之前一样,有时张晚会跑来和他聊聊天,到了饭点也会约着林晚依一起吃饭。但沈拙清总觉得,最近的张晚,情绪不太对劲。

  晚依那边这几天出了什么事情吗?

  沈拙清在一顿饭间听到张晚第三次叹气后,更加坚信这个判断。于是支走了林晚依,约张晚去操场上散步。

  “嗯?”张晚仿佛才回过神,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令老师担心后,赶忙摆摆手,“没有,不是她。”说罢垂下头,风吹着细密的发丝轻轻晃动。

  沈拙清点点头,笑道:“不是她?那就是私事儿?”然后望着操场上嬉闹的人群,仿佛很想加入他们:“不想说就不说,毕竟,我又不是你的老师。”

  张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一群穿着运动服的少年在传球,足球砸在草坪上,发出一声闷响,又弹出弧线直直奔向门网,“砰”地一声撞在了框上。

  在一众“差点进了”的唏嘘声里,张晚以极轻的声音说道:“你要是我的老师就好了。”

  “为什么这么说?”

  沈拙清的耳朵早被总压低声音打电话的李方潜养刁了,饶是张晚这声感叹再小,沈拙清也一字不落的听了进去。导致张晚有些疑惑地望向他,似乎在好奇,这么吵的环境是怎么听到的。

  “倒也没什么。”张晚四下张望着,找到体育场边的观众席有两个空座位,便直直走过去,“就是......我和我导师那边,有一点分歧。”

  沈拙清正要跟着他坐下,却看到空座上积灰很厚,边缘还粘着不知是什么的污渍。沈拙清看着张晚一尘不染的大衣,又想到这应该是个不短的故事,干脆建议道:

  “晚上吃饱了吗?不然,去附近找家店坐一会?”

  -

  入夜后的和街比白天更热闹。三三两两的小商贩在巷口摆着摊,油炸的香味从四面八方钻进鼻孔;随处可见社团活动结束聚餐的学生,有的舞台妆还没来得及卸。沈拙清坐在一堆舞蹈团成员旁边,左耳是吐槽晚会灯光和礼服出了岔子,右耳是张晚和他导师的所谓分歧。

  能听出来,张晚已经在尽量柔和措辞了。

  环境过于嘈杂,沈拙清只能听清个大概。

  大概意思是,张晚的毕业论文有关亚洲的比较文学,于是去东南亚呆了半年,如今已经整理出个半成品,相关材料也都齐全。张晚于是把这些交给导师把关,准备等导师点头就开始着手开题。

  没想到,等了将近三个月,期间反复修改,仍是没得到导师首肯。

  张晚却在查阅核心期刊时,发现了导师近期发的论文,方向和参考文献几乎和自己的一模一样,行文中甚至有几处是自己的原话。

  沈拙清不禁皱起眉头,把一盘烤肉推到张晚面前:“你导师?你是说......吴阙先生?”

  吴阙曾是郑钦译的师弟。因此,在T院入职后,郑钦译和沈拙清提起过这个人,沈拙清便在工作时多注意了两眼。虽接触不多,但印象里,吴阙行事滴水不漏,很得同事欢喜,治学能力倒是耳闻不多,但行政上,据说马上要顶替现在的院长。

  正是前途大好的时候,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很不可思议,对吧?”张晚面前的肉菜一口没动,水却喝下去了一大杯。他苦涩地笑着,朝沈拙清伸出三只手指:“我们还有三个月就要预答辩,现在,一切几乎得推倒重来,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我跟研究生院反映了这件事,结果,他们说我想不劳而获想疯了......”

  张晚死死抓着水杯,快入冬的寒夜里,白净修长的手指在上竟沁满了汗珠:“老师,您也不相信我,对吗?”

  沈拙清良久无言。他虽然对学术界的另一面略有耳闻,但长久以来,遇见的老师都还算不错。此时他分外想请教郑钦译,如果是陈老师,应该可以游刃有余地安慰好张晚,再帮他解决后续问题吧。

  但考虑到吴阙和郑钦译的关系,最终,沈拙清还是决定先帮张晚看看论文材料。

  果然,材料里的编辑时间全都早于那篇文章的发表日期,提前近两个月;而发表文章中引用的外文翻译,和张晚整理出的几乎一模一样,结论部分也及其相似。

  沈拙清心里顿时一阵恶心。

  “明天我再帮你问问院里吧。”沈拙清把资料小心整理好,朝张晚投去鼓励的目光,“别急。加上这些东西,多少应该有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