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回到1973做暖男>第404章 为爸妈到来做准备

看到妹妹和自己一样,被爸妈到来的消息惊喜得掉下了眼泪,方明心中不禁一阵酸楚。

他轻轻地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安慰道:“好了方婕,我们这两天好好准备准备。爸妈在农场吃不好、住不好,这次来到我们这里,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好好享受一番。”

方婕擦去眼角的泪水,声音略带哽咽地说:“哥,农场能让爸妈来看我们,我知道这都是因为你啊!程连长给了我们这么大的恩惠,全是看在你给他们提供种子的份上。”

方明微微一笑,他深知这些种子对于农场来说意味着什么。

“没想到你给农场的种子,竟然能够带来如此高的产量。今年冬天到明年春天,爸妈他们终于可以吃上几顿饱饭了。”方婕感慨万分地道。

方明的心情却有些沉重,他皱起眉头担忧道:“是啊,这也是我最初的愿望。只希望程连长在向上级报告产量的时候,不要上报太高的数据,否则交公粮的数量就会相应提高。”

方婕却表现得很乐观:“我觉得不会,程连长对农场劳教人员那么关心,应该不会做出这样愚蠢的事情。”

听了妹妹的话,方明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但也不能完全放心。不过,无论如何,他都会尽最大努力让农场人员,让父母能够过上稍好点的生活。

“哥,我看信中说,程连长还想要点小麦种子,你能帮他们搞到吗?要是能搞到,爸妈就可以坐上拉种子的车过来了。”

“没问题。咱们向阳寨种的夏粮就是我买的种子。当时也给农场订上了,来了就可以直接拉。”方明编了个理由安慰着妹妹。

听闻哥哥已经将种子早早备好,方婕心中别提有多高兴啦!“那太好啦,我下午就去公社给爸拍个电报,让他们尽快赶来。”

方明微笑着回应道:“这些事情你不用担忧,专心抓好蔬菜基地的事就行了。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过冬了,地里的青菜将无法继续种植,你必须赶紧将大棚里的蔬菜种好,以确保元旦和春节期间的供应充足。”

“哥,蔬菜基地的事情你大可放心。等这批蔬菜收获完后,我打算在大棚里多种一些春节时备受欢迎的菜品呢!”方婕一边说着,一边掰着手指头数起来。“韭菜、黄瓜、芹菜、西红柿……”

“好好好,哥知道啦,我小妹真是了不起啊,简直就是年轻有为的蔬菜专家嘛。”方明脸上带着笑容,毫不吝啬地夸赞着方婕。

“哎呀,我可算不上什么专家哦,只是对蔬菜稍微了解一点罢了!”

听到哥哥的夸奖,方婕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并俏皮地做了个鬼脸。

接着,她话锋一转,“哥哥,你觉得爸妈来了以后,是让他们住在你城里的家比较好呢,还是住在这里更合适一些?”

“那当然是住在这里比较好!他们过来主要是想看看孙子孙女,但是我们都在这边,你嫂子和三哥整天忙着上班,可能没办法很好地照顾他们。而且大嫂娘做的饭菜口味也不一定符合他们的喜好,这样会让大家都感到别扭。”方明认真地思考了一下,回答道。

“如果住在这边,他们每天都能见到我们,我还可以给他们做一些地道的帝都菜肴。想要看牛牛和妞妞的话,坐公共汽车过去也不会太麻烦。所以,还是让爸妈住在这边吧!”

方明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方婕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那我下午就把东厢房收拾收拾,给爸妈炕上垫得厚实一些。这样他们晚上睡觉的时候会更舒服些。”

“哥说了,这些都不用你管,爸妈来了,就住到我屋里。什么都是现成的。我住到东厢房也行,住到老宅也可以,”方明耐心地劝说着妹妹。

方婕自然明白哥哥的良苦用心,东厢房门口朝西,容易受到西北风的侵袭,爸妈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是太好,哥是担心爸妈承受不住这寒风冷气。

“那好吧,哥说啥是啥,我听哥的。不过,我还是要把东厢房打扫一下,你住着也能舒心一点。”方婕露出会心的微笑,轻声回应道。

方明凝视着眼前懂事乖巧的妹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之情。“那就辛苦你了,等爸妈来了,我们又可以欢聚一堂了。”

方婕也开心地笑了起来:“是啊,从农场回来也半年多了,好想爸妈,真有点迫不及待了呢。对了,哥,我们还要准备一些爸妈喜欢吃的东西,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好,放心吧,这些都由哥负责,你就擎好吧!”方明拍了拍妹妹的肩膀,表示一切都交给他处理。

方婕感激地看了一眼哥哥:“谢谢哥,有你真好!”

“对哥还这么客气?哥负责“招待,”你就负责陪爸妈聊天,逗他们开心。”

方明跟妹妹开了句玩笑,然后道:“走吧,先回老宅吃饭。吃完饭,哥就去镇上给爸妈拍个电报。”

吃过午饭,方明走进空间,伸手轻轻地抚摸着那数千斤为农场精心准备的小麦种子,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你们即将前往农场,为那里带去生机与希望。但愿你们茁壮成长,优质高产,让农场人吃上饱饭。”

方明像是祈祷,又像是与老朋友交流。

这些日子里,方明每次进入空间都是一副急匆匆的模样。一会儿忙着给镇上的鱼塘捞些黄河大鲤鱼,一会儿又急急忙忙拿走一些米面和肉蛋。已经很久没有到地块里转一转,认真查看一番了。

这会儿,见时间还比较充裕,方明便打算进去转一圈。没想到,这一看之下,还真有收获。

原来,野生参和野生何首乌居然都已经结果实了,而且彻底熟透!方明之前看过关于这两种珍稀药材的栽种方式,了解到人参的种植比较复杂,需要先把种子泡到开口才可以撒种。

一棵人参只能结出九十颗种子,为了防止被风吹走造成数量减少,方明非常谨慎地把两种药草的种子全部摘下来,带回院子里放好。心想等以后有空了,再过来做浸泡和种植的事。

方明又转到 30 亩果树地,每棵果树都已经长到一人多高,树冠庞大而茂密,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

方明心中暗自思忖着:“看这长势,明年结出丰硕果实应该不成问题。”

转向一旁的西瓜和甜瓜地,这些瓜类作物已经过了收获期,基本上算是衰败了。至于接下来要改种些什么,方明还没考虑好。

或许他会选择继续种植这些瓜果,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市场做好充分准备;亦或另辟蹊径,寻找其他更适合的农作物。

离开空间后,方明便瞬移到红旗镇,到了他租下的那个仓库——曾经的无线电厂车间。

方明意念将数千斤小麦种子轻松放入仓库内。这样一来,农场前来拉取种子时,便无需手忙脚乱,可以从容应对了。

忙完种子的事,方明锁上大门,便向邮政所走去,准备给父亲拍一封电报。

没想到,在邮局门口又碰到邮递员小周。

“方知青,真是有缘,我们又见面了,今天办什么事,用不用我帮忙。”

自从知道方明不但在红旗公社,就是在榆县也名闻遐迩时,小周对方明就愈加尊敬,尤其是方明的岳父当上了公社书记后,对方明更是客气。

看到小周这么热情,方明客气道:“谢谢小周,我就拍个电报,你忙你的吧!”

“拍电报?”小周自言自语了一句。他知道,没有什么紧急事情,一般人们不会多花那么多钱去拍电报。

要知道,电报正文每个字的收费标准是3分钱,翻译费每个字半分,除了电报正文和翻译费,还需要加上投递费用。哪怕只拍10个字,总费用也在三四角以上,还不一定能把事情表述清楚。

“给谁拍电报?”小周貌似随口一问。

“给爸妈拍电报,他们要到我这住几天。”方明答道。

小周眼睛转的滴溜溜圆:“方知青,别拍电报了,字数少说不清,打电话吧!”

打电话方明还真没想过。这倒不是因为嫌钱贵,他根本就没琢磨过。“这里还能打长途?”方明问道。

“刚开通半年,放心,以我的名义打,我们内部人员收半费。”小周神秘地低声道。

既然能打通,方明倒不在乎多少钱,便就同意了。

高兴地小周兴高采烈,感到能为公社书记的女婿办一件事好像很荣光。

公社邮政所打长途的人很少,为方明要到地址后,时间不长,小周就让总机转接到朔仁农场连长办公室。

方明听到程钢的声音感到特别亲切,忙问声好,接着便把小麦种子已准备好的事说了一下,让程钢赶快来拉。

方明听到那边的程钢好像特别兴奋,说他这次要亲自过来,并说把叔叔阿姨一块带上。“方明,我明白了,长途太贵,我明天就过去,咱们见面再聊。”说罢便挂断了电话。

方明本来还想让程钢把父母叫过来说上几句,见程钢挂了电话,知道是在给自己省钱,便也就随他去了,反正明天就可以见面了。

方明拿出钱让小周去付费,小周推辞半天说什么也不肯收。方明只好作罢,心想等下次他送报纸时再想办法感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