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回到1973做暖男>第403章 喜极而泣

自从小学翻建好后,方明便开始着手知青点的房屋改造。先是把知青点的土坯房全部拆除,改建成和原先为结婚知青所盖的砖瓦房同样的房子。

这并不仅仅是方明的个人行为,而是之前队委会已经讨论过的事情。然而,由于农活繁忙,大家一直抽不出时间来执行这个计划。

如今秋收工作终于结束,方明也有了足够的闲暇时间。此时,社员们除了要准备积肥之外,并没有其他重要的事务需要处理。于是,他便抓住这个机会,紧锣密鼓地开始建房工程。

这次盖房,方明把知青点的菜地全部推平了。毕竟,如今的向阳寨已成为榆县的蔬菜供应基地,各种蔬菜供应充足,不再需要自行种植。

推平后,方明便将知青的住所改建到了这片新平整出的土地上,并确保其与最初建设的知青住房保持平衡布局。

同时,在原土坯房的位置上又建起了一排砖瓦平房,把卫生室搬了过来,又利用一间办了个代销店,从公社供销社进了点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方便社员们购买,省得什么事都得跑到镇上去。

这些房屋的大门都朝着大路,方便社员们看病购物,又不影响知青们的生活。

代销店目前暂时交由卫生室的卫小丽负责管理。此外,还有几间空房,方明心想日后必定能派上用场,例如设立图书室,活动室之类的设施。

方明还特意在院子的东南角重建了一间厨房。新建成的餐厅足以容纳四张大桌子。他如此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今后公社或县里可能会时常有人前来视察工作,有个固定的用餐地点会更为便利。

这不,方明今天前来正是为了查看新建房屋的使用情况。

他刚刚与付小济走出厨房,便瞧见公社的邮递员小周骑着那辆邮政自行车进了知青院子。

自知青点建成以来,向阳寨的报刊信件都统一存放在此处。由于当地社员们几乎没有电报或信件,超过九成以上的邮件都是知青们家中寄来的。将报纸信件放到这里,便于知青们能够及时收到自己的信件和包裹。每天知青队长则会安排专人将两份报纸和一份刊物,以及《晋西日报》送到时大队部。

看到方明,小周高兴地喊道:“方知青,正好有你一封信!”

“哦?”方明很是奇怪,自从妹妹来了之后,方明就很少收到什么信件了。难道是农学院来的,是不是黄副省长要来视察了?

一边想着,一边向小周走来。“谢谢小周,辛苦了!”

“哪能跟您比啊,现在你们这个知青点儿可真是阔气得很呐!我前几天去别的大队知青点儿送信,听他们吵吵着要去告状呢,说是得享受跟向阳寨知青们一样的待遇才行。”小周将自己所听到的消息如实反馈给方明。

方明听完之后微微一笑,但并未开口说话。

见方明没有回应,小周略感尴尬,于是继续说道:“方知青啊,你们村子里这条道路修得可真好哇!简直比公社的路还要平坦,骑车的感觉真是太舒适啦!”

方明心里清楚,刚刚自己没有答话让小周有些不自在,所以便主动缓和一下气氛,开玩笑道:“哦?是吗?既然这么舒服,那你不妨多骑上几圈,权当锻炼身体咯!”说完这句话后,方明便从小周手中接过了报纸和信件。

当方明看到信封上写着“朔仁县 404 信箱”的地址时,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原来这封信是父母寄来的。

方明心情大好,便对小周客气道:“小周啊,真是太感谢你了,要不你先休息一会儿,喝点水再走吧?”

看到方明突然如此热情,小周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手道:“不用了,方知青,我还得赶去其他村子送信件呢。咱们后会有期!”说罢,小周便转身离去。

方明并没有立刻拆开信件,而是小心翼翼地将它收了起来。他打算等会儿回到住处后,再找个安静的地方慢慢阅读。毕竟,这是来自父母的消息,他希望能用心感受。

这时,方明想起了付小济,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愧疚之情。他知道付小济一个人实在太忙了,不仅要负责给所有知青们做饭,还要给杜老和钟医生两人开小灶。

方明曾经多次提出要再给他安排一个人手帮忙,但都被付小济婉言拒绝了。“小济,你要是实在忙不过来,我再想办法给你配个人手吧!这样你也能轻松一些。”

付小济感激地看了一眼方明,笑着摇摇头道:“方知青,不用了。我一个人还能应付过来。你看大家每天都在加班加点,我这点劳累又算啥呢!”

付小济咽了口唾沫继续道:“累点也好,能时时提醒自己要严格要求,不再犯错。再说了,高队长每天都派人帮我择菜收拾厨房,我没事,大队长放心好!”

方明知道,付小济是带着一种赎罪的心理在工作。他知道当初跟着黄苟石干了一些坏事,但组织上没有处理他,给了他改过的机会。

在给知青饭菜投毒事件上,大家自始至终都相信不是他干的,更让他感到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因此发誓再苦也不喊累,一定要把粗粮做出高水平,让大家吃好!

“行!需要人你就告诉我。”

与付小济告别后,方明没有回到老宅,而是来到自己的家。

自老丈人帮自己把这个土坯房的家盖好后,自己就没住过几天。一来是妻子在县城上班,又在县城买了一座宅院,二来是老宅还有自己一间屋子,为了吃饭方便,在那边住的多一些。这边便成了妹妹一个人的大院子。

斜倚在被子上,方明从兜里拿出爸妈的信件,小心翼翼地拆开。

刚看了几行,方明就兴奋地坐了起来,揉了揉眼睛,又把前几行看了一遍:“明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农场给了爹妈半个月假,让我们探亲去看看你!”

这几句话,方明一连看了好几遍,才看下边的内容。

原来,方明的父母在农场人缘挺好,虽然两人的身体都不是太好,但有大伙的帮忙,硬是从死亡线上挺了过来。

上次方明看望父母,给老人带了不少腊肉和50斤白面,老两口一口没吃,腊肉给了士兵灶,白面给了劳改人员食堂,感动的连长程钢在农场大会上表扬了好多次。

方明去了一趟农场,与程钢成了好朋友。为改变农场严重缺粮的状况,方明给他们送去了空间的秋粮种子。

向阳寨的秋粮取得了大丰收,方明便想着,也不知农场的秋粮收成怎样,还正准备给父母写信询问呐!

他知道那里的自然条件比起这里来要差很多。这里虽然也是高海拔,但老丈人这些年来带领社员们修渠引水,多数田地都变成了水浇地,今年自己又提供了良种,才有了亩产近1000斤的丰收年。

农场那边严重缺水,即使有优良品种,也不会有这里这么高的产量。方明也没有这个奢望,只求能适量增产,劳教人员能吃个半饱就心满意足了。

但今天父母的来信让他彻底开心起来。

父母在信中告诉他:“你给农场提供的秋粮种子,刚开始大家都没抱什么希望,都说种子再好地不肥也管不了啥用。但没想到,今年老天爷还算争气,下了几场雨,你的种子还真不一般,长势明显比往年强了好多!”

父亲告诉方明,今年的秋粮取得了极大的丰收,往年亩产一百多斤,今年竟高达四百多近五百斤。如果交公粮数额不变的话,农场人员可有好日子过了。

看到这里,方明的心完全松弛下来,“真好,父母可以不用再吃树叶啃树皮了!”

后面父亲又写道,说是程连长让问一下,你还能不能再搞点小麦种子,现在正是夏粮播种的时候,如果能搞到,他还想让你再帮一次忙。

“明儿,如果能搞到,就写信给我们,程连长说我们可以坐拉种子的车去榆县。如果搞不到,我们就坐火车过去,到时给你拍电报,你去接站。”

方明好不高兴。空间的小麦种子方明全都准备出来了,向阳寨都已全部播种完毕。朔仁县的气候较低,收割播种都晚这里十天半个月,现在来拉种子正好。

方明决定,吃过中午饭就去公社邮政所给父亲拍封电报,让父母赶快坐上拉种子的车过来,自己好好伺候他们几天。

看完信,方明又把信小心翼翼叠好放进信封,走出房间。

“哥,你怎么过来了?怎么这么高兴,又有什么喜事了?”

刚走出房间,就看见妹妹方婕收工回来。“哥太高兴了,你看了也会喜极而泣的!”

“我看了?”方婕不知道哥哥看到什么了这么高兴,还说自己看到了也会高兴地掉泪,“什么东西这么神奇?”方婕暗自思忖。

“哥,啥玩意,快让我看看,让我也高兴高兴。”

妹妹的话还没说完,方明便冲进房间,又拿着信件走了出来。

方婕接过信封,看到上面的地址,手就有点颤抖,原来是父母寄来的。

待拿出信纸,也是看了两行,眼泪就“扑簌簌”掉了下来:“哥,爸妈要来了!”

方婕真的是喜极而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