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无名诔【完结】>第18章 朝颜拭泪(三)

  夜里,船舱里的人都沉沉睡去了。崔灵仪却怎么都睡不着,她缩在角落里,闭着眼睛,不住地摩挲着她从贾老板那里拿回来的玉佩。如今和这玉佩久别重逢,她心中是百感交集。曾经,这玉佩于她而言,也没有那么重要。可如今经历了这么多事,她也不能再轻视这玉佩了。

  船身稍微晃了一晃,她只觉肩头一重。侧目看去,只见癸娘眉头紧锁着倚在了她肩头。周围的鼾声此起彼伏,但癸娘倒是睡得深沉,一点儿醒来的迹象都没有。崔灵仪不禁又悄悄打量着癸娘,或许是有道法傍身的缘故,这女子还真是心大。她一个盲眼姑娘,本就行动不便,肯跟着她来受这奔波之苦已是不易;这么远的路,途中本就有诸多艰险,可如今她竟还能安心睡觉?

  着实难得。

  崔灵仪想着,不禁又多看了癸娘几眼。在渗入船舱的几缕月光下,她勉力看着癸娘的面容。于是她又开始了不知是第几次的感慨:如今收拾整齐之后的癸娘,与前几日那落魄模样比,不知美了多少倍。

  但这种美又和如今时兴的美不同,癸娘显然不是小家碧玉的美。她的面庞是柔和的,但五官却不是。她的眉毛不是纤细的柳叶眉,而是颇显英气的剑眉;她的鼻梁也很挺,嘴唇也很丰满,头发又黑又密又长,身量也比一般女子高一些;最漂亮的是她的眼睛,那是一双杏眼,又圆又大的,但眼尾略有些上扬,便添了几分妩媚……只可惜她看不见。

  这样一张脸,本是英气的、坚韧的、甚至带了几分野性,但癸娘却不是。她总是浅浅地微笑,轻轻地说话。可她的微笑里总藏着意味不明的含义,她的话语低沉却又充满了力量。即使崔灵仪还不清楚癸娘的真正来历,但她笃定,癸娘绝对不可小觑。

  想着,她瞧着癸娘,不知不觉入了神。船身晃动的幅度更大了些,但崔灵仪全然不在意。她只是在这黑漆漆的夜里注视着癸娘,在所有人的秋梦外,悄悄地胡思乱想了一番。

  可呼啸而来的风声打断了她的胡思乱想,伴随着这风声的,还有那忽然清晰响亮了许多的水流声。崔灵仪猛然警觉起来,她握紧了手中的剑,又使劲拽了下癸娘的袖子。“癸娘,出事了。”她低声说。

  癸娘缓缓睁开了眼睛,还没来得及说话,外边就传来了船夫的惊呼:“有水匪!有水匪!快——啊——”

  船夫话还没说完,便是一声痛呼。船舱里的人在刹那间惊醒,还未反应过来,便有浑身湿透的人闯了进来。正是水匪。崔灵仪忙将剑挪到身后握着,只见那水匪不慌不忙地点了灯,又笑嘻嘻地看着船舱里的众人,手里染了血的刀子抛起又落下,被他稳稳接住刀柄。他一步一步向船舱内众人走来,又直笑道:“诸位,可有钱财吗?”

  崔灵仪皱了皱眉,怪不得他方才觉得船晃动得厉害了些,原来不是错觉。竟是这水匪潜水过来,要来劫船。这等水匪应当不会单独行动,想来还会有人接应。

  果然,只见一只小舟从不远处缓缓驶来,小舟上有四五人,身上也都带着刀棍。她不禁又看了一眼那姓王的商人,这商人傍晚时还对她说,走了这些年,没遇上事。想来,这伙水匪干这行的时日应该不长,应该还好对付。她一个人打这几个人,应当是绰绰有余。

  只是……

  行走江湖这么多年,崔灵仪第一次在打人上犯了难:她不会水。

  正想着,只见那王五哥悄悄挪到了崔灵仪身边。“姑娘,你可会武吗?”他声音吓得都在抖,眼睛却一直瞟着崔灵仪背后的剑。水匪手中那血淋淋的刀子就在人前晃来晃去,前排一些人已经哭着献出了自己的钱财。

  崔灵仪努力向外看了看,已看不到船夫的身影了。船夫挨了那么深的一刀,想来如今已是不中用了。崔灵仪又看了看周边,如今正在运河中央,等人来救是绝无可能的了。更何况,在这世道,也没必要指望别人。

  “会武。”于是,崔灵仪回答道。

  “那你……”王五哥努力压低了声音。

  崔灵仪看了一眼癸娘,终于下定了决心,又对这商人道:“帮我照顾好我的朋友。”

  王五哥重重点了点头:“明白!但……”

  “崔……”

  癸娘一句话还没说完,崔灵仪便已握着剑冲了出去。她一跃而起,踩着前人的背,飞快地拔出了宝剑,直向那水匪而去。水匪一惊,连忙躲闪,又顺手抓起一个孩子挡在了上前。“再上前一步,这孩子就没命了!”他说着,将小刀抵在了孩子的脖子上。那孩子登时吓得哇哇大哭,看着船舱深处,哭喊着叫“爹”。

  “凡儿!”船舱深处却传来王五哥的声音。那是他的孩子。“崔姑娘,暂且收手!”王五哥喊道。

  崔灵仪却只把这话当耳旁风,又持剑向那水匪刺去。那水匪忙要用小刀去割那孩子的喉咙,可还未动手,便先被崔灵仪拿住了喉咙。崔灵仪速度太快,那水匪眼看着自己要被一剑穿喉,慌得就要向后躲。这一躲,他握着小刀的手就松懈了不少。

  崔灵仪瞅准机会,出人意料地收了招,又将手一松,左手接了剑,又眼疾手快地从下一挑,刚好拦住那水匪的去路。那剑从孩子眼前鼻尖划过,也顺带着斩下了那水匪的手掌。孩子被这一吓,哭得更厉害了,水匪也疼得滋哇乱叫,又拼命向船外逃去。断手落在地上,还弹了几下,周围的人见状,都在惊慌中连连后退。

  河上的同伙见状,连忙将船划得更快了一些。崔灵仪追出来,只见那船夫果然瘫倒在了船尾,他的腰腹上正汩汩冒血,口中费力地喘着气,却是连声都发不出来了。崔灵仪见状,不禁又是一怒,她持剑狠狠刺过去,将那水匪捅了个对穿,又飞起一脚,直将那水匪踹入了水中。

  此时,那小舟也到了跟前,见自家兄弟受了重伤命不久矣,那小舟上的水匪悲愤交加,也都不要命一般划着船向崔灵仪而来。崔灵仪知道,自己决不能让这些水匪上了这商船,不然这船上只怕又有人沦为人质。于是她先发制人,纵身一跃,竟迎着那小舟而去,重重地踏在了那小舟之上。

  商船里的人都畏畏缩缩不敢轻举妄动,有些胆子稍大的开始清点钱财,又叫嚷着让人快点划船离开。王五哥抱紧了他的小儿子,父子二人相拥而泣瑟瑟发抖……一时竟无人在意外边这与人缠斗的姑娘。除了癸娘。

  “崔姑娘!”癸娘拄着木杖追了出来,立在船尾,喊着。她看不见眼前发生了什么,只能用心感受他们的灵气,可几人纠缠在一起,她根本来不及分辨。她只能尽力去听,那打斗声激烈的很,却离她越来越远。癸娘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而那血腥气也在诱惑着她,她不禁吞咽了一口口水。

  “崔姑娘,回来!”癸娘叫着、提醒着,可崔灵仪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小舟地方不大,她又不会水,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防着落水上了。这几个水匪的武功明显不怎么高明,可他们偏偏会水,在发现崔灵仪畏水后,他们便开始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在崔灵仪刺向他们时,他们便入水躲避;在崔灵仪看不见他们的踪影时,他们便又从水里猛然窜出,将小舟晃个不停。如此,他们虽在开始时受了些伤,可他们成功拖住了崔灵仪,让崔灵仪离那商船越来越远。

  “不好。”崔灵仪想着,可小舟晃动的程度已非她能驾驭的了。

  “崔姑娘!”癸娘还在喊着,她已经听不到打斗的声音了。耳朵捕捉到的声音,只是那不同寻常的水声。沉闷的落水声伴随着几个男人的大笑,但那笑声里半点开怀畅快都没有,有的只是让人发寒的狠意。

  “崔姑娘!”

  崔灵仪听见了这叫喊,却已无力应答了。她在水里挣扎着,不知呛了多少口河水,却依旧紧紧握着手中的剑,在水里也左劈右砍的,那些水匪根本近不得她的身。可越是如此,她下沉的速度便越快,河水早已淹过了她的头顶。她努力憋气,却又很快破了功,口腔登时被染着腥味儿的河水填满……在即将失去意识时,她似乎又看到了十多年前的事。那时,她不过六岁。

  “这玉佩是开过光的。你们若想一世无虞,便一定要让这小姑娘一直佩戴着这玉佩。以这玉佩,便可压住她的命格……天煞孤星的命格。”老僧说。

  “等不得了!”癸娘眉头一紧,便双手握着木杖,在月夜的秋风里,义无反顾地跃入了运河中。

  “我为什么要戴这玉佩?它看着……很奇怪,”崔灵仪仰头问着,“我若是不戴会如何?爹、娘……我若是不戴,你们会不要我吗?”

  “谁让你摘下这玉佩的!”

  “你害死我们了!”

  ……

  四肢冰冷,唇上却渐渐温热起来,这一点点温热足以救活她。于是,崔灵仪猛然睁开眼来,还什么都没看清,便控制不住地咳了好几下,一扭头,又呕出了好几口水来。天还是黑着的,她如今就在河岸上,背后一片小树林里,枝上乌鸦正叫个不停。那家传的宝剑还在手边,她缓了口气,又重重躺了下来。这时,她才注意到,癸娘正坐在她身侧。

  “癸娘?”崔灵仪不禁有些惊讶。

  “没事便好。”癸娘像是松了一口气,又拿手背擦了下嘴,背过了身去。她的衣服也湿透了,昨日新买的衣服,如今被冷水一浸,既抵御不了寒气,也污糟了不少。

  崔灵仪愣了一下,记忆复苏,却也想不明白癸娘为什么在这里。她连忙坐起,开始一连串的发问。“你怎么在这?你也落水了?”她问着,忽然反应过来,“你不会是……救了我吧?”

  癸娘扯出一个微笑来,又回头面向崔灵仪,道:“有道法傍身,行事就是方便些。”

  崔灵仪又愣了一下,是啊,她会道法。于是,她也不想问癸娘究竟是如何救她的了。她知道,若癸娘不想说,她是断然不会说的。

  “多谢……你又救了我一次。”她说着,又握住了剑,站起身来,却没忍住又道了一句:“可惜了那些银子,还在船上。还有你这身衣服……我们如今又要穷困潦倒了。”

  “命重要,还是钱重要?”癸娘挑眉问着,也扶着木杖站起了身。

  “以我行走江湖多年的经验,”崔灵仪努力拍了拍身上泥土,又别了下额边湿发,“钱即是命。”

  “命可换钱,钱却换不来命,还是惜命些好。”癸娘说着,拄着木杖四下探了探,又对着崔灵仪微笑说道。

  “我这命也没什么可惜的。”崔灵仪说着,四下望了望。背后这片树林看着许久没人来过了,地上杂草丛生,连个兽径都难寻。此处人迹罕至,寻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都难。

  想了想,崔灵仪还是决定去寻些干木枝来,最起码生个火,把衣服烤干。“你在这里等我,”崔灵仪看向了那片小树林,“我去去就回。”她说着,抬脚便走。

  “南边五里,有个村子。”癸娘悠悠开了口。

  崔灵仪刚迈出几步,便又狐疑地撤了回来。“你怎么知道?”她问着,又看了眼南边,分明也没有什么路。

  癸娘轻轻叩了叩木杖,微笑道:“这木杖是探路的呀。”她说着,拄着木杖便转头向南走去,又自言自语一般地轻声笑道:“比我的眼睛好用多了。”

  崔灵仪见她一个盲眼姑娘还这般自信地引路,着实有些无奈。可那姑娘会道法,她也只得跟在她身后,亦步亦趋,又一言不发。

  只是,崔灵仪着实没想到,几刻钟后,她竟然会站在高岗上,立在一片荒坟冢间。放眼看去,几百个土包密密麻麻布在一处,坟冢上杂草重生,有些竟和崔灵仪一般高了。

  “这……便是你说的村子?”崔灵仪看着坟包杂草,一时不知该作何感想。这里显然已没有人生活了,不然不会放任坟头草长这么高。但这些坟冢,排得还算整齐,只是没有墓碑而已。

  “是个村子啊,”癸娘伸手指了指,“一村子人,齐齐整整,基本都在这里了。”她说着,似是累了,便背靠墓碑,席地而坐。

  崔灵仪吞咽了口口水,又低头看向了癸娘:“我有时候真的不知道,究竟是你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还是你真的故意如此。”她说着,也不待癸娘回答,便又看向这一片荒坟,抱剑说道:“我本想着这里还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如今看来,这附近也没什么人家了。你若想在这里生火烤衣服,也不是不行。”

  她说着,便又要去拾干木枝,可刚转身,癸娘便又叫住了她。“急什么,”癸娘轻轻笑着,“这不是有人来了吗?”

  她话音刚落,便有声音从远处急急地传来:“可是有人回来了吗?是有人回来了吗?”

  是个老妪的声音。由远及近,阴森森的,像在叫魂。

  崔灵仪不由得有些惊讶,回头看去,只见癸娘在这荒坟之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随即又浮现出餍足的神情。崔灵仪不禁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她觉得癸娘似乎还挺享受这个地方的。

  “你看,这不是有人吗?”癸娘说。

  那脚步声越来越近,崔灵仪循声看去,只看到了个模糊的、佝偻着的影子,和那在树林里隐隐约约明灭不定的灯火。她不知怎么,心里忽然涌起了一股子不详的预感。

  “记住,”癸娘又开了口,“一会儿,若是听到她说了奇怪的话……不要反驳,由她去便好。”

  “松郎,是你吗?”脚步声停了下来,一个头发花白皮肤干枯的老妪,眯着眼睛,手提着一盏小油灯,出现在了她们面前。

  “姑娘,”癸娘微笑说道,“我们不幸落水,来到此处,不知姑娘可否收留我们一晚?”

  --------------------

  本章初吻。

  不过两个女主谁都没放在心上就是了。

  这个单元里更注重单元女主的个人经历,感情线为辅。两个女主的情节也会相应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