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无名诔【完结】>第3章 铜镜孤鸾(二)

  崔灵仪到叶府前时,已近黄昏。今日天气不好,灰蒙蒙的,残阳将要消逝,那光越发暗淡下来,在浓云之下挣扎着释放最后一点光亮。

  崔灵仪迎头看了看那夕阳,又看了看这府宅大门。大门敞开着,挂着白布,竖着灵幡,秋风一扫,便有纸钱从门内飘出来,打在她的衣裙上。门前空无一人,只有崔灵仪立在这里,静静地看着这府邸。

  这家新丧。

  “姐姐,那家闹鬼,”方才,那小姑娘对崔灵仪如此说着,“那家死人了,就在一个月前。”

  “可这年头,死人很常见。如何就能判定是闹鬼?”崔灵仪问。

  “姐姐,那一家不一样的,”小姑娘说着,紧紧地抱着怀中的婴孩,“那家死的人就是被鬼害死的!姐姐,这事传了有一阵子了。听说,那宅子真的不干净,子时钟响,便有厉鬼出现索命,那家的主人就是没躲过,才死了的!”

  小姑娘越说越惊慌,却一直谨慎地压低着声音,声音也细碎了起来。崔灵仪见了,不由得皱了皱眉:“你很害怕吗?”

  小姑娘却有些急:“姐姐,我姥娘说过,不能轻易议论会作祟的鬼神,不然被鬼神听见,会被找上门来的。”

  看着小姑娘这惶恐的模样,崔灵仪想问什么,却终究又闭上了嘴巴。没必要再问了,一个抱着孩子流落街头的小姑娘,她还能有什么家人?连年的天灾战乱,哪怕是这洛阳城也早已是十室九空,这小姑娘如今能活着,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只是她怀中的婴孩……

  崔灵仪看着那婴孩,忽然觉得不对,不觉伸出手去,想抚摸一下。可这小姑娘却一个激灵,忙向后一躲,将婴孩牢牢地护在自己怀中,又警惕地看着崔灵仪。“姐姐,做什么?”她问。

  崔灵仪愣了愣,心里忽然堵得慌。那婴孩早已没了气息,只是这天寒地冻的,看起来才没太大异常。而这小姑娘……

  小姑娘正掏出崔灵仪方才给她的两个铜板,又扔还给崔灵仪。铜板落在崔灵仪脚边,发出清脆的响声,而这小姑娘依旧用那满是惊惧的眼睛望着崔灵仪。

  崔灵仪略有些哽咽,她吞了一口口水,却又问:“是弟弟,还是妹妹?”

  小姑娘面有悲戚,却依旧谨慎。她低头看向怀里的婴孩,又盯着崔灵仪,一开口,却带着哭腔说道:“是妹妹,才三个月呢,吃得也不多。娘死了,爹要用妹妹换肉吃,我就带着妹妹跑了。”

  崔灵仪垂了眼,又站起身来,并没有去拾小姑娘扔回来的铜板。“找个地方,把你妹妹,埋了吧,”她毫不委婉,“她已经死了。”

  她说着,不再看这小姑娘,只是抱着剑向宜人坊行去。她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颇有几分冷漠。可她也只是个行人而已,她又能做得了什么呢?这些年的惨事,她见得还少么?又能管多少呢?

  就这样,崔灵仪抱着剑来到了宜人坊的叶宅门口。“闹鬼……”她望着这大开的门,却并没有直接进去。

  她是不信这一套说辞的。然而越是不寻常的说辞背后,便越是藏着不可告人的真相。还有这敞开的大门……主人新丧,门户大开,想来是等人前来吊唁。可是,并没有人前来吊唁。人缘差到这般地步的人,还真是不多见。可没人吊唁也就罢了,这门口连个迎来送往的仆人都没有,不是说,这叶府有奴仆十六人吗?

  想着,崔灵仪抱着剑,转身就走。方才那小姑娘的话毕竟只是她一家之言,她还是要去多问问这周边的街坊邻居。或许,这叶家的变故是另有隐情,也未可知。

  “那家啊?”一个正忙着熬稀饭的大娘来了兴趣,一边忙着手里活计,一边神秘兮兮地对崔灵仪道,“那家的娘子,偷人,还闹得很难看呢!”

  “奸夫是谁?”崔灵仪问。

  “没见过,”大娘回答着,“家丑不外扬,谁会到处说这些啊!但应当是个有钱有势的,不然,那姓叶的被戴了绿帽子,也不会把气都冲着娘们儿撒。”

  “那,敢问大娘是如何得知的?”崔灵仪又问。

  “他家看门的说的,”那大娘说着,将满满一锅稀饭从火上端了下来,虽然锅里只有几粒米,“那老头子,嘴碎着呢。”

  “不知那看门的大爷如今何在?”崔灵仪又问。

  “跑了呗,”这大娘倒说得云淡风轻,“主人死了,剩下了一个偷人的寡妇,谁还听她差遣?他们是把值钱的东西搜刮一番,便各奔东西了。”

  “可我听说,那府上不干净,闹鬼。”崔灵仪道。

  “闹鬼?”这大娘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传言竟已如此滑稽。什么不干净、闹鬼,那都是转着弯儿说那妇人浪荡呢!那家主人生了怪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看他,早该死了。只是,他究竟是死在病上,还是死在这说不得的丑事上,又有谁知道呢?”大娘说到此处,不觉“呸”了两声,又叹道:“唉,不该背后议论死人的,罪过罪过。”

  崔灵仪听了,若有所思,道了一句“多谢”,转身便要离开。可那大娘却叫住了她:“姑娘,你打听这些做什么?”

  “投亲,”崔灵仪站住了脚步,回头看过去,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编着谎话,“听说,有远房亲戚在此做工,特来投奔。”

  “那你可来晚了,”那大娘叹了口气,“他们全都走了,一夜之间,干干净净。唉,如今这世道,指望谁都不如指望自己。”

  这大娘说着,便招呼自家孩子们来喝稀饭。崔灵仪垂了眼,便又抱着剑,转身向那叶府而去。她没空感慨伤怀,她还有正事要做。

  她方才问了这附近许多人,也听了许多说法。有如那小姑娘一般说闹鬼的,也有如这老大娘一般说偷情的……一个小小的府邸,竟能有这许多不同的传言,着实蹊跷。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她还是要亲自去打探一下才好。

  她不会直接从大门进去打草惊蛇,她要偷偷潜入,看看这叶府里有什么鬼名堂。究竟是偷人还是闹鬼,一看便知了。

  不过,虽然还不能断言事实如何,有一点崔灵仪已可以确定了——这笔债,她多半讨不来了。府中奴仆欺人新寡,卷钱跑了,已是不争的事实。

  可她为什么还要来这一趟呢?崔灵仪自己也想不明白。她只觉得,如果不来,她心中难安。这被流言蜚语笼罩着的府邸,不知又困了哪位苦命人?

  就当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讨债的吧。

  天色越发深沉,最后一点光在不知不觉间消失不见。崔灵仪到了叶府的墙根下,静静听了片刻,没听见动静,便一跃上了墙,又轻巧地跳到了屋顶的砖瓦之上。

  天已黑了,她立在屋顶,环视四周,只见前院里灵堂上竟空无一人,一点光亮都没有,看起来竟没有人在守灵。不,不仅是灵堂,整个叶府都是黑漆漆的,一个人影都瞧不见。府内杂乱不堪,落叶遍地,还有些砸碎的瓷片藏在落叶之中。

  她对此并不意外。这府里如今没有奴仆,万事都要自己打理。丧事也没人办,主人死了,停灵至今,还未发丧。

  那这叶府,还有人吗?崔灵仪想着,从房顶跳了下来,轻轻地落在了地上。如果当真是有奸情,那奸夫断不会让这家的夫人独守空房。没听说那夫人离去,那这府里应当还有人,她还是要小心行事。

  她绕过后院的井,小心翼翼地向前行去,先到了那灵堂跟前。灵堂的布置果然潦草的很,连个牌位都没有,只是一口薄棺放在那里。棺材看着没什么问题,可香烛未点,纸钱未烧,散落的纸钱被吹得到处都是。崔灵仪望着那棺材,又想起了那敞开的大门,越发奇怪,不由得凑上前去看。可刚上前两步,她不由得皱了皱眉——一股淡淡的血腥气冲进了她的鼻腔。

  崔灵仪对血腥气向来敏感,她讨厌这股子味道,不由得站住了脚步,只立在灵堂前借着惨淡的月光观察着这灵堂。灵堂看起来倒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除了简陋了些,布置还算得当。

  除了那股子血腥气……

  崔灵仪厌恶地向后退了一步,转身便果断离开。这府里应当还有人,她还是该去探听下消息。可奇怪的是,自那血腥气钻入她鼻腔后,无论她走到哪里,她都觉得那股子血腥气纠缠着她,如影随形。

  “好生奇怪。”崔灵仪想着,掩住口鼻,尽力屏住呼吸,小心地踏在这秋日的落叶上。可落叶脆弱,无论她怎样小心,都不可避免地发出了些声响来。崔灵仪无法,只得又抱着剑跳回屋顶,沿着屋脊行走。

  这屋脊还算干净,崔灵仪没走两步,便有一阵秋风扫过。随着秋风入耳的,似乎还有女子的细语。崔灵仪愣了愣,忙循声望去,却见不知何时,不远处的窗牖里竟冒出了些许光亮。那光实在是暗淡不堪,风一吹,便闪了几下,几欲熄灭。可就在灯光闪动间,崔灵仪瞧见了一个模糊的女子身影,似乎正对镜梳妆。

  崔灵仪沉思一瞬,便轻轻跃到了那边的屋顶。她小心挪到那间厢房的上方,半跪了下来,伸手揭开了一小片瓦,又微微俯下身去,从这隐蔽的孔隙觇视着屋里的一切。这屋里多半只点了一盏灯,有限的光亮随着冷风忽明忽灭的。崔灵仪这一眼看过去,竟一个人影都没看见,连屋里摆设都看不清楚。正调整角度时,她忽然听见女子的低语飘进了自己耳中。

  “求你,出来吧,”她说,“我知道你在。”

  果然有人。

  崔灵仪忙又挪了挪位置。这一次,她虽没看见人,却瞧见了放在窗边的一面磨得崭新的铜镜,这铜镜正对着那红床鸳帐。崔灵仪看了那铜镜一眼,忽地红了脸,忙直了身子,扭过头去,再也不敢看。

  镜中,竟是两个衣衫不整、发髻鬅鬙的女子。她们头上钗簪欲坠,臂边衣襟斜落,大片肌肤裸露出来,混杂着细碎却缠绵的轻哼……她们抱在一起,相吻相拥,活脱脱一对交颈鸳鸯。

  崔灵仪半跪在屋顶,听着那隐隐约约的娇声轻喘,一时脸红心跳,竟不知该如何自处。她本打算找到人后,便问问这府里的情况,若是讨不来钱,离开便是……可如今……

  崔灵仪努力让自己缓过劲儿来,又无奈地摇了摇头,她实在是无意撞破这些事。知道这府里有人便好,不如赶紧离去,明日再来问。

  于是,崔灵仪连忙便将瓦片盖好,又跃回到方才的屋顶。该走了,让癸娘一个人在那土地祠里等太久,她也不放心。可就在她即将离去时,她没忍住又回头看了那窗子一眼。看了这一眼,她不由得一愣——窗前依旧是个女子对镜的影子。

  难不成是看错了?

  崔灵仪微微蹙眉,心中陡然升起一股被耍弄之后的怒意,当即便要再回到那房顶去一探究竟。可秋夜的风似乎不同意她的所思所想,一阵强劲的冷风吹过,几乎就要将她从屋顶上吹落。崔灵仪连忙站稳,却不慎让眼里进了沙,她连忙背过身去,用剑撑着身子,挤弄眼睛。好容易让沙子顺着眼泪流出来,再一回头,那窗里的灯光也灭了。

  崔灵仪怔了怔,不禁又吸了吸鼻子。血腥气,好重的血腥气,这阵风竟然都没能扫清这股血腥气。这让人厌恶的血腥气缠绕着她,那冷风似乎也越来越猛。崔灵仪终于彻底失了耐心,当即便拔出剑来,要去方才的厢房问个明白。她实在是不想再来这叶府了。

  可那两个女子……

  崔灵仪握着剑的手还是在不经意间颤了颤,可不过只是一瞬间的犹疑,秋风似乎衰弱了许多。在风声将要沉寂之时,不远处渐渐逼近的喧哗声却闯入了崔灵仪的耳中。

  “赵哥,找到那瞎子了!”

  瞎子?

  崔灵仪连忙回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立在高处,她清楚地瞧见隔了两条巷子的地方有火光闪动,应是不少人正举着火把聚集在此。不知为何,她心中忽然涌出一股子不安来,忙收剑入鞘,又踩在房顶一路疾行过去,不多时便到了火光附近。低头看去,只见一群人正聚在一户同样正办白事的人家门口,正闹嚷着,群情激愤。而人群之中,有一人倒在地上,似乎是被绳索绑缚着,动弹不得。

  人太多,影太乱,崔灵仪看不真切。正担忧时,忽见领头一人和门口那披麻戴孝的汉子耳语了几句。那汉子点了点头,又请众人退开,拿着火把,朝地上那人走了几步。

  “是她。”

  汉子说着,崔灵仪心中也是一惊:癸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