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歪兵正传>第5章 啊摇篮曲(5)

在战术学习的问题上,队里给我们上了一堂课,主要是讲了几个故事。

这些故事全部来自朝鲜战场,因为那是一场中国军人以绝对落后的装备,与武器上绝对占优的联合国军的正面较量,里面的地形也与我们现在的相似,所以从未来考虑,做为战例动员比较适合。

第一个故事,是讲了一个班在一场阵地战中的神操作,凭借几个人硬是打出了一个连的感觉,让敌人瞠目结舌。

当时,美军进攻的很猛,而我军兵力不够,所以防御战怎么打就成了首要的问题,一线有的高地志愿军部署的兵力,最多一个排,最少只有一个组。

一次战役,美国的指挥官吃准了志愿军兵力不够,于是对一个无名高地果断展开进攻,结果打着打着发现不对,对面的火力很猛,而且好像满山都在射击,粗量估算,至少是一个连的兵力。

那个傻缺这么判断后,马上向上汇报。

于是,漂亮国的这帮长官们大吃一惊,紧急再向上汇报说自己侧翼一个小高地有至少一个连的中国兵,必须拔掉。

他们的上峰听到这个消息也吓了一跳,自然也不敢怠慢,开始紧急增援,抽调兵力,可是打了一通之后没打下来。

这个时候,我军也发现有同志的阵地被敌人包围了,开始准备救援,敌人为了把被围的部队吃掉,形成了消灭中国人整建制连的战果,组织了几道封锁线,志愿军在外围猛攻不下。

正在双方继续准备发起大规模火拼的时候,被围的那个高地一下子没了动静。

其实那上面就一个班,班长是个老兵油子,他把当年打日本鬼子的打法用上了,战士们在自己的阵地上拼命的到处开枪,一个人打出了五六个人射击的感觉。

所以这种骚输出,让那帮西方人产生了错觉。

事后,志愿军一看情况不妙,被人包饺子了,决定见好就收。

面对着敌人的围困,他们也不害怕,反正做好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准备,等到志愿军大部队在后面发起进攻的时候,这个班长一看“天助我也”

带着自己的兵,趁美国人不注意,抄小道儿溜了,还在阵地上埋了土地雷。

这让天天跟着汽车混的美国大兵吃了暗亏,很是郁闷,山上只有他们和南朝鲜军的尸体,一具志愿军的都没有,跑的特别干净,连战利品都没剩,子弹壳都捡走了。

回来,这个班长受到了志司的嘉奖,因为他一个班,牵制了至少一个营的兵力,打乱了敌人的整体进攻部署。

讲完这个故事,中队长让我们思考一下,如果遇到这种形势,自己带一个班,应该怎么打?

是吓尿了裤子、拉了胯,还是想办法敲他一家伙。

他说,班长就是要坏的没边儿,得有熊心豹子胆,敢带着全班踹敌人家的寡妇门、抱他们家孩子跳井,反正不能让他们安生。

打仗嘛,打的就是一个灵活,讲的就是一个出奇不意,这个奇字,精髓就是一个坏字,坑死敌人,才能战胜敌人。

所以现在坑你们,那是爱护你们。

我们全体“咦”出了声,一脸嫌弃和鄙视,敢情我们还得给队里写表扬信咋地。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英雄营的故事,战场上敌人的几百门重炮让志愿军吃了大亏,咱们没有重火力,干不过人家,咋整????

我们集体回答“打穿插,敲了他,像敲猪一样,攥碎他的卵子”

“对!”中队长说。

他说在朝鲜战场上就有一个这样的战例,一个穿插作战把敌我双方的高层领导全整失眠了,美国的将军直接成了精神病。

当时我们派了几个分队打穿插,主要目的是敲美国人的炮兵阵地,可是没想到的是咱们的前辈穷怕了,见到重炮这种稀罕玩意,不舍得炸,愣是从大后方给“顺”了回来。

这让美国人怀疑中国人是不是有秘密武器,他们是怎么把重炮弄回来的,要知道那可是在人家后方。

不仅如此,还有一伙兄弟去摸人家炮兵阵地,跟美国人玩起了贴脸战,这群从西方战场上下来的美国兵啥时候见过这战术?

以为相亲呢?见面就亲,还带钻人家帐篷,脸对脸的,所以瞬间全秒。

炸完不说,把东西抢了一个遍,然后继续跑。

这个情况汇报到了美军师部,师长开始看着地图,他不明白这伙中国人在干嘛,什么意图?

他不明白什么叫穿插?这种自杀战术是用来干嘛的。

但是自己的地盘混进来一伙中国人肯定不行,于是他开始组织兵力合围,可是合着合着又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这支部队没影了。

他觉得自己的包围计划设计的天衣无缝,殊不知当年老蒋的几十万人围着,我们照样土遁。

原来,当时的我军指挥员也发现了自己可能被包围了,往回走肯定不行,那就索性打游击战吧,这种仗又不是没打过,当年小鬼子大扫荡都奈何不了咱,何况现在西方这种傻大个儿?怕他个球!

说不定还能占点便宜!

就这样,美国的围歼战活活的被志愿军打成了游击战,被咱们牵着鼻子走。

最让美国人生气的是,他们一直不知道这伙志愿军到底要干啥。

上一个小时可能还在那边炸运输公路,下一个小时就把他们的一个营部端了,然后抢了一堆物资就跑。

其实他们就是打穿插回不去了,仅此而已。

打了几天不但没发现中国人的影子,自己吃的、喝的、用的、武器、弹药啥都丢,连炊事班的行军锅,大家觉着好都给偷跑了。

美国开始天上地下挖地三尺的找这支穿插部队,终于找着了,而我们也发现了美军的飞机。

于是穿插分队的指挥员蹲地上一合计,既然跑不出去,那就往里扎吧,他们翻了翻地图,然后朝着美国这个师的指挥部就冲了过来。

这时,美国的将军也是傻眼了,他大叫着问中国人是不是脑袋里有泡?就这么一小撮人,敢来掏他的师部?

要知道,师部可是有重兵的。

可事实上,中国人确实冲了过来,而且一路过关斩将的,很麻利。

为了保险,他还是调整了部署,调集了一些部队过来,就等着这伙人自投罗网。

结果我们的前辈走着走着,不动了,原地休息,美国人喜欢等那就等着吧,反正我们不着急。

他们找了一个贴近这个师部的高地开始歇脚,大有那种“你过来呀”的意思

纯纯的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的打法。

美国人气的不行,想上来骂仗的心都有了。

他们派了一个营过来,而且还派了飞机助阵,想一个冲锋把我们拿下,结果当飞机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成了观摩团,一肚子的炸弹没地方扔。

为啥呢?

美国派来的攻击部队的车刚刚停稳,人还没来的及下车,咱们志愿军就着急了,满山遍野的冲了下来抢俘虏,这群敌人枪保险都没打开,就被我们一顿暴揍,然后投降了。

这时,美国的职业军人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伙可恶的中国人在挑衅,他们决定必须派重兵围剿,坚决吃掉这伙共军,绝对不能让他们有一个人能活着回去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这群傻狍子到达战场形成合围的时候,连续几个轮次的攻击都吃了瘪,志愿军啥都有,几轮物理输出,就把他们打了回去,战后很多士兵的枪伤全在背后,可见逃的有多狼狈。

等第二天再发起攻势时,又见到鬼了。

他们惊奇的发现这伙人又从眼皮子底下溜了。

原来志愿军早把俘虏的衣服扒了,趁天黑,敌人攻势还在准备中,找个空隙,几百人神不知鬼不觉的脚底下抹油。

等回过神儿的时候,中国人已经跑出了几十里开外。

而且因为美国人兵力调整的原因,给穿插分队带来了新机会,这帮家伙一溜烟儿的跑回营区,基本没有什么大伤亡,还带回来一大堆的战利品以及几十号俘虏,外加那个锅。

气的美国鬼子都喊出了“八嘎呀路”,说咱们志愿军不讲武德。

讲完了这个故事,中队长笑呵呵的问我们一个问题,我们天天的满山猴子跑在干什么?虽然咱们现在也有装甲车了,而且现代化战争,这种阵地战也少了,但是脚底下抹油的功夫,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美国人,他妈多生他几只脚,也别想跑过咱们。

“哈”我们都笑了出来。

这时,一个战友喊了一声报告后,站起来说:“同时,我们还总结出一个道理,打仗嘛,打的就是思维,一切反着来,不停的折腾,看谁死?”

中队长深以为然,他意味深长的对我们说:“同志们,你们将来从这里走出去,是一个班长,再往后也许会成为连长、甚至是师长,要记住的一点,战争打的是人,而人和人的斗争,靠的就是智慧,走、跑、住、打、藏,这是咱们的传家宝,光学会了不行,还要掌握精髓,用到极致,发挥大作用才行,这叫学以致用,下一步我会用实践来检验你们的战术效果。”

他撸胳膊,挽袖口,掐着腰,继续说:

这个仗啊,有条件要打,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打。

有命令,有目标,要打。

当与主力部队失联,那就创造机会、自己找目标,还要打。

刚刚的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字——活,说的就是一个字——乱。

那支穿插分队临危不乱,在敌人的肚子里面一顿胡搅蛮缠,谁看谁头疼,就是真的没有跳出来,打乱了敌人的部署,给后面大部队制造胜利的机会,那也是值得的。

相反,西方的军队,则讲的是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光荣的投降。

咱们中国人会投降吗?中队长问

“不投降!”我们都来了兴致,高声的喊着“打到一兵一卒,了不起同归于尽”

“对,咱们解放军没孬种,以前没有,以后上了战场,遇到那帮孙子,咱们还要教他们怎么做人,给前辈长长脸,给后人争争光”

哗,大家热烈的鼓掌,这算是最好的思想动员,也同时让我们知道了战术的重要性和指挥思维的重要性。

接下来中队长讲了第三个故事,这是我们团的故事,讲的是老三营。

他说五次战役的时候,我们的三营也接到了穿插任务,于是一个营就这么出发了。

此时的美国人已经有了很多经验教训,他们知道中国人穿插的厉害,所以在后方布置了很多防御阵地,为的就是及时发现和阻止中国部队渗透。

但是为了打赢这场战役,在我们老三营从来没有和美国人交过手的情况下,这支打满了抗日战争大小两百多场仗的部队,一点没怂,二十个小时,六十公里,把美国人捅了一个透心凉。

他们朝着目标方向,管你什么美国王牌部队,坚固防线,什么重火力集群,一个冲锋就撕开一个口子,冲了过去。

然后,又连续打穿了敌人七道封锁线,直接插到了道峰山,在那里像钉子一样,死守了三天四夜,跟十几倍的敌人反复争夺,死死的卡住了敌人的退路,掐住他们的脖子不放,直到了大部队的到来。

我们听的都屏住了呼吸,聚精会神。

这时,中队长问:“大家知道,他们是怎么打穿敌人封锁线和守住阵地的吗?”

我们瞪大了眼睛,摇了摇头,看着中队长在那自己大喘气。

“猛打,猛冲”有个战友跳起来说

“那是傻!”中队长笑了,人家摆好了阵式等着你呢,得动脑子

他做了一个小手势,

然后继续说,他们就是充分的运用了班战术,发挥了步兵班的灵活、机动,班与班紧密配合,突击、爆破、清除障碍、拔掉敌人火力点,甚至组织以班为单位夜袭,得哪儿打哪儿,把敌人整的顾头不顾腚,精神恍惚。

接着咱们找到机会,就溜。

“噢...”我们异口同声,原来是这样。

所以说,讲了这么一堆,就是要告诉大家,你们就是班长,就是实施战术效果或者是达成战役意图的关键,不要小看自己的军衔低,一个班也能发挥大作用呢

要知道,道峰山一仗,美国人在板门店的时候,还专门来请教咱们呢,现在西点军校还在研究,咱们这群啥也没有的土八路,是怎么连续击穿他们的坚固防线的。

其实美国人就不明白,论陆战,咱们中国人是他们祖宗!

哗,大家热烈的鼓掌

那天,中队长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回来之后,我们全都对战术来了兴趣,每个人不但写心得,还在认真思考,自己回去之后,当了班长,这个班怎么带,训练怎么抓,思想怎么统一,战斗怎么打。

从那天起,我们就开始了严格的战术训练,从最简单的战斗队型到进攻与防御,从各种随时突发情况的应对,到各类现有条件下火力、人员配置的应用,从战术的效果到整个战斗的效果。

我开始没事儿不停的在那里记着笔记,记录身边看到的一切,力争养成职业习惯,包括高地的位置,地形的特点,人员的性格,防线的布置,敌人的弱点,以及进攻的预想或防守的预想。

我知道,我未来面对的,绝对不是吊儿啷当的带着一群散兵游勇,我是带着正规部队作战的最基层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下士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