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歪兵正传>第5章 誓言无声(5)

十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我们在永宁村操场上搭起了一个简易的舞台,舞台的后面是一排排整齐的砖房和修缮完毕的小路,以及用木板围成的小院,院里的煤棚中堆满了过冬的煤炭,每家每户的小仓房里都码好了赈灾的米面,有的老乡家里还养起了小猪崽。

永宁村外的泄洪区也重新拦起了堤坝,一望无际的乡野上几十公里长的通信的线杆也重新树立了起来,崭新的小学课堂里白天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夜色下的军营帐篷里满是孩子和士兵们的笑声。

自从房子建好以后,乡亲们邀请我们到家里去住,躺在暖暖的炕上,一起享受着灾后重建的新生活,而我们却还是要坚持住在军用帐篷里,因为军人就是军人,有铁的纪律。

这时的我们,又成了有领章帽徽的士兵,原因是村小学的几个孩子给我们准备了特殊的礼物——他们或是用红纸剪成的五星,或是在纸上面画着八一领花的图案以及帽徽的图案,然后涂好颜色,做成一个个小画框,高兴的送给我们每一个人。

孩子们告诉我们说,“老师说了心里有红星,永远都有红星,他们也要做红五星的传人”

我们拿着这帮孩子授予的军衔,感慨万分,小心翼翼的收好,生怕一不小心弄皱了。

我们知道,可能在孩子眼里,红五星代表着勇敢、威武、保护者的形象。

而在我们的心里,这枚当初自己亲手摘掉,现在又被孩子送还到手上的五星分量到底有多重。

这个五星,不仅代表着我们之前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代表着维护国家安全、扞卫民族尊严、保卫人民利益的决心和信心,更代表着这群祖国花朵的希望。

这是我有生以来,收到的最贵重的礼物。

一刹那间,我觉得一切的一切都值了,我望着远方夜色下的山峦,心念着“老马,咱们值了!”

因此,我又多要了一枚红五星,这是给老马要的,我要把这枚五星,带到他的烈士墓前,镶到他的碑上,这是人民授予他的,是孩子们授予他的,谁也摘不掉。

那天,在镇政府的组织下,应村委会和乡亲们的邀请,这个国庆节和中秋节,军地共同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晚会,我们也准备了充分的节目,大家载歌载舞。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军民联欢拉开了序幕。

夜幕下的操场上,汽车灯全开,所有的帐篷灯光也全部打开,我们把手电挂在了舞台上,虽然简陋,也算是星光点点,犹如繁星撒落人间。

身着迷彩服的三连,在连旗下,精神抖擞坐在舞台正前方左侧区域,我们挺拔的身姿,犹如松柏一般坚韧。而广场右侧区域,乡亲们早已聚集,他们或站或坐,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

许多老乡带着自做的月饼、五香花生、干果、面叶子以及瓜子、肉干什么的,一个班一个班的送,不停的往我们的怀里塞,各个班忙着推辞和答谢也是不可开交。

我坐在小凳子上,一边往嘴里送花生,一边还要注意不要把花生皮掉在地上,要小心的收起来放在包里,这是部队的要求,也是今天的特殊命令——“来时干干净净,走后干干净净”。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要撤退了,但是不能拂了广大群众的美意,所以才在一起组织这个联欢活动。

我们看着身后已经恢复了人间烟火气的小村庄,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五味杂陈,回想刚刚来到这里时的情景,对这个一手重建的小村,每个人都很不舍。

这里的一沟一渠,一草一木,一房一瓦,都和我们自己家一样亲切。

可是军令如山,说走就走,刻不容缓。

没有犹豫,没有拖拉,马上就要出发。

这个命令传达到了每一个人,但要对所有的村民们保密。

舞台下,我们静静的看着,尽可能的融入到大家的欢乐之中。

舞台上,乡亲们的节目也是层出不穷,虽然没有好的音响及伴奏,只能凭借最简单的节拍或者是乐器烘托氛围,但是每一个表演都是笑声和掌声不断。

这群北方地区最质朴的农村乡亲,用最朴素的内容,来表达着对我们的情感。

一晃在这里也已经是几十个日夜,我们之间已经通过共同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也感受到了彼此的关爱和支持。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我们彼此作为一个大家庭,共同分享着中秋佳节带给我们欢乐、喜悦,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我想,这或许就是我一直从小学课本里弄不明白的“军民鱼水情”吧。

在洪水肆虐的时候,作为军人,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抢险救灾。所有的战友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洪救灾中去。

而在当时,很多的群众也积极投身到抗洪救灾支前的大军中,他们有的帮助转运粮食物资,有的参与到清理道路交通,有的运送伤员。

这种感情,是十指连心,打断骨头连着筋的。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我们更是团结一心,共同投入到一砖一瓦的修缮中,几乎所有的人,有的捐款捐物,有的提供技术支持,有的参与到灾后恢复重建的具体劳作中去,大家团结一致、排除万难,才使这个满目疮痍的村落重新焕发生机。

这种感觉,是扼臂啮指、血浓于水的。

那天晚上,村小学的代课老师小陈,背着她那个学校传了几代的破旧电子琴,给我表演了一个节目,唱的是邓丽君的“月满西楼”

她轻轻的走上台,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我们每一个人,然后一字一字轻轻的说道:“谨以这首歌,献给为了抗洪救灾而前赴后继的英雄们,感谢你们为我们做出的牺牲和付出。这些日子以来,我们朝夕相处、甘苦与共,做为一个年纪相仿的同龄人,我知道,你们也有思念,也有眷恋,也有期待,所以值此举国团圆的日子,我把这首月满西楼带给大家,希望所有拼搏在最一线的同志们,当胜利到达的时候,当你们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团圆的时候,能不忘永宁村的亲人们。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嫣然泪不干。车上相逢无纸笔,盼君传语报平安。”

接着一缕琴音,牵动了全场所有人的心

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歌声响起的时候许多人沉默了,我的心揪了起来。

我想起了很多的人,这里面有家人,有她们,还有柳大姐,不知道她收到烈士通知书的时候,能不能挺的住。

我想到了那些救过的村民,他们现在应该都已经安居乐业,想到了那个傻子,他应该可以很安全的疯玩。

我想到了一切,甚至想到了巴朵,它是不是已经腐烂成泥土,来年的时候,那抔泥土上会开什么样的花?

......

夜半子时,人逐渐散去。

一轮圆月照着大地明亮透彻,村庄的乡亲们都甜甜的睡下,我们悄悄的起身,按照事前的约定,悄悄的收拾行囊,开始清点各类物资。

连里的汽车已经悄无声息的停到了大家的帐篷前,所有人都小心的装上物资,生怕弄出一点声音惊醒了大伙。

按照要求,所有人此时都不能弄出一点声音,我们带上帽子,把帽沿拉低,任谁在外面也看不清队伍上的面孔,识别不出这是哪支部队哪个人。

一切完毕之后,开始陆续登车。

就在汽车发动的时候,我伸头张望了自己的营区,一切已经恢复如前,就像我们从来没有来过一样,操场上什么也没有了,甚至连搭建帐篷打下的防风桩子也没了,所有的地面都被仔细的扫过了,一尘不染。

只有那面旗帜,依约留了下来,依然竖立在那里,我们致以了最后的军礼。

他像是在跟我们告别,不停的在招手。

亦或是像是在朝我们呐喊,呼啦啦的直响。

大家知道,回去后,就要永远的说再见了——大刀三连!

慢慢的,我们的车队驶出了村口,这时有一个黑影先是傻傻的站在那里,然后一愣,拼命的往回跑。

不久,村子里的灯陆续的亮了起来,广播大喇叭不停的在喊“乡亲们,他们走了”

许多人跑了出来,集结在村头,不停的喊着,朝我们招手,他们没想到我们走的这么突然,一点心意都没带上。

我们远远的看着,直到这些身影消失在眼帘,大家才又挤到了一团,困顿的睡了过去。

那一夜,我们凯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