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总裁豪门>歪兵正传>第9章 初识军营(9)

杨维这个人之所以被我们称之“嘚儿”兵,是因为他后来做了几件牛事,成了我们这届新兵里的传奇。

一个是在后来的训练中,他惊奇的发现聪明人可以“泡蘑菇”

什么是泡蘑菇?就是用聪明的方式请病假,合理偷懒,安全休息。

这种偷懒不仅能得到十分宽余的休息时间,可以在其他人被训成狗一样的时候,自己躺在床上看闲书,还有病号饭吃。

在部队,多艰苦的条件下,病号饭都是要高于普通战士伙食标准的,哪怕是在野战奔袭过程中,有战士生病了,炊事班力所能及的,也要多保障他一个鸡蛋或者是一点营养品。

实在不能走了,也要把最好的吃的,留给他,这就是战友。

而当时,我们的病号饭,大多是卧俩鸡蛋,或者是煮点荷包蛋。

于是,“三疼一迷糊”就产生了。

“头疼、腰疼、腿疼+脑袋迷糊”是最常见的请假方式,这类的病不好检查,所以当人说自己头疼,需要去卫生队的时候,大多数班长会给假。

只是,老兵全部都是从新兵过来的,论智斗智勇,新兵还嫩了点。他们那些自以为是的好主意,绝大多数是老兵们玩剩下的。

因此老鸟们也有自己的办法。

卫生队是啥?后勤单位?

不,是全团的后门儿单位。

这里的兵,就老乡关系而言,是全团同乡的后门儿,平日里打个招呼特殊照顾一些战友,也是经常的事情。

比如在新兵的时候,有人说头疼被派去了卫生队,虽然可能不用训练了,但是在那也许会被折磨的生不如死、肠子悔青。

反正头疼嘛,只要被医生看出来尾巴,那必踩无疑,拿个大针管子抽血化验是小事儿,多开一点清肠胃的泻药让你先泄泄火,一天拉个三五十次也不是不可以的。

只要你还能跑的动,即使不去训练场,在连队的屋里,也能跑出五公里的效果。

所以说,老兵们都知道,想装病那是要看有没有装病的本钱,如果没有,还是乖乖的训练。只有新来的傻狍子,才会做这种蠢事。

而杨维同志,在这个问题上,再次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不知道他从哪得到的一些基本情况,自己做了一个认真细致的比对分析,他觉得“三疼一迷糊”请假法不靠谱,太不安全了。

而这个时候,我们班里的蔡包子得了痔疮,屁股上的气球长的很大,已经到了影响坐、卧的地步,必须到卫生队割掉,然后回来休息一个多月。

他天天趴在床上惬意的很,尤其是在我们时辰压内务的时候更气人,经常用语言刺激我们。

可以说,我们对这货都是又羡慕、又恨,羡慕他天天不要训练,恨的是得了便宜卖乖,想分分钟对准他的创口按死他。

这可能是激活杨维脑细胞的主要原因,可是自己没有痔疮,怎么办?

灵机一动,有办法!

“我要割包皮”......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机智的决定,估计我们团从建军开始,就没有遇到过新兵主动要求连里,把自己送到卫生队割包皮的要求。

何况包皮的长短,好像并不能影响日常训练或者是作战。

要说我们新兵连长真不愧是“爱兵如子”,你主动的、强烈的要求割掉对吧?

那好办,大笔一挥——“割”

他的老乡是卫生队队长,两个人直接通了电话,本来卫生队是严词拒绝的,但是奈何“老乡见老乡”,最后胡队长还是妥协了,答应办这个事儿。

于是杨维同学的小弟弟就被割了一刀,他如愿以偿的可以逃避训练了,只是那个地方手完术,直接被卫生队包成了手榴弹的样子,以至于他走起路来必须要罗圈腿,而且弧度要足够大,才可以行进。

回到了连队,新兵连长给我们105连长也通了一个电话,说明了一下情况“这个兵身体不适,命根子那里被割了一刀,需要一下特殊照顾”

魏连长会意,然后让马班长通知炊事班,在未拆绷带前,每天定时的送点病号饭。

关怀还是要有的,营养也必须要保障好,不能出一点问题。

至于每天拆纱布问题,连里实在没有专业的,而且连里也没有好的卫生条件,卫生员最近有其他工作任务,所以他不能自己换,防止感染。

那就必须得去卫生队去换。

而且,我们的战友都要保障日常训练,训练任务十分紧张,所以他的伤并不算重,连长说“自己去就可以了,不要过多麻烦战友,影响他们的训练成绩”。

就这样,杨维每天开始两次“长征”

从我们全团最后面的最后面的那个门——连部到卫生队,至少三公里还有余,他每天自己一个人来回,能走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无论是刮风下雪,无论是在操场上操课,还是围着圈跑五公里,我们都能清晰看到一个罗圈腿,步履蹒跚的在那里艰难的一步一步往前挪,手里拎根棍子,朝卫生队或者连部走去。

这还不算完,到了卫生队,为了防止感染,还要进行创口清洗。

生理盐水这玩意,本来有标配的剂量,可是往里多加一点点盐,变成盐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加上卫生队的老兵,谁爱给别人洗那玩意,所以动作稍稍的粗糙了那么一点点,杨维就会格外的舒服。

因此,每次杨维去卫生队的时候,都必须要做足够的心理准备。

在换洗的时候,有人甚至看到了他眼睛盯着老班长的手,瞳孔放大,心率上升。

那可不是一般的舒服,有人曾说经常的看着他在卫生队处置室里光着腚在咬牙切齿。

直到后来,终于可以拆绷带,总算可以不让老兵们折腾了,但是依然还是需要休息几天才能恢复训练。

连长们也是绝对的好心。

因为当时是冬天,所有人穿棉裤,他那玩意怕捂。

如果跑五公里,他那玩意还怕磨。

所以,让杨维再休息一下也很合情合理,但也不能在连里天天没事儿干呀。

于是,连长给了他一个任务,给全连多做点贡献,到时候给我们班送一个锦旗。

什么任务呢?——就是每天上午和下午,要把全连三个楼屋及连部、九个战斗班的地、窗台全部擦一遍,各种物品检查好、摆放好。

这还不算完,三个厕所也一并要蹭的干净些,连长给他准备了好几个砖头。

杨维挣了命的写请战书、决心书,就是要求主动恢复训练,让自己与新战友们“比一比,战一战,是骡子是马看一看”

奈何,两个连长没有一个同意的。

他们都是从关怀新同志的角度出发,倍加抚慰,弄的杨维每天都在“悔恨”中度过。

杨维的情况,让新兵连长成功的抓了一个典型,通过最有效的办法,既成全了新兵想逃避训练“泡蘑菇”的愿望,也给全连上演了一场“杀羊给人看”的好戏。

本来之前,“三疼一迷糊”的事儿总有,但是杨维的身影一现,三军为之一震。

他每天挪着去卫生队换洗消杀的那段日子,基本上别说我们,整个新兵步营和新兵炮营(除了坦克营新兵不在营区训练之外),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眼睁睁的看着他龇牙咧嘴的一步一瘸,不定时往返。

这种办法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要比一百个老班长告诫还要强。

因为所有的人都有一个侥幸心理和“眼见为实,耳心为虚”的观点,无论日常老班长们怎么强调,大家都没有直观的感受。

现在杨维同志现身说法,大家心服口服,这知道在部队没有最损,只有更损。

要想在这里把日子过好,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但凡想耍小聪明,偷奸耍滑,一旦被逮住,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而杨维同学,在另一件“嘚儿事儿”上做的更离谱,后来下了老连队,这货奉命值油料库的岗。

他曾经有一次,成功的吓的全连一级警备,连长和指导差点心脏病爆发。

原因是大半夜里他不好好站岗,开小差出去搞吃的。

结果连长查岗时发现油料库有火光,吓的一边派通信员紧急通知全连火速集合,带着救火设施和反恐装备增援油料库,一边疯一样的冲了上去,飞快的把火踩来,然后警惕的环视四周,看还有没有火点。

他以为是遇到了不法分子恐怖袭击。

结果不到几分钟就真相大白。

原来是杨维同志饿了,这货在烤苞米。苞米是哪弄的暂且不说,这个火点的,按他的说法是“符合战术规范要求,绝对不会扩大,而且做了防风处置”

气的连长直接摸腰,可惜那天他没带枪。

如果有枪,估计执行战时纪律,我们要给这小子献花敬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