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堕江天>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一剑西去不复还

  ==

  剑圣与杀生刀的惊世一战竟无人知道内情,世人只知结局。

  江湖都在传言,聂行观最后一战没有带剑,只随手折了一根树枝。很多人相信,如果聂行观用剑,他会活下来,继续他的传奇。

  无数习剑少年的梦破碎了,他们哀悼剑圣的离去,有人痛哭世上再不会有聂行观这样的人,有人暗自期待下一个将是谁立在江湖的最高峰。

  凌霄楼上下缟素,楼中子弟悲痛欲绝,不可置信。聂行观已站在江湖至高点太久,至死未尝一败,无人想过这样的人也会死。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他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师父破而后立,”池雁哭了太多,神情恍惚,唇色泛白,“所谓心魔,不过是一时修习出了岔子,不需要有人知道。”

  他望着那翻飞的无数挽联:“师父是无拘外物的剑圣,永远都是一代宗师,世间再无第二人。”

  李春山默然点头。

  朱月在聂行观葬礼上恸哭一场后便闭关悟道,据说她从聂行观的离世中窥见了剑道的极致。池雁和李春山一同收拾聂行观的居所。

  李春山从未造访放鹿崖,惊讶这里竟有如此的多的桃树。池雁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轻轻一叹:“师父从前很喜爱片桃林。”

  如今无人相看,桃花开得再好,也有些寥落。

  聂行观住处一向整洁,只是主人离开太久,难免有些浮尘。池雁沉郁,李春山也不甚精神,两人默默擦桌扫地,将放在外面的事物都归拢收藏进箱柜。

  有些书籍中夹杂聂行观随笔写下的心得领悟,池雁草草看过,将它们放到一处,预备誊抄几份,供朱月等或能领悟的弟子瞻学。

  他在一本书中翻到一页字帖,不是聂行观笔迹。池雁觉得细看不妥,正要翻过,李春山拿走了。“这是——这应当是我的,怎么在这里?”他前后翻看,“还是我生病前的字。”

  “许是放错了。”池雁欲将那字帖又放回去,李春山却顺手揉皱了,捏在手里。

  池雁将最后一本书也放进柜中,环视殿中:“差不多就这些了。”

  聂行观号称剑圣,身逝后除去一把剑,百本书,竟然什么都没留下。池雁心中一酸,几乎又落下泪来,掩饰着咳了一声,将准备做抄本的几本剑法心法递给李春山:“你且拿着,我请执法长老来一同……封殿。”

  李春山便抱着那几本书立在聂行观殿前,等池雁回来。那檐下有一只风铃,似乎年岁太久,已经锈住了,风一吹来摇摇摆摆,却寂静无声。李春山莫名有些怅然,手下一松,那旧帖便脱手随风飞去桃花林中,李春山怔怔望着那漫山的花雾,忽然很想去折一枝。

  忽地他想起什么。

  聂行观给他折过不止一枝花。

  很多年前,在聂行观归山后的第一个初春,不知怎么,那时聂行观看见他就绕着走。李春山本就惮他威望,见他对自己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也不愿凑上去,偌大凌霄,二人便很少照面。

  那日陈宗明召他前去,含痕堂前的桃花如云如雾,李春山见了有些喜欢,想要去攀最盛的一枝。一只手自他身后伸出,袖底淡淡的檀香席卷来,折下花枝送到他面前。

  李春山愣住,恍然抬头,对上聂行观静如寒潭的眼睛。他糊涂接过,聂行观便抽身离去,留他捏着那枝花站在花树下。

  放鹿崖长风骤起,呼啸不止。

  “你哭了?”池雁同执法长老回来,见状慌忙接过他手里的东西,低声问,“小玉,怎么回事?”

  李春山别过头:“起了一阵风。”

  池雁略略放下心。“放鹿崖终年如此。”他听李春山声音也有些哑,便道,“那里背风,你去等我一会,好不好?”

  李春山摇头:“我同你们一起。”

  在三人面前,一代剑圣曾经的住所被封上了。放鹿崖曾经也有弟子笑闹切磋,也有宗师的剑风直斩云霄,如今只有山间的长风吹拂桃花林,一地落英。

  执法长老老泪纵横,抹了把眼,无言离去。

  池雁和李春山一并慢慢走回去,池雁见李春山还是郁郁的样子,摸了摸他的头发。“我去给你折一枝好不好?”他指着那桃花林。

  李春山慌忙按下他:“不要!”

  池雁听他声音微颤,便道:“好。这里太冷,我们快回去吧。”

  夜间熄了烛,池雁难以入眠,身旁李春山似乎也没有睡着。渐渐李春山的呼吸中掺了抽泣般的颤抖,池雁唬了一跳,把他拢进怀里:“小玉,怎么了?”

  李春山摇摇头,只俯在池雁肩上流泪。

  池雁朦胧猜到他为了什么悲痛,轻拍着他的后背安抚,李春山只依依贴着他,隐隐几声泣音。

  池雁心中喟叹。看似李春山和师父不睦,到底二人有这么多年师兄弟情谊,李春山依然会为了聂行观的离去落泪。

  他本笃信师父是为了大道一战予夺,此刻也不敢确信其中到底有没有李春山的缘故了。这话池雁可不敢道与人听,在心中胡乱一想便抛之脑后。见李春山哭得如此伤心,他也被勾起愁肠,悲痛难耐,缓缓摸着李春山冰凉的头发压抑着自己不要哭出声来,忽然想起白日那陈旧字帖上看清的一句诗。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字迹秀疏,如桃枝横影。

  ----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