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夫郎靠竹筒奶茶发家>第126章 回家

  第二天天色大亮,几人便坐着驴车出了镇子,一路往村子去,陆家原先在的郎化村离镇上稍远,一路走,明显能看感觉出萧条。

  邻近的几个村子也少有人烟,被洪水冲刷过的房屋只剩断壁残垣,平坦些的地方倒是有人新建了房屋,升起炊烟。

  乔穗满看得心头一颤,他从未见过灾荒,只从老一辈人嘴里听说过灾荒的恐怖,现在亲眼见到,脸都白了几分。

  唐果儿也一样,镇上还好,看不出什么迹象,他目露心疼,他们都这样,娘和大哥松子看见肯定更难受。

  陆冬青叹了口气,沉默地赶着车,终于在中午到了郎化村。

  如果说别的地方还有些人烟,郎化村就只剩一片死寂,杂草重生,连鸟雀都看不见。

  两辆驴车靠得很近,免得突然窜出来什么人躲闪不及,陆冬青皱了皱眉,和陆雪松说:“明儿咱俩来就好。”

  陆雪松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郎化村人都在山林深处落坟,苗莲花和乔穗满他们跟着上山不方便。

  况且还有汤圆儿,万一冲撞了什么东西就不好了。

  回到曾经住过的房子,已经被杂草掩埋,曾经的几亩地也变成了汪洋,苗莲花叹了一声,回到车厢里不再看。

  乔穗满抱紧了汤圆儿,冷风呼啸,此般萧索情景让他也不忍直视。

  原以为会像前边几个村子一样,总有人会回来住下,但是田地全都被淹了彻底,没有吃饭的根本,自然也就没人回来扎根。

  “先回去,明后天我和松子来就成。”

  陆冬青沉声道。

  苗莲花点点头,“行,好在赶上了吉日,没误事。”

  在村子里待了将近一个时辰,几人又回了客栈,找小二要了几桶热水泡了脚,才去掉那阵寒意。

  给汤圆擦了手脚,换过尿布,见他把手塞进嘴里嘬,乔穗满就知道他是饿了,便在客栈要了碗粥先喂过他,才接着和陆冬青他们整理明后天要用到的工具。

  迁坟不是小事,只有他们两人,肯定要使上不少力气,香烛纸钱和经文装好,火引子和大陶缸铲子长钎等放到驴车上了,他们才放心去吃饭。

  后边两天陆冬青和陆雪松早早就去村里,忙到太阳快下山才回到客栈。

  挖土是力气活,中午只吃了带去的干粮,晚上则要吃顿好的,肉和米饭都不能缺。

  乔穗满闲着,便趁太阳大的时候带着汤圆儿和苗莲花唐果儿在镇上逛,反倒是有些意外发现。

  遇见了几个郎化村的乡亲。

  苗莲花和那几个乡亲都很高兴,相互问了下近况,他们当初逃到没遭殃的村子去投奔亲戚了,因此对村里的事更了解,这两年也陆陆续续遇到过回来的人。

  得知好几户人家都没逃过洪水,全没了,别的大多也都不齐全,苗莲花深深叹了口气。

  “都过去了,人吶,得向前看。”那瘦弱却很精神的妇人说道。

  “是啊,你瞧你家里,两个都娶上亲了,齐齐整整,怕是咱村里最好命的了。”另一个乡亲道。

  苗莲花看看汤圆,浅浅笑了一下,点了点头。

  既然在水青镇扎了根,带着这些回忆好好过日子才是。

  和那几人告了别,估计以后很难有机会再见了。

  但人生就是这样,许多人只是擦肩一过,就是这辈子见的最后一面了。

  来到云台镇的第四天,迁坟等事宜总算办完了前半段,骨坛子放在陆雪松的那辆驴车上,只待整装好就能出发。

  但可惜第二日天阴,去原北府城的计划被打乱,陆冬青便自己去了一趟,回来时特别高兴。

  “看到师傅了,身体还好着,追着小孙儿满院子打。”

  陆冬青喝了口热水,笑呵呵接着说:“先前的书信果然没收到,原北府城还是太远了,书信不好带。”

  乔穗满嘴角弯弯,“那还好去说了一声,不然还要担心。”

  陆冬青点头,“刚见到我还不敢认,过了会拿着藤条就往我身上招呼,骂我这么久才去看他。”

  陆雪松嘿嘿笑了两声:“师傅还是老当益壮,不过他打人不疼。”

  唐果儿眯了眯眼,笑说:“看来你没少被打呀。”

  陆雪松轻咳一声,解释道:“也没几次,顶多,顶多两只手的次数。”

  苗莲花没好气道:“你还好意思说呢,学没多久就被退回来,总共才学了一年不到就挨了这么多打。”

  乔穗满低头,还是没忍住笑出来,唐果儿就笑得更明显了,连汤圆儿都咯咯笑,一时间只有陆雪松面红耳赤。

  这一趟该办的事情都办完了,回程便不用太赶,到松江府城时,他们在那待了三天。

  客栈掌柜很热心,知道他们是来玩的,又给说了好几个地方。

  乔穗满和陆冬青带着其他几人去看过太微湖,在元安庙求了平安符,唐果儿很是高兴,用自己的钱给爹娘也求了符。

  府城可去的地方很多,他们没想着都去完,在附近走走停停,看见新奇的吃食就试试,路过好看的地方就驻足观望,如此三天过去,就该收拾收拾回下河村了。

  “汤圆可真厉害,跑了这么远都不哭不闹。”

  唐果儿在屋里给汤圆儿喂羊奶,惊奇道。

  乔穗满把汤圆的衣服迭好放进包袱里,边笑道:“除了吃就是睡,别的时候都在玩,可不精神呢。”

  苗莲花一脸笑意,“能吃能睡才好,村里那些差不多大的娃娃,哪有咱汤圆儿壮实。”

  乔穗满把包袱放到床边,戳了戳汤圆鼓鼓的小脸,笑道:“胖娃娃。”

  汤圆咽下嘴里的奶,以为乔穗满在和他玩,咯咯笑起来,还说:“棒、棒啊啊。”

  唐果儿哈哈大笑,端着羊奶的手都微微抖起来,“对,汤圆儿是棒娃娃!”

  小汤圆坐在床上拍手,一直说:“棒,咿呀,棒哇啊。”

  几个大人笑得停不下来,逗汤圆玩特别有意思,一直到天漆黑才歇息。

  许是归心似箭,从府城回村里的时间过得很快。

  见到熟悉的村口,乔穗满一颗心满满涨涨,在外面玩归玩,始终还是想家的。

  正好乔瑞丰驾着骡车回家,见到他们大声喊:“小满,可算回来了!”

  陆冬青拉住驴子,速度慢下来,乔穗满掀开帘子,眼睛一亮:“大哥!”

  乔瑞丰赶上来,笑意更深,“都办好了?”

  陆冬青点头,“明日去山上落坟,就成了。”

  “那敢情好。”

  乔瑞丰接着和陆雪松道:“鸡鸭羊我今儿去看过,唐大爷是好手,都好着呢,鸡蛋鸭蛋的生意也都好。”

  陆雪松乐呵呵地,抱拳说道:“多谢乔大哥了。”

  “大哥,我给你和秦雨哥团子小糕儿带了东西,一会拿过去。”乔穗满笑盈盈道。

  乔瑞丰摆摆手,“先歇息,赶路不轻松,明日我和阿雨带了孩子去都成。”

  “那好,明儿咱一块吃。”

  乔瑞丰的骡车和陆雪松的驴车是一块买的,他们手里头钱多些,就买了更健壮大只的骡子。

  今年四月初,秦雨生下一个小汉子,小名小糕儿,大名乔允,如今也快半岁了,正是招人疼的时候。

  进了村遇上好些人,乔穗满一一打了招呼。

  他们一走就半个月,村里人都知道是去做什么的,有的人暗自咂舌,为了迁个坟竟如此兴师动众,至于么。

  进了村西,唐果儿远远就开始喊,唐啸听见动静打开院门,连忙迎上去。

  “哎哟哟,可算回来了!”

  “爹。”陆雪松唐果儿笑着喊。

  “亲家公,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唐啸连连摇头,“哪呀,比起打猎可轻松多了,快快快,咱进去说。”

  小石打了几碗水,唐果儿喝完便叽叽喳喳说话,从出了水青镇到松江府城到云柳镇云台镇,听得唐啸和小石满脸惊诧。

  “那些外邦人说的话,你能听懂?”唐啸怀疑道。

  唐果儿给他一个白眼:“爹,人家都来咱这做生意了,肯定学会了咱的话啊。”

  “噢,这样,我还以为你乱说糊弄我呢。”

  “爹!”

  “嘿嘿,爹瞎说的,瞎说的。”

  “哼。”

  唐果儿说过瘾了,和乔穗满一块去煮饭,奔波劳累后,蒸干饭吃才最实在。

  蒸了满满两盆干饭,把带回来的肉干热了,再煮一碗菜汤,众人便在堂屋吃饭。

  因明天还要正式做顿好的,唐啸和小石多留了一晚,明儿吃完饭才回河东村。

  饭后洗漱完毕,乔穗满躺在熟悉的床铺上慰叹出声:“啊……”

  “还是家里睡得舒服是吧?”陆冬青笑着进了被窝。

  乔穗满立马转身缩进他怀里,双手紧紧搂住陆冬青的脖子,没忍住自己凑近在他嘴上咬了好几下,随即就被人反压住,堵住唇只能发出轻微声响。

  分开睡了半个月,乔穗满舍不得推开陆冬青,悄悄看一眼床里边独自熟睡的汤圆,低声道:“这臭小子,还挺快活。”

  陆冬青的手钻进衣襟里,没做到最后,但也很满足了,笑道:“多亏了他能吃能睡,咱才能做别的事情。”

  乔穗满嘴角微微勾起,双手也在陆冬青身上作乱,腿挂在他身上,紧紧抱着,脸埋进陆冬青胸膛,微微喘气。

  亲亲抱抱好一阵,两人才稍稍分开,不一会又缠在一块。

  边上的汤圆小朋友在睡梦中皱起眉,小手握紧,像在责备阿姆今天不拍他肚肚哄他。

  第二天陆冬青两兄弟落好坟后,乔穗满和唐果儿分别在新坟前上了香,一大家子给陆来安烧了纸钱,以后清明,总算不怕没人供奉了。

  昨晚休息得好,乔穗满满面红光,做了好几样大菜,辣炖排骨、栗子鸡、和酱香猪肘,样样都香气扑鼻,勾的人馋瘾都上来了。

  陆雪松和唐果儿去河里叉了两条鱼回来抹上盐巴就在院子里烤,汤圆在一边看得口水直流,小团子默默给他擦掉了。

  加上两盘炒菜,和过节时的饭菜同样丰盛。

  在外面虽然也吃得好,但还是比不上家里柴火做出来的好,乔穗满吃了整整两碗饭,肚皮都撑起来了才停下。

  在家歇了两天再没不适,趁着天气好,带上小汤圆,乔穗满和陆冬青又驾着车吱吱呀呀回镇上。

  快完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