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山河永固>第59章 拉拢意

  最近瑞昌帝身边又多了两个宠信的道士,今日开炉祭坛,请瑞昌帝入殿聆经。为此,瑞昌帝提前三日沐浴焚香,今日要在殿内待足四个时辰,期间不得外出。魏兴嘱咐两个小太监守好殿门,借此抽空出了趟宫。

  “有劳公公跑这一趟,”暖阁内,孔令行亲手替他续上热茶,“您得皇上器重,日日贴身随君,不似我如今整日清闲。”

  魏兴指尖轻轻叩了两下桌面,八分满刚刚好。“丞相说笑了,您位及丞相,每日还不是千头万绪?”茶是好茶,氤氲起来的雾气腾着清香,魏兴从中嗅到了示好的味道。

  “要我说,如今满朝上下,谁能有衡王殿下忙呢?我哪怕身处相位,那也都是臣子,抵不住皇上队对我千防万防呐。”

  前不久,晏谙上书奏请将火铳投入战场使用,这一请求得到了包括端平侯一脉武将、及安怀元一脉新入朝者等诸多附议,瑞昌帝无视了几道质疑的声音,命工部先制作一批投入使用,很快得到了晏谦传回的良好反馈,遂扩大制造规模,预备大量运往前线。

  魏兴笑了笑,“凭您的资历,何苦与年轻人争个先后。”

  “年轻人难免都有些意气,有点什么想法,总要大刀阔斧地做出点什么。可咱们这把年纪的人了,哪经得住这番折腾?”孔令行觑着魏兴,“皇上的身子,近来也不大好了吧?”

  否则又怎会着急挑选有名气的道士替他炼丹。

  “圣体是否安康,只有宫里的太医心里清楚。”议论圣体是大忌,魏兴避而不答。

  “公公都坐在这里了,何必还对我保留什么?”孔令行笑笑,“这里没有外人,咱们私下里说句不恭的话,如今皇上正是倚重您的时候,这若是新帝登基年青力盛,正要亲力亲为,您手中握着的许多权柄,岂不都要拱手托出?如今衡王虽然得意,可孰轻孰重,我相信公公心中自有盘算。”

  “如今说这个,为时尚早。”

  “居安思危,早做打算才好。”

  魏兴不语。孰轻孰重,他心中自然有个盘算,瑞昌帝的身子虽然大不如前,可如今瞧着也尚能撑上一段时日,他一来不想这么早把自己拉入阵营,二来,更想吊一吊孔令行的胃口。

  “我若不是刚开始轻敌,如今也不会被人踩在脸上。有了我这个前车之鉴,公公还要迈入我的后尘吗?”

  “储君已定,未来的新帝还能有旁的人选不成?”魏兴抬眼瞧他。衡王虽然成了点气候,可怎么看都不够跟太子抗衡吧?孔令行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不至于就这样便慌了阵脚,两人打太极似的相互推了这么久,魏兴其实还是把不住他的目的。

  “一个衡王自然差得远,可他如今和怀王也走得近,加之我又与皇上离了心,是以有些棘手。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最不喜欢被动的局面。”

  “丞相需要咱家做什么,不妨直说罢。”魏兴斟酌片刻,心中那杆秤依旧斜向了来之前就知道的那个答案。

  “我就知道,公公定能给我个痛快话。”孔令行抚掌轻笑,“眼看这一大批火铳就要启程了,押运之人却迟迟未定。本朝惯例,监军出于宦官,公公在皇上面前说句话的事,想来应该不难。”

  魏兴微微皱眉,孔令行看上了那批火铳,这里头的信息量可就大了。他还以为,太子的地位如此稳固,孔令行除去明面上的,背地里不会准备太多……

  “工部也有丞相的人吧?这个数量……还不够吗?”他试探问道。

  孔令行笑而不答。

  魏兴便心下了然了,是了,孔令行这样的人,怎么会把胜算全都压在别人身上?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丞相既然开口了,若不在皇上面前提起,倒显得咱家没甚诚意了。”

  “若非我如今在皇上面前说不上话,倒也不会麻烦公公去替我开这个口。公公放心,您虽是保举人,可来日就算东窗事发,这脏水也沾不到公公身上,我自由后手。”

  魏兴摆摆手,就算人是他保举的,也不至于因为这个就给自己惹上一身麻烦。

  “至于第二件事,”孔令行摸出一个小匣子,打开推到魏兴面前,里头是两枚深棕色的药丸。

  “不止皇上身边有能人异士,恰巧我这边也有两个能手。”他含着笑,“您瞧,我这丹药与皇上服用的,有几分相像?”

  缄默片刻,魏兴冷笑道:“丞相就这般等不及了么?”

  “那自然是上头坐稳了,我这底下的才能心安。公公也不必多疑什么,天下丹药成分大抵相似,我这……也不过是比皇上平时服用的多了些剂量罢了。”

  两道视线在空中交锋片刻,终究是魏兴先垂眸,伸手扣上匣子放入袖中,“丞相既然拿出来了,就没有教您收回去的道理。只是,希望往后储君即位,莫要忘了咱家出过的这份力气。”

  孔令行满意笑笑,“这是自然,公公放心便是。”

  宫外人多眼杂,叫人撞见了不好,魏兴没有多留便回宫了,挥退了两个小太监,独自站在店门口守着,总是时不时抚上袖中的木匣,上头的棱角硬得硌手。

  都说伴君如伴虎,他作为帝王身边贴身伺候的人,无一日不是战战兢兢,揣摩着圣意过活。从一开始处处留心观察帝王喜好,到后来仅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清楚帝王喜怒……几十年间,魏兴跟在瑞昌帝身边,陪着这权力顶峰者见了无数形形色色的人,度过了无数或欣喜、或难熬的时刻,将上位者的权力、艰难,还有孤寂,全都看在眼里。满朝文武心思各异,皇帝心里明白的,他其实也全都清楚。

  瑞昌帝年纪大了,他这个在身边伺候了一辈子的人自然也差不到哪去,到底是老了,临了竟也在意起情感来。

  可感情这东西,注定不能用来讨生活。

  注视夕阳逐渐西沉,直至最后消失在宫墙之下,倦鸟早已归了林,只偶尔有一两只黑鸦掠过天际,带出一抹残影,眨一眨眼睛便无处寻觅。魏兴沉沉叹了口气,身后的殿门竟如此沉重,迟迟没有打开的意思。

  一直到天色黑透,魏兴等得腿脚都发麻了,瑞昌帝才终于拖着满身倦意从殿里出来。外头凉,魏兴忙给系上披风,再伸手搀扶。

  瑞昌帝皱了皱眉头,“手这般凉。”

  魏兴一惊,“奴才该死,冰着皇上了!”

  “这么久就站在风口里吹着,也不知道避避。”瑞昌帝边走边道。

  “皇上在里头辛苦,奴才哪敢躲懒,”魏兴扶着他上轿,“下次奴才教人备个汤婆子,提前把手给捂热乎了。”

  “天气冷了,记得添衣,莫要着了风寒。”瑞昌帝随口道。

  魏兴怔了一下,忙应道:“奴才记下了,谢皇上关怀!”

  在没人看到的地方,用力咬了咬后牙槽。

  轿子稳稳地抬起来,走在宫道上一路无话。

  到了寝宫里,魏兴伺候着皇帝睡下,更衣时状似无意见提及:“预备送往前线的火铳已经清点完毕了,只是……还差个押运的人。”

  瑞昌帝闭着眼睛,魏兴摸不清他眼底的情绪,“皇上认为,派个监军去如何?”

  一时没有得到回应,魏兴补充道:“只是负责押运,交接完便可返程了,怀王殿下在那里,想来用不着监督什么。”

  绍宁皇帝时出现过监军耽误战事的事,从此各代继位者便知道监军多有弊端,容易限制主将,因此这一制度虽没有正式作废,却也有许多年不曾启用过了。

  “也好,那便由你挑个老实可靠的,跟着车队出发便是。”瑞昌帝发了话。

  魏兴连忙应是,“这批火铳若能发挥大用处,衡王殿下功不可没。”

  瑞昌帝侧依在榻上,捏了捏眉心,“朕头疼得厉害,你去取一丸丹药来,朕服了好入睡。”

  “不如……奴才替皇上按一按吧?”

  “不用,去取便是。”

  魏兴只得应是,顿了顿,转身取出一丸丹药,伺候瑞昌帝服下,又端来茶水送了送,待瑞昌帝躺下了,才放下帐子,轻声退了出去。

  不日,运送火铳的车队如期启程。车上装的都是重铜铁,一辆辆马车经过,在地上压出深深的车辙印。

  晏谙望着逐渐远去的车队,再一次向端平侯确认:“每一杆火铳都是经过检验、确认无误的吧?”

  端平侯颔首:“装车之前,我也让自己人反复检查过了。”他笑了笑,“难为殿下如此费心。”

  “军火大事,不得不上心。”

  “粮草物资一应俱全,军械也都合格。你我远在京城,该做的都做了,这场仗剩下的就看晏谦的本事了。”

  “皇兄得过侯爷的指导,作战上也有天赋,但从最近的战报上来看,阿布尔斯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但愿这批火铳能帮到他,助他早日凯旋而归。”

  回府之后,晏谙一个人待在书房里,面前虽然摆着本书,却被他翻得乱七八糟,半晌一个字都没看进去。故岑拿着份请柬推门进来:“王爷,太子送来了请柬,今晚在东宫设宴,王爷去吗?”

  “不去,寻个由头推了便是,谁有心思赴他的宴。”晏谙烦躁地把书一扣,求助似的抬头望向故岑,“我心中始终不安,总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

  可是是什么事呢?如今这桩桩件件,早与前世不同了。

  “火铳已经运向前线了,侯爷也说了叫人反复核查过没有问题,王爷该放心了。”故岑也只能宽慰,“王爷是不是最近事务太多,累着了?”

  “我不知道……”晏谙忽然伸手抓住故岑的手腕,“你说,孔令行忍了我这么久,下一步会做什么?他是会冲我发难,还是会冲谁发难?还有太子——要不今晚这宴我还是去吧。”

  故岑将请帖放下,另一只手拍了拍晏谙的手背,示意他安心,“要真是如此,那王爷就更不该去了。王爷定一定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路来这么多事不都有法子应对吗?”

  深深吸了一口气,晏谙道:“外人面前总是游刃有余的,其实许多事我心里头都没底,没有人给我兜着,总得藏好了不敢露出来。也只有在你面前,才好意思拿出这副没出息的样子。”

  说着说着,自己先笑了出来,笑完了方发觉心里安定了几分。

  故岑跟着莞尔:“王爷的心思,属下替您兜着,至于这一个一个的难题,属下却不怕,敢陪着您走下去。”

  不料就是这场没有去的宴席,当晚就出事了。

  作者有话说:

  这两章配角的戏份可能有点多,这卷马上就要收尾了,所有人都在动起来,不过放心,主角马上就有一票大的,之后纯甜!都是糖!

  (摆个筐筐准备发糖,发完了会收回评论和海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