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明月湖>第25章

  1985年春。

  演出很短,不到两个小时就结束了。所有的演员都回到台上鞠躬谢幕,穿着中山装的杜誉也在其中,就站在赵毅和李淑茵旁边。

  “走吗?”宋同问他。

  赵捷全部的心思都在台上,以至于并没有听见对方的话。

  宋同无奈地轻推了他一把:“小赵?”

  “诶!”他猛地回过神来,侧身面对宋同:“怎么啦?”

  宋同笑了:“有这么好看吗?”

  人家问的明明是谢幕仪式,可赵捷的第一反应却是站在台上的杜誉。他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方才那人站在台上的样子,不知怎的,刹那间双颊又红又烫。

  好在这时观众席的光线不好,对方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反常。

  “既然这样,那你再看一会儿吧,我先走了。”宋同虽然仍在笑,但言语间多了些关怀与忧虑。他压低了声音:“你要是遇上了什么事,可以跟师兄说,别不好意思。但凡我能帮的必定义不容辞。”

  直到对方走远,赵捷才意识到,方才宋同是在担心自己。

  他难为情地揉了一把自己的头发,把最近发生过的大事小情全都事无巨细地回想了一通,心里愈发困惑:

  老齐说得没错,我果然像丢了魂。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叹了口气,再次抬头时猛然发现,原来答案竟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简单又清晰。

  杜誉站在不远处,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原来在他没意识到的时候,连谢幕的流程都已经走完了。

  剧场里的灯重新亮起,杜誉的面容在赵捷眼中清晰无比。杜誉对京剧这个行当的确是满心热忱,看得出来他心情极佳。

  仿佛对他来说,只要还能唱戏、只要他的戏还有人愿意听,他就不会惧怕这世上的任何事。

  忽然之间,赵捷的心跳得很快。明明时值温暖的暮春,他的手心却冒出了阵阵冷汗。

  好像世界全部安静了下来,他再也听不见任何嘈杂,只能听见自己砰砰的心跳。

  他的灵魂让他抬起头:你看看面前这个人,你快看一看。

  “我走了。”不知过了多久,杜誉对他说。

  “这就走吗?”赵捷问。

  “要不呢?”杜誉轻轻挑眉。

  赵捷环顾四周,发现剧场里空空荡荡,只剩了他们两个人。

  “你爸妈跟我说,他们知道你可能有些专业上的事情要问我,所以先行一步。”杜誉笑道:“可我看你一直在发呆。”

  “是吗?”赵捷的手变得像冰一样凉。

  “你赶紧回家吧。”杜誉脱了外套搭在肩上,明明头发花白,身形与面貌却显得很年轻:“我也要回去了。”

  赵捷忘了自己是如何出了剧场的门,又是如何走完从省京剧团到家门口的路。等他意识到的时候,他已经吃完了晚饭,洗漱过后安安静静地躺在卧室的床上。

  房间的窗户和窗帘都没有关,而灯关着,里面的人与外面的春夜只隔了一层薄薄的纱窗。月光温柔,晚风清凉,正是一年到头最舒适惬意的时节。

  赵捷在心里质问:你为什么要这样放任自己呢?

  是的,就是放任。他给自己的行为下了这样的定义,任性却迟钝。

  你想要真心换真心,你换得来吗?

  只怕是个傻子吧。

  他的脸依然像烈火一样发烫,而他的手却冰凉得过分。

  赵捷翻了个身,面对着雪白一片的墙。就好像这样做能让他真实地对面自己一般。

  所谓面壁思过,大抵如此。

  不错,杜誉三十多岁了,是一个圆滑世故的人。

  他八面玲珑,和自己四十多岁人到中年的父母一样,和师父在世时一样,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会优先考虑是否合适得体、是否会有所损失。他早就在看不到头的光阴岁月里学到了如何谨言慎行,如何保全自身。

  可这又怎么样呢?

  年轻的赵捷天不怕地不怕,他想:我不是个懦夫。

  我愿意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想法,也愿意为此负全责,承担起所有的痛苦与快乐。

  是的,我愿意负责。如今的我近乎一无所有,可我愿意用我剩下的后半辈子生命来负责。

  这个想法一出,赵捷自己都被吓了一跳。他立刻进行了自我否认:不行,我的命没办法全给他,我还有已故的师父和周派京剧艺术,还有父母双亲。

  他甩了甩脑袋,觉得自己大概是疯了:八字没一撇的事,竟在自己的脑海中浮浮沉沉,成了一番血淋淋的模样。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可赵捷丝毫没有睡意。

  他的感官已经很疲累了,可他的大脑偏偏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宛如一个局外人,条分缕析地剖开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坦诚地讲,被杜誉吸引这件事对他来说其实不能算意料之外,但赵捷一时间无法接受。

  我当然可以崇敬他、爱戴他、尊重他。他在艺术上是如此优秀,既不乏与生俱来的天赋,又不缺后天孜孜不倦的热爱与上下求索。

  可我为什么会试图选择一种最不体面的方式接近他?

  令赵捷最不解的是,这竟全然出自本能。

  赵捷发现自己果然是过于年轻了,连本应该最了解的自己的想法都看不透,遑论揣摩别人的心思。

  第二天早晨,他五点多就起来洗漱。

  赵毅在惊讶过后盯着他眼下的两片乌青,难以置信地向他确认:“小伙子,你昨天该不会一夜没睡吧?”

  “是。”赵捷不好意思地笑了,毫无底气地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刚出卧室门的李淑茵听见他这句话,朦胧的睡意瞬间荡然无存:“这是怎么了?总不能是因为这周末的演出。”

  在第二次的小剧场,他就要上台表演了。

  “或许吧,我大概是有点儿紧张了。”赵捷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拼命表示认同。

  可这实在是个过于拙劣的借口。

  听了这话,李淑茵瞪了他一眼:“胡说什么?之前那么多大场合你都没紧张过,偏偏为这次的小剧场慌了神?糊弄谁呢?”

  赵捷自知理亏,生怕说多错多,不敢再说话。

  李淑茵叹了口气,开始语重心长地规劝:“在这个社会上,常言说亲兄弟都要明算账。除了父母,少有人真心盼着你好呀。你的事不跟父母说、不跟你最亲近的人说,还想跟谁说?”

  身为年轻人,赵捷听到这种话,第一反应却是不舒服。

  见他如此表情,李淑茵叹了口气:“算啦,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明白这些干嘛?”沉默了许久的赵毅突然说话了:“人情世故、世态炎凉、尔虞我诈,难道还是什么好事吗?”

  “别理你爸爸。”李淑茵无奈地笑了:“他昨天晚上受了点儿刺激。”

  “怎么了?”对方越这么说,赵捷越是好奇。

  他终于能把注意力从自己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中抽离出来,关心一下身边其他人的事,倒像是一种暂时的解脱。

  “他老家的亲戚打电话来,说要翻盖新屋,手头上紧,想借点儿钱。”李淑茵解释道。

  “这有什么可难为的?”赵捷不明白:“咱们家暂时用不到多少钱吧?给别人救急不好吗?”

  “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赵毅穿上外套,没好气地说:“我出去买饭。”

  “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借钱了。”赵毅出门后,李淑茵说:“那些人哪里是缺钱用?就是瞧见你爸爸这些年工作干得挺顺利,眼红而已,占不到好处就觉得吃亏。”

  她挽起自己的头发,不知是在对赵捷说话还是在自言自语:“人都是这样,恨你有,笑你无。”

  赵捷终于明白,原来今天早晨自家父母稍显莫名的感叹不止是因为自己。

  “人都是这样?”他重复了一遍李淑茵的话。

  “对,没有一个例外。人性里本来就带着自私、冷漠、固执和偏激。”李淑茵梳好了头发:“所以古人说过:‘防人之心不可无’。”

  赵捷觉得这话很耳熟,忽然想起杜誉也曾提及。他疑惑地想:难道历经过世事的人都会这样认为吗?

  不过他敏锐地体察到了对方话里的落寞与失望,故而试图说些什么以表宽慰:“妈,你太悲观了,不能总想着这些。人和人之间还是有好的一面的。”

  李淑茵笑了,笑意很复杂,似是既因自家儿子的懂事和成长感到欣慰和自豪,又为自己作为家长竟然需要晚辈来宽慰而深感自责、愧疚和不悦。

  “行啦,去把碗筷都拿出来,你爸就快买饭回来了。”李淑茵指了一下厨房。

  这件小事过去,赵捷的心思难免又回到了杜誉身上。

  骤然明晰了自己的意图,他并没有感到一丝一毫的轻松和坦荡,反而觉得身上背了几千斤的大山,举步维艰,前路茫茫。

  心中装了事,就连平时极爱吃的油条和豆浆都变得索然无味。

  “小心点儿!”赵毅眼疾手快,扶住了赵捷面前险些倒下的碗,那碗里还有小半碗的豆浆。

  “都怪我。我昨天没睡好,到现在也迷迷糊糊的。”赵捷十分难为情。

  赵毅被他气得不轻,恨铁不成钢似的:“不缺吃不缺穿,有什么问题能让你烦成这样?就这点儿出息。”

  “爸,我错了。”赵捷诚恳地道了歉。

  “快吃,吃完了赶紧上班去。”李淑茵叹了口气。

  作者有话说:

  卑微作者碎碎念:最近看MBTI,感觉像赵捷这样格外专注自己的思想世界、共情能力强、深情又专情的理想主义者应该是nf人吧(我也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