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执子之手gl[修真]>第263章

  开府建牙后的楚摘星比之前还闲了几分。

  倒不是因为没事干, 而是她直接去了一封信,让庄聿连同她手底下的半个文官班子集体过来了。

  也就是她还存着几分徒弟年纪小,没怎么历练过事,怕不稳当的怜惜心思, 不然她能把整个文官班子连带着祝余手底下的人一起给抽过来。

  平野城遭此一难, 民口十不存一, 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也多亏了庄聿数年历练, 如今已经称得上政务娴熟, 这才没让各式文牍把楚摘星给埋起来。

  就是不知道庄聿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被扯着东奔西走,四处救火,会不会一边批复文牍, 一边在心中痛骂她这个当老大的。

  但这也不重要, 她拨给庄聿的办事地点可是在街对面呢。不骂得特别大声她是听不到的。

  楚摘星磨了磨指甲, 终于不再紧盯着身前巨大的沙盘。

  这是祝余在在听说她意欲领兵去外域, 让讨逆将军这个称号名实相副后, 打发人紧急送过来的。上面根据四海会探听到的情报标注着敌我双方最新的阵线、兵力、态势, 放在外间绝对是万金不换。

  楚摘星也给出了符合这个沙盘的待遇。

  她把将军府的东跨院几间屋子给打通了, 专门用来安置这个沙盘,更别说自从到后, 日夜琢磨不休。还特地嘱咐祝余打发来的四海会管事, 若有变动, 无论早晚,尽可报之。

  别看这说起来简单, 实际上已是十分不易。

  城中屋舍在连番大战中折损颇多,庄聿到现在还在召集人手清理废墟, 把能用的建材都废物利用。

  少有的几间占地广、装潢好,还没被波及的地底也不知埋藏了多少罪恶, 涌出多少无辜,着实不大吉利。

  所以楚摘星的讨逆将军府在千挑万选后,选在了一个城东,非常靠近外城,不过三进的小院子,庄聿的办公地点不与她的将军府在一块也实属无奈。

  要不是院子里升起了讨逆将军和楚字大旗,实与一富户无异。

  楚摘星眼睛离开了沙盘,但人却不自觉的绕着沙盘在转圈圈。像个没头的苍蝇绕了两圈半之后,终于停了下来,双手撑在沙盘的木质框架上,重重吐了一口气。

  找不到机会,确切来说,找不到好机会。

  常年用兵本就对域内的民力物力是个沉重的负担,高阶修士也不是那地里的土豆,随便撒一撒浇浇水,秋天就能有个不错的收成。

  那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突破的。而且还会有闭关感悟、寿元将至不能任事,不是嫡系,为了保存实力经常阳奉阴违的。

  把这些再刨开,能用的就更少。

  加上前些年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连番失利,这一部分能用,堪称定海神针的高阶修士还折损不少。到如今哪怕是把域内所有能调动的修士都压了上去维持防线,可看纸面数据,也不过是将将持平。

  出于谁也无法短时间奈何谁,敢走出第一步就要做好激起全面,没有回头路的战争的冷威慑,这才还能保持着面子上的和平。

  但如果算上玉皇朝此时颓势尽显,往昔臣服于下的各大宗门,有不少修士都生出了明哲保身,静待时变的心思,玉皇朝率领的实力就要落入下风。

  这些应当都是她未来的基业,可这份这么大的饼该从哪里吃,怎么吃,她还没想出头绪。

  这必须得想明白,不然她哪怕费尽千辛万苦吃到了饼,却把肚子撑破了功亏一篑。

  楚摘星从手边的普通小木盒中摸出了一面精致小巧的红旗,这是代表着己方兵势的颜色。

  沉吟少顷,复又投入。时机不至,不可强求。

  为帅用兵,首在一个稳字。所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就是这种思维的具体体现。之所以因为兵力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就是为了求一个稳。

  兵者,死生之地,立尸之所,上位者轻轻一个动作,下面就是无数人趋锋蹈火,冒刃陷阵,不可不察。

  而兵法中的正奇皆用,也是正在前,奇在后。就是为了告诫用兵者在使奇计前注意正,须得在情急僵持之时才考虑用险弄奇。

  否则在整体实力不如地方的情况下还强要用奇计,出险招,否则兵败身死为天下笑尚且是小事,若是随意浪战致使局面倾覆,则罪莫大焉。

  现在这种表面僵持,但内里稍逊一筹的状态就不是个出奇计的好时机。

  可要改变这种现状,也只有出奇计。

  如今之局势,不就是数年前元出奇计,一口气吞掉了十万精锐,然后不断蚕食袭扰造成的吗?

  没道理元能做初一,她做不得十五。

  只是看布防图,少有她熟悉的风格,估摸着如今魔族的兵权多半是元在掌握着。

  如此严整,没有机会啊。

  而且就是真有了机会,她还得防着是元的引诱之计。

  大麻烦,烦死了!

  楚摘星捏了捏眉心,暂时把这件烦心事抛到脑后。反正她现在这个讨逆将军还是个空壳子,无兵无将,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还是得一步步来。

  然后踱步到书案前,拿起摆在书案上折子堆的最上面一本。

  虽然庄聿有能力替楚摘星处理完所有的事情,但有些事情本身就是权力的象征和延伸,非当权理事者不可为之。

  所谓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就是如此。为君者再是垂拱而治,祭祀宗庙天地与军事战争的活也是不能推的。

  否则轻则丧君威,重则失社稷。

  连个橡皮图章都做不好,还待在那个位置上吸食万民的血汗作甚!

  所以除非庄聿是想取楚摘星而代之,否则就一定有些事情要楚摘星亲自处理。

  当然楚摘星仍然有办法躲懒,那就是把这些该她处理的事情,通通推给认定的继承人。

  可现在徒弟不在啊。

  楚摘星在心中第无数次想念自己乖巧听话的徒弟,然后一目十行的扫过折子。

  这份折子是原平野城的世家大族及宗门的掌权人联名上的,其大意为感谢楚摘星的救命和援手之恩,对她将讨虏将军府设在此处表示了欢迎,表明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向他们开口的臣服意愿。最后祝她身体健康,诸事顺遂,小心翼翼询问是不是有那个荣幸亲自上门拜谒。

  辞藻优美,引经据典,可惜楚摘星看是看明白了,但十分嫌弃如此繁琐,换个文化造诣稍微差点的都看不懂。

  心中有了主意,以后她这讨虏将军府的公文必须简明扼要,最好是用大白话,三句话就进入主题,少些表面文章。不然庄聿这种博闻的还好,看懂不是问题,她打算从弟弟手下抽的那些干吏就要抓瞎了,说不得还会被糊弄。

  楚摘星一边想着这份精简公文的檄令该怎么写,一边根据自己的日程安排回复上了时间,允许他们上门拜谒。

  如今重建平野城的步骤才进行到移民安置,还是需要借助这些原先世家大族、宗门的招牌一用。

  而且这些人用着也放心,无需太过担心会反水。

  一则这些人的命都是她从源手头救出来的,时下儒学渐深,时风质朴尚义,这救命大恩摆在眼前,无论这些人愿意不愿意,背叛她都是一个已经被彻底划掉的选项。

  否则世人的眼光和议论都能让他们再无容身之处。

  二则他们虽是被楚摘星救出,捡回一条命。但落到源手头哪里讨得到好去,受到伤害最小的都是修为跌落一个大境界,需要不断短的时日修养才能恢复元气。

  再加上往昔所倚仗的势力宗族被一扫而空,就像是那被拔了钳子的螃蟹,失去了横行霸道,纵横一方的本钱。

  如今他们失了势,空出这么大一块地盘来,要是没有楚摘星这个突兀冒出来的讨虏将军镇着,早就被外面那些虎视眈眈的扒皮抽筋,敲骨吸髓了。

  相较之下,楚摘星只是要了他们的地盘,再借用了他们的名头,没有借他们祖产和项上人头一用,已经称得上难得的仁义之主了。

  所以哪怕和谢七溪一样对楚摘星这个讨虏将军心存疑虑,还是忙不迭地过来拜山头。

  一群被吓破了胆子,惶惶不可终日的可怜家伙罢了。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从中挑出两个得用的,否则哪怕是挂招牌,她都嫌浪费灵石。

  楚摘星很快就处理好了这件事,不过第二件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第二份折子的内容同样是拜谒,不过人变成了附近玉皇朝的官员。

  要说对楚摘星这个横空出世的讨虏将军反应最大的是哪些人,那必须得是玉皇朝的官员们。

  他们在玉皇朝中深耕多年,太清楚玉皇朝对名位上的悭吝了。别说是开府建牙这种位极人臣的超品待遇,就是兢兢业业一辈子,想弄个二品致仕也不容易。

  虽然楚摘星昔年在中千世界身先士卒,诱敌深入,尽歼入侵中千世界的数万大军的战功非常大,论功行赏别说是得个讨虏将军,开府建牙,就是封侯也未尝不可,但朝中昔年对她的态度不说是视而不见吧,也能说是自生自灭。

  这功劳可是踩着他们玉皇朝的人才得到的,不抓她小辫子找她麻烦就算了,还想着得封赏?做梦去吧。

  结果态度突然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仅尽录前功给了封赏,这封赏的程度还异乎寻常,居然是自由选择地方开府建牙。

  也就是谢七溪还没来得及把消息给传回宗门去,否则以楚摘星现在掌握权利之宽泛广大,少不得要被人说一句奉旨造反。

  前后相差如此之大,这些人想要前来一见探探口风也是正常。

  要不是现在高层倾巢出动去了外域镇守,一时间联系不上,他们都想问一问楚摘星是不是刚被查出是上面哪一位的私生女了,不然完全没道理这么干啊。

  不过无论如何,彼此间名位悬殊,楚摘星年少早贵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他们要还是不会看眼色,及时来烧热灶头,今后被穿了小鞋可没处哭去。

  楚摘星看着折子,心中暗骂,一群办事不行,钻营挺会的废物篓子。

  她还真不是信口开河,玉皇朝都危险到了昊天以身作则坚守在第一线的地步,所以但凡有些能为的绝对都被昊天抽走了。否则也不会发生在她来到平野城之前,驻守此地的玉皇朝官吏就在先前一波的魔潮中弃城而走的事情。

  况且昊天确实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放权和支持,可彼此斗了那么多年,不使点小绊子都和他小肚鸡肠的人设不符。

  一个良才也不会给她留,粮仓顶多给她留个底。

  所以她也没真的像那份天旨上所写,找个物阜民丰的地方说开府。

  只是这帮混蛋,实在是见了糟心,不见又怕他们惶恐不安,逼急了跳墙,给她捣乱。

  罢了罢了,还是见吧,左不过恶心一阵,到饭点的时候少吃一碗饭罢了。

  楚摘星笔走龙蛇,快速把第二份折子给批了。

  至于第三封折子,是庄聿写的。

  内容是请求她仿照玉皇朝科举之例,开科取士,挑选良才充实官吏缺额。

  至不济也要把开府建牙中的察举权给用起来,四出使者前去征辟,不然现在因为人少施政还比较容易,等到往后人再多一些,阻力就会成倍增长,还是要未雨绸缪。

  折子尾部还附上了一份长长的名单,均是庄聿的旧识故友,才能可堪一用,要是她也觉得行,就尽快派人去征辟。

  这的确是件要紧事,楚摘星用毛笔挠着头,思考着怎么把这件事给办好。

  说到底还是时下的二元统治造成的,时人乡土,抑或言之地域观念很重,由此造成相对排外的风俗,严重一点来说就是地域互黑。

  尤其是大千世界的人,他们生来就处于灵气充沛的环境中,稍有天分就能步入筑基期。比之小千世界,乃至于浮羽界的民众犹如云泥之别,生出高人一等的心思也不奇怪。

  君不见以楚摘星的战绩,入万剑盟挑战还会被人腹诽是乡下地方来的,认为她鄙薄。遑论那些只有治政理民之才,武力不足的原北武会诸多管事了。

  现在还没闹将起来是因为城中已经没有多少人,少有的几个还是劫后余生,只想着先活下来吃饱穿暖,没心情在意提供帮助的人是什么身份。

  而在楚摘星的规划中,她是准备等这城中稍稍安定一些就从宗内提上数千精卒,去把这周遭荒山野岭中的盗贼、寇匪、邪修通通剿灭,让藏匿其中的流民隐户归于城中充实人口的。

  诚如庄聿所忧,手边要是没有点能压得住场面的人,这讨虏将军的位置也坐不稳。

  只是这份名单吧,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庄聿是打算用自己过往的名声为她背书,把更多的人拉到她的战船上来。

  能让庄聿说出有几分本事,那就一定是有些本事。

  只是这些人却不一定肯来,依楚摘星估计,能有十之一二就不错。

  谁让她骤然居将军高位,在士子中间没有名声,没有让人望风而投,纳头便拜的本钱呢。

  这是好意,但楚摘星不打算接受。不是提防庄聿安插羽翼趁机架空她,而是她的骄傲不允许她接受这份好意。

  借庄聿的力,何如她自己打出名声再招聚羽翼。玄可以做到的事,没道理她做不到。

  楚摘星正在想着如何婉拒,忽听人来报:“府门外有四人求见,言是将军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