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科幻末世>御星空>第83章 揭开人类的历史

当星元人发现了发射长波的来源之后,并不是因为那个发射源多么的宏伟,而是它太小了。

这个发射源只有t1护卫舰三分之一大小,体积不过不到一千立方的样子。

很奇怪的是,连海牛级巨舰都难免受到双星的引力干扰,这个小东西,居然能就这样漂浮在星空中。

因为从它身上没有发现任何的能力波动,就像是一个陨石一样漂浮着,但就是这样,它仍然有着不同于陨石的自主轨道。

这显然是,超出了星元人理解的科技能力,这让星元指挥官们,立刻又燃起了好奇心。

在科学家的指导下,海牛级向那个小东西,用不同波段的波长进行照射。

在某个波段的照射下,那个小东西发出了一段短波,当监听到这种短波的时候,星元的科学家都兴奋地跳跃着。

那是因为这种短波,现在大裂缝南部这些残片星系都在使用,那是一种终端距离通讯的波长。

在他们的解密下,终于得到了有效的信息,

“请表明身份,并且提供血液样本,否则60分钟后,资料保存基地,将启动自毁程序。”

当解密了信息之后,却难住了所有的科学家和指挥官,因为让一艘海牛级这样的巨舰,如何能实现那个小东西的要求。

将那小东西拉进海牛级的舰体里似乎就能解决了,可惜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当海牛级用于修复武器的机械臂抓住那个小东西的时候。

那个小东西却发出另一段信息,

“任何强制性的控制手段,都将立刻激活基地的自毁程序。”

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得到验证前,对于这个小东西,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性的手段。

那么如何能够将人类的血液,送到那个小家伙那里呢,太空行走?连海牛级都很难抵御的引力,人类个体一出去,就算不会被引力撕碎,也将成为这个恒星系的一个尘埃。

最后还是一个随行的暴风族族人提出一个方案,他现在的实力已经接近他们传统的行星级,也许他能够抵御双星的引力,而不被撕碎。

这个方案遭到了星元指挥官们的反对,经历了这几年的战斗,暴风族人对于人类的帮助太大了,他们不能让自己的朋友去面对这未知的风险。

最后还是在布班长老的说明下,终于采取了这种方案,原来进入大裂缝北部以来,暴风族族人发现他们的修炼变得事半功倍起来。

这位暴风族勇士,就是其中除了布班最强大的一位,他经常离开星舰,在宇宙空间里吸收能量,来进化自身。

当然这个暴风族离开星舰,也穿戴了专门为暴风族设计的单兵装甲,装甲能提供一个小时的维生环境。

并且用一个能拖拽小型星舰的光缆焊接在单兵装甲上,防止它被引力或者宇宙风所影响。

当那个小东西的自毁时间还有二十分钟的时候,暴风族族人,终于携带者那艘海牛级星舰指挥官的血液接近了。

当那个暴风族人,将包裹着纤维的血液送到那个小东西的面前时,那个人类造物,从机体内伸出了一个小平台。

暴风族族人将血液放在那个小平台上,赵天谕就急忙命令,那艘海牛级赶紧将暴风族族人拉了回去。

又过了半个小时,那小东西发出了一段信息,

“血液检测完毕,并没有发现基因变异,请求接入!请求接入!”

赵天谕下令那艘海牛级,再一次尝试将那东西拉入舰体内,然后小编队立刻返回。

这一次当海牛级用机械臂抓住那东西的时候,在没有反对的信息传出来,十分顺利的将它拉进了海牛级的武器舱。

漫长的一个多小时的等待,赵天谕等指挥官和一群科学家都来到了那艘海牛级的物资仓库。

那东西已经被消毒之后,从武器舱转移到了这里,看到实物,比起深空影像来说,是更加清楚的了解这个东西了。

这是一个二层楼高,十来米直径的类圆物体,全身漆黑,无法判断它的材质。

当科学家将星舰的智能系统接口,拿到那物体旁边的时候,那个物体表面打开了一个窗口大小的露出面。

可以看到里面是金属的构造,在露出面上,又着很多不同样的接口,科学家找到了和他们数据传输接口差不多的一个,将数据传输接了上去。

“警告,大量数据源涌入,大量数据源涌入。请提高算力和储存力!请提高算力和储存力!”

刚刚接入,智能系统就发出了警告,科学家立刻让附近所有的大型星舰的智能系统,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并且让舰队指挥,继续调动大型星舰集中在一起,他们判断十艘大型星舰的智能系统集中算力,应该能满足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但是由于不知道有多少数据量,他们必须集中更多的大型星舰,特别是算力要求很高的海狮级。

舰队的调整对于星元舰队来说,本来就是小儿科的事情,很快的十艘海牛级和二十艘海狮级的智能系统都连接在一起。

科学家开始分析那些海量的数据来,通过智能系统,他们将数据分开进行储存。

那些数据当中,有文字类型的数据,有影像类型的数据,还有一种无法定义的数据。

赵天谕这些舰队指挥们,自然对这些信息十分好奇,他们让科学专家先播放经过智能系统整理后,的那些完整的影像资料。

在他们的通讯仪器上,开始播放着一段影像,那是四名身穿灰色的长款服饰的人类,从外表上来看,是一个西方面孔,和三个东方面孔。

“我觉得我们应该通过大裂缝,向探索队,发出警告。而并不是在这里坐以待毙。”

“我们现在的能量,虽然能抵抗这座双星的引力,但是我们没有把握通过大裂缝,万一行动失败,我们将丢失人类的记载。”

“记载人类信息的人工装置又不是只有我们一处,我们只不过是最靠近大裂缝的一处而已。”

“那也不行,我知道你的目的,维生系统只有200年了,你不想再这里等死。但是万一我们迷失在大裂缝中,我们的结局跟现在没有区别,甚至会立刻死亡。我们的防御没有经过验证,比起星舰而言,我们的防御太过薄弱了。万一不能够通过大裂缝,我们这里的资料就将全部被摧毁,你应该清楚我们这个装置的使命。”

后边的影像似乎受到了影响,而变得声音模糊了起来,画面也出现了干扰。

但是仍然能看出,这四个人一直在争吵,那个提出离开这里的西方人,处于了劣势,被三个东方人一顿抢白,他无话可说,但是从脸上可以判断出,他并没有死心。

画面到这里就结束了,正当这些星元的指挥官想要换一段影像看的时候,科学家却告诉他们。

文字资料的整理已经有了眉目,那些资料的前端部分已经由智能系统排序完毕。

赵天谕他们自然听从科学家的建议,开始观看起文字资料来,

“当任何人类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说明长城星系的人类并没有灭亡。这里的人类还有希望。接下来是人类的历史,请你们认真的阅读,并且对你们现在的政治方式加以印证。”

文字很长,足足有十几万字,在这里观看显然不是最佳的选择,于是几个科学家代表,和指挥官们都来到了这艘海牛级舰桥里。

“人类不是长城星系的土着,我们来源于遥远的另一个星系,它被我们称为银河系,人类起源于银河系边缘地带,在那里有一座被人类称为太阳系的普通恒星系。”

“人类能够进行星际旅行的时候,一切的矛盾都被隐藏了下来,人类文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进程,万十年过去,人类已经成为银河系的发展水平最高的文明。”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起点和终点都和人类不同的文明系统。人类开始对这些文明采取了放任的态度,但是后来一些野心家,认为人类应该消灭那些浪费资源的低等文明。全力利用星系的资源,向整个宇宙发出挑战。”

“但是有一些保守派,反对这种杀戮的行为,他们最终分裂,为了保护那些低等文明,双方展开了大战。这场波及整个人类的战争,持续了上千年,最后两败俱伤,银河系中心黑洞也变得极其不稳定。整个银河系都面临着崩溃的风险,为了延续人类文明,保守派上层,决定立刻执行星际远航。保留人类火种的同时,对银河系之外的地方进行探索。”

“我们就是火种计划的一支,我们的目标就是大熊座方向的巨星团的其中一个星系。经过漫长的时间,我们终于抵达了这里,这里是一座比银河系小的星系,在宇宙中毫不起眼。我们的远航之中,我们的定位系统出现无法修复的问题,不知道是人为的还是由于时间过长,距离太远导致的。”

“我们决定在这座星系里生存,并且沿用人类对这个巨星团的称谓称呼这座星系,我们把它命名为长城星系。”

“我们在这里繁衍了数千年,人类的足迹已经扩展到四分之一个长城星系,可是长城星系的人类却遭遇到巨大的危机。那是一种病毒,来源于中心黑洞附近一个巨大的恒星系,这种病毒让人类的肌体产生变异,虽然生命仍然存在,但是被感染的人类,已经不在是人类了。他们个体变得强大,变得嗜血而具备杀戮的本能。”

“病毒蔓延的很快,从那座恒星系蔓延到人类的中心地带,只花了六十年,人类的敌人除了那些病毒以外,还有变异之后的‘野蛮人’,在相同的科技水平下,人类孱弱的个体,成了失败的最大原因,人类联盟的战线不断被压缩。”

“那些野蛮人似乎已消灭全人类为目标,他们的主力,竟然绕到了星系的南方,包围了整个的人类存在地域,最后现存的人类不得不使用我们带来的大杀器,宙斯炮,那是一种可以摧毁恒星系的战略武器。我们火种分支,仅仅拥有一具。”

“在宙斯炮的轰击下,野蛮人失去了大部分的武装力量,让人类得以喘息。宙斯炮的威力太大了,将整个星系的南部边缘都摧毁了,在哪里形成了一条裂缝,隔绝了星系本体和星系边缘。人类以为消灭了野蛮人大部分力量,那么剩下的野蛮人迟早会被人类歼灭。但是好景不长,人类再如何的严密,也无法阻止这种病毒的蔓延,但是科学家发现,这种病毒只在碳基生命中传播,一旦进入真空环境,它们也会死亡。”

“于是现存的人类,建立的七支探索队,他们分别向周围的四座星系航行,其中第五探索队,承担着最巨大的任务,那就是摧毁那座病毒发源地。这个时候有人提出,大裂缝南部是否还能找到栖息地,最后两支探索队,决定冒着巨大的风险,寻找通过大裂缝的办法。”

文字后面还有很长,里面有一些人类的技术资料,和对于人类战争风险的论述,很多很多,但是赵天谕他们没有再看下去的念头了。

已知的信息,已经让他们陷入了沉默,原来人类的历史是这样的,原来那些野蛮人人真的是人类的变异体,原来他们来自遥远的银河系。

银河系现在怎么样了,那里还有人类生存嘛?那一支探索队,是否完全摧毁了那座病毒源头的恒星系?

现在这座星系,是否能适合人类继续生存,病毒的风险是否依旧存在,赵天谕发现,当他们解开了一些疑团之后,新的疑团就会继续困扰着他们。

停留在屋子舱的几名科学家来到了舰桥,他们汇报,所有的数据都传输完毕,他们希望能拆解这个物体,收集这个物体的材料和工作原理。

赵天谕同意了科学家的请求,他也将整理好的,还有没有整体好的,数据,复制了一份,通过通讯中继传输到汉克那里,让他们转交给狼星系的其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