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仙侠武侠>秦淮鸣月>第28章 超度亡魂 黑影再现

睡梦中的景文,脑海中好似传来了深远雄浑的钟声。

钟声似在耳旁,又遥在天边,绵绵长长,起伏不绝。

使人放下疲惫,松缓了神经,置身其中,忘了一切。

咚的一声,又是一声钟响,这次感觉更加真实。

随着钟声的不断响彻,景文的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这不是梦幻,这是现实中的声音。

景文慢慢睁开了双眼,一时间天旋地转,模糊不清。

慢慢眩晕感消失,模糊也慢慢散去,景文眨眨眼,用力坐了起来。

窗外已黄昏,不出半刻钟天就要黑下来了。

景文仔细的听着,钟声有节奏的敲响,似乎在传递着什么。

摸摸自己的脸庞、胳膊,除了有些乏力外,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超度!

急急忙忙的下床,支撑身体的胳膊,突然一酸,整个人翻倒在窗下。

头晕乏力的感觉又一次出现。

揉揉摔痛的肩膀,摇摇发胀的头,强撑着身体站了起来。

抓起桌上的茶杯,倒了杯水,一口饮下,平复了一下气息,在屋内翻找起来。

寺院大殿内,随着钟声的间隔慢慢拉长,殿内众僧人正襟危坐。

程不悔等其他僧人立于大殿两侧。

老方丈与众僧人一起敲起了木鱼,口中念念有词。

立于两侧者皆合掌低头,闭眼静听。

口诵的经文汇成一股洪流,漫出了大殿,散向各方,伴随着有节奏的钟声。

终将寺院包裹在庄重、肃穆、威严的氛围中。

殿内一处院落中,陆哲站在院子中央,仰头静静的感受着钟声和不断弥漫的经文声。

每一声钟响,都敲在陆哲的心上,身体不自主的抖动一下。

眼前的景象渐渐模糊,随着最后一缕夕阳的退散,夜色笼罩下来。

置身于无边的黑暗中,除了自己,仿佛世界上再无一物。

阿瑾、三当家、众兄弟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从黑暗中跃出,对着陆哲笑着、闹着。

陆哲的嘴角不停的抽搐着,泪水顺着眼角流成了河。

颤颤巍巍的伸出双臂,想要拥抱他们,可双腿像长在地上般,一动也动不了。

周围的身影慢慢走近,打了一个招呼,一个接一个的化为漫天光幕。

消散在天空中,陆哲哭喊着:“不要走,求求你们了,不要走”。

不论陆哲如何苦苦哀求,光影都没有停下脚步。

“阿哲”一个曼妙的身躯停在陆哲眼前。

脸上笑盈盈的,单手背着剑,欣喜的看着陆哲。

陆哲眼眶欲裂,发了疯的乱抓,口中不断重复着:“阿瑾,求你留下来啊,阿瑾”。

曼妙的身躯仿佛听不见般的,保持着欣喜的笑容,慢慢消散。

直到最后一点亮片的消失,大地再次回归寂静。

无边的暮色中没有一点痕迹,陆哲眼神呆滞,口中喃喃不清。

身体不支般的跪坐在地上,慢慢的与黑夜融为一体。

门口处由远及近的传来了哭泣声,一点亮光在夜色中摇摇晃晃的走来。

离的近了才看清。

梨花淌雨般的卓馨莹,手中捧着一根烛火,小步的走了进来。

看到瘫坐在地上的陆哲,馨莹哭的更凶了。

一边哭着一边把烛火立在桌子上,自己跪在下面。

“馨莹没用,既救不了大家,还没有找到香火、纸钱,瑾姐姐,是馨莹没用,馨莹辜负了你的期望,馨莹没用”。

陆哲木讷的扭过头,拉起馨莹,抚摸着馨莹的头发。

“好孩子,阿瑾不会怪你的,阿瑾看到馨莹懂事乖巧的样子,十分欣喜”。

馨莹趴在石凳上痛哭起来。

铛的一声,景文没支撑好身体,撞在了门框上,怀中的香火、黄纸撒落一地。

景文有些气喘,弯腰去捡。

陆哲见状,抹了把眼泪鼻子,快速走向景文道:“景兄弟,你怎么来了,天黑路滑,寒气又重”。

说着一把扶住景文,一手去捡掉落的东西。

景文看着沧桑了不少的陆哲,勉强笑道:“我怕陆大哥孤单,想着来陪陪陆大哥”。

陆哲感到景文身体发烫,关切道:“景兄弟,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景文笑着摆摆手,看到一旁的馨莹,欣慰道:“莹丫头也在呢”。

馨莹听到声音,用袖子擦擦眼泪,哽咽道:“景大哥”。

三人合力点起香火,焚起黄纸,任由寒风吹乱头发,刮疼脸庞。

寺外竹林中,一个黑衣人持剑直挺挺的站着。

当钟声传来,黑衣人将剑狠狠插入土中,摘下斗笠,扯去面纱。

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大殿的方向,三叩九拜。

最后一叩首后,匍在地上,身体微微抖动,口中念着。

“英魂聚首,魂归东方,飘荡九海,神社殿藏,玉碎西蛮,不负尊上,钵祥”,黑衣人迟迟未起,重复着口中的几句话。

最后一声钟声响彻大地,老方丈慢慢睁开双眼,环顾四周,领着众人起身、拜佛后,尽数退出大殿。

程、莱二人向老方丈告辞后,返回了后院。

莱博推开房门,见室内被翻的乱七八糟,却唯独不见景文。

大惊失色的喊道:“老程,你快来”。

程不悔疑惑的赶来,看到室内景象,摸摸被褥,手感冰凉,思索片刻。

二人冲出房间,看到景文摇摇晃晃的从院门进来,二人生气的迎上去。

景文看到二人,一句话没有喊出口,眼前一黑,昏倒在地。

寺院安静下来,寺外跪拜的黑衣人,擦去脸上的泪水,起身拍掉身上的灰尘。

眼睛冷冷的看着寺庙,拔起长剑,黑暗中慢慢摸到寺院外墙下。

警惕的勘察四周踪迹,确定无人后,飞身一跃,进入墙内。

黑衣人沿着墙根,避开星光,向寺中心而去。

一路上,遇见巡寺的僧人,便没入黑暗中静静等待僧人离去,遇见值守的僧人,便绕道而去。

虽然黑衣人小心谨慎,没有被人发现,但是他却低估了寺院的规模。

渐渐的自己也发现迷了路,这时就是想退,也找不到撤出的路了。

黑衣人有些焦急,东窜西窜,像热锅上的蚂蚁。

卓馨莹心情十分低落,坐在一处院子的房脊上,摸着手中断裂的玉梳。

静静的想着自己的心事。

忽然,一道黑影从卓馨莹的余光中闪过。

馨莹咦了声,仔细向院中张望,却未有什么发现,难道是自己眼花?

也有可能,毕竟自己心情很差,出现幻觉也正。

正这样安慰着自己,突然馨莹看到,一处房檐下,一个黑影正弯腰快速通过,星光照在黑影身上,无比清楚。

卓馨莹揉揉眼睛,睁眼再看,黑影已消失在夜色中。

馨莹心在有些惊慌,拍拍胸脯压压惊,自言道:“不怕不怕,馨莹最棒”。

仔细观察了黑影的去向,找准一个方向,飞身而下。

正在这时,一对巡寺僧人走了进来,看到馨莹。

领头的僧人摇头道:“卓姑娘,大晚上又在乱跑,快回去睡觉,别让你姊姊担心”。

馨莹看到僧人,像找到救兵般,跑过来道:“小师傅,刚才看到一个黑衣人溜进寺院,向那边跑了”。

僧人向馨莹所指的方向望了望,哪有什么黑衣人。

笑道:“卓姑娘,你是不是怕我告诉你姊姊你又晚上乱跑,所以就谎报军情,蒙混过关啊”。

卓馨莹气的一跺脚,叉腰道:“你个小和尚,不知道好歹,坏人进了寺院都不知,要是寺内出个什么事情,罚你面壁一年”。

僧人见馨莹不像说笑,便紧张起来:“你说的真的?在哪,在什么地方”。

说着就要大张旗鼓的去抓黑衣人,馨莹一把拉住僧人的僧袍,恨铁不成钢道:“你干什么,敲锣打鼓的,还不得吓跑了坏人”。

僧人被这么一抓,有点不满道:“抓又不让抓,那你让我怎么办”。

馨莹叹了口气道:“谁不让你抓了,你先去通知值守的师兄弟,让大家一起悄悄的向那里围拢,这样他不就跑不了了”。

僧人哦了声转身要去,突然又扭头道:“那你呢”。

馨莹心里正暗骂僧人笨蛋,一听这话,气的嚷嚷道:“你怎么那么多废话呀,你赶紧去啊”。

僧人哦了两声,分头而去。

馨莹顺顺气,摇摇脑袋,向着黑衣人消失的方向而去。

当夜值守的僧人正是明立。

接到报告,明立安排众僧人围聚向馨莹说的方向,慢慢的缩小着范围。

馨莹向着黑衣人消失的方向,走了许久,都没在发现黑衣人的身影。

馨莹在一个角落里静静的思考着,见到明立领人前来,馨莹向明立招招手,明立赶了过来。

馨莹向明立询问情况,明立道:“阿弥陀佛,一路过来,我皆仔细查看,未发现什么踪迹”。

环视四周,托着腮帮,疑惑道:“那怪了,怎么会不见了”。

思考了半天,馨莹眼睛一亮,兴奋的对明立道:“你让大家散开,专去星光照不到的地方,遇见阴影就用棍子敲打,有什么情况,立刻发信号”。

明立一听,觉得可以,便吩咐下去。

没过多久,果然在一个院子的西北角,传来了反馈,明立和馨莹赶了过去。

进入院子,明立把馨莹拦在黑暗处道:“卓姑娘,你先在这里待一会,我去看看”。

馨莹虽不愿意,但还是留在了原地,伸长了脖子,张望着。

明立赶到时,一排僧人持棍对着墙角。

明立细看,才看到黑影处有两个白点时有时无,明立对着墙角道:“阿弥陀佛,施主还是出来吧”。

等了一会,一个身影慢慢走了出来,星光下,来人黑衣裹身,环胸抱剑,明立道:“阿弥陀佛,施主在这里做什么”。

黑衣人并未回答,而是问道:“你刚刚在拐角里跟谁说话”。

明立微微一笑道:“施主要谈请去明室吧”。

说罢,让开一条路,黑衣人哼了一声,随僧人而去。

在经过拐角的地方,停下来仔细观望,可惜太远又太黑,什么也看不清。

馨莹见黑衣人停下,便扮起了鬼脸,吐着舌头嘲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