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玄幻奇幻>剪灯旧话>第20章 第一折 青衫客20神女伤

  【神女伤】

  三月春光浓似酒,絮扑窗纱燕拂檐。翰林院内的柳树已抽新丝,各房不再摆出炭火盆供人取暖。

  林思齐与齐筠一同用过早饭,按部就班来到修复馆点卯,继续修补前些年因走水受损的古籍。纸上字句残缺难辨,非心细博学之人不可为之。

  待到日上中天,他才从书卷间抬起头来,思及早晨与齐筠一起吃的青团,便打算去吴景明的衙房问问吴府要不要,顺便活动活动筋骨。

  “春和。”林思齐走进门,却看见吴景明眉头紧锁,正盯着眼前一本被水泡过的残卷。

  吴景明听到他的呼唤,才抬起头,舒展眉眼,眉宇间仍萦绕着淡淡的愁意:“见贤,你来了。”

  “阿筠托商队从青竹镇带了春笋豆腐肉沫馅的青团,北地不生竹笋,难得能吃到。若是春和想尝尝,我明日送一些去府上。”

  林思齐走到他身边坐下,却见吴景明修补的进度还停留在昨日与他一起回家时自己看到的那一页,他讶然道:“春和,你可是遇到什么难处?”

  “并非如此。”吴景明摇了摇头,“秋娘要出嫁了。”

  “秋娘要出嫁了?嫁的哪户人家?春和既然提前告知,我好回去准备贺礼。”

  林思齐忍不住在心中开始盘算应该送些什么,他身无长物,吴府于他有恩,可不能怠慢了。同时他也不明白,秋娘的婚事与吴景明的心不在焉有何关系。

  “我父母相中了墨卿,平凉侯府的老太君相中了秋娘。”吴景明搁笔,对林思齐缓缓道。

  林思齐与吴景明皆在修复馆,秦砚安在史馆负责修书修史,每月还要入宫掌记帝言,他不与二人时刻相对。可毕竟同在翰林院当值,也算是低头不见抬头见,林思齐在这月余对这位小侯爷了解渐多,印象极好。

  “墨卿文武双全,才德兼备,实乃良配。春和为何愁眉不展?”

  “也不是愁眉莫展,墨卿是我好友,秋娘是我家妹,二人喜结连理,我自然是欢喜的。”吴景明用手轻轻抚平古籍被水泡卷的页角,他一松手,那纸张兀自固执地卷起,“只是以我对二人的了解,恐怕……”

  林思齐闻弦歌而知雅意,只听吴景明说了半截,就晓得他后面没说出口的是什么话。

  他是担心二人性情不合,婚后不睦,互相委屈了。只是婚姻大事向来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作为儿子,不好在父母定下的亲事上置喙。

  林思齐只好宽慰他:“何至于此,墨卿有容人之量,秋娘知书达礼,不说如胶似漆,起码也可以举案齐眉。”

  “但愿如此。”吴景明点点头,“我倒希望是我多虑了,也许是因为二人对我来说都是重要之人,让我关心则乱。”

  “请帖过一段时日就会送到居安巷,见贤与齐公子请务必赏脸,贺礼之事不必多耗钱财,人到心意到了就好。”他面色稍霁,“我父亲说在秋娘三朝回门之日,为我们举行冠礼,陆先生出面主持,就不邀请旁人了。具体事宜,等休沐了再来我家详谈。”

  “春和放心,我自有分寸。”林思齐笑道,“你还没说青团要不要?”

  “要的,秋娘也喜欢吃糯米食。京城青团少见,就算有也是用红豆沙做馅,对临江人来说吃不惯。”吴景明感慨道,“见贤有心了,连这等小事都记挂我们。”

  林思齐心中暗想,哪里是他自己有心,分明齐筠对他有心。

  那封请帖在三月的末尾送至居安巷,齐筠接了帖子,与林思齐坐在院中喝茶。一对羽毛乌黑的燕侣在屋檐下衔虫饲喂巢中嗷嗷待哺的雏鸟,清越的鸟鸣为院内平添几分热闹。

  “贺礼之事不必担心。”齐筠握着林思齐的手掌,“虽说不宜太厚,在礼数上又不能薄,改日我拟个礼单,你再看看行不行。”

  林思齐从袖中拿出钱袋,交到齐筠手中,他笑道:“这是我的月俸,以后都归你处置。”

  齐筠惊讶地睁大双眼,接过份量不重的钱袋,攥得布料微皱:“你什么都交给我?”

  “都交给你,反正我也还不清了。”林思齐反问,“难道阿筠不愿意掌家吗?”

  “我自然是愿意的。”齐筠将钱袋妥帖收好,“你还记得以前我与你讲过的旧事吗?”

  “我在翰林院与春和日日相对,从未见过他们单独在一起,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只觉得他们二人同我与春和无甚分别。”林思齐回忆起与他们相处时的种种细节,“恐怕是坊间传言吧。”

  “我总觉得这桩婚事透露着古怪,此前从未听过秋娘与秦砚安有什么关系,而平凉侯府与吴府的婚期,定得也太仓促了些……”齐筠皱起隽秀的眉,细细思索。

  “也许到结亲那一日,就能知道了。”林思齐轻轻拍了拍齐筠的手背,“听你这样一说,我也开始心神不宁。吴家兄妹是我至交,我当然是希望他们都能好的。”

  “天道无常,世事少有一帆风顺。”齐筠不知思及何事,竟流露出些许伤感之意。

  “哪怕风高浪急,我都会握住你的手不松开。”林思齐凑近吻了一下他的脸颊。

  他喃喃低语:“凡人终有一死,我只能予你屈指可数的暮暮朝朝。”

  齐筠闻言只觉得他千好万好,偏头与林思齐唇瓣相贴,交换一触即离的轻吻。

  他半开玩笑似的口吻凑在他耳旁说:“林探花的嘴真甜,我恨不得将你藏起来,让你天天都只同我讲话,教你只有我一个人。”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可惜我身在樊笼,无法随心任意挂冠而去。秋水楼上,我曾对你说,自己只想外放做个县令,如今却进了翰林。”

  林思齐望向檐下挤在巢中的新燕,忍不住感慨:“世事少有称心如意,多得是事与愿违。”

  “那等你致仕,我就与你退隐江湖,看遍千山万水。”齐筠揽过他的肩膀。

  “我现在还在翰林院,也不知以后会去哪一部当值,离致仕之日还早着呢。”

  “我等得起。”

  齐筠自顾自地说:“我以前听闻白姐姐旧事,只觉得她为了一个凡人,做尽了傻事。那时我想,那个人真有那么好吗?”

  “原来遇到了才知道,为了喜欢的人,什么都肯做,碧落黄泉,哪里都敢闯一闯。何况是等你些时日这样的小事……”

  “哪里要你为我‘上穷碧落下黄泉‘,我自然也是希望你好的。”林思齐与他依偎在一起,“待我百年以后,你若能风风光光位列仙班,我就能含笑九泉了。”

  齐筠从前唯一的心愿就是飞升,他甚至不听从何惠娘的劝告,急迫到差点丢了命,如今听了他这番祝愿,心里却不是滋味。

  他忍住摸向自己后颈的冲动,随口答应:“老师说我是悟性最好的那一个,肯定是能成的。”

  平凉侯府与吴府的婚事定在四月十五,这一日黄昏,迎亲队伍敲锣打鼓,震天响的喜乐声里,秦砚安身着红色喜服骑在高头大马上,他本就模样好,身量高,端得是英姿勃发。

  他在吴府门前翻身下马,恭敬作揖:“平凉侯府秦砚安,受祖母之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今备嘉礼,求娶吴家长女。”

  吴颐站在门前,喜气洋洋地高声应允:“准许。”

  秦砚安进门前被翰林院的同僚围住拦亲,吴景明不在拦亲的队伍,林思齐只是走个过场般问了个小儿皆知的问题便跟着一起进入中堂,与齐筠站在一处。

  秦砚安向岳父岳母奉茶,吴景明牵引着吴秋心走进中堂,吴秋心一身华美喜服,红绸遮住了头面,众人看不到她此时的神情。

  主婚者高呼:“四拜——”

  齐筠望着秋娘覆面的红绸,忽而牵过林思齐的手掌,用指尖轻轻在他掌心写下几笔,林思齐眉头微皱。

  吴秋心拜别父母,吴夫人眼圈微红,以帕拭泪,吴颐看向发妻,她便收起了手帕。

  吴景明背起吴秋心,他已经许久没有背过妹妹,上回恐怕还是少时在陶阳老家,秋娘逛庙会崴到脚的那一次。

  吴秋心自小体弱,就算加上今日成亲用的钗冠也依然很轻。她从前总怕自己会累到吴景明,时不时就要问“哥哥累不累”,说她可以下来自己走的。

  今日她什么也没有说,直到吴景明快走到门口,她才梦呓般低声道:“哥哥,可不可以在这里停一下?”嗓音有些发哑。

  “送嫁停步不吉利。”吴景明本想脚步一顿,思及送嫁的禁忌不敢停下,只好放慢脚步,“秋娘怎么了?”

  “我与墨卿相识多年,他会待你好的,老太君也是极为慈爱的长辈,吴府与平凉侯府一墙之隔,你想回来随时可以。”吴景明温声安慰,“不会有什么分别,你还是我的好妹妹,父母的好女儿。”

  “哥哥,自小人人都夸你聪明 ,说你是读书的料,连算命先生都讲你八字中文昌、学堂、词馆齐具,必然金榜有名。”她伏在吴景明肩上,突然低低笑了,“在秋娘看来,哥哥却是最傻的一个。”

  “精通经义又算哪门子聪明呢?我若真如他们口中那般聪明,哪里还会有许多不懂的事。”吴景明踏过门槛,“秋娘说的是。”

  吴秋心没有再戴那日被撞变形的银钏,手腕上是老太君送的传家玉镯,硌在吴景明的肩头。

  吴景明突然感觉到温热的液体落在衣领里,滚烫温度几乎将他的后颈灼痛。今天是吴秋心的大喜之日,她却伏在哥哥肩头泣不成声,只有她自己知道其中缘由。

  吴景明将吴秋心送上花轿,骑马跟在秦砚安身后。秦砚安在他背着吴秋心时曾投来目光,吴景明与他四目相对 ,只当他在看新娘。

  在前往平凉侯府正门的路上,秦砚安一次也没有回头。

  当夜林思齐回到居安巷,换过衣裳,只觉得很不是滋味。齐筠白天在他掌心写下的字是“她在哭”,新嫁娘本该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吴秋心却在哭。

  “新郎官连笑都没笑一下,就只有吴尚书在笑,连吴夫人都哭了,看上去不像是单纯舍不得女儿,这桩婚事绝不像表面上那般光鲜。”齐筠坐在床沿用木篦为林思齐梳发,“我要是敲锣打鼓地娶你,肯定会从早上笑到晚上。”

  “本来成亲应该是美事,好端端被弄成这样……吴府家事,我也只能与你在夜半私语。”林思齐皱眉思忖,“哀帝娶了董贤亲妹,看来坊间传闻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想必是吴尚书不想秦砚安和吴景明有什么,又不舍得少了这个助力,便将女儿嫁给他。秦砚安是很讨圣上喜欢的,平凉侯府虽已没落,但圣上会顾念秦家为本朝鞠躬尽瘁的旧情。”

  齐筠接着说:“平凉侯府的老太君在秦砚安小时候就逼他读书,希望他金榜题名,光耀门楣,能求娶尚书之女,她老人家恐怕乐意得很。”

  “我原本对吴府的骨肉亲情艳羡不已……如今看来也无什么可以羡慕,我若有妹妹,她不想嫁人就不嫁,家里怎么也不会少这一口饭,旁人闲话算得了什么,人生在世,免不了被人说闲话的。”

  林思齐向来渴望亲情,原本很是羡慕吴府,曾经也幻想过若是父母在世,自家是否也是同样光景,家中会有弟弟或者妹妹,一家人其乐融融。

  “吴尚书此人恐怕与传言所说不太一样,吴家兄妹的品行我是信得过的,只是你那朋友向来耳根子软,你还真得多加小心他爹。”齐筠放下木篦,从身后抱住林思齐。

  “人心叵测,我会多加小心的。”

  作者有话说:

  1.开头第一句是陈允平的词,第二句是白居易的《三月三日》。

  2.“上穷碧落下黄泉”出自白居易《长恨歌》。

  3.秋娘说的八字文昌+学堂+词馆全都有,这三个东西是和学业功名有关的神煞,基本上考学厉害有才华的古代人至少占一样,三个都和学业有关但是侧重不同。

  文昌:心性聪明,出入近贵,气质文雅,好学新知,一生近贵利官。

  学堂:又称官贵学堂,八字带学堂的命格,大都饱读诗书,记忆力很好,行为举止无形间给人一种高贵气质的感觉,很多高学历甚至达官显贵之人,八字都有学堂贵星的加临。

  词馆:文笔好,文章著作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