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正好刘墉进宫,听到这话心里很不高兴,抢上一步,拱手道:“启禀万岁,臣有一事不明。”乾隆一听,就像当头挨了一棒,他就怕听到刘墉这句话,他一句“一事不明”,曾经参过皇上和多少大臣。这回不知又该谁倒霉了。乾隆赶紧朝着刘墉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意思是说:咱们待会儿再说。刘墉装没看见,接着说:“这位公主虽说不是万岁亲生,可却是您自己认的干女儿啊!并且留有信物,就这么草草葬了,万岁脸上可不光彩呀!”乾隆心想:“越怕你你越来,好晦气呀!”有刘墉这儿盯着呢,乾隆只好传旨,按公主的葬礼,把姑娘葬在了翠微路这地方。人们都管这座坟叫公主坟。年长日久,周围长满了杂草。直到解放前,这座孤坟还孤单单地立在那里,就像姑娘生前在皇宫里一样凄凉、冷清。

  这里的皇帝还真是个渣~~我决定不能让我笔下的乾隆也变成这个样子~~~这个公主是会出现的~~~~多有不符,大家见谅~~

  那啥,我又有点无耻了,那个博学多才的亲给我整个封面吧!~~~刚刚点了一下自己的文,发现没有封面很难看啊~~

  新格格人不错

  新义女到的时候,乾隆领着兰馨、和嘉、塔娜去给他们安排的宅子看了看,那小姑娘长的叫一个水灵啊~~虽然不大通文墨,可是说话有条有理,行事规规矩矩,说起在灾区的故事,那是一个接着一个,听得几个公主格格哭得不停。

  那个老爹也是个本本分分的人,一点也不图皇室的尊荣,只是希望女儿能平安一生。乾隆从与他的交谈中也看出了他的身体已经差到极点了,连忙保证了以后这孩子就是朕的女儿了,朕会护她一生周全的。那小姑娘也有意思,拉着兰馨等人在宅子转了一大圈以后,竟然对乾隆说,能不能把接几个在灾区自己照顾的老人和孩子,这地方太大了,光住她和他爹太浪费了。

  乾隆和蔼的看着这个善良的小姑娘,给她说:“你以后就是朕的义女了,朕今天带来了你的三个姐姐,你问问她们就知道朕的女儿不好当的,是天下女儿家的典范。你以后不光要好好照顾好你爹,朕还会给你找几个师傅教你读书认字,知事明理。还有宫中的各项规矩,你可要好好学啊?”

  那个小姑娘张着大大的眼睛惊喜的看着乾隆说:“我也能读书写字?这些不是男孩子做的么?我能学么?”

  乾隆点点头,笑着对她说:“能学,不用太精,只要能识字、掌家、看得懂账本就行了,朕会让你的几个姐姐来常看你的,等你学好了规矩,朕再带你进宫,见你的皇额娘和皇玛嬷,还有哥哥弟弟们。”

  小姑娘笑的眯起眼睛,怀念的说:“都是向那个让我叫他六哥的人一样么?他最好了,和我们同吃同住,没有一点架子,大家都很喜欢他呢!”

  “三哥四个也很好,小八小十一小十二也很可爱呢!你进宫就知道了,不过学宫规可累了,你要加油哦!”塔娜喜欢上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妹妹。

  “朕给你起个名字,叫宁儿好了!,要不大家都不知道怎么称呼你了!宁儿有宁静之意,也有安宁之意,你应该会喜欢吧!”乾隆想起来这个女孩子还没有名字呢!因为在山村,女孩子长大就嫁人,大多数人家是不给女孩起名的。“至于你说接几个孤寡老人和孤儿来一起住,朕已经把他们都安顿好了,你就放心吧!”

  小姑娘很高兴,自己也有名字了,笑眯眯的说要给大家伙做饭,乾隆连忙摇手说不需要。塔娜几个也挺喜欢这个天真善良的孩子,打算在太后面前好好说说这个姑娘的好话。

  从宁儿那里出来,大家不由感叹,同样是民间格格,差别咋就这么大呢?乾隆看几个丫头频撩起车上帘子的一角,看着窗外的景色。想着几个孩子倒也难得出来这么一回,就决定带她们去和敬那里蹭饭,顺便让她们再那儿住上几天。

  结果一到和敬公主府上,就发现和敬害喜害的不停,吃什么吐什么,把色布腾巴勒珠尔急得不行,在屋子里大吼大叫。乾隆拍了他一下示意他声音小点,色布腾巴勒珠尔一看乾隆来了赶紧下跪行礼,和敬也要行礼,被乾隆用眼神示意的兰馨和和嘉阻止了。

  细细问过和敬的饮食后,乾隆招来下人,让她们给准备一些酸的或辣的东西来,让和敬试试,也许是因为乾隆在这里亲自坐镇,给自己安排饮食的原因,也可能是这次的食物真的很和自己的胃口,再端上来的东西和敬倒是没有再吐,吃的很好。乾隆和兰馨她们也坐下来一起吃。

  “敬儿啊~~皇阿玛听说常吃燕窝喝牛奶,对孕妇和孩子最好了,你试试每天早上先喝点白水后,来碗燕窝,每顿饭前先喝碗牛奶。”

  “皇阿玛~~燕窝还可以,牛奶却是很腥,我可喝不下去,只要不吐了就满足了。”和敬吃完饭,拿起茶碗就打算喝茶,乾隆连忙阻止。

  “怀孕期间喝茶不好,别喝了,给公主来碗白水。牛奶腥,你就用桂花或者杏仁煮一下就不腥了。还有多吃些瓜果蔬菜、鱼虾,以后孩子就会长得水灵了。还有就是要动动,不要老是坐着躺着,去院子里走走,也是很好的。”

  和敬惊奇的看着乾隆,自家阿玛怎么连这个都懂啊!感受到乾隆的关心,和敬点点头。

  乾隆和和敬讨论的是怀孕的问题,兰馨她们几个就算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起来,乾隆看了看,笑了一下,把塔娜留下照顾,就带她们回宫了。反正自己知道的也说完了。

  回到宫里又跟太后、皇后说了说宁儿的事,因为有兰馨和和嘉的证明,她们对宁儿的印象还不坏。太后又问乾隆天气越来越热,打算什么时候去圆明园避暑?乾隆也一直打算去看看那个被毁灭的历史遗迹,跟皇后他们商量好了带着日子大小老婆就出发了,这次随行的队伍多了纯贵妃,她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把后宫留给庆妃、颖嫔暂理,提都没有提令妃。

  圆明园,乾隆到了这里就感慨万分,打发掉伺候的人,一个人在圆明园里转了很久,晚上一个人呆在九州清宴里静静地思索。圆明园是任何一个当代军人的耻辱,以前每次经过那里,看着仅存的光秃秃的几根柱子,心里就极度不好受。这里真的很美,简直凝聚的几千年来中华的文化精粹。乾隆想,无论如何自己绝对要想办法保住它,绝对不会让它在受到战火的洗礼。

  西方靠的是什么?工业革命给他们带来了发展、带来了钱财,现在是1757年,离珍妮纺纱机出世,还有8年,自己不懂这些个东西,能不能派人去学这些个东西,目前的大清对世界而言还是一个神秘的存在,自己完全可以用现有的东西和他们交流,派人常驻西方各国,学习他们的知识和技术,当然自己也不会吝啬让他们来大清考察。只有交流才能进步,未来的战争不只是陆地上的,更多的可能是海战吧!自己绝对要训练出绝对出色的海军,,有了出色的海军,那么就完全不存在海禁的问题了。那些个强盗还敢猖獗么?

  想到就要做到,乾隆下了朝就宣傅恒父子、阿桂等武将觐见,可他们说了,自己要训练一支无坚不摧的水师部队。众人的意见不一,有的说水师无用,劳民伤财,且满人大多不习水性,放任让汉人办理,有不妥当。也有赞同的说,目前大清还没有优秀的水师部队,训练一支有备无患。……

  乾隆打断他们,说自己已经决定要训练水师,现在是问他们如何训练,谁人管理的问题,而不是让他们商量水师建设的必要性。

  傅恒想了想告诉乾隆,目前大多的士兵都不习水性,为今之计,首先是挑选身体较好的士兵练习水性,然后在选好练兵的地点,让工匠建造船只……乾隆看到有人提出了意见,高兴地大加赞扬了傅恒。听到乾隆主意已定众人也不在讨论建设的必要性,甚至有人说出了将易发生水灾的江河中的河水引流,建设水军训练基地,旱时再将河水回流,这样既可以避免发水大规模水灾,又可以练兵,一举两得。

  乾隆看着那个小伙子越说越激动,这小伙叫海兰察。是这次刚从准噶尔回来,立了功被升做了参将。想了半天,乾隆才想起来他是谁?以前自己在进修学习的时候,曾经学过中国近现代的名将和他们的战略,这个海兰察可是相当有名啊!跟福康安、奎林一起可是为乾隆朝平定了不少叛乱。只是这三个小伙子现在还都太年轻,得好好培养培养。越听越乐,乾隆看海兰察也越看越喜欢,多配自家和嘉啊!以后让他俩好好接触接触,没准能擦出爱情的火花,自家闺女也就算有着落了。想着乾隆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乾隆命令傅恒、富隆安、阿桂几人商量海兰察叙述的可能性,让他们尽快拿出可行方案给自己,然后把建设水师的任务就交给他们办理。事情解决了乾隆笑眯眯的把海兰察、福康安、奎林亲自安排到了特训营训练,这可是未来的几个宝贝疙瘩啊~~~

  作者有话要说:有了封面,看起来舒服多了!!早早就有码文的动力了!!感谢网友栗子的图,谢谢。

  今天是妹妹订婚的日子!我觉得已经定好日子了,干嘛还非得赶着订次婚,麻烦!唉~~算了~~不发牢骚了~~我要去参加了!

  以下是海兰察简介,和嘉的老公还不错吧~~~暂定的,没准我想想就改了,其实我开始喜欢的是奎林,这小伙子听说长的不好看,可是丑点不是更能疼老婆么?可是海兰察从士兵到将军的神奇经历也值得称赞不是?两个我都放不下,可恨的是没有适龄的闺女了~~~剧透一下,不能打我家新女儿宁儿的主意,她有人家了,我都想好了。大家伙给我参详参详,让我把闺女嫁个好人家。

  不把和嘉嫁给富隆安是因为历史上和嘉早逝,才23岁就没有了。傅恒家的人的确不错,可是乾隆根本就没有打算把和嘉嫁给他们家。至于有个亲说富隆安的年龄问题,实在是不好意思,和嘉都被我改大了,连福康安都被送进去训练了,这些个年龄什么的都是浮云啊~~~有人说庆桂和丰升额不错,可是丰升额是太后家的,身份已经够了,就没有必要再尚公主锦上添花了,嫁人只要是真心疼爱自己的身份低点,咱家乾隆不介意。

  接下来海兰察VS奎林VS庆桂

  海兰察

  海兰察(公元1740年--1793年)额格都·杜拉尔民,呼伦贝尔索伦左翼镶黄旗鄂温克人。

  中国清代乾隆时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多拉尔氏。勇敢善战。乾海兰察隆二十年(1755)随军入准噶尔,平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因功升任头等侍卫大臣。三十二年,作为清军先锋入缅甸作战。三十三年再度出师,屡建战功。三十六年入大小金川(今四川大、小金川流域),平小金川。又从福康安平大金川。四十六年,甘肃、青海回族、撒拉族发动起义,海兰察随军前往镇压。乾隆末年,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清廷派福康安进兵台湾,海兰察在福康安帐下任参赞大臣。五十三年俘林爽文,解往北京。另一起义领袖庄大田亦被福康安、海兰察俘杀。五十五年,廓尔喀(今尼泊尔)侵扰西藏,入日喀则。次年,海兰察随福康安入藏,败廓尔喀兵,迫使廓尔喀请和。海兰察深得福康安赏识,福康安屡任大帅,均以海兰察为参赞大臣。封爵至一等超勇公。

  海兰察是个从士兵到将军的英雄人物,他原是东北海拉尔河畔的鄂温克族猎紫光阁手,清乾隆二十年被征为骑兵赴准噶尔平叛,首战即生擒叛军酋长,获得“巴图鲁”封号,意为“英雄”。海兰察相继参加过征讨金川、平定台湾、收复西藏等多次战役,晋封为超勇公,由皇帝赐第居住在七条胡同的公爵府。乾隆五十八年,海兰察从西藏返回北京后,患病逝于七条府中,乾隆皇帝破格批准他入祀只限于阵亡将领才能入祀的昭忠祠。清代的中南海紫光阁是陈列功臣画像的功臣阁,海兰察的画像曾四次入陈紫光阁。现在海兰察的故乡海拉尔市鄂温克博物馆,还立有他的戎装骑马大型塑像。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海兰察以库特勒(意牵马手)应征入索伦部。二十二年七月,海兰察射伤并生擒准噶尔辉特部头领巴雅尔,立下头功,乾隆皇帝赐其额尔克巴图鲁称号。二十三年八月,随乾隆皇帝赴木兰围猎,射杀两只虎,解皇帝险境,而后连连提拔到头等侍卫,并给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第一次图像紫光阁。

  四十一年(1776年),海兰察率部胜利归来,乾隆皇帝赐御用鞍、辔、马各一,爵一等超勇候。同时,第二次图像紫光阁,列前50功臣第八位,不久又授予领侍卫内大臣。   

  五十二年(1787年),清廷命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为参赞大臣出征台湾。同年败义军于大里栈,次年正月俘义军首领林爽文。清廷嘉奖海兰察“身先士卒,勇略过人”,进二等超勇公,赐红宝石顶,四团龙补褂,又因擒林爽文,乾隆皇帝赐紫缰、金黄瓣、珊瑚朝珠,第三次图像紫光阁,位次第五。   

  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今尼泊尔)在英国殖民势力的支持下,勾结西藏大封建主势力,武装侵略后藏。同年,乾隆皇帝授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奎林为参赞大臣,率军征讨廓尔喀。次年,廓尔喀降。因征廓尔喀有功,晋升海兰察为一等超勇公,第四次图像紫光阁,位次第六。

  奎林

  (?—1792)富察氏,字直方,孝贤皇后子侄,满洲镶黄旗人,承恩公傅文子也,清朝将领。自拜唐阿袭云骑尉,擢云麾使,袭承恩公爵,授御前侍卫。累迁镶白旗护军统领,管理健锐营。

  乾隆三十七年,授领队大臣,从副军阿桂征金川,与侍卫和隆武攻纳围山梁,攻当噶尔拉。木果木师溃,命阿桂为定西将军,召奎林入咨军事。旋命佐副将军明亮出南路,自墨垄沟进攻得里。贼筑碉山岭,奎林率兵昼伏夜行,至其侧,突击破之。攻拉约,夜渡河,鼓噪,克贼垒,遂抵僧格宗,连破石碉,获军粮火药。时阿桂复美诺,明亮遣奎林往会师。复从明亮攻斯第,奎林率第一队兵先占班得古水泉,与贼持两昼夜,涉险鏖战,飞石伤脊。两贼握利刃突前,侍卫珠勒格德射之,殪,馀贼惊逸。上谕嘉奎林勇猛。攻达尔图,贼碉绵亘数里,奎林冒雨先登,立拔第一碉。官军乘势疾击,克碉十五,俘贼目八,获粮械无算。复自木克什山梁进克贼碉一,中枪伤顶,上谕曰:“奎林平日战甚力,今顶伤中要害。”时富德军於马尔那,令奎林代防,即以富德佐明亮击贼。旋授镶红旗汉军都统。

  伤愈,复从明亮攻宜喜。阿桂遣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会奎林度地势,约两军隔河夹击,直捣勒乌围。勒乌围、噶拉依,两金川渠所居地也。奎林分攻甲索,又自萨克萨谷攻得楞,贼弃碉窜,乘胜追蹑,堕崖死者相枕籍。攻基木斯丹当噶,夺碉二、卡九,又夺茹寨麦田十馀里,赐绷武巴图鲁名号。复趋噶西喇嘛寺,拔沙尔尼沟碉卡。阿桂破勒乌围,奎林偕明亮、和隆武等攻紥乌古山,未克,请益兵。上谕奎林、和隆武:“毋以勇往好胜,愧激轻进。虽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亦当番度机要,权利害而行,不可冒昧。”旋自什紥古进兵,偕和隆武自山沟潜行,登其巅,碉内贼无一脱者。上谕明亮、奎林、和隆武:“宜黾勉立勋,毋让西路专美!但当度利害,不可但知轻进。”进克紥乌古山梁。再进据纳木迪、斯底叶安,夺三十馀寨。又自耳得谷下击贼碉卡,毙贼百馀。复自碾占进攻,达撒谷,拔碉卡三十,毙贼百。趋独古木思得,贼溃,平山上下八十馀寨。师经乃当,降其渠。攻甲杂,俘贼酋,降其众千馀。克卡拉尔,抵舍斯满,贼出降。奎林绕山巅行三百里,至底角河沿,抚定寨落数百,遂与阿桂军合围噶拉依。上加奎林一等男,命其子崇伦承袭,并赐双眼花翎。遂俘金川酋索诺木。师还,凯旋,上郊劳,赐文绮十二、银五百、御用鞍辔马一。图形紫光阁,列前五十功臣。授右翼前锋统领,擢理藩院尚书。

  乾隆四十五年,出为乌鲁木齐都统。骁骑校常福杖毙披甲多罗,奎林论劾,上以多罗不孝,罪当死,责奎林误劾。改授乌里雅苏台将军。坐在乌鲁木齐失察各州县浮报粮值,命以公爵畀其叔傅玉承袭。复授乌鲁木齐都统。迁伊犁将军。奎林贵戚有军功,嗜酒躁急。

  乾隆五十二年,参赞海禄疏劾,上命乌鲁木齐都统永铎勘奏。逮至京师,命诸皇子、军机大臣会刑部按治,狱成,奎林坐擅杀罪人,拟杖;海禄所劾不尽实,亦有罪,坐诬告,死罪,未决,拟流;帝以奎林孝贤皇后侄,而禄海所论劾不尽虚,拟罪乃反重,失平,命俱夺职,在上虞备用处拜唐阿上效力。旋授奎林蓝翎侍卫,再迁台湾镇总兵。时林爽文乱甫平,多盗,为民害。上欲严惩之,谕奎林:“勿拘泥,勿姑息,有犯必惩。”奎林屡捕治剧盗,复论诛裨将坐赃及营兵之为盗者,称上旨,加提督衔。

  乾隆五十六年,擢福建水师提督。师征廓尔喀,改授成都将军、参赞大臣,帅师入藏。

  乾隆五十七年,行至江卡,疽发於顶,遂卒,谥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