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听了此话,明白秦公公是宽自己的心,提醒此事与贾府无关。贾母亲封了银子,把秦公公送出二门,又命赖大将秦公公送出去。

  次日天刚亮,贾母便听说薛姨妈和宝钗往王夫人屋里去了。不多时,王夫人便来给贾母请安了。贾母禀退了一干下人,王夫人这才道:“老太太,昨儿秦公公来传太后旨意,拿了蟠儿进刑部。”

  贾母眉微微一跳,并不答话,这是昨天晚上早就知道的事情。她只听王夫人继续说下去。

  王夫人见贾母没有反应,但是薛姨妈所托她没法,且存着别的心思,恐薛家之事也惹到贾家,继续道:“老太太,蟠儿前那事儿,也知道错了。如今薛家也没有个主心骨,若是我们不帮他们,他们就真的走投无路了。”

  贾母听了此话,将那茶杯往桌子上一搁,面色沉静:“薛家没有主心骨,难道我们家就有。如今你老爷并琏儿均不在,前头甄家又如此,正是躲是非的时候,反倒去寻是非?”薛家是你一个人的亲戚,并没见他们平时多帮衬着这边,反倒是求这边的时候居多。贾母因了前日薛蟠求亲之事正在不痛快,何曾会给王夫人好脸色。

  王夫人见贾母如此说,知道此事有些难办,可是,她咬了咬牙。有一个知根知底的儿媳妇儿,且又是自己庶妹之女,该是好拿捏的。她再次道:“老太太,看在宝钗帮着媳妇料理家里的份儿上,也帮着这一次吧。”

  贾母看了她一眼:“怎么救?太后亲自下旨,半夜来拿人,如今直接进的刑部大牢。连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你让我一个老婆子去帮他跑吗?我丢不起这人,荣宁二府也丢不起这人。若是你觉得娘娘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比一个薛家还重,要做什么,我都不拦着你!”

  王夫人从没被贾母这么说过,也被吓住了。待贾母说到元春及她肚子里的龙种的时候,王夫人背后一阵冷汗。她竟然忘了这一茬。若是保薛家,惹了太后生气,连累了元春怎么办?王夫人臊了这一鼻子灰,再不提此事了。

  这边薛姨妈和宝钗正在团团转,找不到人去救。这次可是惹上了皇家,事情估计没那么容易解决啊。最悲剧的是,她们竟然不知道到底薛蟠是犯了何事,昨天圣旨只说薛蟠是以下犯上,目无礼法。这上是谁,礼法是什么,她们一点头绪也没有。这让她们有钱也没处使。偏贾家的人均不在,王子腾又迁了外省去,当真是雪上加霜。

  薛宝钗心里盘算着,竟也没个法子,却是想到了那尤二姐。她低头略想了想,对薛姨妈道:“母亲,只怕事情要一齐发作。不若我们去将尤二姐请了过来,省得后面找不着人。”

  薛姨妈听了却眼睛一亮,想到了贾珍,便说要去求。宝钗见此,却拉住了薛姨妈,只说如今这景况,贾珍因着尤二姐给了他没脸,恐未必帮。宝钗一面想着贾府之事,恐王夫人也未必能帮的。这么一想,她倒还真想出了一个人来。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薛蝌。他前阵子正好因着事情暂时离京,带了宝琴一道走,故而薛蟠之事一应不知。宝钗现在想道,如果要解决这件事情,必定要有人出去打听才成。她和薛姨妈两个人均是女眷,在屋内实在是没有办法探听到外面的消息。故而派了家里常出外的伙计十万火急地去寻薛蝌,另外派了几个婆子去把尤二姐请来。

  谁知道尤二姐一大早便听到了尤三姐递过来的消息,说是薛蟠昨天晚上被一道圣旨送入大牢了。尤二姐担忧了一夜,第二日起来便有些不对付了,叫了小丫鬟梳洗了,她坐在窗前,连连洒泪,只觉得前途灰暗,不知道该当如何。

  这边她还在抹泪,忽然小丫鬟急急地来报,说是薛家来人了。尤二姐看到几个腰圆膀粗的婆子进来,连忙站了起来,问道:“蟠大爷如何了?”

  为首的一个婆子正在暗骂自己运气背,来寻这个一个苦主儿,听了尤二姐的话,瞬间也不管不顾,直接顶了回去:“蟠大爷也是你叫的!都什么时候了,还以为你自己是娇小姐不成!如今太太要见你,识相的自己走吧。”

  尤二姐心里只顾薛蟠,再次提高声音问道:“薛大爷到底如何了?”

  几个婆子如何知道,就连薛姨妈她们均不知道,直接上来两个人架了尤二姐就往外面走去,连衣裳也不让她带。尤二姐被塞入车里,胳膊被死死压着,心里仍在打鼓,薛姨妈这是要自己去干什么。

  却说她们刚到梨香院,就碰上了王夫人派过来的周瑞家的,说道:“如今贾政不在家,家里没个管事之人。且后宫不得干政,娘娘那头身子尚弱,对宝玉之事尚无法。还请薛姨妈先去刑部打听到底是所犯何事,再好对症下药。”

  宝钗已知是推托之辞,怕是贾母不喜。薛姨妈眼里只顾着抹泪。尤二姐听了刑部大牢,娘娘都没法的时候,两眼一黑,人就昏了过去,唬地那小丫鬟尖叫连连。薛姨妈想着若是薛蟠真有个好歹,尤二姐好歹能留下他一点骨血,忙又叫抬进去,让人快请大夫去。

  周瑞家的看到这忙乱的样子,心里想起了王夫人临了的那句话,终是不忍,拉了宝钗在一旁,低声道:“如今我们府里这样子,姑娘也瞧见了。不是不帮,是实在帮不上。莫若请了那贾雨村出面,或许还能打听着些。”

  宝钗此刻也想起了上次薛蟠之事正是贾雨村了结的,知道贾雨村是林如海举荐进京的,贾府力保上去的,因而宝钗感激地看了周瑞家的一眼,褪下了自己手腕上的一只翠绿的镯子戴到周瑞家的手上,说道:“姨妈的话,我记下了。还望周姐姐帮衬着。”

  周瑞家的满意地走了。宝钗虽得了这个消息,也不敢妄动。上次之事,是贾政托的。此时自己家出面,不知道他可曾会相帮。

  薛蝌在当天下马便快马赶回来了,回来之时衣裳也来不及换,水也来不及喝,就问薛姨妈与宝钗到底是如何。薛姨妈见了薛蝌,心里难过,又哭一场。宝钗便将昨儿圣旨上的话说了,请薛蝌帮忙打听着。薛蝌略歇了下,淘换身衣裳,便出去了。

  却不论薛家之事如何了断,在扬州的众人正在万分惬意之刻,贾母也特意嘱了此事别让贾琏夫妇知道。王熙凤此时胎稳,在教着巧姐如何为迎春置办嫁妆。黛玉也常在这边。林太太与王熙凤每每出去应酬,瞧了好些家里的孩子,均不错。只是王熙凤还不很敢拿主意,林太太也知道贾府复杂,只是如今心里有个底儿,还要思量着如何去与贾母说。

  春去夏过,迎春大礼就在立秋前后。王熙凤此时行动不便,一应事宜均是巧姐在周旋着。王熙凤只听着她来汇报,若有什么忘了的提点一下。巧姐将以前听过的事事均记下来,经手的均是有案可查的,因此竟还没出过什么岔子。东西什么的都是齐备的。黛玉闻言,便笑道:“青出于蓝尔。”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贾雨村,表字时飞,曾在甄士隐家对月长高吟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宝钗其实也是个可怜人啊。。。

  、薛家悲剧了(倒V)

  虽然迎春已经在这边了,贾府仍是打了送亲旗号,亲自送了所谓的“嫁妆”并“新娘子”来,总不能真的就地儿让贾琏送上花轿便是。贾母本来觉得就亏待了迎春,此番从巧姐之信上知道了男方家的聘礼单子,更是添足了嫁妆,生怕那家亏待了迎春。要知道,虽然贾琏王熙凤虽然在这边,但是迎春回门后呢,这边仅有个林太太,若受了委屈,该当如何?虽是世家,都是有几个毛病的,单看贾家便知道了。

  与嫁妆一道来的,正是薛家的消息。却说薛蟠此番是因为在街上遇到了一卖唱女,又起了寻花问柳之心,当街调戏那女子,正好被微服出来的八皇子瞧见了。八皇子是个血气方刚的,此次本来是求了皇上恩典,出来看看这太平盛世。一路上都是太平的,他正在满意,就瞧见了薛蟠调戏妇女之事。八皇子顿时觉得盛世这一锅好汤就被这一锅老鼠屎给坏掉了,挽起了袖子就上了。

  那些侍卫们自然不是吃素的,坏就坏在八皇子往常在皇宫里的时候,与侍卫们锻炼,老是赢。咳,这其中有水分,他知道是有的,但是有多少,他就不知道了。于是一个不知道几斤几两重的十几岁孩子,就喝令侍卫们先看着,他不命令不准动手。然后八皇子就嫉恶如仇地冲上去了。

  薛蟠是谁啊,那是从小被打到大的,虽然基本打输的时候多,但是人家实战经验丰富啊。再者说了,他比八皇子还多吃几年干饭呢。所以,本来喝得醉醺醺的薛蟠,一看到有个小孩子出头,立刻起了兴趣,对准八皇子就是一顿猛揍。

  侍卫们都是惯了的,一见到八皇子被薛蟠一个过肩摔给按在地上,马上就赶了过去。可是,晚了,八皇子已经疼地在地上打滚了。

  按道理,这个时候侍卫该把薛蟠当场抓了吧,偏当时人仰马翻,百姓都围了上来。薛蟠的小幺儿见状,抬了薛蟠便跑。大内侍卫缺少办案经验,只顾着主子。等到八皇子醒过来,他们想起薛蟠的时候,围观群众里三层外三层的,薛蟠早不见了。八皇子又让不要伤了百姓。侍卫头儿赶来,见此情景那叫一个郁闷啊:自己只不过去给家里媳妇买点子东西,怎么就出了这等事情。

  回到宫里,太后看到八皇子浑身是伤,肋骨也断了两根,当场就气得摔了杯子。八皇子是皇后的嫡子,太后是皇后的亲姨妈,自然是最尊贵的皇位继承人。如今被打成了这样。太后提了侍卫来回报,听了描述,听闻是紫微舍人薛家之后。太后忙叫人出去打听,惊动了皇上。晚上便将薛家的事情全查了出来,连香菱的事情都翻出来了太后当场下旨捉拿薛蟠归案。

  巧姐呆了,王熙凤愣了,贾琏摇了摇头:“此次,怕是没人能救薛蟠了。惹谁不好,偏偏惹了皇子,还是最有可能荣登大宝的那一位。这件事可不是香菱那事,能保得住薛家的皇商买卖也就不错了。”

  王熙凤虽然与薛姨妈不亲,但是亲戚情份还是有的,听闻贾琏如此说,也压下了心里所想,只是面上的笑便敛了。

  薛家母女二人想尽了办法,薛蝌终于把消息探听清楚了。只是谁也不愿意出手,惹到皇上,就算你不要脑袋,也不一定能够把薛蟠救出来。薛姨妈只当薛蟠已经死了半个了,整天在家里哭。

  拖了好几天,能想的办法都想尽了。薛宝钗没法了,便向薛姨妈说了贾雨村之事。薛姨妈属于病急乱投医那种,凡事都听宝钗的。宝钗说了,薛姨妈连忙叫人备了贺礼,递了帖子过去给贾雨村家太太娇杏。

  娇杏是由二房扶的正,平日里都是在自己一个人宅在家里,基本不出去应酬,与薛家更是不熟。听闻薛姨妈递了帖子,娇杏联系到最近听的那些传闻,怕是来寻贾雨村的。贾雨村本就不耐这些事情,贾府那边最近走动也少了。想到这里,最近孩子正好中暑,娇杏以此为由推了。

  宝钗早想到了这个结果,亲去求了王夫人,看能不能求贾雨村帮衬着。王夫人已经给贾政写信说了此事,贾政带了信回来,让王夫人转交给贾雨村。王夫人便当着宝钗的面,让小厮去递与了贾雨村。

  贾雨村头天先是听娇杏说了薛姨妈递帖子之事,第二天又接到了贾府的信。他早知是什么事,可是这事确实不是他能办的。且上回那事,他不得不低头,心里却是对薛蟠有着怨气的。好似自己一世的英名,就毁在了这上头。贾雨村只是修书回了贾政,并未去帮着做事情。只是这封信,他却是留下了。

  薛家没得到回音,王夫人那头却又开始支吾了起来,她们便知道事情真的没办法了。宝钗心里急,也没办法,只得宽慰着大家,心里却存了一段心事,连园子也不回了。事发后一个月,圣旨已下,薛蟠秋后即发配边疆。尤二姐见薛蟠如此,整天以泪洗面,竟比林黛玉当时更甚了。不到立秋,她早产生下一个儿子。薛姨妈心里有了盼头,对尤二姐百般好,对那孩子更是上心。

  其实太后是很想直接杀了他的,但是八皇子心地仁慈,说了一番治国大道理,只说饶人一命对祖宗香火也是好的。皇后现在正有孕,太后也只得依了八皇子,可是还是不解气,按着薛蟠国孝娶妻,薛家草菅人命等一众罪名,剥夺了薛家的皇商身份,发配薛蟠去了伊犁,只求越远越好。因着贾妃与薛家有亲,太后对贾妃也淡了许多,平日里也不召她过来了,只让她好好养着。王夫人第二次往宫里递牌子的时候,就被拒见了。她顿时想到贾母的话,难道真是薛蟠惹到的?

  不管怎样,能保得命就是好的。当消息传到扬州的时候,迎春还有三日就要出嫁了。王熙凤略微放下了心,听了巧姐一回劝,重新打起精神来送迎春出嫁。迎春心里又羞又担心,这几日都与黛玉一道。王熙凤看出她的紧张,特意和林太太提点了她一回。因着司棋是放出去了,绣橘和画眉陪嫁过去,林太太又挑了两个丫鬟,让王熙凤调/教了一番,总是比买的强。

  一应东西虽是全的,当日王熙凤也累得够戗。巧姐第一次经历古代婚礼,什么纳采问吉什么的都是大开了眼界的。只可惜她的身份,不够去婆家看热闹的,那洞房里的撒帐之类的事情,她就没法参与了,只能眼巴巴地瞧着贾琏背了迎春出去,自己竟连二门也出不得,心里憋屈啊。

  林太太却见到都尉大人与那傅越一道过来,看了好一阵子,终究忍不住,拉了王熙凤悄悄说了。王熙凤听得是北静王府亲戚,未置可否,只说与贾琏说说。林太太也知道那傅越并非当地人士,若真要成就该姻缘,怕也得回到京城才能有后一步的打算才是。

  却说林如涛等人是去了夫家参加婚宴的。众人均知道林如涛与迎春的亲戚关系,尤其是夫家,便不敢轻慢。迎春夫家姓郭,郭老太太尚在,小时也见过迎春的。贾府的子孙没什么好的,可是女儿们却是好的。郭老太太拿出了许多体己,亲事场面好看不少。贾琏自上日之事后,觉得迎春也是个可怜的,且千里迢迢嫁过来,连父母什么的都不在身边,因而借着喝了酒之际,拉了那贾母称为老实守礼的姑爷说了许多真心话,到最后差点没哭出来。

  姑爷心下感慨,被簇拥进洞房后,揭开盖头,见迎春温柔和顺的样子,心里本是满意三分,经贾琏那一说,更是心疼了三分。晚上自是百般温存。他见到迎春隐忍的样子,不由地再次心动,感叹自己娶了一个好媳妇。

  第二日一早,他尚在睡梦里,就觉得怀里一空,接着听着她低声吩咐:“少爷昨儿喝了酒,去备下醒酒汤。先别叫少爷,等到卯正再唤他吧。”

  郭少爷再睡不着了,只闭眼听着她的动静。她挪到了外间,赏了伺候郭少爷的几个丫鬟并奶娘等。到了卯正,迎春亲自过来唤了他起身。他抬头见迎春已经穿戴完毕,大红的衣裳,映得她越发的粉面桃腮。他携了她的手悄声在她耳边道:“昨儿晚上还习惯吗?”迎春脸一红,转身去给他找汗巾子去了。郭少爷瞧了她的模样,心里越发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