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失礼了,还未请教英雄尊姓大名,多谢出手相助。”清云感激地看着一旁男子。

  那人忙客气道:“不敢英雄相称,在下祁杰,刚才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这时,萧南上前给他行了个礼,“原来是羽林将军,在下乐府赵萧南,他们都是我的家眷,多谢今日搭救小儿,如蒙不弃,请改日过府喝杯清茶吧。”

  祁杰回礼,说:“自当登门拜访。”

  

  今年的花灯节过得是一惊一喜。

  惊的是华离险些落水,而喜的则是一直求门无路的外务府尹王大人却自己找上了门,当然他还不知赵家也有求于他,只是为了求灯笼而来。

  原来花灯节那天,王大人的母亲路过赵府门口,见这对紫气飞天花灯做得精巧,便也想买一对,后才发现那是人家独有的,外面根本买不到。当年王老夫人就是凭一手好工艺活儿,才养大了儿子,如今儿子当了官,自是不需要她再为生活操劳,可每当她见到好看的绣品、灯笼、绢花之类的工艺品,还是喜欢的爱不释手。这王大人是个孝子,对母亲这点追求自是尽量满足。

  萧南在了解王大人来意之后,自然没有拒绝之理。

  清云也说:“那灯笼乃是孙儿所做,如今摘下手入库房里了,等明日收拾干净了必将亲自送到贵府上。”

  王大人谢过之后便告辞了。

  第二天,清云果然带着灯笼来到王府。

  后堂小院里,王老妇人正在请清云喝茶,自己则翻来复去地研究着一个灯笼,边赞叹道:

  “这真是你那八岁的孙儿做的?简直太精美了,以前我们做的再好的灯笼都比不上这个。”

  “夫人过奖了,我那孙儿就是贪玩,平日不喜欢给我们弹琴弄弦的,就喜欢研究那些奇奇怪怪的玩艺儿,不过总比闲散着好。”清云是有备而来,为了那通关纹碟只好利用王老夫人了。

  “我看着孩子挺有才华,将来肯定了有出息。”

  “我听说旻国有个高人,我想既然孩子喜欢,就干脆送他去学艺好了。”

  清云一步步地说到重点。

  “那好啊,就是怕你舍不得孩子,他还那么小。”

  老夫人是个心软的人,又与清云一见如故,两人像姐妹一样聊起了家常。

  清云叹了口气,“哎,为了孩子的将来啊。实不相瞒,他父亲本欲前两年就送他走,一来孩子太小,二来当时拿不到通关纹碟,眼看着都耽误好几年了。”

  “通关纹碟?那还不好说,你们要是真想送孩子去学本事,我让我儿帮你们就是。”

  老夫人倒爽快,一口答应下来。

  “那就谢谢老夫人了,我这就回家跟他父亲商量商量去。”

  

  看着这张好不容易拿到的通关纹碟,萧南的心情复杂起来。

  心中知道离开的这一天早晚会到的,可当它就在眼前时,不舍之情又如此让他心痛。这些年,他身系整个乐府的重担,却一直想做个过着闲云野鹤生活的普通人,他想为自己弹琴,为爱的人弹琴,这一点只有过世的妻子明白他。妻子走了,留下了华离,这个带给自己另一种快乐生活的人,这个继承了自己全部琴韵的孩子,叫他如何能放得开。

  “爹爹,你怎么哭了?”华离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

  萧南赶快擦了擦眼睛,同时藏起通关纹碟。

  “爹爹怎么会哭呢?是烛烟熏到了眼睛。”

  华离走过来,帮萧南擦脸,然后抱着爹爹的脖子,说:

  “离儿永远不要爹爹哭,离儿每天要见到爹爹笑。爹爹笑起来最好看了,比谁都好看。”

  萧南笑了,说:“我的离儿才最好看,记得,以后无论爹在不在你身边,你都要好好的。”

  “爹爹,离儿永远不离开你。”

  说着,把抱着萧南的胳膊更加收紧了,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她没有看到,这一边的萧南脸上也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