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异能>莲烬遗录>第57章 第三十回

  于是一行人顺水而去,与孔老爷到了他家府上,果真是高门大户,牌匾上孔府二字,足足要仰头去看。到了府中,一群女子便迎了出来,只见个个是粉浓钗滑,鬓黑眼溜,那要人夸好颜色,自是风月第一等。姓孔的走去左拥右抱,香来香去,却眼光难定,神色敷衍,仿佛心别有所属。

  见我三人脸生,其中一个女子道:“老爷出去三天,就带回来三个,不仅找了男的,还找了胡人!”于是你推我搡,娇笑不止。

  “胡说甚么!”他一边搂一个,又道:“你不是要唱戏么?这胡人便是我请来的乐师,琵琶、扬琴、笛子……没有他不会的,还会唱许多小曲儿,尔等学着去罢!”

  赛昊飞一张胡面,本就招花惹草,这下女子只留下两个相陪,其余的便将他拥去后院,道要向他好生学学。他“哎”“哎”几声,也无人帮忙解围,一行人直往后院去了。

  姓孔的一招手,又来了一群家丁,对他们道:“这便是我黄金百两请来的护院教头,尔等更需恭敬学习。”这便是在说我了。

  一家丁嘲道:“瞧他那样,嘴上也没几根毛,能教甚么?”

  另一人笑道:“曹十,你这话说的,难道是用毛教人么?”群人便是一阵哄笑。孔老爷干笑两声,又道:“甚么毛不毛的,李教头本是方外之士,轻功更是了得,我曾在港口亲眼见过,足可以铁掌水上漂哩!”

  想来是他平日为主不尊,待下人甚好,家丁也恃宠生骄,其中有五个最敢叫的说道:“不信!不信!”

  孔老爷无奈,转向我道:“李兄,这下如何是好?”

  我道:“我初来乍到便做了教头,群人不服也是常事。不如你老出个难题,反正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没有我不能去的。”

  “好!”孔老爷道,“尔等听见了?人家英雄气概,不与你乡人宵小计较。”

  下人全叫:“快出题!出题!”

  “如此,”姓孔的道,“小可颇有几分家财,这府中安放不了,于是在城南修了座库房,红瓦灰墙的便是。李兄不妨去那库中取一锭黄金,此行限时一炷香,不可惊动守卫,如超时或是惊动他人,便是输了。”

  “此处到城南,常人怎地也要花上大半天,你要是输了,我们不认你当教头!”那用毛教人的小子叫道。

  我本想驳问,如是我赢了呢?却又懒得逞口舌之快,于是只道:“你老便燃上香罢,李某去去就回。”说着便一个提气跃上墙头,又连踏墙外枯枝,这便寻风问月去也。不多时,我便到了城南,看见那城边果然有座红瓦灰墙的大房子,外有几条汉子守卫,心想这便是孔家库房了。他家宅子豪奢,竟说安放不了这些金银,也不知是多大的富贵,我便进去看上一看。

  于是我鱼跃过墙,在地上跌了个滚,悄无半点声响。又飞快上得房顶,揭开瓦片,进得一间库房。只见库中钱箱码放齐整,打开其中一箱,顿时金光四射,果是黄金无疑。我拿起其中一锭,只见元宝底刻了孔字,便正是孔家财无疑。

  我拿好元宝,在手中掂了一掂,心里得意,便又动身回去。我过院墙时,那讨嫌家丁道:“李九,我说罢!他怕是连路也找不见,这不就回来了么?”

  我是铁了心要给他好看,便掷出那锭元宝,说道:“老爷瞧瞧,是你家的么?”

  姓孔的拾起元宝,十几个家丁围了上来,七嘴八舌指道:“不错!有孔字铭文,确是老爷的!”

  那家丁曹十终于再说不过,十分泄气又不肯泄气道:“哪有这样的道理——那香还未点上,他便去了个来回?”

  我问道:“怎地?我正想问香燃了多少呢!”

  孔老爷笑道:“李兄你却不知。我叫下人来点香,谁知火折子受潮点不燃,正叫人换个新火时,你便回来了!真个是登天如地,踏雪无痕。”

  此时家丁终于哄然,情愿的不情愿的,纷纷拱手,叫我一声教头。

  往后直到岁旦,我三人一直隐姓埋名,在孔府中做帮闲。我每日天不亮起床,盯着护院练功,看着看着,便又在躺椅上着了过去,再醒来,已是日上三竿。其实根本无伤大雅,毕竟那几个家丁,也不是真心练功,其中有五个,叫作曹十、张四、李九、汪仁和朱光的,最为得宠油滑,整天偷懒,难管得很。我也懒得去管,躺在椅里,只见冬阳和煦,暖意洋洋,伸个懒腰,直道世上再没比这个更舒坦的事了。夜了则睡在厢房里,焚香熏暖,好不惬意。我那小雷音挂在墙上,也是嗡嗡作响,是想念它那剑侣了。幸而连欢就住在隔壁,他将玉壶冰挂在一墙之隔处,于是双剑合璧,彻夜和鸣。我趴在枕上,想着与连欢做了剑侣,他虽躺在赛昊飞怀里,却有一个名头是与我共享,是天地赏赐,宇宙教化,谁也夺不去。想到此处,我心中妥帖极了,睡时犹带微笑。

  赛昊飞成日同女眷一齐鼓琴,做了梨园中的教头,也是久违的快意。唯有连欢不显山露水,自然闲着无事,女眷见他生得洁白无暇,便晓得姓孔的安了甚么心思,常常来跟我说,小心你那梅兄弟被老爷赚了去。我说我那兄弟那么大人了,就算有甚么,那也是自己愿意,他要是不愿,由不得别人。女眷皆是摆手,又说甚么,老爷的本事大了去了,你就是不愿,也有千百种手段让你从了。我再问,她们却又吞吞吐吐,不再说清。

  心中怀着困惑,又不愿久困笼中,这日我便借了由头,与赛昊飞携连欢出去游玩。孔老爷向来是个不管事的,也任由我们去城中厮混。

  时近岁末,福州城中张灯结彩,鱼龙川流,我三人原本并肩走着,人一多着,赛昊飞便走散了。我没多想地攥住连欢手,他诧异看了一眼,我才匆忙解释:“没旁的意思,只是怕你也走丢了。”

  他笑笑说:“这么大的人了,走丢了过会便能跟上,怕甚么?”

  我讪讪道:“是,是。”正想放下他手,却惊觉他并无松手之意,我这才喜上眉梢,又胡乱找些话来说。此时一旁正有一人打幡算命,一群孩童围着他要算,他却说:“尔等尚未成人,哪里有命哩?一旁去,一旁去!”算命方士都以道家居多,我定睛一看,这人竟是个身披红裟的大和尚,看着四五十岁,红光满面,气定神闲,竟是得道高僧模样,不知他怎流落到此处。我心下有趣,便牵了连欢过去,问道:“大和尚,我二人要算命,怎么算?是紫微斗数,还是八字流年?”

  他微微笑道:“不掐指不投签,我只携一个布袋,袋中有无数天机锦条。你二人不如伸手进去,取一张锦条出来,瞧瞧上面写了甚么?”

  我笑道:“有趣!拿布袋来!”我这话说着,牵着连欢那手便递了过去。那大和尚取出一个小臂长的百衲布囊,教我二人伸手进去,各自摸出一张锦条来。我展开锦条,上头写着篆字,原来是一首诗。我念了出来,便正是:

  坐能观八百,卧耳听三千。

  世间无事客,心内大还丹。

  寥寥廿字竟写尽生平,我惊愕之余,又不禁趣味横生。和尚见我诧异,只微笑道:“我不止晓得你这些,还晓得你李侯爷为何有这等本事,这些机缘。”

  我急道:“你快说来!”

  “枉你李侯爷听高望远,却不知道我们佛家人惯有这些本事么?”

  “甚么本事?”

  “佛家有六种神通,修行至阿罗汉境界,便可得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其中修至大乘者,更可得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侯爷你可听高望远,并非是因为耳目过人,正是因佛缘甚深,才有这天生的天眼通、天耳通;后来误用金丹,便又得了神足通。”

  我道:“其他都对,只是一点:李潜本是俗人,从未修佛过。”

  “非是今生,”和尚笑道,“侯爷前世原是少林一莲下童子,自幼听经念佛,早已至阿罗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