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麟台风波录>第442章

  一时间宋虔之呆住了,陆观五官分明,线条坚硬,如同雕塑一般完美。

  有什么感情在宋虔之胸中冲动奔涌,呼之欲出,最后化作一句:“你当心些,总之有什么,我都同你在一处。”他握了握陆观的手,面颊微红,垂下眼眸,复又抬起双眼,极认真地看着陆观。

  陆观抬高他的下巴,也极认真地问:“亲个?”

  宋虔之一手抱着陆观的脖子,用力地吻了上去。唇分时唇瓣红润地跑开,钻进进宫的马车。

  他心跳得如雷,听着马车的铜铃声响了一阵,才趴在窗户上往外看,看见陆观已离得很远,日光把陆观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站在那,直到马车驰出视线。

  街角带刀的周先走了出来,闲步到陆观身旁,两条影子拖在地上。

  “走吧,别看了。”周先一手抓住陆观的肩,手飞快握过了陆观的手,陆观手中多出一块令牌,随在周先身后。

  两人步行出城,在最近的茶棚,周先牵出马来。

  陆观翻身上马,眼中闪过诧疑。

  周先笑道:“给你养着呢,还不谢我。”

  陆观在马上拱手,双腿一夹,黑马飞驰而出。

  周先一鞭甩在马臀上,紧跟上去,两骑绝尘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改个BUG

 

  、波心荡(陆)

 

  宫里处处缟素,车来人往,宫里安排了太监接引,皇室宗亲、正三品以上官员、三品以上命妇,在京城的外夷都要进宫吊丧。

  宋虔之前脚进正清门,就听见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是镇国公王绶勤。当日宁妃主持的晚宴上,王绶勤只现身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告罪离席,留下一双儿女在场。王绶勤话不多,王家原是武将出身,到这一代,已是彻底的腐书网。王绶勤的父亲早年病故,他三十二岁便承袭爵位,现年五十二岁,儿女双全,人也发了福。

  王绶勤挺着个圆滚滚的肚皮,紧赶慢赶喘着气跑过来,一只手按着帽子,一只手托着腰。

  宋虔之看得想笑,憋住没笑。

  “安定侯来得不早啊。”王绶勤放慢脚步,端起长辈的架子,只是脸色仍然青白交加,气喘吁吁。

  宋虔之揣着手,垂头看路,与王绶勤并肩而行,并未落后半步。

  王绶勤留意到,倒是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一大群进宫哭临的人,能够像他一样,凑上来同宋虔之说上几句的,没有几个。九成人好奇这新贵,却谁也不像他一样,要嫁一个女儿做安定侯夫人。王绶勤已然将宋虔之视作女婿,同他说话的语气并不生硬,满含熟稔。

  “今日一早已奉旨进宫瞧过了,姨母说……”

  王绶勤竖起了耳朵。

  宋虔之唇畔露出一丝弧度,眼光向上稍稍一抬,掠过前方数十个顶着官帽的人头,太阳过于炽烈,照得人人官服上的珍奇异兽张牙舞爪。都是进宫哭临,偏不是个凄风苦雨的日子,阳光晒得人有些出汗。

  “姨母说,要让国公做大行皇帝的卤簿使。”

  王绶勤嘴唇的弧度还没上扬成一个完整的弧,立刻沉了下去。这时候笑也只能含蓄不露,他硬生生把未完成的笑扭成了一条别扭而不规则线。

  “那是,那是,陛下骤然驾崩,一切听由太后做主。”王绶勤将胖身子向宋虔之的方向挪了挪,眼珠乱转,咽了口唾沫,低声问:“嗣皇帝可选定了?”

  宋虔之意味深长地看了镇国公一眼,没有说话。

  “都传是大皇子要回来,太后准了大皇子回来?”王绶勤声音压得更低了。

  宋虔之:“国公听谁说的?”

  王绶勤出了一脖子汗,他许久没有步行这么远,从正清门到承元门,走也得走上一炷香的时间。

  “这……官员都这么传,谁说的,我是真的不知道。安定侯就没有听人说过?”

  宋虔之:“传言岂可当真?不够按例,大行皇帝的发引,都要嗣皇帝决断。陛下走得突然,也不知道是否留下只言片语,无论有无,总在这一日之间。国公何必着急呢?”

  王绶勤不悦拧眉。

  宋虔之侧身向他拱手道:“晚辈还有事要办,先行一步了。”

  宋虔之前脚走,旁边一员老臣凑过来,揶揄道:“改了周姓,不好攀了吧?”

  王绶勤铁青着脸,没有搭话,低头随在人群里向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