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麟台风波录>第372章

  “有的也不全是为了钱,不说这个,如果是我姨母,她应当是想效仿当年,把苻明韶拉下龙座。”

  吕临皱着眉:“她选了东明王?东明王的生母尚在,如果东明王登基,太后的位子,就要换别家来坐,周太后会这么选?”

  “东明王年纪小,我姨母见过他,也甚是喜欢,至于他的母亲,等把这对儿母子接进京城,就好办了。”

  “你是说,周太后会赐死东明王的母妃?”

  宋虔之:“恐怕是,从旁出选一名继承人,母妃被赐死,是有先例可循的。东明王是他母妃教养长大,打小就没有父亲,他自己不会同意赐死他的母妃,而他的母妃,却会愿意为他去死。”

  “我去阻止。”周先按剑起身,被宋虔之按住手背,轻拍了两下。

  “东明王的母妃是个精明的女人,就算她愿意为儿子黄袍加身而牺牲,也绝不会在此处。她会确保京中的情形有利于小王爷,诸事大局未定,她绝不会甘愿赴死。”

  “那就放着不管吗?”

  宋虔之让吕临再派几个人去盯,许瑞云自告奋勇,也去了。本在给宋虔之研墨的柳平文放下墨石,自取过一张宣纸到旁边桌案上铺平练字。

  “这封信,找你熟悉的车马行,有办法转给陆观吗?”

  周先眸中一动,接过信封,面色现出犹豫:“陆大人有难处,侯爷莫怪他。”

  宋虔之脸色一直不好,透出失血的苍白,帐中昏暗,唯一点灯光而已,他手指滑过光滑的信笺,眉峰隐忍地蹙着,叹道:“怪他什么?怪他事事为我打算,陷在京城无法脱身么?还是怪他为全我母亲保我出京的慈母之心,重伤自己,换取苻明韶的信任?”

  更让宋虔之难受的是,陆观留在京城,正是他们这些活动在祁州的人所需要的。

  周先道:“当年的六皇子能入太后法眼,皆是陆大人的谋算,最熟悉苻明韶的,就是陆大人,他一定有法子自保。”

  “但愿如此,苻明韶……”信笺被宋虔之一把攥紧,他牙根紧咬,嘴唇抿成一线,缓慢而悠长地出了一口气,轻轻闭上了眼。

  ·

  “仅凭你们几个,又是口谕,我乃先帝钦封的东明王妃,诸位未免太不将荣宗皇帝放在眼中!”啪的一声,东明王妃大袖一挥,将一名便衣太监手中的托盘打翻在地。

  深褐色的小瓷瓶在地上滚了两转,另有一把匕首,三尺白绫。

  东明王妃容色端丽,毫无一丝畏惧,端坐在花梨木大椅中,素色绫罗衬得她脸色莹白如雪。

  “这是太后的口谕……”太监话音未落,被东明王妃的眼神惊得不敢再多说。

  “离京之前,我与太后也曾有数面之缘,我这副手镯还是太后亲自赐下的,如若真的是太后懿旨,除非你们能拿手谕来见我。”东明王妃垂下双眸,端起茶来,呷了一口。

  宫里来的人面面相觑,终于有一侍卫头领步出:“王妃息怒,不如王妃与小王爷一同进京,我等皆是下人,王妃身份尊贵,仅凭口谕是草率些。担心想必王妃也是深明大义之人,若是小王爷做了大楚帝君,睿宗时就有先例,当时睿宗皇后尚在,膝下无子,便是从旁系抱了南渊王为帝,南渊王登基之前,母妃齐氏自缢而亡,追封为端肃瑞明夫人,死后哀荣无限。齐氏一族也盛极一时,整个家族权倾大楚三十余年。”

  东明王妃淡淡道:“这些我自然清楚,只是口谕无法令我信服,我母子必须一同进京,你们可以考虑考虑。”

  大内这一行人仅有八人,秘密行事,在东明王的地盘,也不敢轻举妄动。进来时就见到东明王府养有亲兵,其中不乏身手杰出之辈,如果不满足东明王妃的要求,恐怕也要坏太后的事。

  “那请王妃今日便带小王爷随属下等启程进京,太后娘娘已等不及了。”

  东明王妃道:“今日不便,明日一早,卯时出城。”

  侍卫还要说什么,硬生生忍住了。

  东明王妃叫人给他们安排住处,人被带走后,她失神地靠在椅背上。东明王妃已不年轻,胜在皮肤极白,不显老态。

  日光倾斜,光斑从地上悄然移动,东明王妃的脸也从光明没入阴暗,她一只手扶额,眉心没有半点褶皱,修长的眉睫垂下,只余下了一半眼睛,似闭不闭。

  那一年,府里下人来报,她的丈夫死在青楼里,刚诊出有孕的东明王妃以为自己听了个笑话。

  她笑着问下人:“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那下人跪在地上,抖如筛糠地重复了一次。

  正是寒冬将近的时候,初春在即,她本在剥一小碟儿花生,一时间她仿佛将花厅整间大屋,厅外屋檐下滴落的雪水,院中残梅的清寒香气,一人抱的水缸面上那一层毫厘薄冰微微碎开的细微声响,俱皆纳入脑中。

  到今日她想起来,那一日也像是在昨天。

  唯独她夫君的脸,甚是模糊,仿佛与他同寝的一千多个日夜仅是黄粱一梦。

  少年怯生生的嗓音传来,东明王妃手里的茶杯跌落在裙子上。

  她的儿子扑到她身上,浑身发抖地叫了一声:“母妃!”

  东明王妃清醒过来,手掌轻轻覆盖在儿子颈后,她掌中的皮肉是如此温暖柔软。

  “莫怕,为娘在,不会让任何人伤着你。”

  少年紧紧将头埋在母亲的怀中,良久,颤抖渐歇,少年望向他的母亲,泪珠滚过光滑雪白的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