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麟台风波录>第26章

  汪藻国道:“宋大人明鉴。”

  “是以你突然便体味到了民生多艰,想要把实情说出来?”

  汪藻国满头是汗:“也不是突然,今日的早饭,像我这样的罪臣,尚有两个精面馒头一碗小米粥,城外不知有多少受这场雪灾的百姓,还不知道这个年要怎么过。”

  陆观打断汪藻国的哀叹,接着问:“这封陈情书,你只见到楼江月在写,确信便是他跟你提到的陈情书?”

  “确定。”汪藻国肯定道,“只是究竟写了什么,我不知道,起笔只在写南部七个县地震受灾后的安抚情形,楼江月没有留我,与我说话时也没有在写,吃过两杯酒,说了几句闲言,他就让我先回去休息。”

  “这是楼江月与你刚进宫当晚发生的事?”宋虔之问。楼江月是在进宫后五日被害,腊月初四,那便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楼江月与汪藻国一同被接进宫。这两个人因是李相推举,于情于理,都会先到李相府上拜会,由李相叮嘱几句,宫里的人再从李相那里将两人一起接进宫。汪藻国自己先不论,楼江月进宫以前住在章静居那样的地方,自然很不方便宫里人去。

  “是。我知道的全都说了。”汪藻国面色煞白,眼底带着隐隐的忧虑。

  “你担心什么?”宋虔之将手一提,“我一个字也没写下来,此处除了我与陆大人,一个外人也没有。”

  汪藻国咬紧牙关,想说什么。

  “我外祖已入土为安,要翻也翻不到他头上去。”宋虔之随口道。

  汪藻国没想到宋虔之这么大大方方说了出来,眼睛登时圆睁。

  “再说,朝政国事,从无一个皇帝能够做到万全,自古治人无一朝圆满,不然代代都是太平盛世,还要我们这些官员做什么?白养活这么多人。”

  汪藻国喃喃道:“宋大人所言甚是。”

  “也就是说,这封陈情书,只有你一个人知道?”陆观问。

  “不,皇上也知道。”

  “皇上知道?”陆观眼中现出一丝惊讶。

  这个不易察觉的眼神落在了宋虔之的眼里。看来皇帝没告诉陆观有这东西,要是皇上没说,能够顺出这条线,确实是陆观的本事。可皇上为什么不说?难道他像汪藻国一样,顾虑两位首辅的名声?宋虔之才不信。自古无情帝王家,死后被皇帝挖出来鞭尸泄愤的首辅多的是。

  或者苻明韶还没有来得及跟陆观通这口气?也不无可能。

  宋虔之一时有点弄不明白,苻明韶对陆观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宋虔之在秘书省一把手的位子上坐了四年,稳稳当当,陆观毫无征兆被派下来,过去还是一片空白,查无可查,除了太后仿佛知道一些内情,这样一个底子无从查起的官员,除了是苻明韶的心腹,宋虔之不作他想。

  可这心腹,仿佛又不那么得到皇上的信任。

  汪藻国被人押回囚室。

  宋虔之让人打来一盆干净的冷水,腊月天的水凉得像是冰一样,他先拧帕子敷在额头,继而擦干净脸和手。

  “陆大人,你怎么看?”

  陆观的声音在背后响起:“还要再审汪藻国。”

  宋虔之也是这个意思。

  “每次吐一点儿,这个汪大人有意思,多提几次,没准能跟挤豆沙似的,用点劲出来一点儿。”

  不到傍晚,周先从宫里回来,进门抖落一身雪,靴子在门槛上刮了两次鞋底,才走进来。

  “查出来了,林疏桐是在一个小公公的手里领的茶,叫许州,是内侍监的人,向来琵琶园歌舞姬们用的养生茶都是在这位小公公处领。太后跟前的蒋公公,是他的干爹。”

  审汪藻国的时候,咬上了外祖,现在扯到了蒋梦,扯到蒋梦便是扯到太后。宋虔之隐隐察觉到了什么,不落痕迹地扫了一眼周先。

  “问他话了么?”

  周先:“还未,怕会打草惊蛇,是不是把这位许州公公带到秘书省来问。”

  宋虔之想了想,说:“我来办。”

  “若是需要动武,我可以去。”陆观突然开了口。

  “论身手,二位大人恐怕都不该与卑职抢。”

  “又不是打群架,谁个子大就占便宜多些。皇上让我们查案,路子本就是正的。你们俩倒是一路人,什么时候不当官了,还可以一起落草为寇劫富济贫去。”宋虔之擦干了手,没看两人,走过去把大氅取下来匆匆围上,“我进宫去一趟,让书办留下,厨房把那条鱼做了,我想想,另一位秘书丞也留下。今夜谁都不要睡了。”

  前脚宋虔之走出去,陆观出了会神。

  周先抱着臂,说:“我还是跟着去,保护宋大人。”

  陆观好像被这句话在脑子里撞了一下钟。

  “为什么要保护他?”要是周先下午与他们一起审问汪藻国,这话就不必问了,扯到李相,整个秘书省知情的官员是会有危险,谨慎一些总是好的,何况周先本就是麒麟卫,专职便是给皇帝当保镖兼打手。

  可周先并不知道扯到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