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擒龙手>第49章

  

  老僧伸手从蒲团边拿过一副火石,只听啪嗒一声,星火闪动,室内一亮,已经将一盏油灯点燃。火焰把众人的影子拉得弯曲,斜斜地映在墙面上,微微直颤。老僧道:“唉,是非总缘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老衲修行多年,终究还是不能免俗。君少主,宁先生,摩柯大师,几位跟此事都有极深的渊源,那老衲这便从头说起吧。敝寺自北魏太和年间,跋陀祖师来嵩山落迹传教,建寺以来一直都有尚武之风。达摩祖师东渡,创禅武之宗,更为少林留下罗汉十八手,达摩铲、达摩杖、达摩剑等等诸项绝技。不过本寺僧人习武,本是为了解倦、防兽、健身、护寺,修身而养性,健体而勤思。说到底是要以武辅禅,精修佛法。可近年来许多人拜到敝寺门下,却只为了修习上乘武功,舍本求末,大为可叹。”

  

  君自天心想:“天下名寺古刹何止成千上万,那些人若不是为了学武,出家做和尚何必一定要去你们少林?”

  

  老僧道:“舍禅向武,本已有违我佛门法旨,更有一些弟子修持较浅,心志不坚,往往痴迷武功之后,六贼横生,只有离佛法愈行愈远。敝寺前任方丈为了避免初学弟子一开始便误入歧途,着戒律院规定,入门僧众年不满五年者一律不传与上乘武功,并严禁本寺子弟插手江湖上各派争端。”宁云泽在一边微笑,当年君山一役直搅得风云色变,确是没有一个少林弟子参与。“近几十年法规递行,虽然略有放宽,但敝寺前后数千弟子,说起来也只七八人例外。其中有一人天赋惊人,十三岁入少林,十六岁时便能与禅武堂的武僧比武拆招,敝寺长老爱惜此子资质,又见他笃心向佛,所以破格开例,在他入寺后第五年便授以混元一气功心法。”老僧略停了一下,苦笑道,“此子武功进展神速,六年之后,只是内力修为稍有欠缺,隐隐已是禅武堂未来第一高手。”

  

  于晔听得轻轻“呀”了一声。

  

  宁云泽笑道:“贵寺有这样的少年高手,可喜可贺!久闻混元一气功为少林内功心法之首,运气行功,能使全身坚可如钢,柔更胜棉,金石不入。宁某孤陋寡闻,却不知道这位高人怎么称呼?”老僧笑容颇有苦涩之意,慢慢道:“此子莱阳人,原名庄敬辉,在敝寺出家时法号智空,等他破门而出后,便已改名庄效天。”这时就连秦艽也回过神来脱口道:“燕南王!”

  

  老僧道:“阿弥陀佛,那便是庄施主了。老衲尚记得那日正是开宝四年仲秋,桂花香重,一大清早儿本门方丈即以击钟为号,召集全寺僧人聆堂,原来庄施主尘念未了,已决定舍戒还俗。这事宣讲开,实在突兀,不由得敝寺上下震惊。按敝寺的规矩,还俗的僧人向来要缴回度碟,打出山门,才准放行。当时以庄施主的武功,闯过智字辈的小十八罗汉阵不为难事,但要闯过法字辈僧人的大十八罗汉阵却是成算甚少。倘若他立誓还俗后不开杀戒,本来也不需闯大十八罗汉阵,但庄施主言之侃侃道太祖中兴,天下未定,我辈中人当以匡世济民为本。当年十三棍僧救唐王,亦是‘时危聊作将,事定复为僧’,他有从军报国之志,这个杀戒么却是守不得。”

  

  在座众人心中均暗想:“那时燕南王才二十多岁的年纪,武功再高,如何闯得过少林大十八罗汉阵?定是和尚们暗中放水。”

  

  果然听老僧道:“老衲原想,凭庄施主的武功多半闯不过这大十八罗汉阵,闯关不过,便要在寺后石窟面壁三年,再闯不过,便要面壁六年。心中不免替他叹息。谁知……庄施主技艺惊人,竟于千密一疏中闯了过去!”老僧合上眼帘,似乎在回想当时的情景,“庄施主思虑周密,对十八罗汉阵阵法参得甚熟,这且不谈,他在千钧一发之际居然避虚就实,以性命相搏去接法通师侄的摩云手,实在大出所有人意料。眼看惨祸将生,庄施主反掌相接,居然借着摩云手的余劲越出罗汉阵。敝寺僧众愕然时,他向方丈大师拜了三拜,吐了一口鲜血,径自下山了。老衲见他最后一记招法奇幻莫测,非本门所授,很是古怪。老衲苦苦思索数日,突然想起那似乎是失传已久的八方须弥掌。原来这位庄施主竟是当年普辰的后人。”

  

  “庄施主下山之后,顿时销声匿迹,几年之后,燕南王庄效天在江湖中声名鹘起,以一套神行百变的八卦游龙掌连折浙北江淮、两湖十数名武术名家。老衲听人说起后,静极思动,便准备携同法华寺沭木大师一起登门拜访,探问当年佛骨舍利的下落。老衲这边才出行不久,庄施主却已退隐江湖,尘世如海,萍踪难寻。”宁云泽道:“听说太宗皇帝发兵南下,在攻克金陵前收揽不少江湖异士。这位燕南王么,只怕已从寻常巷陌飞入王榭堂前,一入侯门深似海,自然难得一见了。”秦艽虽心事重重,但听了这么刻薄的俏皮话,也禁不住莞尔。宁云泽向她微笑颔首,大有答谢彩声之意。

  

  老僧道:“紧接着开宝八年,太祖皇帝晏驾。老衲虽然是方外人,闻此噩耗,也不胜唏嘘。”君自天在一旁冷冷道:“太祖娴擅刀马,身体一向强健,春秋鼎盛之时暴毙于内庭,大师不觉得奇怪么?更奇怪的是他死后全身无一处淤伤,但体内胸骨寸断,说起来好象跟贵门的混元一气功大有渊源。”摩柯身在事外,没有太大感觉,只是心想原来这个皇帝是被人害死的。秦艽和于晔却都听得全身一震,从背后透出一股寒气来。烛光斧影一说在民间虽偶有流传,更有人穿凿附会说晋王迷恋上乃兄的宠姬,言行失度,才致内帷生变。但这些毕竟是流言蜚语。

  

  现在听君自天如是讲,难道说太祖皇帝真的是被太宗遣人杀害,就连德昭太子都未能幸免?秦艽一时只觉得千百万个念头纷沓叠来,在脑子里乱成一团。刺客难道便是燕南王?但这些君自天又从何知?远在星宿海的边左一怎么会卷入宫闱权谋之争?

  

  时不稍暇,老僧业已低叹道:“边宗主料人于先,想来是替德昭太子暗中察访过。”宁云泽道:“没错。当年边大哥虽知对方跟少林一派大有渊源,却怎么也想不到会是燕南王。”他望了君自天一眼,突然放缓声音道:“江湖人都道我们星宿海是妖魔邪怪一流,动不动便摆出一副铲奸除恶的嘴脸来,真是让人顶不快活。名门正派越是这个样子,越不免叫人想搅它一个天翻地覆。当年敝教边宗主四方游历,在汴梁城大败了几个什么所谓的名侠,这一战掀动京都,无意中邂逅了德昭太子。将相王侯如云隔,跟咱们本也扯不上什么干系,但据边大哥讲这位德昭太子不骄不慢,宽厚英武,实是少见的圣明之主,帝王之材。边宗主我是最佩服的,边宗主青睐有加的人也不由得我不佩服。何况当时北汉南唐尚存,契丹回鹘等异族鸷视于外,我们星宿海一派虽远在青川,但汉室同宗,何忍顾故土敝弱离析?好汉男儿遂志天下,岂不是要比跟三庭四院那帮家伙们纠缠不休高明得多。”

  

  老僧道:“阿弥陀佛。边宗主目光高远,是非常人也。”宁云泽冷冷道:“可天意弄人奈之何?”老僧微微抬起一线眼帘,望向君自天,轻轻道:“这位君少主想必便是德昭太子的后裔了?”他的话语虽轻,但字字如惊雷,清清楚楚落入每个人耳中,一时之间诸人表情各异,灯光下看来,便如人人都戴上了一张面具,有人恍然大悟,有人困惑不解,有人惊诧万分,有人漠然以对……

  秦艽脑海里顿时闪过一个念头:“难怪他叫君自天,这么说,他去汴梁,原来是想刺杀皇帝?!”

  

  君自天淡笑道:“大师何出此言?”老僧道:“老衲曾听庄施主提及,德昭太子的第二子乃侧妃所出,德昭太子自刭后,被郡王府的家将趁乱带走。此子眉后正纹了一朵青色莲花。庄施主等人奉上命前去追查,却在途中遭遇星宿海无涯屿的拦截,一场激战之后,九名大内高手中独有他一人突围而出。庄施主虽然侥幸脱险,但却中了令师的鬼穴十三手,千辛万苦,这才捱到嵩山。一则他学的是禅门正宗心法,二则老衲又略懂一点九侯命脉的皮毛,于事不无小补。”

  

  君自天冷笑道:“哼,他倒是福大命大。”老僧道:“这位庄施主正是普辰的后人。据他所言,祖上虽薄有积蓄,但也谈不上巨富,小时候曾听先人讲过,曾祖在河西大漠中发现了一批宝藏,并绘制一份藏宝秘图。不过一来先祖死得早,二来家中曾遭祝融之灾,只抢救出了祖传的武功秘要。八方须弥掌固然为玄门绝技,但却需辅以上乘内功心法才有大成,是以拜师少林门下求艺,艺成之后又不甘寂寞山林,幸得太宗皇帝激赏,擢为近臣,颇得信重。他说当年太祖皇帝征南唐时被困寿州,晋王没有发兵相救,事后脱险,一直对此耿耿于怀。晋王见兄弟之情日减,眼看着德昭太子权望日盛,德芳也渐长大,乃兄大有废弃金匮之盟,传子立嫡的意向。岌岌自危之际,才有派人行刺之下策。”

  

  宁云泽道:“狼子野心,弑兄篡位。若非德昭太子拼死拦住,说什么百日之内连陨二主,必天下大乱,边宗主早将他一剑杀了。哼,天下虽不曾乱,但昭德太子自己后来却未能身免。可惜,可叹!”老僧道:“庄施主说他们当夜行刺德昭太子时,太子取了一把宝剑道此乃他们赵氏家事,太宗虽然有负太祖皇帝,而他德昭却不愿赵氏蒙羞,使宫闱之争留垢青史,只恳请太宗皇帝留情,为乃兄存一点血脉。说完后便横剑自刭了。阿弥陀佛,仁厚至此,实在令人钦佩惋惜。”

  

  君自天不伤反笑道:“这便叫做人恶天也怕,人善天也欺。在下原姓赵,单名一个弋。弋字乃是家师所赐,君自天这个名字么,也是家师所起。不过君某一事无成,有辱先祖,一向不大敢以本名见人。”他从从怀中抽出那方薄绢,平平地铺在地上。只见薄绢上用墨色勾了一朵淡淡的莲花,欲含欲放,笔致灵活流畅。这朵莲花跟他眉梢所纹的一摸一样。君自天道:“佛门有法华三昧,因果不二。华开莲现,华谢莲成。大师以为然否?”老僧默然片刻,笑道:“老衲知道君少主你的意思,华落莲成,废权立实。不过既然谈因果的话,知因果不如不昧因果,君少主如果能撇开过往,弃烦恼而得解脱,才是法华三味中的真谛。”君自天冷笑道:“大师说得好轻松。大师既然有这般的辩机,且看能不能说动当今皇帝让位与我,天下如果都姓赵的话,君某或赵恒又有何干系呢?”

  

  老僧道:“错了,错了。”他揭起薄绢,“莲者,怜也,父母怜子之心,智者悯人之心,上位者爱民之心。边宗主在西苦心经营数十年,待友情殷,老衲不能不折服。但当今朝廷正与西夏北辽议和,万民休养生息之际,不堪再乱。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请君少主勿以一人之私,使西陲不定,动荡中原大局。”

  

  一时之间,只听得呵呵的笑声于室内回荡,君自天笑不可遏道:“君某何德何能,竟得如此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