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陈祖基>第25章

  林华将军和解弓弦既是同僚,熟悉那边的情况,一可为向导,二可装作泉州败逃之将。

  待小妾提兵前去见机行事,管保惠安唾手可得。"阿剌罕大喜说:"爱姬真本帅之智囊也!"第二天,林华装着从泉州突围出来,先期来到惠安。

  解弓弦把他接进城去,一面好言慰抚,一面详细询问了泉州的战况和败局。林华把早就编好的一篇鬼话真真假假地说了一遍。解弓弦听到陈文龙壮烈殉国,禁不住热泪盈眶。解弓弦要林华在城内好事歇息,养精蓄锐,共同指挥此间军兵,准备和阿刺罕决一死战。

  林华故意请罪说:"败军之将,蒙将军宽厚收容,已是感激莫名。能追随左右,听侯驱策,愿足矣!"

  解弓弦大度地说:"你我同为参将,林将军何必谦让?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只要威武不屈,其心如一,同心协力,效忠社稷,弓弦一切都可听从将军。"解弓弦这几句言简意赅的话,确是出于肺腑。但心虚怀有鬼胎的林华听了,不禁像在心头猛抽一鞭。他本想伺机劝说解弓弦降元,兵不血刃,拿下惠安,再建奇功。现在知道他是一个虽钢刀加颈也不可夺志的忠贞不二的铁血男儿。况且其本领远在自己之上,哪里还敢多言语,只是唯唯而已。

  解弓弦那时才二十二岁,血气方刚。他原是枢密使文天祥的贴身侍从。耳濡目染,丞相的磅礴正气和高尚情操深深感染了他。不久,文天祥见此人能干,有勇有谋,就提升他为副将。后来推荐他到陈文龙部任参将。解弓弦马上马下的功夫都十分了得,一条方天画戟,使得惊天地而泣鬼神,有一路"风雨鞭戟连环法",戟中藏鞭,鞭中夹戟,更令人捉摸不定,常常出奇制胜。这位奇男子虽然尽心尽力地效命沙场,可惜是大厦已倾,又岂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数天后,阿剌罕大军直指惠安,爱育黎沁姑先抵军前讨战。林华抢着请令迎敌。耿直的解弓弦体贴地说:"林将军在泉州出生入死,理当好好休息。请在中军代守城池,待解某前去斩此贼将。"林华喜忧交集,喜的是解弓弦已然中计,惠安落在自己手中,忧的是恐怕爱育黎沁姑有失。他还在进退踟蹰,解弓弦已经飞身上马,雄赳赳地持戟出城了。

  爱育黎沁姑见迎面而来的一员宋将,威风凛凛,赛似当年吕温侯,比林华更有风采,暗想:"中原怎么尽是伟男子!"

  正待答话,解弓弦马快,己经到了面前。只见他竖眉暴目,怒气冲冲,不敢怠慢,一拍战马,左手梅花枪直取解弓弦咽喉,右手梅花枪刺向马头。解弓弦"哼"了一声,方天画戟轻松地拨开了两杆梅花枪。顺手向爱育黎沁姑兜胸直刺。女将见此人出手凌厉,情知是个高手,马匹打横,躲过了画戟,迅疾回身,舞动双枪,右手之枪团团转有如一轮初升旭日,右手之枪上下翻动,好似凤凰翔空,煞是好看,端的厉害。解弓弦见女鞑子枪法出众,宜于速战速决。于是毫不容情地把方天画戟吞吐自如地舞动起来,这戟法的关键在稳、准、狠这三个字。

  前招戟尖刚刚刺出,后招戟锤立即连上。当爱育黎沁姑用双枪招架时,方天画戟的招式又变了,只见戟花由小而大,由点而圈,看得爱育黎沁姑眼花缭乱,无法回手,解弓弦见是时候了,猛然间把戟法收住,背转身躯,单手执戟,通臂往前一捅,使方天画戟平空长出了三尺。

  这一招名叫"吕布回头看貂婵"。爱育黎沁姑正在发楞--对方怎么把戟收住了呢?却做梦也想不到画戟已到面门前,防不胜防,怎能抵挡?眼看一发千钧,生命就在顷刻间。

  "当!"突然从解弓弦背后射来一支冷箭,战场上人声鼎沸,解弓弦哪能听到?等听到脑庙箭响,左肩己中了个正着,一阵极痛,略一松弛,让爱育黎沁姑在画戟下侥幸地脱了险。他正在思忖,只听见后边一阵乱哄:"不好了,林将军反叛了!"解弓弦一听不禁心惊胆裂。

  那冷箭是林华放的。他本想再挨些时候,可是眼看自己的心上人要死于非命了,于是不得不狗急跳墙。他射伤了解弓弦之后,马上杀了守城军士,开门揖盗,前后夹攻解弓弦。

  解弓弦知道中了奸计,怒火中烧,强忍着剧痛,策马前冲。他刷地一下,方天画戟脱手飞掷爱育黎沁姑。那女将正在逃遁,听见惠安城内大乱,知道林华已经得手,大喜过望,勒马回身想去助战。不想红缨飘忽的方天画戟蓦然从空而降。林华一看不妙,他"当心"两字尚未出口,爱育黎沁姑己经稀里糊涂地被方天戟穿透后背,鲜血飞溅,坠落马下,玉殒香消,一缕芳魂不知缥缈何处!

  林华见死了爱育黎沁姑,不啻剜却了心头之肉,他"哇"地一声狂叫,又痛又恨地举刀向解弓弦砍来。真乃是"仇人相见,份外眼红"。解弓弦切齿地骂了声:"你这个无耻的叛逆,那泉州、惠安两城的将士尽丧你手,看我来收拾你!"随即抽出九节钢鞭,迎将上去。

  那林华欺解弓弦左肩箭伤,意在消耗他的精力,然后擒他、斩他,为爱育黎沁姑复仇。

  于是泼凤般舞起九环刀,疾如风车转,势如骤雨浇。按说,解弓弦的本领胜过林华数筹,无奈一来箭伤裂痛,二来见远处烟尘滚滚,鼓声和杀声似山崩海啸,阿剌罕的大军杀到了,而林华的九环刀一刀连一刀,一刀紧一刀。上下东西,围着解弓弦全是刀光,所以战到十个回合,还未能分出胜负。一边是,恨不得把解弓弦刀劈马下,一边是,恨不得对林华食其肉而寝其皮。林华眼看还不能取胜,火急火燎地,九坏象鼻紫金刀高高举起,一招"力劈华山",朝解弓弦迎头砍下。

  解弓弦也是心急如焚,咬了咬牙,用足生平之力,这下鞭上见了功夫。他架开林华的大刀,鞭打林华的马头。但这一鞭却是虚招,等林华用九环刀背来护马头时,解弓弦马快,绕到了林华的背后,学当年秦琼的"杀手锏",狠了心猛抽一鞭。林华一见,知道不妙,赶紧来一个镫里藏身,但脊背上己经着了一鞭,痛彻心肺,嗓子里发甜,有股东西在往上涌,"哇"地吐出了一口鲜血,没命地向前逃窜。解弓弦提马欲追,但来不及了,眼看敌军蜂涌而上,解弓弦只得奋力杀出重围,见大势已去,仰天长叹一声,落荒而走……。

  夏观风的这一席话,两个人听得出了神,都恨得牙痒痒的,嘴唇几乎都咬出了血。

  隔了好半晌,夏观风又说:"那个林华本来和爱育黎沁姑暗暗计谋定当,等拿下惠安之后,就要进军潮阳和海丰,找个时机设法把阿剌罕干掉。这一来,林华不仅可以取而代之,还可以和爱育黎沁姑做长久夫妻。想不到解弓弦的方天画戟扑灭了他的黄梁美梦,他怎不要如丧考妣,痛心疾首?

  后来,他虽然幡然悔悟,杀了阿剌罕重举义旗,但他和爱育黎沁姑生前的那些肮脏行径,解弓弦已经尽知。他一心要找解弓弦报杀爱育黎沁姑和打自己的一鞭之仇,但又感到功力悬殊,不敢造次。于是他只身潜入蒙古境内,好不容易找到了爱育黎沁姑的师父海德里喇嘛,添油加醋地讲述了他爱徒的惨死。海德里喇嘛有感于他的至诚,介绍他去杭爱山拜高僧摩鸩什罕为师,忍痛毁容,学混元一气功,在山上足足苦炼了十五年,后来他改了名字,以特异的身份出现在江湖之上。他一边广交义士,矢志抗元,以赎自己的罪错;一边又痛恨解弓弦那一戟一鞭之仇,立誓报复。后来,他不知从何处得悉解弓弦在延安府开设镖局,明为走镖营生,暗骨子里却甘作鹰犬,助纣为虐,与抗元志士为敌。于是,更增进了他矢志报仇的决心。

  唉,这种对铮铮男儿解弓弦的污辱之词也不知从何而起。

  至于解老镖师后来的事情嘛,你们尽都已经知晓了。"过了片刻,他们又各饮了一杯"杞菊参桂酒“,俞姑问:"老前辈,恕我冒昧相问:那时你在何处?作何官职?为什么对这些往事历历在目,嘹如指掌呢?"夏观风一摆手,踌躇了好一会儿,才愧疚地叹息说:"观风一直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仰祖上恩泽,偷生在家经管田园,偶而涉足江湖,尽一个为人的份内之事。说来惭愧,我与那个林华乃姑表弟兄。当年结识了解弓弦,我们两人谈得十分契合,竟成莫逆。弓弦在惠安兵败,蒙其不弃,曾来巢湖疗养箭伤。数十年来,我们常有书信来往。

  我痛恨林华的叛逆行径,曾决然不再认他这个表亲。但总碍于他母亲乃我父之胞妹,加上他后来又悔梧反正,改过自新,自此就和他恢复了往来。他想找弓弦复仇,我也曾尽力劝阻、警告过他。不想他仍倒行逆施,一意孤行而铸成大错。想我谨小慎微,明哲保身。俞女侠高风亮节,观风纵仰观也难望其项背,请求多多原宥是幸。"俞姑劝解说:"夏老前辈言重了,我俞姑不过是尽一汉女之责罢了。唉,最可叹息的是忠烈耿介的解弓弦老英雄终究遭了小人拨弄之害,怎不令天下英雄潸然泪下。"姬澄一直没有插话,现在可实在熬不住了,性急地问:"敢问夏爷爷,那林华当然就是风陵渡那个紫脸老者了,但不知他现在何处?"

  夏观风一字一句,顿锉分明地说:"不错,风陵渡拦击弓弦的就是他。不过他现在不叫林华了。"

  "那他叫什么?"姬澄迫不及待地问。

  夏观风说:"他居江西上天峰,改名叫林霄汉,外号人称紫脸金罗汉。"姬澄倒吸了一□凉气,跳起来说:"怎么?就是这个人吗?"俞姑问:"小澄子,你也认识这个人吗?"

  姬澄说:"不瞒两位长辈,早几年我在家的时候,他和我父亲也有过密切的交往。"夏观风捋着山羊须点点头说:"要是九常也纠缠其间,这事可难办了。"夏观风说到此,猛然间,只昕瓦楞上有人在格格地笑:"我说你这个夏老头儿,陪着两位新客在说呀,喝的,把我这个老朋友撇在外面灌西北风,不怕损你十年阳寿吗?"话音刚落只见一人飘然而下。

  三人都惊愕地站了起来。

  -----------------------------------

  

第十二回 送君南浦谙然神伤 迎宾岭前锋芒小试

 

  三人一楞之间,有一人从瓦楞上飘然而下,着地无声。

  此人着单衣,趿破鞋,手中晃着一只竹桶。他以"金鸡独立"之姿似陀螺般转了一圈儿,然后说:"请了,请了!

  打扰你们的清谈,我鲁莽了吧?"

  "师祖!"姬澄欢叫一声,像铁片飞向磁石地向那人扑了过去。

  来人是天南怪叟上官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