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都不太可能出手啊。

  除非是王争回来了,否则还真没有太好的解释。

  “那,柳氏进帝都府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侄儿也不太清楚。因为被迷晕的事儿,帝都府的衙役让侄儿和柳姨娘去录笔录,侄儿就跟衙役们说,我一个人去就行了,衙役们就让姨娘走了啊。”后来他就去了帝都府,然后录完笔录就回家了。然后就是被他妈训了。

  安定侯迅速在心里推断出这样一副画面,那群京溜子们调戏柳氏结果没有得逞,非常不满,到底还是利用家里的权势把他的云儿送到了帝都府大牢。还威胁陈府尹不允许接他的帖子。陈府尹怕两头受气,所以,还没散衙的时间就溜之大吉了。

  两个女儿换婚的事搁在一边,单就他的云儿被送到帝都府大牢一事来说,这陈府尹绝对理亏啊。

  想到这里,安定侯心中充满了斗志!面对王争,可能他会有点气短,但面对陈府尹,怕啥?

  明天说啥也得把他参回老家去!

  宋原也答应,回去说服他爹,明日早朝两家一起齐心协力送陈府尹回老家。

  第二天早朝,安定侯早早就到了,特地找到陈府尹,冷哼一声:“陈大人好大的架子。”

  陈府尹冷着脸没说话。

  一看对方的反应,安定侯就更生气了。这人是执迷不悟啊,看来是准备一条道走到黑了!那可就别怪他一会儿不客气了。

  很快,皇上驾到,早朝开始了。

  随着皇上的贴身大太监张公公的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有位叫张清的御史出列了,“皇上,臣参安定侯周诚内帷不修,纵容小妾做贱嫡女。“

  安定侯当下楞了,怎么回事?他还正要参那帮小崽子们呢,结果,却有人先参他了?

  难道是王家人的手笔?

  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是那帮纨绔的家长跟御史们串通了吧?就为了帮那些小崽子们脱罪,这是玩恶人先告状呢。

  正好,这事他们不提,自己也要提呢。索性,今天就把昨天的事儿拿到朝堂上好好说一说,让大家评评理!他还就不信了,这些纨绔的家长们还能把整个朝堂都收买了不成?

  这时候,又有一名御史出列了:“皇上,臣参安定侯周诚内帷不修。”

  很快,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最后,御史台的大部分官员都出列了,参奏安定侯周诚内帷不修。

  安定侯就感觉有点懵逼。为什么御史台要针对他啊?他可是受害者家属!划重点,是受害者家属啊!

  接着,其他的一些衙门的官员也出列了,“皇上,臣参安定侯周诚内帷不修。”

  “皇上,臣参安定侯周诚内帷不修。”

  陆陆续续地,朝堂的半数以上的官员都出来站队了,安定侯是彻底懵了,到底怎么回事啊?为什么大家都反对他?

  作者有话说:

  抱歉,拖更了,这章改了好久,就是时间逻辑的问题。总是感觉写不出来大对劲,前天晚上码的,昨天早上发现有错误,删了。昨天下午码的大几千字,还是感觉不对,不敢发。今天早上发现确实有错误,又删了重新写的。

  80 ☪ 被妾室打压的嫡长子(十一) ◇

  ◎

  皇上一看这情况,也很惊讶。

  发生什么了?居然半朝人齐齐参奏安定侯!

  “张爱卿……◎

  皇上一看这情况, 也很惊讶。

  发生什么了?居然半朝人齐齐参奏安定侯!

  “张爱卿,你们参奏安定侯,有什么证据吗?”皇上连忙问道, 把你知道的, 快快讲来!

  张御史道: “皇上,昨天, 安定侯的小妾当街诬蔑先安定侯夫人所出的嫡女, 人尽皆知, 当街的无数百姓都亲耳听到了。可安定侯不但没想着为嫡女讨一个公道,反而让家里的下人拿着帖子去帝都府衙门保他的小妾,一看帝都府衙门不买帐,居然亲自去给帝都府施压。这事儿,京城百姓就没有不知道的。”

  皇上一听,也很震惊。

  不会吧?堂堂安定侯,工部侍郎,做事这么不讲究?

  不讲究也就算了,怎么还嚷嚷得四九城都知道了?

  皇上在其他大臣们脸上一一扫过。众位爱卿,你们也听说了吗?

  “皇上,确实如此,昨天的事, 京城百姓可是都知道了。”

  “他让下人拿着帖子去帝都衙门的时候, 好多看热闹的百姓都在的。包括他后来亲自去帝都衙门,陈府尹已经散衙的消息, 还是看热闹的百姓们告诉他的。”

  “臣昨天回到家, 也听到家里人议论这件事, 我家的负责采买的下人刚好在场。”

  “臣家里的小舅子正好从那路过, 也是目睹了全程的。”

  “臣也听家里的下人说了。”

  “臣的书童昨天也亲眼看到了。“

  “昨天全京城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

  众臣纷纷发言, 力证张大人所言非虚。

  这事儿京城百姓不说无人不知不人不晓吧,也差不太多,剩下的不知道的,估计过两天事件再发酵发酵,传播传播,估计大家也就知道了。

  为了一个小妾,做贱自己的亲闺女,还是嫡出的闺女,还是刚刚丧母的嫡出闺女,瞧瞧安定侯办的这叫什么事儿!

  其实吧,权贵家的宅子里,比这个更腌臜的事也不是没有。但是人家都是胳膊断了折在袖子里了呀,基本上都把知情人封口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