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说到这儿了,要是这位再坚持已见,他也就懒得再张口了。他叫不醒一个情愿装睡的人。

  周朋一口老血喷了出去。“本王不信!”

  周朋当然不忍心心爱的女人受委屈,只是,受身体情况所限,想拉队伍跟朝廷干吧?也没那个底气。

  因此,他信不信地,并不重要,张氏还是被王公公着人带走了。

  皇上对周安的表现很满意,遇事就得找朝廷裁决嘛。这才是尊重皇室的态度。再说,镇南王府内斗,皇上高兴还来不及。哪个当皇上的愿意见到藩王的封地铁桶一块呢。

  周朋想跟着去京城察看情况,只是被属下拦住了。眼下,对王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养好身体。就王爷现在这情形,路上再一颠簸,真挂在半道儿,那就让天下人看了笑话了。

  “王爷不必担心,张氏好歹是朝廷亲封的亲王妃,就算是真查到有什么证据,那最后判刑的时候也要知会咱们王府一声的。”属下劝道。

  “退一步说,这事到最后,怎么判 ,朝廷也是要看王爷的意思的。”

  说白了,混淆血脉不血脉的,当事人就是王爷自己。只要王爷不介意,别人也说不上什么来。

  好说歹说的,众人终于劝下了周朋。

  主要大家也是怕周朋真的挂了,他们这些属下也没什么好儿。张氏平时对他们是不错,但现在不是被抓走,哦,是请走了,但不管怎么说吧,得先保住王爷的性命,他们这些人才有未来。

  周朋只得派可靠的心腹跟在王公公一行人后面,交待务必妥贴照顾好王妃,不要让她受什么委屈。到了京城,一定要维护好王妃,还王妃一个清白。

  *

  张氏的父亲是个六品主事,交际圈子不一样,自然是没什么机会认识一个王府世子的。周安猜着,张氏应该是骑马找马的可能性大一些。理论上来说,就算是张氏父女有高嫁之心,但也未必就一定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京城别说张家,谁家女孩子不想高嫁呢?哪敢说就能成功了?

  果然,一查吧,张氏和姑家表哥钱亮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但是在张氏攀上周朋后,钱亮一家就神秘失踪了。想也知道,这里面多半有猫腻。

  不过,茫茫人海,想找个人还是不好找的,再说,也不知道钱亮一家是否还在人世。

  钱亮是在忠勇侯夫人和霍氏在王府对决时主动找上忠勇侯府的。

  钱家也算是书香世家,不然,钱父也娶不到六品主事的妹妹。钱亮家人口比较简单,就是钱父钱母加一个钱亮。

  当年他早早地中了秀才,也算少年英才,如无意外,就等着第二年拿举人功名了。张家也是看好钱亮的未来,就想着亲上加亲。钱家自然也是乐见其成。

  表哥表妹,从小一起长大,本就有情,两人有时候就互相送个礼物,写个小诗啥的,也算是小两口提前培养感情了,双方家长就睁只眼闭只眼的。

  没想到,张氏邂逅了镇南王世子,两人暗生情愫。当时张氏谋的可是镇南王府世子妃之位,这时候,和钱亮交往的经历,就成了张氏的黑历史,成为她进入镇南王府的绊脚石。

  张氏也算是个狠人,人家直接找个杀手,趁钱家回乡祭祖的时候,要灭钱家满门。只有死人才不会说话嘛。

  于是,十来个拿刀的歹徒出现,连“此路是我开”的程序都没走,钱家三人就倒在血泊之中。

  “没找见啊。”钱亮脸上身上全是血,半晕过去的时候听着歹人说道。

  “再找找,都是些小物件,信啊什么的,雇主说了,一封信五十两银子。他们写了有十来封呢。”

  信?十来封?

  钱亮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和表妹张氏来往的信件。也只有这个解释了,不然,为什么歹徒对一些不值钱的信为什么这么看重呢?

  想来是在他家里没搜到的缘故吧,才会以为他带在了身上。

  他们又哪里知道,因为太过珍惜看中这份感情,钱亮把表妹写的信都藏在家中墙上的夹缝里了。就怕被老鼠咬了,让这份甜蜜的回忆蒙上阴影。

  歹徒走后,钱亮被路过的商队所救,养好了伤后,偷偷收拾了父母的尸首,隐姓埋名,准备有机会给父母报仇。

  一年半以后,张氏就进了镇南王府给世子为妾。钱亮这才确定了,确实是张氏攀了高枝,看他们钱家碍眼了。

  镇南王府如日中天,张氏有镇南王世子做靠山,这报仇一事,只得从长计议了。没想到世子妃也过几年也没了,张氏还被扶正了。这让钱亮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他和镇南王世子的原配,都挺碍眼的啊。

  张氏被扶正,势力更大了。报仇也就更难了。只是,杀父杀母之仇,不共戴天。他不得不报。这些年,钱亮也一直在寻找机会。

  后来,就知道了忠勇侯夫人和张氏之母在王府对决的传闻。

  于是,钱亮找上了忠勇侯府的大门。

  张氏杀他父母在先,周宝出生在后,想着用杀人之罪钉死张氏,有点困难。毕竟,证据难找啊。不能说他看到了歹人说在寻找两人来往的信件,别人就会信啊。

  他拿不出有说服力的证据。

  既然如此,那就换个思路。他就不信,张氏混淆王府血脉这事儿,张氏能混得过去!就算是镇南王爷愿意周全她,也要看看忠勇侯府答应不答应!刑部,大理寺,以及御史台答应不答应!

  果然,由忠勇侯府在背后出谋划策,最后,皇上下令,三司亲审此案。

  周朋中了毒,本来身体就弱,再加上受张氏一事的刺激,还没等张氏走到京城,就呜呼了。

  这一呜呼,张氏的靠山就算倒了。张氏一到京,三司审起案来,就没什么顾忌了。

  钱亮拿出来的信和信物,可是真真儿的。张氏是辩无可辩,只是流着泪说自己是清白的。

  只是,周朋吃她这套,三司的大人们可不吃这套。如今,镇南王没了,未来是属于镇南王世子的。

  至于张氏?呵呵。她是哪个哟。

  于是,张氏被夺了诰命,判了斩立决,张氏之父也因为教女不严,被罢了官。至于钱亮,他说他是被张氏骗了,不知道张氏成了镇南王世子的妾,再加上他说他父母就是被张氏所害,也算是苦主,忠勇侯府斡旋之下,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判了流放千里十年。

  其实钱亮的父母被害在前,周宝出生在后。不过,钱亮在父母死后就隐姓埋名了,官府那里没有销户,其父母的户籍是还在的,这时间顺序上,自然是钱亮说了算。

  只是,三司的大人们都有些慨叹,没想到这天底下还有这么蠢笨的人。被一个妇人骗成这样。当然,也有个别大人有异议的,不过,钱亮给出的说法是能逻辑自洽的,也不好深究。

  听得判决,钱亮不住潸然泪下,父母的仇终于报了,他以后再也不用躲躲藏藏的了。他身上有忠勇侯府送的一些银票,相信以后就可以过自己正常的日子了。

  周朋一死,周安就被朝廷任命于新的镇南王了,起程接手王府去了。对于周宝,周安也没有为难,好心地把他送到了张氏的娘家。不管周宝是不是周家的血脉,但总归是张氏肚子里出来的。亲爹是谁容易搞错,但亲娘是谁总不会错的。

  是的,虽然张氏父子气死了他亲爹,但念在张氏好歹陪了他父王这么多年,且张氏已经伏法的份上,他大度地对周宝,哦,也就是钱宝,网开一面啦。周安还善良地送了一百两银子,说钱宝好歹叫了他爹那么多年爹,这一百两就是钱宝以后的抚养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