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在京城的后续动作会不会传到渣爹耳朵里,周安倒是不太担心的。

  一个小小的县令,一般不会在京城安插眼线,而且,渣爹应该认为他的嫡子已经死了,他李代桃僵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不会有太多的警惕。

  京城每天都有太多离奇的故事,胡镖师就算是吃瓜精英,也没能力把所有的瓜都吃全了。而且,胡镖师应该不知道他们隔壁县的县令就是威远侯爷的妹夫,就算知道,也不太可能特地留意威远侯府的消息。

  “你这么小小年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去了侯府,总有口吃穿,一个人在外面,以后你靠什么生活?”胡镖师担心地问道。

  “其实我在京城还有别的亲戚,只是,没有永宁侯爷显赫罢了。当时我身无分文,如果说投奔别的亲戚,贵号肯定怕收不到银子,不肯通融。侯爷好歹是勋贵,总归不会差这点银子的。

  我爹和侯爷是故交,侯爷心善,看在故人面上,总会照看我的。我已经到了京城,要是去拜访他,他肯定要留我住在侯府,小子既然有别的亲戚,就不好意思麻烦侯爷了,免得人家误会我攀附权贵,丢了先父的脸。等我安顿下来,再去拜访侯爷不迟。”

  周安总不能说他根本不认识侯爷,那不就说明李三少眼瞎,被一个小屁孩儿给涮了?

  不管怎么说,当初人家好意通融,他总不能撅了人家的面子,让人家下不来台。只得把话再说圆一点。

  “什么亲戚?在哪里?我送你过去就是了。”胡镖师热情地道。一千多里地都走了,也不差这点。总归是把人平安送到是正经。

  周安摇摇头。“我也要花时间打听他的住址。”

  “那你找到人之前,吃什么,住在哪里?”胡镖师又问道。

  “杨老爷又私下给了我点银子。应该能坚持到我找到亲戚吧。”周安答道。

  胡镖师皱了皱眉,这位苏少爷不想去侯府,他总不能把人绑了去吧?

  “苏少爷,”胡镖师为难地搓搓手,“其实是这样,做我们这行的,讲究的是个信誉,一定要把镖送到目的地。当时的契书可是这么写的。你这趟镖当时说的目的地就是永宁侯府。现在你又要改地方,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镖局在京城也有分号,到时候我们镖局请几个中人做个见证,写下文书,回去我也好有个交待。”

  按说,银子已经付清了,还给得足足的。他们镖局也把人平安送到京城了,这趟镖也就算完成了。

  只是,万一将来有事,,肯定还是要找到他这个当事镖师头上的。毕竟这趟镖当初目的地可是权贵府上,出于慎重起见,胡镖师还是觉得,有个见证,心里踏实一些。

  周安觉得胡镖师有点太小心翼翼了。

  不过,镖师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假如哪天突然冲出来个人,找镖局要人,到时候镖师会有些麻烦也说不定。虽说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站在镖师的角度,有这种忧虑也是能理解的。

  人生在世,都不容易,人家平平安安地把他送到了京城,他也得差不多了。

  两人去了镖局京城的分号,胡镖师跟分号的掌柜说了下大致的情况。

  分号掌柜也是头回遇到这种事,也觉得新鲜,不由多看了周安几眼。

  他们镖局行规,向来是先收三成镖银,到地儿之后,再收另外的七成,概不赊欠。另外,路上的盘缠,也是雇主出的。结果,就这么一个六岁的小屁孩,哄得他家五少爷,愿意垫付盘缠,还答应到地儿后再付银子。

  结果,没想到,五少爷答应了,结果,好巧不巧的,赶上三爷去了,知道后说什么也不同意镖局垫付盘缠,甚至五少爷个人垫付银子都不成。。

  没想到,峰回路转,突然冒出个杨老爷横空出世,恰巧这个小屁孩就救了杨老爷差点噎死的独子。人家杨老爷报答救命之恩的方法也是简单粗暴---------给银子。

  这上京的各种挑费,人家杨老爷包了。

  结果,到京城了,这小屁孩儿又改主意了,不想去永宁侯府了。

  嘿!这是真能折腾!

  “这位苏少爷,你刚来京城,可能不太清楚,永宁侯爷,颇得圣上看重,不久前,才升了刑部左侍郎的。有他照看于你,将来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多谢这位伯伯提点。”周安拱拱手。“只是,我确实是有别的打算。文书什么时候可以签?”

  分号的掌柜看劝不了,也就不再多言。反正他该说的已经说了,这趟镖将来有什么问题,只要能把他们镖局的责任撇清了就成了。

  “稍等,我请几位中人过来做个见证。”

  不一会儿,掌柜带了五个人回来,分别是附近店铺的两个掌柜,巡街的两个衙役,还有一位员外。

  几个人也觉得周安小小年纪,想事情太简单了,永宁侯府不是他们平常人够得着的,内里怎么样他们也不清楚,但不管怎么样,毕竟是勋贵,就算是瘦死手骆驼还比马大呢,总归庇护一个失了父母的孤儿应该是足够了。出于好心,也都劝了几句。

  “不管怎么说,到了京城,拜见下长辈总是没错的。”

  “是啊,是啊。既然不知道着想在哪里,先去拜见侯爷,把交情续上是正经。以后也好有人照应你。”

  “就算是投奔亲戚,让胡镖师送你过去,岂不是更安全?省得别人欺你年幼,算计你。”

  “可以先拜见侯爷,再让胡镖师送你去亲戚家也成啊。侯爷毕竟势大,以后在京城受了欺负,也好有人帮你出头。”

  …………

  周安又把对胡镖师说的理由给几个讲了一遍。

  几人见周安说什么也不听,也就撂开手了。他们和小孩儿非亲非故,还是和镖局的掌柜更亲近些,他们来这里是给镖局做证的。

  “这里,按个手印。”掌柜把文书递给周安。

  周安看了一眼,没什么问题,爽快地把手印按了,跟众人告辞,出了镖局。

  据周安所知,威远侯现居工部郎中,家住瑞祥大街东宝胡同,正五品,有嫡子两名,庶子三个,庶女四名,嫡长子,也就是周安的大表哥苏昆,现年十三岁,已经中了秀才,还在读书。

  此外,威远侯有庶妹三名,两个嫁了寒门进士,一个姓周,也就是周安他渣爹,另一个姓王,在晋中做知县。还有一个庶妹嫁给了广安伯府的二爷做继室。那位二爷现在在外地任知州。

  威远侯还有一个庶弟,也就是周安的二舅舅,在南方做县令。

  虽然娘亲生前总说威远侯府是开国侯府,祖上如何如何荣光,老侯爷在的时候,如何威风八面,但是,荣光只是属于过去,自从老侯爷去后,威远侯一族已经有点青黄不接的意思。

  听到从京城的吃瓜精英嘴里打听到的消息,周安脑袋直接瓜了-----------就在上个月,威远侯被皇上廷杖了。现在,正奉旨在家中闭门思过。

  情况非常不妙啊。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断更好几天,我感觉我原来设想的大纲时间线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