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宁记得此人:“上半年的时候确实答应了,既然他又找来了,就帮他建吧。”

  祝映丰:“那我就开始安排了?”

  祝泽清点点头:“你安排吧,年底了,事情又多了起来,太忙了。”

  祝映丰拍拍胸脯:“放心吧,有我呢。”

  有先例在前,后面的依葫芦画瓢就行了,祝映丰专门组建了一个建大棚蔬菜的团队,谁要建,包干到底,价格也不贵。

  消息传出来,好些人都找来了。

  ……

  这天,刘殿杰找了过来:“泽清,跟你商量点事儿如何?”

  祝泽清从一堆公文里抬起头:“说吧。”

  刘殿杰从杀手改行商人挺成功的:“你那个盐商能不能引荐一下?”

  祝泽清一听就明白了刘殿杰的意思,但是并没有明说:“你想做什么?”

  刘殿杰嘿嘿一笑:“阳翟县以周边的盐荒是解决了,但是其他大片地方都还缺着,我这不是想着去救济一下吗?”

  祝泽清故意曲解他的花:“你准备把盐免费发给那些缺盐的百姓?”

  刘殿杰比划了一个小指头:“我少赚一点儿。”

  祝泽清凝视着一个点思考:刘殿杰说的也是,西北那么大一片地方,想彻底解决盐荒是比较难。

  庞元国的盐矿已经在不停地产盐,想增加产量基本不可能了,而且对方也不会把盐全部卖给他们,自己国家肯定要先顾着些。

  思考了一会儿,他想到一个好主意:盐商由他一人接洽,谁知道对方运了多少盐过来,所以现在他可以运用空间倒卖盐了。

  祝泽清:“这样吧,我写一封信给那位盐商,让他把盐运过来放到仓库里,等运过来后我通知你?”

  刘殿杰不想给祝泽清添麻烦,想自己去谈:“这样会不会耽误你的事?”

  祝泽清:“他的身份比较敏感,不适合你私下去接洽。”

  刘殿杰:“我明白了,那就麻烦你协商一下,到时候我会回报你的。”

  事情谈好,刘殿杰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想了想,祝泽清离开县衙,准备去找一座小院,小院子他用来制作制盐溶液,到时候卖给回古钦,同时还要满足他存放盐的需求。

  县城里人实在太多,想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真不容易,找到天黑,祝泽清才找到。

  第二日他来到这里,收拾了一间大屋子出来,买下五万斤盐,然后去刘家商行找刘殿杰。

  刘殿杰这几日一直在等祝泽清的消息:“怎么样?”

  祝泽清给了他一个妥了的眼神:“我飞鸽传书给他,他已经把盐运来了,你跟我去看看吧。”

  刘殿杰急切地应道:“好。”

  祝泽清带着刘殿杰来到小院,推开屋子的门:“去看吧,这里面全是盐,我得叮嘱你一句,我让你来运盐你才能来,不然会招惹麻烦。”

  刘殿杰答应地不要太爽快:“我知道,我都听你的。”

  祝泽清单手负后,站在门口。

  刘殿杰把一袋盐打开,从里捻出一些品尝:“这个盐比外面卖的还细还咸一些,看来他们制盐的工艺越来越成熟了。”

  祝泽清挑了挑眉,不置可否:“这个盐卖四十文一斤,你拿去卖,不能超过六十文。”

  现在阳翟县的盐已经恢复五十文一斤,他虽然倒卖,但并不想做奸商,主要还是帮助百姓。

  刘殿杰讨价还价:“泽清,你不能一刀切,有些地方距离阳翟县特别远,卖六十文我会亏的。”

  “只能卖六十文。”祝泽清态度比较坚定道,“你自己有商队,不存在亏不亏的问题,别以为我不做生意就什么都不懂。”

  刘殿杰讨好一笑:“不能再商量商量吗?”

  祝泽清瞥了眼刘殿杰:“那最多不能超过五十五文。”

  刘殿杰忙道:“别别别,就六十文,我妥协一点点,跟你做生意,我都不赚钱。”

  祝泽清:“那我把这些盐都卖到附近县城去。”

  “开个玩笑嘛。”刘殿杰:有二十文的操作空间,要是长期如此,可以赚不少钱,算一算,还是可以了。

  祝泽清:“你去找人来称一称吧,现在就可以把盐运走了。”

  “行,等我一下。”刘殿杰像一阵风似的跑了。

  祝泽清来到隔壁房间,打扫收拾,这一个房间用来“调配制盐溶液”。

  打扫到一半的时候,刘殿杰带着人返回来了:“泽清,你要不要过来看着?”

  祝泽清忙着打扫房间:“不用,对方不会给我缺斤少两,随便你们称。”

  刘殿杰:“那我们称了。”随后便指挥起来,称盐。

  这是贵重物品,称一下心里有底,不然出了差错不好交差。

  祝泽清一直在旁边打扫,打扫完了才来到隔壁放盐的仓库:“怎么样,称了多少了?”

  刘殿杰转过身来:“这一袋一百斤,称了一百袋了,还有许多,稍等一下。”

  “我不着急,你们慢慢称。”祝泽清很有耐心,现在也有时间。

  一共是五百袋盐,几组人一起称,也称了好一会儿才称完。

  刘殿杰看了看称盐的记录,然后向祝泽清走来:“不多不少,五万斤盐。”

  祝泽清没有记录,直接说道:“把契书写好拿给我签字。”

  “好。”刘殿杰“刷刷刷”写下契书,然后拿给祝泽清,“看看,没问题的话就签,有问题我就改。”

  祝泽清笑笑,爽快地把收货契书给签了,一人一份。

  刘殿杰让手下把盐运走。

  祝泽清等着刘殿杰运盐,等他运往,他才锁上小院儿的门回了县衙。

  ……

  房间里,祝泽清把两千两银票拿给江一宁:“这是卖盐的钱,收着吧。”

  江一宁数了数银票,有些惊喜:“一下子就卖了两千两?”

  祝泽清坐到旁边给自己倒茶喝:“嗯,卖给了刘殿杰,他运去了其他一些缺盐的地方卖。”

  江一宁提醒:“天高皇帝远,他会不会卖高价?”

  祝泽清并不担心这个问题:“不会,刘殿杰不敢背叛我。”

  江一宁见祝泽清说得这么笃定,也就打消了这个想法:“也是,都已经合作这么多年了,这点儿还是值得信任的。”

  江一宁把银票收了起来:“你会长期做这个生意吗?”

  祝泽清摇了摇头:“未来的情况不知道,现在暂时这样。”

  江一宁:“嗯。”

  ……

  十一月底的天气,逐渐转凉,从穿两层衣服变成了四层,空气里时不时吹过的风,带上了三分凉意。

  佟玄来找江一宁:“少君,园林湖泊里的荷叶都枯萎了,要挖藕了吗?”

  “挖!”江一宁早就盼着挖藕了,“你去安排,一会儿我也去看看。”

  “是。”佟玄也盼着挖藕,这会儿得到同意之后,非常积极。

  挖藕的消息很快流传开来,附带消息,想吃藕的可以一会儿去园林买,四十文一斤。

  西北这边的人都没见过藕,只有南方才有,蔬菜运输容易坏,所以至今西北都没见过藕。

  猎奇心理让好些人往园林而来,围在湖泊边等着挖藕。

  “藕长什么样啊?”

  “听说有很多心眼儿,挺好笑的蔬菜。”

  “好吃吗?”

  “好吃好吃,心眼子多,但是脆爽甘甜,好像还可以生吃,一会儿买几斤尝尝。”

  鉴于这边的水资源短缺,湖泊里的水不可能放走,江一宁想了一个办法,让佟玄去借桶和水缸,把水蓄到桶和水缸里,一会儿采了藕又给倒回去,这样就不浪费水了。

  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搞笑的事情——

  佟玄用水桶舀水到水缸里,被天鹅误会了,居然飞扑扑过来啄他,扇着翅膀勐地冲过来,看起来挺恐怖的。

  幸好他反应快,不然肯定就被天鹅啄伤了。

  天鹅是勐禽,具有较强的领地意识,舀湖里的水被它看成是入侵行为,自然要努力驱赶了。

  看到天鹅凶巴巴的,大家不敢上前了,这可是少君的心爱之物,要是给伤到了,他们可赔不起。

  佟玄想了想,把饲养师叫过来:“你去把它们关到小木屋里,不然这藕是没办法采了。”

  饲养师跟天鹅们亲近,在他的连哄带骗下,四只天鹅以为今天营业结束,都回了小木屋。

  这下没危险了,佟玄一挥手,让大家赶紧干活儿。

  半个时辰后,可以下湖采藕了。

  江一宁让张秀容帮忙看着孩子,他亲自赶了过来:“采多少了?”

  佟玄回答:“采摘刚刚开始,还没有采到。”

  湖边围着好多人,大家对藕的兴趣非常大,看小厮采藕慢吞吞的,恨不得自己上。

  “赶紧的,搞快点儿,我这等着拿回去开锅呢。”

  “我也等着吃呢。”

  “听大家说好吃,我也想尝尝,快,把手里拿节莲藕给我。”

  江一宁听着大家的话,忍不住看了看周围,这藕可是四十文一斤,大家这么有钱吗?

  在他犯嘀咕的时候,第一节藕被采了起来。

  藕特别长,浑身都是淤泥,看不出白白胖胖的样子,不过等把藕一洗,那胖乎乎的身体立即被大家争来争去……

  “给我,给我……”

  “这藕是我先拿着的,给我!”

  “什么就是你先拿到的,我先,我先,把藕给我,我媳妇怀孕了,我拿回去给她补补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