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异界种田小日子【完结】>第196章 一起栽秧苗

  夜市街。

  这是县城最热闹的街道,每天半下午之后,一个个卖小食的小摊就沿着两边街道支了起来,卖什么的都有,很多人来这里闲逛买东西吃。

  赵永霞吆喝道,“来啊来啊,卤猪耳朵,卤猪头肉,卤猪舌,卤鸡爪,卤鸭爪,凉面——”

  她的声音很大,一吆喝,整条街都听得见。

  高壮妇人随之用更大的声音喊,“炸豆腐,又香又好吃的炸豆腐。”

  喊了之后,看了眼赵永霞,鼻子里哼了一声,比声音大,谁怕谁?

  这个人争强好胜,她之前买了一份卤肉吃,准备吃出调料,再自己复制,但调料实在太复杂了,她没能吃出来,内心受到了一万点打击,然后看赵永霞和钱林燕哪儿哪儿都不顺眼了。

  赵永霞根本就没空跟高壮妇人较劲儿,生意太好,她切肉都来不及。

  一个十四五岁的的小姑娘走过来,“大婶,你刚才说的凉面就是这个面吗?”

  赵永霞笑道,“嗯,凉面一两五文,三两起卖,你买多少?”

  钱林燕补充道,“我们送蘸水,可以给你拌好,有香辣、甜辣、酸辣、不辣的口味,你拿回家直接吃就行了。”

  小姑娘想了想,“给我称三两尝尝,拌成甜辣味。”

  “好。”钱林燕拿出纸袋,把凉面挑到纸袋里,先称,称了之后倒入盆里,拌调料,拌好后又把凉面装入纸袋里。

  纸袋是祝泽清给他们的,不会漏,纸袋很像油纸的材料,大家自动理解成纸袋是用油纸糊成的,没往其他方面想,只觉得很精致,觉得他们又见识短了。

  钱林燕把东西递给小姑娘,“十五文。”

  小姑娘递钱,“给。”

  钱林燕把钱接到手里数了数,“数目对的,小姑娘慢走。”

  小姑娘开开心心地走了,有好吃的了。

  “大婶,两斤猪头肉。”

  “好嘞。”

  赵永霞和钱林燕又忙开了。

  ……

  翰辰书院。

  这一天背了三本书、三篇文章的祝泽清下学后,找到严夫子,“夫子,藏书阁打扫干净了,麻烦你去看看。”

  严夫子听说了这段时间祝泽清的所作所为,对他改观了很多,“走吧。”

  祝泽清默默跟在严夫子的身后往藏书阁走。

  来到藏书阁,严夫子挨着检查了一下,打扫得很干净,一层的书也十分干燥,可见是认真做事的,“钥匙给我吧,这件事算是完成了。”

  祝泽清交上钥匙,然后心情轻松地提着囊箧回家了。

  半个月了,第一次回家这么早。

  祝泽清去马行把马喂了,然后去了一趟县衙,他把他写的关于防治虫害的文章交给了县令大人。

  县令大人看了之后,对他大家赞赏,这么为国为民的人真的太少见了,“若是秋后丰收,本县一定记你一份功劳。”

  祝泽清谦逊道,“不为功劳而来,只希望为这一方百姓略尽绵薄之力。”

  县令大人笑着点点头,“你有心了。”

  回到家里,祝泽清换掉衣服就马不停蹄地赶去了梯田,秧苗到移栽的时间了,村里一些人的秧苗都要栽完了。

  祝巍跟在他身后来到梯田,“你说等你来插秧,就没人来碰梯田。”

  “嗯。”祝泽清撸袖子,挽裤腿,下田,“来,帮忙一起拔苗,一会儿移栽到上面第一块梯田去。”

  田里有水,秧苗很容易拔,祝泽清一棵一棵地拔起来,拢成一把,然后用干稻草绑起来,扔到田埂边,多存下一下后一起拿去上面的梯田。

  祝巍紧跟着下田,埋头苦干起来。

  家里其他人都有事,没空来这边帮忙,就他们两个人干。

  他们在干活儿的时候,好些村民看过来,没改成梯田之前,山坡根本没办法种粮食,现在改成梯田,凭空多了三亩地,村里好些人羡慕。

  祝二爷走了过来,祝河山排行老三,过来的是他的二哥,祝泽清喊二爷爷,“泽清,你开了这么多梯田出来,能不能分我家一块?”

  祝泽清抬起头,“二爷爷,我家还欠着好些钱,你要不要帮我分担一点儿?”

  祝二爷讨了个没趣,瞪了眼祝泽清,悻悻地走了。

  祝泽清继续干活儿,想占他的便宜,还得修炼千百年。

  祝巍看了眼祝泽清,好厉害,一句话就击退了一位强敌,他得多学习。

  绑了十把秧苗后,祝泽清一手提五把,往上面的梯田走去。

  祝巍早已经把梯田弄得平平整整,直接就可以插秧。

  手里的秧苗,间隔一段距离扔一把,祝泽清走到起始位置,解开一把,拿起一棵,栽到田里。

  梯田里一直有水泡着,泥早已经软了,手拿捏在秧苗根系以上三寸的位置,往泥里一插,手贴着泥的时候放开,只要秧苗在泥里保持直立,就算栽好了。

  说着挺简单的,但是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秧苗栽得不好,它会飘浮起来,这就需要补,会很麻烦,这需要熟手才能一步到位。

  作为祝泽清的专业,他栽起来比较容易,很快一把就栽完了。

  栽秧苗倒是不费劲,但是费腰,不一会儿他的腰就有些发酸了,还是缺少锻炼了。

  过了一会儿,江一宁跑来帮忙,“泽清,我来了。”

  祝泽清回头一笑,“你帮我拔秧苗,我来栽。”

  “祝巍在拔,我还是栽吧,你放心,我十岁就开始栽了,栽得很好的。”江一宁说着就挽裤腿下田,去另一个方向开始栽。

  秧苗左右间隔一尺,栽下去不飘浮起来就行了。

  祝泽清直起腰休息一会儿,顺便看江一宁插秧,这小家伙确实能干,秧苗都直立着,而且干得还挺快。

  江一宁见祝泽清在看他,不由嘚瑟道,“怎么样,不错吧?”

  祝泽清笑了起来,“是很不错,值得夸赞。”

  祝三万跑了过来,帮着把祝巍绑好的秧苗提到上面的梯田来,“泽清堂哥,我们今天栽几块田?”

  “栽一块就行了。”三亩地,五块田,每一块田都挺大,栽一块差不多天就黑了。

  他话音一落,祝三郎和祝一万走了过来,祝三郎道,“泽清,那边还剩了一些秧苗,要拿到这边栽吗?”

  说起这个,祝泽清道,“爹,你把我这边的秧苗拿几把去稀稀拉拉地栽到你们栽好的田里。”

  杂交越多,稻谷收成越好,把杂交水稻栽一些到本土的秧苗里,一定会增加产量的。

  “会不会太密了?”祝三郎不懂祝泽清的用意。

  “爹,那你把那些小棵的秧苗拔了,把我这边的秧苗换上,不用换太多,一块田换一把就行,记住一定要均匀地换。”祝泽清叮嘱道。

  祝三郎想了想,泽清肯定不会害自家,便没有多问,拿着五把秧苗走了。

  家里本来的田也是三亩,一共五块。

  祝一万留了下来帮着插秧,多了一个人,插秧的速度明显快了起来,不一会儿半块田已经点缀上了绿色。

  祝大郎和祝二郎走了过来,他们提着秧苗去了第二块田,一左一右开始插秧。

  不愧是干了半辈子农活的人,一手秧苗栽得又快又好,没用尺子比,看起来却格外工整,祝泽清心里默默给他们点赞。

  没过一会儿,祝河山,齐正安,祝四郎,张秀容也来了,两两一块田,在第三块,第四块田忙活了起来。

  祝泽清往下方看看,他本来以为要栽好几天,现在看今晚熬一熬,就能全部栽好。

  ——难怪古代人都喜欢生很多孩子,瞧这干活儿的人手和速度,靠种田吃饭的人,只怕恨不得再生几个。

  祝三郎把秧苗替换之后,回来加入了大家。

  天逐渐黑了。

  第一块梯田栽好了。

  祝泽清和江一宁站到田埂上,看着眼前的梯田,特别有成就感。

  休息了一会儿,两人往下走去,来到第五块梯田,这是育种的那块田,把剩下的秧苗全部拔起来,从头开始栽。

  天越来越黑,已经看不清两丈外的景物了。

  大家慢慢汇集到最后一块梯田,然后以超乎祝泽清预料的速度,把所有田都栽完了,剩下三把稻谷,祝泽清放到了稻田边上,用来日后修补。

  接下来等七天后施肥就行了。

  大家走去池塘边洗腿上的泥,洗完后,一起返回家里。

  祝映红把晚饭做好了,屋里弥漫着一阵饭香味,休息一会儿,吃饭,吃了饭后,又各忙各的了。

  ……

  程大谷在家里的床边坐了一下午,随后起身往外走去。

  他没去别处,而是径直来到继母家,正好,家里准备吃饭,他来得挺是时候。

  “爹,我过来看看你。”程大谷说着,坐到桌上,就开始吃饭。

  晚饭是一人一个小馒头,一碗稀粥,一叠青菜,根本吃不饱,要不是现在是春耕,大家干活儿累,吃得更差——只有一碗稀粥,一叠青菜。

  他的到来,还吃了他们的饭,一家子都不高兴了。

  佟月梅跑过来抢走程大谷手里的馒头,把他往外推,“王八羔子,狗东西,谁让你来我家的,谁让你吃我们东西的?”

  程大谷不是佟月梅能推动的,反倒程大谷微微一偏身,佟月梅身体一歪,摔到了地上。

  作者闲话:

  ps: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