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李一引用了陆游的书愤,感叹道:“此心同彼心,在某些时刻,诗人们哪怕隔了时间岁月长河,也能因诗句而引起共鸣。”

  叹了下气,李一突然又微微一笑,“说起来晚年杜甫的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别人是年纪大了没灵感没作品,杜甫跟别人是反着来嘛。而且这些作品可不是什么滥竽充数的,其中名作有很多,《登高》更是成为千古绝唱,和早期的《望岳》实在可以对比着看。”

  “不过,漂泊多年,晚年杜甫一心想要回到家乡,哪怕有战乱阻隔,哪怕他生活困难而且已经生病了,他还是想回归故土。

  公元768年,他尝试踏上归途,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他人生最后的一次尝试归乡之旅却以失败告终,无情的洪水挡住了他的去路,他不得不放弃北上,很遗憾。”

  “在人生的最后两年,他还是被迫转辗各地,以避开战乱。

  公元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了,在死亡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在漂泊。”

  李一轻轻一叹,“杜甫的一生可谓穷困潦倒,最后也在贫困交加中去世。”说到这里李一眼睛反而更加明亮,“然而生活虽然囚禁了他的身体,但困不住他的灵魂。”

  杜甫的人生是那么惨淡,可是他的理想是那么的光辉灿烂,照耀万古,无论是谁,都没办法不为这样的胸怀气度和精神而叹服。】

  李白倒下摸了摸下巴,戏谑道:“我是溺死的,子美你是在船上死的,咱们俩晚年不宜近江河啊。”

  杜甫来不及怅然,就被李白转移了注意力,他认真的想,还真是。

  他眼珠子一转,兴致勃勃道:“那太白兄,咱们老了就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起依邻作伴好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倒也不错。”李白作为一个文人,自然也向往这种生活。

  功成名就后退隐,找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有二三好友,没事就一起游乐,当然还要有美酒,饮酒作诗,那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两人对视一笑,不错不错,这个主意好。

  于是,诗仙和诗圣愉快的约定好以后一起隐居做伴。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他的律诗堪称一绝,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

  他以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被誉为“诗史”。

  在唐代诗人中,他流传下来的诗是最多也是最广泛的,而他的作品更是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他是一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与李白并列齐名,他是诗圣杜甫。”

  李一以用一连串的成就砸了所有人一脸才含笑道:

  “鲁迅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微远一点,李白又站得稍微高一些;然而杜甫似乎不是古人,他如同今天还活在我们中间一样。”

  “少年读李白,中年读老杜。因为杜甫会为一家老小的生计发愁,也会为自己的事业奔波劳累。

  读杜甫的诗,会觉得杜甫其实就是身边的人。

  读懂杜甫,就读懂了人生。“李一突然想到一句话,含笑道:“世界以苦难待他,他却报之以歌,如是而已。”】

  杜甫笑了笑,人生嘛,哭着也是一天,笑着也是一天,哪干嘛不笑对人生呢?

  “来,太白兄,干!”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来干。”

  【气氛有点低沉,李一决定讲讲八卦:“说起大唐,其实不止一对李杜,除了李白杜甫这对大李杜,到了晚唐时期,又出现了一对小李杜。

  盛唐“大李杜”在前,晚唐“小李杜”在后,杜牧、李商隐同样是大唐有名的诗人,他们正是唐诗星空中与李白、杜甫交相辉映的另一对灿烂双子星。”

  李一笑眯眯道:“可惜小李杜可没有大李杜相处的不错,尽管李商隐很喜欢杜牧,想和杜牧做好朋友,但杜牧显然对他很不感冒。”】

  李商隐:啊!李杜!果然就知道他们应该做好朋友。

  杜牧:呵呵,勿call。

  【“李白比杜甫大,不过小李杜里面李商隐比杜牧小十岁,而李商隐成名前杜牧早就成名了,有李杜如玉在前,李商隐也很仰慕杜牧,想要和杜牧也来成就一段佳话。

  他写了《杜司勋》一诗赠与杜牧,因为杜牧担任过司勋员外郎,所以被称为“杜司勋”。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说起八卦李一就轻松多了,她笑吟吟道:“要知道伤春和伤别都是唐诗中的常见题材,但“刻意”一词说明李商隐发现杜牧在诗中其实隐藏了更多的寓意,而自己便是品出这些余味的知音。

  “人间唯有”既体现出他对杜牧的推崇,也体现出他作为知音的自许。

  可以说这首诗高度评价杜牧“伤春复伤别”之作,称赞其诗歌高超的艺术水平。既突出了杜牧的文学地位,也表达了他对杜牧的倾慕之情。

  但……杜牧压根不搭理他。“李一哈哈大笑,很是幸灾乐祸。】

  李商隐缓缓打出一个问号,然后气闷:“笑屁!”可见气急败坏了。

  杜牧:并不喜欢和傻子来往。

  【李一戏谑道:“不过没关系,杜牧不欣赏李商隐,白居易欣赏啊。

  白居易在老病退休以后,非常欣赏当时已经初露头角的年轻人李商隐,对他开玩笑说:“老夫死后要是能投胎做你的儿子就好啦。”

  李一欢快道:“白居易比李商隐年长约四十岁,几乎要高两辈,能说出这样的话,足见对其爱重的程度。

  尽管白居易和李商隐的诗歌风格根本就是天差地别就是,但人可能就是喜欢自己没有的吧,比如白居易。

  值得一提的是,李商隐他……真的给儿子取名叫白老,绝了哈哈哈。“】

  白居易有点好奇,有点哭笑不得。

  元稹噗呲一声笑了,“这小朋友可真是不得了。”看兄弟的笑话他喜欢。

  李商隐眼睛放光,哎呀,这真是不好意思,嘿嘿。

  【“白居易是谁呢?”李一露出一个笑容,“李白写尽了浪漫主义诗词,无人能模仿,从未被超越,成为诗仙;杜甫把现实主义诗词写成了教科书,封圣诗界。

  整个大唐诗圈都笼罩在他们二人之下,直到白居易的新乐府出现,才被公认为唐朝第三大诗人。”

  “这就是白居易,一位几可比拟李杜的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