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啦,二凤陛下也确实不太会带孩子,对于继承人以外的孩子他只会宠宠宠,而对继承人的李承乾又极其严厉。”李一摇头道:“人都是不一样的,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不能说你自己觉得这种教育方法没问题,就认为别人也能接受这种方法。”

  “我同样不赞同这种一味批评否定的教育方法。”当然,不认可这种教育方法是一回事,觉得李承乾不堪造就是另一回事。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可是还有另一种孩子同样早熟得过分,那就是出生皇室的孩子。

  李承乾经历过他爹的玄武门之变,他早早被封为太子,他早早随他爹听政,他患足疾前已经有一年的监国经验了,在所有人眼里,他都是能代表一个利益集团的领袖,更是一个可以平等谈政治的大人物。

  他人生经历已经足够丰富,他日常接触的是国家大事,却还能一下子遇上事情就被击垮心理,这才是李一觉得他不行的原因。

  李一没有再说什么,凡是点到为止,而且她主要是想吐槽唐高祖李渊来着。

  “为什么说李渊算是奇葩皇帝呢?因为他是开国皇帝里面唯一被逼下台的皇帝,要知道华夏五千年中那么多皇帝,可一般都是开国皇帝最有威望,权势最大,因为他们自己打天下,手握大军,威名传四方,可独独李渊是因为有一个好儿子,被架上了开国皇帝这个位置。

  可是白来的地位总归名不符其实,德不配位的结果就是成为一个笑话。”

  “真的会有大一统皇朝的开国皇帝会被赶下台吗?李渊亲身示范,是的,没错,世界上就是有这样的奇葩。”】

  你才德不配位。李渊气得心口发疼,可是看着李世民的眼睛却更是又急又怒。

  “二弟,你居然敢造反!”李建成是狂喜的,也是迫不及待的发难。

  李世民看了看天幕,叹了口气,他这个大哥果然是傻子吧?没看见被造反的耶耶都不敢和他撕破脸,不敢说起这件事吗?

  大家一起默契的忽略不就好了吗?

  李世民温和的道:“大哥,你何不问问耶耶的意思呢?”他这位好大哥还没有看清现实吗?他没有看见满朝文武的态度吗?从前都是中立偏向他,现在天幕支持他更是都占他这边。

  事到如今,他民心所向,更是他军心所向。

  秦王殿下实在不知道,手里既没有兵又没有民心的大哥怎么敢和他撕破脸的?耶耶都不敢!

  难道耶耶不生气不愤怒吗?不过是知道不撕破脸他还愿意敬着他,撕破脸现在就可以上演一场宫变了。

  李建成下意识的看向龙椅上的父皇,他以为会永远支持他的耶耶,却露出颓然之色。

  李建成神色晃然,在那张自小就是他擎天之柱的脸上看见了无力,在这样的目光下他不禁后退一步。

  李世民神色依然温和,杀兄杀弟逼父退位,原来最后他会走到这个地步啊……这条路未免太残酷,他不想走,也不愿意给后世子孙留下这样的例子。

  李世民看着李建成,依然温声道:“大哥,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李建成脸部抽搐,最后终于还是颓然的瘫坐椅子上,他还是输了。

  李世民朗声喊人将李建成送回去养病,并且命人妥善照顾,务必让他亲大哥长命百岁,一世富贵。

  李渊听着他的话,默不作声,他一直知道长子不如次子,可是那毕竟是他的嫡长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没有像个要换继承人,倘若乱世没有来,世民就算有出息也不过是另外开府,两兄弟一样能携手在朝廷上共进退。

  可是,乱世来了,他李家的机遇来了。

  改朝换代,短短四个字,却是他堵上满门的性命换来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次子出力巨大,长子更是被压得黯然无光。

  他不是没有犹豫过,可是长子也没有做错什么,何况嫡长子继承制岂能随意废弃......更何况,次子实在太能干了......这不,若非天幕,他都不知道他能干到直接宫变。

  李渊看向天幕,没有天幕次子都能成功,成就盛世,令他大唐照耀千古,难道他真的要弃之不用?

  他看向李世民,李世民不闪不避,直视着他,仿佛在控诉他的不公。

  他长长一叹,罢了,就这样的吧,建成做个富贵闲人,世民带领大唐走上盛世,他也算对得起这个皇帝之位。

  武德七年末,太子李建成因身体日渐虚弱,自觉不堪继任大统,故而请辞太子之位,帝允之,封其卫王,自此卫王闭门养病,不问世事。

  齐王李元吉被弹劾,数罪并罚,降为郡王,责令面壁思过,无招不得外出。

  武德八年初,帝下诏,二子秦王李世民,功高四履,文武兼备,朝野具瞻,可托社稷,立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