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朱厚照对于海外的时候也很感兴趣,他亲自接见的葡萄牙使者,并向随行使者火者亚三学习葡萄牙语,作为了解欧罗巴的媒介。

  在明朝将海禁作为基本国策的情况下,朱厚照又一次显出他的叛逆。

  说起来,我觉得相比其他明朝皇帝,朱厚照也更符合大海的冒险精神,而事实上他对于海贸也更加的宽容。当然,因为死的早,他的政治倾向是什么也就不得而知了。“】

  大海啊。朱厚照心神一动,突然就是很感兴趣了,大海宽广无限,征服起来岂不是更爽快?

  他顿时心动了。

  【“哪怕是千年后人类也没有征服大海,天灾无情,海浪无情,建议别作死。”李一诚恳道:“明朝皇帝易溶于水啊,正德皇帝陛下啊,想想你掉水后才病死的,千万别想开,咱们迷信一下下好吧。”】

  啥叫明朝皇帝易溶于水啊?朱棣头冒小问号。

  朱厚照张了张嘴巴,最后吐出一句话:“那还好,我差点以为是淹死的呢,那也太丢人了吧。”

  大臣们纷纷翻白眼,这是重点吗?

  【“说到朱厚照的死这还是很有必要提一下的。

  朱厚照的死因很意外,是落水后病死的。

  正德十五年,他南游北返时,路过清江浦自驾小船在积水池中捕鱼,不慎船翻了,落水后着凉受惊,自此就生起病来。

  正德十六年回北京,不久后驾崩。”

  “虽然说古代风寒是会死人的,但是一个已经成年的健健康康的大男人,又有全天下最好的医疗团队居然还这么简单就死了,就令人纳闷了。

  尤其是到明朝,已经是各方面都比较发达的时期,医学也比前面的朝代要先进才是,能进太医院的太医那更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明大夫了,就这样居然真的病死了,也难怪大家都喜欢阴谋论,尤其是还有他爹前车之鉴。“】

  朱佑缓缓打出一个问号,难道他和儿子的死有什么内情?

  朱厚照下意识皱眉,想起他爹,忍不住皱眉。

  此刻,朱元璋的脸色隐藏在阴影下,让人看不情情况,他缓缓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谋害皇帝?”给他们百八十个胆子了???

  朱棣也纳闷,“这也不是王朝末年吧。”才敢随随便便谋害皇帝。

  “就你话多。”朱元璋顿时横眉冷对。

  朱棣顿时蹭蹭跑他哥身后,切不说话就不说话,不稀罕!

  【“为什么说朱佑也死的莫明其妙呢?

  史料是这么记载的:‘司护监太监张瑜、掌太医院事右通政施钦院判刘文泰、御医高廷和等有罪下狱。’

  这之所以下狱,不是因为没有治好皇帝,我们看下面这一段:‘初,先帝以祷雨斋戒,偶感风寒,命瑜与太医院议方药,瑜私于文泰、廷和,不请诊视,辄用药以进,继与钦及院判方叔和医士徐昊等进药,皆与证毕。先帝遂弥留。弗与。’

  什么意思呢?

  孝宗因为斋戒感染风寒后,太医刘文泰、高廷和并没有当面诊视,御药房太监张瑜只是给天幕形容了一下病情,他们就开了副药让明孝宗服下。”

  “我去,你家看病不用望闻问切一下就直接开药方这合理吗?放现代医学那么发达都不合理,何况古代,治的还是皇帝,这是九族都不放心上了吧?”】

  朱厚照脸色沉了下去,现在一想起这件事他依然很生气。

  朱佑算是很宽容的皇帝了,可是此刻也发怒了,这太医院不清理一遍是不行了。

  【“不只是朱佑朱厚照,再往上朱见深也是差不多糊涂病死的。

  《明宪宗实录卷二百九十三》记载:庚辰,上不豫不视朝,敕文武群臣曰:“朕偶患泄泻虽止,气体尚弱。欲调理数日,暂免视朝。其日行政务并谢恩见辞者,皆具奏以闻。”

  此后连着三天朱见深都没有上朝。

  十七日的时候朱见深告诉群臣自己病情已经好转,考虑到朝政不可久废,让文武百官每日到文华殿朝见皇太子。

  之后又三天皇帝没有视朝,要知道朱见深“临御二十四年,未尝一日不视朝”,如今罕见地连续八日缺席早朝,自然令大臣们忧心不已。

  然而没想到的是,在二十一日的时候,朱见深突然病危,当时紧急召皇太子朱佑到宫中,让其准备即位。第二天朱见深就驾崩了。

  而在朱佑登基后,礼科给事中韩重上疏,指出太医院掌院事、通政使刘文泰“投剂乖方,致殒宪宗”,希望皇帝陛下能将其“明正典刑“。

  这里说的是韩重认为朱见深之死,根源在于庸医误诊。

  但是最终朱佑只是将刘文泰降为太医院院判,只是降职处理哦,是不是很宽宏大量,刘文泰不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也得尽心尽力的在接下来的日子给朱佑看病吧?

  结果,多年后朱佑自己后同样在刘文泰的治疗下病死了,因为刘文泰还有其他太医没有问诊就开病方,草草了事。

  就……一次两次都是疏忽大意吗?”

  “所以说后世阴谋论不是没有道理的,假如有阴谋,那么太医院肯定少不了被动手脚;

  假如没有阴谋,那么这问题更大了,这太医院是多无能,庸医也太多了吧?

  建议皇帝们多注重发展医术吧,不为万民着想,也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吧?

  想想自己生病了命可就在太医手里,要是他们学艺不精,呵呵,明朝几位皇帝就是前车之鉴。”

  “通过明朝三位皇帝就可以看出来发展医术是很有必要性的吧。”李一得出结论,阴谋不阴谋的她一个n年后的人怎么知道,就不乱猜了,但是趁机让掌权者们发展医学是真的很有必要。】

  明朝皇帝们一边阴谋论,一边琢磨如何提高医学进步。

  妈蛋,连着三个皇帝都被治死了,还都是比较寻常的病症,这谁敢不上心啊,指不定还有只是天幕没有说而已。

  “医学吗?”嬴政第一反应就是能不能提高寿命。

  不管能不能延寿,但是想要处理庞大的政务就要一个好身体就要好的医师,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刘彻就不一样了,他直接猜测道:“也不知道这三个皇帝的朝政局势如何,这没阴谋朕不信啊。”别问为什么,问就是直觉!毕竟皇帝都有被害妄想症......

  朱元璋磨牙了。

  朱元璋看向满朝文武了。

  朱元璋开口了,他淡淡道:“着令太医院自查,并重新考核。”诏令似乎很平淡,但是熟悉他的行事风格的儿子们和大臣们已经感觉到风雨欲来。

  尽管这不是洪武一朝的事情,但是显然几乎明朝皇帝的遭遇已经让这位戎马天下的开国皇帝心生警惕了。

  从重处理!毕竟推进医学发展!朱家皇帝们在这一点上都展现了默契,毕竟关乎的是他们自己的小命,这谁能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