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我是马文才?!>第145章

  怎么不至于,很至于!

  自从这个郑焕来了以后,马小良压根没时间跟祝英台和梁山伯玩耍了。

  最多就是有好吃的,会叫上两人。

  马小良最近忙碌的不行,要带着阿焕熟悉书院,两人写写画画,还要每天早起习武。

  太惨了,阿焕回来以后,就不许他偷懒了。

  他往日愉快的偷懒生涯,一去不复返!

  没办法,平安根本管不住马小良,司马焕还能不了解他?

  换了别的,说不定司马焕就不管他了,但她记得,师父说过,马小良的身子骨不算太好,必须每天坚持。

  持之以恒的习武,才能长命百岁。

  他是希望马小良可以长命百岁的,阿焕长这么大,父母兄弟,他也不见得多在乎。

  对马小良就是不一样,这大概就是不一样的缘分。

  但马小良也是痛并快乐着的,啥事都不需要操心,还有比这更让人快乐的吗?

  至于传说中的梁祝,他们两个的感情,不需要他去惨活。

  他只需要快乐的享受书院的生活,每天吃的还都不一样。

  “阿焕,你手艺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好啊?”马小良吃的开心,就忍不住夸赞司马焕。

  这么好的手艺,太贤惠了!

  “好吃吗?”司马焕笑了笑问道。

  “好吃哒。”马小良点点头回答,“阿焕你可太全能了,会做饭,会洗衣服,会打仗,啥都会。”

  谁能想到,当今的皇帝司马衍亲封的大司马,还会亲自洗衣服,简直难以想象。

  说出去吓死不少人,特别是被司马焕打的服服帖帖的那些士族门阀们。

  “我不如你。”司马焕笑盈盈的说道。

  “哪里不如我了?”马小良好奇的追问起来。

  “你会吃啊。”司马焕眼神坚定的说道。

  ????

  他家阿焕这是,还学会反讽了?!

  在马小良差点蹦跶起来,司马焕继续开口说道,“我做的好不好吃,在我尝起来都差不多,只有你能尝出差别来。”

  哦,不是嫌弃他吃的多啊。

  差点误会了,果然还是他太暴躁了,这样不好,不好。

  司马焕还不知道,自己在作死的边缘蹦跶了一下。

  不过这事很快就过去了,最近司马焕还学会了炖汤,主要是把平安的技能全学了去。

  没办法,马小良是真的不喜欢书院的饭菜。

  在司马焕来之前,就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取饭堂吃,要么就是平安炖点汤汤水水对付一顿。

  又或者是上山长家,蹭一顿,熬过了这么点时间。

  在司马焕来之前,马小良吃的最好的一顿。

  就是他们一起下山后吃的,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但远比不上现在,什么食材都是最新鲜的。

  是不是好东西,马小良一尝就能尝的出来。

  食材的新鲜度,也逃不过他金舌头的检验。

  所以司马焕说他会吃,确实是如此,一点错都没有。

  并且自打司马焕来了以后,钱波就不怎么敢来挑衅马小良了。

  当然了,也跟钱波在马小良面前出丑有关系。

  毕竟钱波自视甚高,瞧不上马小良和梁山伯,却发现马小良远比他想的要厉害。

  主要也是马小良长的实在无害,每次他那无辜的大眼睛望着司马焕,他就没有一次扛得住的。

  司马焕也清楚,这小子大小就是个小无赖。

  那又如何呢?他就是喜欢让着马小良。

  不出意外的,月考马小良拿了第一,祝英台和梁山伯并列第二,第三是司马焕也就是郑焕。

  那钱波连第四都没拿到,对此他似乎打击很大。

  看的出来,在他的强项上打败他,比练武场打败他还让这人难受。

  最近这货也安分了不少,很少出现在马小良的跟前。

  对此马小良很是满意,主要是,总有个人在自己面前晃悠,还哔哔,真的是烦人。

  他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没有眼力见的人呢。

  不过也是,马小良从出生到现在,谁不知道他是马太守的幼子。

  找他麻烦跟自找死路有什么区别?

  在鄮县的士族,只要是个人都知道,马小良受宠程度。

  毕竟也没有谁家,会买下那么多的山和地,只为了给儿子建一个镇。

  重点是这个镇子不光被建成了,还被先帝赐予升级成了县。

  更别提,马小良还被新帝赐了爵位。

  这绝对是光宗耀祖的事,马小良才多大,就都完成了。

  不过他做出的贡献来说,爵位给的也是应该的。

  就马小良这几年攒下的功德,省着点用,都够他一辈子的。

  而这些不过是两座城市,在这片土地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生活在苦难当中。

  马小良好像不再像以前那般,只为了攒下功德去做好事。

  如今的他,有了更远大的目标。

  除了去上课,马小良都是在书房里写写画画,倒也没人来打扰他。

  主要是祝英台和梁山伯,见了郑焕有些怵。

  别说他两了,就算好不容易恢复自信的钱波,都不敢出现在郑焕的面前。

  明明郑家也不怎么出名,但钱波只要看到郑焕的眼神,就怵的不行,恨不得绕道走。

  “有阿焕在就是好。”马小良忍不住的感叹说道。

  “就算没有我在,你也能处理好。”司马焕倒是不居功。

  “嘿嘿,那多费劲啊。”马小良打小就懒,他身边的也都清楚这一点。

  “没事,我来了。”司马焕很满意,笑着说道。

  这要是换了司马焕身边的人,看到他们大司马此刻的样子,还不得吓死。

  司马焕之所以能出现在钱塘,主要也是目前周遭的人都被他打怕的。

  他只要做到稳固就好,当然了,军营里也没人知道,他们的大司马不在大本营。

  在边关,司马焕也得到了皇家的支持,修筑高耸的围墙。

  主要作为军备,并且还建造了军营。

  不是那总随时打包走人的,而是常驻的那种。

  加上劳动力充足,还有专门的图纸,建的那叫一个快。

  反正也没人敢来找事,司马焕不跑,还等着留在这里过年不成?

  就带了一小队的人马,直奔——钱塘。

  因为他知道,他的好兄弟马小良,被他阿耶塞钱塘读书来了。

  早先他就已经派人,找万松书院的山长打好了招呼。

  他必须是跟马小良一个屋!别人都不行。

  对于司马焕这点无礼的要求,山长自然是不可能,不答应啊。

  好在山长了解了一下,这大司马居然也是从桃源县出来的。

  现在瞧两人住的那叫一个欢快,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书院里若是有人不长眼,撞上了大司马,那就麻烦了。

  对于山长来说,这就是个烫手的山芋!

  马小良还好,好歹学的不错,这一次还拿了第一。

  司马焕的成绩没排上前十,主要是他没认真写。

  本来就是,那些东西在他看来,就跟过家家一样。

  见识过战争的残酷,还有朝中那些老东西的纠缠,司马焕可以说是迅速的成长起来。

  当然也有他师父的教导,小仙翁对几个弟子,教育都是不一样的。

  真正的做到了因材施教,马小良虽说偏科,好歹该学的都学了。

  一些小毛病,他师父也不管他。

  那是老道不想管吗?那都是这老五拦着,老道是一点办法没有。

  你就宠吧,宠上了天,以后没法收拾!

  不过两人属于相辅相成,只要二人一直保持在一起,那气运必定翻倍。

  马小良在钱塘城外建造的庄子,倒是开工了,有他兄长马帆在,一切都算比较顺利。

  比起马小良那孩子的模样,已经做了父亲的马帆,自然是更让人信服。

  马帆招揽了钱塘附近的百姓,因为给出的价格实在是无法拒绝。

  别看钱塘县看着还算富饶,可不是谁都富裕的。

  真正富裕的,那是就是一些士族门阀,普通百姓能有几个钱。

  所以城外包吃外加当天结算,简直不要太吸引人。

  不少人都主动过去,看能不能被选中。

  城外的工地,也不是谁去都要的,最起码四肢健全,还要身体健康。

  好歹也是体力活,稍微干活就倒下的话,他们真的会很难做。

  换了普通士族,才不会管老百姓的死活。

  马帆却不能这么做,要是被堂弟知道,非抽他不可。

  在马小良多年的潜移默化之下,马家如今也因为善待百姓,在会稽郡获得了好的名声。

  那百姓的支持率也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直都是马家的教育理念。

  对于被善待的钱塘百姓,尤为的惊喜。

  毕竟这么些年,还没遇上过这样的好人呢。

  最让他们惊喜的,还得是中午的那一顿饭。

  每天的午饭都有荤腥,有时候是猪肉,有时候是鱼肉,还有虾。

  对于百姓来说,这可是十分的难得。

  一般人家想吃荤腥,弄点荤油就算了,吃肉?谁也不会做,更没有调味料。

  而这边提供的,每一顿干活的百姓,都恨不得连盆都吞下去。

  没办法,这么好吃的饭菜,这辈子都没试过。

  马帆给他们吃荤腥,主要也是吃饱了才有力气做饭。

  他们马家并不缺那点肉,没必要抠抠搜搜的。

  所以钱塘城外的庄子,建造的很快。

  这边说是建庄子,长的跟建城差不多。

  先铺设了宽敞的官道,然后按照范围,建起了城墙。

  那些加入建造的百姓,雇主让怎么建就怎么建。

  比起桃源的围墙,马小良觉得自己在这边,建的很委婉了。

  不过对一个庄子来说,也足够了。

  给马小良住的地方,马帆直接是按照马小良的爵位来建的。

  最起码不能太差,他家堂弟要在这里歇脚的。

  当然了,别的地方都可以敷衍,一个地方不能,那就是厨房!

  这厨房啥都要有,完全是照着桃源县家里的厨房建的。

  对此大厨很满意,这还像点样子。

  不然他们大司马怎么能吃上好的饭菜?

  没错,这位正是跟着司马焕东奔西走的御厨,不过在见了钱塘庄子的建造以后。

  御厨已经有点不太想走了,他到底是上了年纪了。

  若是可以留在这边,也不算过的太差。

  有了这打算,御厨就打听起来,这庄子建起来以后,有多余的房子没。

  见这大厨有想法,马帆怎么可能拒绝。

  没办法,这位大佬做饭可是真好吃啊。

  而且庄子建的是真不小,不光是山下的荒地开发,他们连矮山都不放过。

  给大厨腾出个宅子来,那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那两层的带院子的小楼,直接就分给了大厨。

  位置还算可以,不靠着街道。

  靠街道的房子那都是铺面,将来要准备开铺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