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我是马文才?!>第129章

  同时间,珍珠饰品,直接就推出了许多来。

  无论是头上戴的,还是挂耳坠上的。

  特别是这些珍珠的颜色,还都不一样,最稀有的,大概就是黑珍珠和金色的珍珠了。

  可以说是万中无一,也就十分的珍贵。

  价格炒的一高再高,有市无价。

  不赚钱那是绝无可能的,马小良海边的渔民们,还要靠这个来赚钱的。

  跟个体户不一样,这年头的百姓是没有本钱做个体户的。

  所以马小良雇佣了他们,每个月给他们工资,让他们不必冒着风险,出海打鱼才能勉强糊口。

  不过很快就不必担忧了,马小良他们建造的海船,已经到了最后的收尾。

  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下海了。

  到时候可以前往远一点的地方打鱼,同时安全上面,可要比渔民的小破船强多了。

  这平稳性,都完全没有可比性。

  马小良所造的船,那都是从梦境中,学到的,千年以后的建造方法。

  一开始先是建了模型,尝试过无数次,不容易翻船以后。

  才进一步的建造大型的海船,用的每一块木料,都是精选最好的,绝对没有一丝的蛀虫。

  要是有蛀虫还得了,下海不需要几年,就会因为咬空了,导致船只漏水,最后沉没在大海里。

  正因为是这样的精挑细选,这么几年的时间,才造了五艘海船。

  当然了,也是因为经验不足。

  一开始速度慢,完全是经验上的不足,后来就快多了。

  加上还有新的工匠加入,不少从桃源县毕业的工匠,只知道有一个工作,工钱是别的工作的五倍。

  唯一缺点是要出去五年,但五年回来,别说盖房子娶媳妇了,啥都能有。

  到地方才知道,是建大船,先是上课。

  是的,刚毕业依然要上课,不过是学习船只不同的位置,然后就是上岗。

  五年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虽说在岛上不允许有人离开,更不许谈论岛上的生活。

  但只要上岛了的,家人都会被接到桃源县生活。

  每个月还会有固定的生活费,当然了,生活费给多少,全是工匠自己说的算。

  就这样,报名的工匠不要太多,搞的最后需要考核。

  主要是避免滥竽充数,岛上可不要那些混日子的人。

  都是争分夺秒的在努力,怎么可能允许有人偷懒。

  给出五倍的高薪,谁好意思偷懒?

  真当马家还有司马家是搞慈善的?

  要知道,马小良让所有普通的百姓,都可以读书识字,已经是打破了士族门阀的垄断了。

  为了养鲍鱼之类的,马小良让人制作,可以在海上漂浮的船屋,这种船不会飘走。

  经过工匠的努力,一个个的笼子,泡在海水里。

  马小良还让人编织巨型的渔网,这样就可以投放在海里,养殖海里的鱼。

  等到了收获的季节,直接收网就可以了。

  光想想都开心!

  像这次珍珠大卖,特别是玲珑阁出的珍珠饰品,直接以建康为中心,蔓延开来,风靡全国的节奏。

  即便是其他国的贵女,谁不想要一件珍珠的饰品?

  马小良都佩服古代的工匠,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什么样式都有,得亏他养殖的珍珠蚌足够多,不然都不够他们折腾的。

  有这样的鼓舞以后,马小良的珍珠蚌的养殖基地,直接被扩大了。

  这里不允许有人靠近,主要是怕养殖的事被人说出去以后,珍珠就不值钱了。

  为此马小良给渔民们建造了新房,还给发了银子。

  因为有他们的辛勤努力,才会有这么好的收益回报。

  他当然不会忘记了这些个功臣,每一个人都有分红的。

  就这样,海边的渔村,连着好几个村子,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海带养殖的,还是珍珠养殖的,基本都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海带的好处,就不必多说了,从以前开始售价就不便宜。

  早先是只有士族门阀才能吃得起的高档货,大都是依靠某些地方的进贡。

  马小良做到的,是将价格打下来!

  他一开始是画了不少的海带,不然他上哪弄新鲜的海带,去对面的海域,打劫棒子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练习了许久以后,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海带来。

  然后让人挂起来,放到海里去养殖。

  挑选温度合适的海域,加上有充足的食物,海带长势喜人。

  基本上养了几年的时间,不是说这些海带不丰收,主要是为了养出更多来。

  这不得留种吗?

  事实上,会稽郡开始推广玉米红薯土豆以后,大家挨饿的情况就有所缓解。

  加上马小良还给渔村工钱,大家的温饱都得到了缓解。

  这会稽郡的人口,也在逐年递增。

  孩子养到五六岁了,就可以送去桃源县。

  不是桃源县的百姓没关系,只要是马小良罩着的渔村,就可以上学。

  只不过渔村的孩子上学,跟本地孩子不太一样,渔村的孩子得住校。

  差不多一个月才能回家住上几天,对于渔民来说,孩子们读书那就是未来的希望。

  别说一个月不回家没事,就是一年不回都行。

  他们倒是想,学校的老师可不答应。

  孩子们不放假,他们作为老师的,也需要放假啊!

  对此马小良是不会这么残忍的,事实上,每读书几天,就会有休息的日子。

  劳逸结合,才是培养人才的办法。

  在桃源县的孩子们,上课之余,也会参加劳动。

  并非是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干啥啥不行的学生。

  “我阿母,可喜欢我送的礼物了。”司马兴男很是高兴,别说她送珍珠饰品了,就是她底下那些贵女们,也都纷纷送出了珍珠首饰。

  只是没有司马兴男这般的豪爽,直接送了一整套。

  作为马小良的合作伙伴,这点珍珠她还是很容易得到的。

  她不光送给庾太后,自己也留下了一套,只是造型上更加的年轻一些。

  “喜欢就太好了,我阿母就不稀罕珍珠首饰。”马小良一脸为难,桃源县作为原产地,这珍珠是真不怎么稀罕。

  也就是外头的人追捧着,本地人,哦,其实本地人也买不起。

  但作为马小良的母亲,能缺少了珍珠饰品?

  这第一时间,马小良就给他阿母和阿婆,送上了珍珠。

  至于为啥他阿嫂没有,这不是废话嘛,他阿兄还在呢。

  越过阿兄送阿嫂礼物,是想作死吗?

  他可没有这样的爱好,他家阿兄跟阿耶不同的地方,大概就是他阿兄从一而终。

  当初阿嫂怀孕,确实也想将身边的婢女,送到马朗的身边。

  被马朗生生的拒绝了,他不希望,有人掺和进他们夫妻二人的生活当中。

  又不是不会生孩子,即便不会生,对他来说也并非是什么大事。

  他们家又不是只有一个孩子,对此马小良亚历山大。

  好在他阿兄争气,给他生了三个侄儿。

  事实上,马朗并非是想要多子多福,主要还是,他和媳妇想要个闺女。

  偏偏生了三个,全是淘气的小子,简直了!

  这什么运气!

  就趁着年轻,还想博一博,要再生的是儿子,两人就准备放弃了。

  毕竟过了年纪了,到时候就危险了。

  即便马小良的大师兄现如今可以做剖腹产,但总归还是吓人的。

  已经有三个孩子了,倒也不必强求。

  最多当自己,与闺女无缘。

  马小良只觉得兄嫂要求太高了,是三个孩子不够吵吗?

  所幸马小良不在桃源县,不然这带孩子的事,不得落到他头上来?

  不是他主动揽活,也不少他兄嫂不靠谱。

  主要还是马小良,受到自家侄儿的喜爱。

  头两个幼崽,就是如此,谁能保证老三不喜欢呢?

  对此马朗也不敢肯定,前面两个幼崽,他都觉得自己是替弟弟生的。

  谁家做侄儿的,这么喜欢自己小叔叔的。

  走哪跟哪的那种,马朗都要气死了。

  也就老三生下来还没见过他小叔呢,所以没啥感情,对自己这个阿耶态度不错,比较给面子。

  至于前面两个逆子就不行了,天天吵着要去长安看小叔叔。

  那是长安,路途遥远,他能放心两个幼崽过去?

  好在家里也没人宠孩子非常过分的,压根没人搭理他们……个鬼哦!

  马朗在知道,他家阿翁答应了幼崽,要带他们去长安,人都麻了。

  不是,阿翁你这样就过分了。

  马老太爷表示,可怜可怜他这个老头吧,他还能活个几年的。

  他就想闭眼睛之前,看看他的乖孙怎么了?

  马朗:合着他不是乖孙呗!

  自家祖父都提出来了,马朗能怎么办,闲着也是闲着。

  如今桃源县步入正轨,又有他父亲坐镇,好像也没他什么事,正好去长安瞧瞧。

  这么一合计,马朗就想着带上媳妇孩子,一起出发。

  原本是这么想的,被他媳妇告知了岳丈家里,然后就莫名的带上了两个小舅子。

  小舅子都带了,总不好不带自家妹妹吧。

  这队伍莫名其妙的就壮大了,这么多人,护送的人也不能少吧。

  马卓:你怎么不把家都搬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