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耽美小说>我是马文才?!>第91章 吃瓜

  桓温在桃源镇无疑是快乐的,什么以前他不曾做过的事,在这里,全部都体验了一遍。

  什么下河捞鱼,坐着木盆摘莲藕。

  甚至是蒙眼切西瓜,马小良种植的西瓜成熟,一个个饱满的西瓜。

  没什么人会吃这玩意,因为见都没见过。

  还是马小良让人采摘了一车,原本他想丢井里去冰镇一下,错愕的发现,他们家的井!全部都是封口的!

  简直悲催!

  完全无法体会,冰镇西瓜的快乐。

  但马小良会放弃吗?

  那肯定是不存在的,为了吃的,马小良可是无所不能的!

  不就是冰镇西瓜嘛,他虽然没有井水,但他可以有冰窖啊!

  当初建造的时候,冰窖什么的,他可是一点都没放弃。

  夏天没有冰窖,那怎么可以!

  所以西瓜被堆到冰窖放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被拿了出来,冰太久,冻伤了,那就更不能吃了。

  洗干净的西瓜,就这么被端上了家人的面前。

  这可是西瓜宴,怎么能少了全家人的分享呢。

  光是西瓜的做法,他就让厨子们研究了不少种。

  西瓜的皮有一定的厚度,马小良让人把薄薄的一层削掉,然后那层白色的皮留下,清炒着吃。

  内里的瓜瓤,直接榨汁喝。

  还有西瓜凉糕,西瓜沙冰,怎么好吃怎么来。

  大厨还弄出了烤西瓜,虽然但是,味道有那么一点怪,却不难吃。

  马小良都惊了,大厨不愧是大厨,做黑暗料理都好吃。

  “快来尝尝,这西瓜可好吃了。”马小良笑眯眯的让人上了一堆的西瓜,这些是直接切成薄片的。

  当然了,其他的西瓜美食,也都端上了餐桌。

  不得不说,西瓜的红瓤,看着就好吃。

  马朗倒是在厨房偷吃过一块,味道不错,他先拿了一片,递给了媳妇谢真雅,再给孩子半块。

  马小诚:?????

  偏心的这么明显的吗?!

  “你还小,吃多了不好,这东西凉。”马朗自然是看懂了儿子的表情,他无奈的解释道。

  这小子吃东西的时候,怎么跟他小叔叔一模一样的?

  到底是他的儿子,还是他弟弟的?

  哦,他弟弟太小了,生不出这么大的崽,还是他亲生的。

  所以说,像他弟弟这么活泼的崽,还真不是特殊的存在,是他们老马家遗传。

  “……”马小诚用眼神表示,我咋就不信呢?!

  “不信问你小叔叔去。”马朗无情说道,“反正你就能吃这么点。”

  问就问!

  “小酥酥。”马小诚当即扭头问马小良去了。

  “怎么了?”马小良正在给阿焕投喂西瓜球,这家伙不是他喂的,根本不吃。

  “少。”马小诚不过一岁多几个月,说话不算太清楚吧,但已经能表达了。

  “乖啊,你还太小了,吃多了这个要窜稀的。”马小良摸了一下侄儿的脑袋。

  他没有哄着对方,因为他们之间的默契,只要是马小良说了不能多吃的。

  马小诚小朋友就绝对多吃不了一口,谁说都不好使。

  这下幼崽只能是死心了,太惨了,为什么他还这么小!

  看到马小诚悲痛欲绝的表情,差点没让在场的大人笑抽了。

  以前见过马小良的表示,这小家伙真的是跟马小良一模一样。

  对此马朗也是无奈,生了个跟弟弟一样的崽,他能有什么办法?

  好在聪慧方面,也随了神童弟弟,马朗就无所谓了。

  像他弟弟有啥不好的?

  谁能有他家弟弟,六岁的年纪拥有一座小镇?

  羡慕他的人不要太多,特别是他之前的同窗。

  桃源镇交好的士族也不是没有,其中就有他同窗的家族。

  马朗离开了书院回归了家族,他的同窗们,其实年纪跟他差不多的,也都是这么做的。

  所以有同窗的穿针引线,他们的生意才能做的这么顺利。

  当然了,也是因为有马朗,这些同窗在家族当中,才能站稳了脚跟。

  所以扶持是相互的,有这样的情谊在,他们才能长长久久。

  “好吃!”人生第一口的西瓜,吃的马小诚两眼放光,世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呀!

  “好吃吧?以后每到这个季节,都会有西瓜吃。”马小良没忍住,又摸了一把侄儿的脑袋瓜。

  没办法,崽崽吃到好吃的表情,实在是太可爱了,这换了谁能忍得住啊!

  “好!”马小诚记住了,明年还有。

  哪怕只有半片西瓜,小家伙也吃的认认真真,恨不得把瓜皮都给吃下去了。

  马朗简直要看不下去了,这儿子怎么跟被饿了好几年似的?

  无情拿掉了崽手里的西瓜皮,让孩子的乳母抱下去,好好的洗洗,这手上胳膊上,甚至是下巴,全是西瓜水。

  可怜的崽,就算抗议也反抗不了,就这么被带了下去。

  在场的人们吃的很是开心,偶尔还用玻璃杯碰一下杯。

  谁能想到,有生之年,他们还能用琉璃杯来喝东西,太富贵了!

  没人知道这玩意的成本,只觉得马家太富贵了。

  毕竟琉璃在外面,可是有市无价。

  而这里,直接被做成了装盘的餐具,喝水的杯子。

  他们哪里知道,这一个杯子,也就几把沙子的成本而已。

  现如今岛上已经完全成了一个琉璃制造的基地了,没人能随便上岛。

  “桓温,好吃吗?”马小良还是适时的关心一下客人。

  “好吃,是我从不曾吃过的,这是本地的特产吗?”桓温好奇的问道。

  “不是呢,是师父以前让人找来的稀奇种子,种来试试的。”马小良愉快甩锅,他给山上送了两车的西瓜,让师父背个锅,也不算过分吧。

  老道:?

  “以后我也要这么做。”桓温顿时就来了兴趣。

  马小良点点头,“好的呀。”

  一点没有带歪桓温的愧疚,愧疚是不可能愧疚的。

  植物不就是要种种看,才知道合适不合适嘛。

  像他后山那些好吃的水果,不就是上辈子知道的特产之一。

  他其实还想画杨梅树呢,核桃树不知道今年能不能结果。

  若是可以,他就能吃椒盐核桃了!

  光想想都美滋滋的很!

  招呼了桓温,马小良就没有多管他了,都是十几岁的人了。

  马小良最关注的,还是阿焕,没办法,阿焕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时间过的飞快,等桓家人来接桓温回去,发现他们家的大公子,有了不小的变化。

  不是说外貌上,大公子依然是那个翩翩少年郎。

  只是气质上有了一些的变化,看人的眼神更加的平和。

  那是以前不曾有的,事实上,就算再和蔼可亲的上位者。

  看普通人都是不一样的,只是他们家大公子,似乎有些不同了,但是怎么个不同法,他们说不上来。

  也只有桓温自己清楚,自己的变化有多少。

  在桃源镇他看了不少也听了不少,这个神奇的镇子,给他带来的震撼又有多少。

  桓温在这里的两个多月,看到了不少逃难过来的难民。

  是他当初见识过的,饿到面黄肌瘦,作为桓家的长子,他从小到大甚至从未体会过什么叫饿肚子。

  当然了,马小良也不曾体会过。

  毕竟出生在太守府里,他从出生吃喝用度,都是最好的。

  甚至普通人家吃不到的好东西,马小良就从未给缺过。

  然而他依然充满了同理心,只要是他接收的难民,无论对方以前是什么身份。

  进了桃源镇,那就是良籍。

  正因为看到那么进入桃源镇内,他才惊觉,这地方的神奇。

  按照他以前所知道的,难民是绝对不能放进城的。

  会变成城内的不安定因素,会有偷盗抢劫甚至是杀人的情况出现。

  而在桃源镇,完全不在意这些,直接放了人进来,给吃饱饭,给穿暖了衣服。

  让他们体体面面的,而不是衣不附体的模样。

  这些个难民也没有闹事的,被统一的安排,按照不同的身体素质,分工也不一样。

  竟没有一个有意见的,不禁让桓温纳闷,为什么呢?

  为什么跟他以前所见的完全不一样,明明都是一样的难民。

  而且那些难民在有了工作以后,段时间内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从一开始的瘦骨嶙峋孤苦无依,到现在的精神奕奕。

  这要是问马小良,他只会微微一笑,这个时代的士族门阀,永远不可能明白的。

  因为他把这些,当成一个人,而不是工具。

  在铸铁厂里,这里生产铁制的工具。

  隔壁的兵器厂,就不一样了,主要是生产武器。

  冷兵器在这个时代还是主流,马小良让人制作十分细小的圆珠。

  没人明白,这些圆珠有什么作用。

  作为兵器?这也太小了,砸在人的身上,都不会有什么感觉。

  不过这些并不需要这些人明白,只有马小良知道这些作用是什么。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他希望是可以用不到它们的。

  上次在三师兄那惨死的鸡,马小良给埋了。

  毕竟都被火乍的这么惨了,还要吃它,实在是于心不忍。

  为了清楚三师兄的改良成功,马小良让御厨大叔做了一桌的好菜,来给三师兄庆功。

  对此三师兄并不在意,甚至还在山里头不出来。

  等桓温走了,他都还在山里头呢,那研究绝对的认真。

  所以说,桓温确实是来了桃源镇了,但属于桃源镇的秘密。

  他知道浅薄的一层,但深入不是他一个幼崽能做到的。

  就算看到的,那也是他们想让他看到。

  桓温所了解的是,桃源镇的百姓有地种,有粮吃,不缺衣也不少食。

  至于全民习武之类的,他并没有跟家里人说起。

  在少年的心目中,他是希望可以守护住这里的。

  桃源镇的氛围实在是太好了,所以他的转变也十分的明显。

  不将这里的实情说出去,更多的是维护桃源镇。

  这里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若是说的过多,说不定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至少桓家听到的,就是个普通的镇子,无非就是建的大了一些高了一些。

  同时他们还知道,马家和王家,都是住在这里的。

  可以说是两家联合的大本营,真要打他们的主意,那要做好被报复的准备。

  就在不少地方蠢蠢欲动,朝中传来消息,全民讨伐王敦。

  此人自任丞相后,诛杀周顗等人,简直丧心病狂。

  新帝继位,又想要将新帝赶下台。

  因为王敦明白,新帝不是那种他可以摆布的傀儡玩偶。

  新帝与先帝不同,他为人文韬武略,聪明果断。

  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王敦就跟那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否则王敦也不会着急忙慌,想要干掉新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