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穿越重生>重生后我撩上皇帝当咸鱼>第120章 入京

  九日之后,俞军抵达京都。

  晏无渡事先并没有告诉一众大臣俞军已抵京都之事。

  直至九日之后的黎明,俞恪带着几十年未曾回来的将士们到了京都城下。

  俞军训练有素,精神振奋。

  他们笔直地站着,像极了边塞白杨挺立。

  兵临城下。

  恐慌迅速席卷了整个帝都,王公贵族们统统慌了神。

  他们听过俞军的威名,他们害怕俞军的强悍。

  庙堂之上。

  众臣们震惊于帝王此时才告诉他们“俞氏余孽”已抵京都。

  晏无渡说完方才的话后,便懒懒地倚在龙椅上,连眼皮也未抬,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折扇。

  他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样子。

  他要的就是出其不意。

  他要俞恪名正言顺地入京,要这京中无一人敢言他污名。

  “陛下,俞军已至城下。”

  晏无渡手下暗卫无声地出现在朝堂之上,却说出如此惊雷之言。

  “开城门,迎我禁渊功臣归朝!”

  晏无渡眼中的散漫退去,换上晏晏笑意,唇角勾起明显的弧度。

  他的阿恪回来了,真正的回归。

  不是梦,更不是痴心妄想。

  “陛下三思啊!”

  众臣闻言顿时目露惊恐。

  惶惶如丧家之犬,茫茫如漏网之鱼。

  “陛下,俞氏叛军乃前朝余孽,狼子野心,如何能引狼入室啊!”

  “臣等请陛下三思!”

  众臣甚至跪着不住磕头,意图让帝王改变主意。

  季见青神色思索地坐在文臣前列。

  因之前伤了腿,帝王特许他上朝坐着,可不跪。

  在祈逢之前与他说那番话时,季见青便知道此人不简单,如今这般情景,他并不意外。

  对于俞军归朝之事,他亦乐见其成,故而并不理会这些人暗示他的眼神。

  晏越清依旧未来朝上。

  “哦?众卿这般说可有失公允。”

  晏无渡依旧笑意晏晏地摇着折扇,但他眼中却是深渊一样的沉。

  周身温度骤降,一众人打个寒颤,殿中慢慢静下来。

  他们不想在未被俞军杀死前,先被帝王收割了性命。

  这几日金銮殿上已死了不少人了。

  “俞军十数年驻守西部边塞,保我西疆不受入侵,这可是事实?”

  晏无渡语气缓慢地说着话,其中夹杂着不易察觉的冰寒。

  他在为他的阿恪不值。

  记诛心心念念着的百姓,就是这么一群贪生怕死之辈。

  朝下无人应答。

  “俞军驻守定县数年,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县内安定,百姓爱戴,何以证明他们是叛军?”

  “……”

  “不久前俞军攻下云国,尽数交予朝廷,可有独占?”

  “……”

  “俞军直入京都,这一路上可有行任何恶事?”

  “……”

  晏无渡字字诛讥,问得众臣哑口无言。

  他说完,从龙座上起身,环视着下首一众伏跪于地的群臣,语气讽刺“若他们真是叛军,朕还真想多收些,数倍胜过你们这些酒囊饭袋。”

  “可……这数十年来禁渊不时有俞军做崇……”

  晏无渡话音落下许久,才有一人颤抖着跪伏出列,他还算是个有胆量的。

  “呵,朕该说你们记性好还是差?”晏无渡目光如炬地盯着堂下之人。

  “陛,陛下恕罪!”那人被这带着凉寒煞气的视线盯得不住磕头求饶。

  “先前十数年可没见众卿如此关切过这些鸡毛蒜皮之事。”

  今日上朝是晏无渡说话最多的一次,只因这群乌合之众口中污蔑的是他此生最在意之人。

  “众卿有这功夫不妨去查查清楚,到底是何人在借俞军名义四处作乱。”

  晏无渡说完后,收了身上的煞气,重新坐回皇座上“众卿请起。”

  群臣闻言才敢战战兢兢地起来。

  晏无渡恢复往日听不出什么波澜的语气“众卿便与朕一同在这儿等俞将军上殿。”

  “李德全,吩咐御膳房,今夜朕要在御花园宴请功臣。”

  “奴才领旨。”

  李德全领命去了御膳房。

  他看得出来陛下方才是真的生了怒气,但这阵子心情也是真的好。

  底下的大臣们听了这话如五雷轰顶。

  进城便罢了,为何要让他们进宫来!

  俞军本就心怀不轨,此时让他们进宫,这与逼宫有何异!

  到时便是瓮中捉鳖。

  禁渊要亡了!

  晏无渡颇为兴味地看着底下众人的表情,觉得实在有趣,

  京都城外。

  “将军,至今无人打开城门,怕是……”

  俞军已在这里等了半个时辰。

  “无事,吩咐将士们就地休整。”

  “……是。”

  俞恪身披银甲,骑着回雪,目光坚定地盯着城门。

  他相信晏无渡,相信自己识人的眼光。

  城内,一匹快马自宫中奔向城门。

  守城的将士严阵以待,虎视眈眈地盯着城墙之下的千军万马,虎狼之师。

  “陛下口谕——”

  守城的众位将士行抱拳垂首。

  “开城门,迎我禁渊功臣重归故土!”

  守城将领闻言犹豫一瞬,在来使压迫性的目光之下妥协。

  “开城门——”

  军令如山,城下将士领命打开城门。

  “陛下在金銮殿等将军!”

  城门大开,来使下马恭敬地朝俞恪行了军礼。

  “好。”俞恪唇角勾起,满心满眼都是愉悦欣喜。

  “众将士,随本将进城,你们回家了!”

  俞恪一句话让他身后无数人红了眼眶。

  他们曾经从未想过此生有机会魂归故里。

  几日前俞将军告诉此事时,他们出于信任追随他来此。

  如今真的实现了,像梦似地。

  朱阳正当空,俞军队伍直入京都。

  城内是繁华街市,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与旷远的边疆差别巨大。

  街上来往的百姓们实际并不清楚发生了何事。

  有个别听到风声的与周围人窃窃私语着,听者看着俞军的眼神渐渐带上恐惧。

  但见俞军目不斜视地往前走,眼中带着身为军人的坚毅,他们又渐渐放松下来。

  出于好奇,百姓们渐渐围在道路两旁。

  其中不乏有眼中垂泪者。

  当年江山易主,皇族更姓,他们在俞军中的亲人朋友随军退守,自此再未踏足家园,而今已过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