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陛下,国师又在求死>第三十八章 卸任国师之位

  祈珩看着手中的碗,心中充满了矛盾。他知道这碗水是风隐尘用自己的心头血制成的,对于预防瘟疫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他也明白这意味着风隐尘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他抬头看向风隐尘,只见师父的脸色苍白如纸,眼中却透露出坚定的光芒。他知道,风隐尘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他们。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同时也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愧疚。

  “师父……”祈珩轻声说道,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风隐尘微笑着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说话,他看着余飞度和南宫黎,说道:“你们两个也喝下去吧,这是我唯一能为你们做的事情了。”

  余飞度和南宫黎对视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坚定和决心。他们客气的推脱几下,然后接过一碗水,想赶紧喝掉,又怕祈珩不开心。

  祈珩接过碗,一饮而尽,他感受到血液在体内流淌,仿佛有一股暖流在保护着他,他看着风隐尘,眼中只有心疼与自责。

  南宫黎见陛下喝了,也喝下了里面的血液。他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力量涌入体内,仿佛让他重新焕发出活力。

  余飞度最后一个喝下了碗中的血液。他感受到了一股暖流在体内扩散开来,仿佛让他摆脱了恐惧和不安。他看着风隐尘,眼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国师大人……”余飞度轻声说道,“谢谢您。”

  “无碍。”风隐尘点点头,吩咐侍卫将三人送回京城,祈珩不愿回去,要留下陪着师父,他没强制让陛下回去,默认让陛下留下来。

  余飞度和南宫黎看着祈珩和风隐尘,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他们知道,这次瘟疫的爆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而风隐尘和祈珩作为国家的领袖和智者,他们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

  “陛下,您不能留下来。”南宫黎急切地说道,“您是国家的领袖,您的安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您必须回京城,亲自处理这场危机。”

  祈珩看着南宫黎,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和决心。他知道南宫黎说得对,但是他也不能就这样离开风隐尘。他转向风隐尘,说道:“师父,我不能就这样离开您。我要留下来,陪您一起度过这段难关。”

  风隐尘微笑着摇了摇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慈爱和关怀。

  他看着祈珩,说道:“陛下,你的心意我已经明白。但是,你是国家的领袖,你的责任和使命比任何人都重要。你必须回京城,亲自处理这场危机。我会在这里等你,等你完成使命,再来接我。”

  祈珩听着风隐尘的话,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敬意。他知道,风隐尘是为了他的安全和国家的利益着想。他点了点头,说道:“好的,师父。我会尽快处理完京城的事务,然后回来接您。”

  侍卫们护送着三人离开了村庄,他们回头望去,只见风隐尘站在小屋门口,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坚定和高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祈珩全力以赴地处理着京城的事务。他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组织军队和医护人员前往灾区救援。同时,他也时刻关注着风隐尘的情况,通过信使与他保持联系。

  风隐尘在村庄里安心休养,他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元气。他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法术,帮助村民们渡过了难关。他还指导祈珩如何应对疫情和灾后重建工作,为祈珩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瘟疫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开始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同时,祈珩也收到了来自村庄的消息,风隐尘已经将患者全部医治好。

  祈珩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他立刻安排了迎接风隐尘的仪式,准备为他举行盛大的欢迎活动。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风隐尘抵达了京城。祈珩亲自出城迎接他,可不知从哪里冒出一种传言,说是因为之前的祭祀突然终止才会有此灾难。

  “是不是因为国师德行有失才有这次劫难。”一个八卦的老婆婆一边嗑瓜子,一边和一旁的妇人耳语道。

  妇人瞅了眼在城门口与众人聊天的风隐尘,点了点头,“一定是这样,要不是陛下及时发现,怕是我们都要遭殃了。”

  “你们别胡说八道!”一名年轻的男子站出来反驳道,“国师大人一直以来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着想,他怎么可能德行有失?这肯定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破坏国师大人的声誉。”

  老婆婆和妇人被男子的话吓了一跳,她们互相看了看,然后低下了头,不再说话。其他围观的人们也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表示支持风隐尘,有的则持怀疑态度。

  “你们想想看为什么前一百年一点事都没有,就这次祭祀被中断出现了瘟疫。”

  “这只是巧合而已。”另一个男子站出来反驳道,“祭祀中断并不代表就是国师大人的错。也许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瘟疫爆发。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传言就随意怀疑他人。”

  “就是,就是。”一个妇女附和道,“国师大人一直以来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着想,他怎么可能做出伤害我们的事情来。我们不能被谣言所蒙蔽。”

  随着人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风隐尘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他走了过来,微笑着对大家说道:“诸位,请听我一言,我愿意为此次灾祸负责。”

  他跪在祈珩面前,垂下脑袋,看不起他的神色,“陛下,臣有愧国师之职,请陛下责罚。”

  祈珩还未回话,有个嘴快的大爷讽刺的开口,“要我看啊,国师大人心术不正,听闻元宵节时,国师在徐州跳了《凤求凰》?”

  “掌嘴。”张有看祈珩脸色不对,赶紧阻止那位大爷的话,“陛下面前怎能妄言!”

  张有的话音刚落,一名侍卫迅速上前,一把抓住了那位大爷的衣领,将他拖到一旁。那位大爷挣扎着,但侍卫的力道极大,他根本无法挣脱。

  “放开我!”大爷大声喊道,但周围的人们却没有人同情他。他们都知道,在这种场合下,说出这样的话是极为不合适的。

  “张有放了他吧。”风隐尘开口为大爷求情,侍卫瞥了眼陛下的神色,放开了大爷,退到角落去。

  “臣有愧国师之职,自请辞去国师之职。”风隐尘没等祈珩回话,将象征国师的玉牌塞到他手中,眼中带着一点笑意。

  祈珩似乎看出什么,顺势为风隐尘解围,百姓散去,他们也坐马车回到皇宫。

  马车缓缓驶入皇宫,车厢内气氛却异常沉重,风隐尘坐在祈珩对面,两人相对无言。

  “师父,您这是何意?”祈珩打破沉默,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

  风隐尘轻轻叹了口气,神色是久违的轻松,“陛下,臣累了,想休息一下。”

  祈珩听了风隐尘的话,心痛不已,他知道风隐尘一直以来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难道这次的灾难真的让他感到疲惫不堪了吗?

  “师父,您放心,我会处理好一切的。您只需要好好休息,不要再为这些事情操心了。”祈珩安慰道。

  风隐尘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他闭上眼睛,靠在车壁上,仿佛陷入了沉思。祈珩看着他,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舍。

  马车继续前行,穿过皇宫的大门,来到了风隐尘的住所。祈珩亲自扶着风隐尘下车,然后走进殿内。

  “师父,您先休息吧。我会让人准备好补品,稍后给您送来。”祈珩说道。

  风隐尘摇摇头,没来由的主动拉住祈珩的手腕,嘴角挂起微笑,“陛下,不用,你知道的,臣不吃食物。”

  “陛下,回来这么久,还没问臣当初为什么不辞而别?”他主动挑起话题。

  “……没关系,师父。”祈珩很自然的拉着师父坐在床榻之上,“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支持。”

  “如果……”他欲言又止,握住祈珩的手用力几分,语气带着淡淡的忧伤,“如果我的目的是你的命呢?”

  祈珩听了风隐尘的话,心中不禁一震。他看着风隐尘的眼睛,试图从他的表情中读出一些线索。然而,风隐尘的眼神却像一潭深水,深不可测。

  “师父,您不会的。”祈珩轻声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和信任。

  风隐尘看着祈珩,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松开了祈珩的手,站起身来,背对着他,沉默了片刻。

  “对不起,陛下,如果您处理完徐州杀人案,再去暗室看看吧,那里有陛下想要的东西。”他说完,径直离开金銮殿,“臣告退。”

  祈珩说不来心里是什么感觉,酸酸的、苦苦的,带着一点点痛与不解,为什么从徐州回来后师父变得有些奇怪,好像马上要分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