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古代言情>萧王爷的小花奴>第23章

  时间如流水,东流再无回。

  人的一生不过才短短数十载,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从朝气蓬勃的少年郎到须发皆白的老人。如此算来,人这一生实在是太短,又太无奈。

  春来复苏,冬至沉寂,四季轮回更替,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在这权益相争,人吃人的世道里,唯一不变的,恐怕也只有为此相互依靠的人心了吧?

  “衍之,你说当年老王爷为什么还要去替这虞家守天下呢?”灵觉寺菩提树下,魏呈延看着来来往往都为祈求姻缘的众人心里也不免嗤笑。

  “老王爷一生都骁勇善战,在战场上都不知道撒下了多少的汗血,才能有了如今的景城。

  但虞家人生性多疑,明知道现在的安居乐业都是老王爷,是你们萧王府用了几代人的血肉筑起来的,但他们还是害怕,因为怕权利的流失,所以用了一种极为拙劣的谎言,让老王爷死在了自己家国的城墙之上,就只为保那昏君,以萧家人的性命换回了他的江山社稷!”

  没有萧王府,就没有现在的天下太平。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好人不长寿,祸害遗千年。’如今的世人都还在传他虞家人身性本善,眼界开明,不然你们萧王府又为何能有现在光彩?

  可是他们都忘了,在景城之前这里根本就没有制度,每天都是身杀抢掠,百姓的哀鸣彻底悲歌,若不是老王爷带着琳琅军赶到,还等不到被邻国攻破,这里早就覆灭了,哪里还有现在的景城?”

  萧衍之闻言轻笑了一声:“怎么?你何时也这么多愁善感了?”

  “呵,我只是实话实话。”

  魏呈延的语气讥讽,似是真的感同身受,不过这世道就是如此。

  人们只看的见眼前的光鲜亮丽,只知道如今的安居乐业都是因为当今皇帝心胸宽阔,所以萧王府在深得民心又如何?

  “在百姓眼里,我们所有人的所作所为都缘于皇帝的命令,守卫边塞就像是我们琳琅军的一种职责,胜了,则欢呼,输了,则咒骂。”

  萧衍之扫了眼人来人往的百姓也是移开了目光。

  “虞家人很聪明,他们知道顺应民心,可也知道利用民心。我,还有我父亲,或者说是整个站在我身后的人都只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利刃。

  只是与他手里的棋子不同,因为战事吃紧,所以虞家人永远也不会和我撕破脸,唯一能左右我的,不过就是这场婚事罢了。”

  魏呈延:“......”

  身处权利的中心,没有人能逃的过圣命。

  “你知道我为何总爱往这灵觉寺跑,甚至每年都会留有几日在这儿吃斋礼佛吗?”见人紧皱着眉头就像是在无声反驳,萧衍之倒也是宽心,没有替自己申辩。

  这灵觉寺有位慧心和尚,在他的父亲死后曾来找过他,只说了一句,“逝者已逝,生死都各有各的活法,若施主定要违抗本心,那这城中必将血流不止,哀鸣不断。”就走了。

  萧衍之不信佛,他只信自己,可那慧心和尚有点玄乎,就像是这求平安,求姻缘,什么都在求的灵觉寺一样。

  “因为你在担心魏家。”魏呈延回答的很快,就像是脱口而出,已经在嘴里回味了无数次的答案。

  这八个字,在他发现萧衍之总是疏离他父亲后就已经烂熟于心了,只是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询问,又或许是他不敢。

  其实这信与不信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他看来,礼佛也不过只是为求自己的一个心安,因为感到了迷茫,或是心有期待,又或者是知道自己的前方道路是大雾弥漫,所以想乞求上天,宽以待人。

  可佛却说这世间有芸芸众生,众使它慈悲为怀,可又怎能保证当真是做到雨露均沾呢?

  若是佛真能普渡众生,那老王爷或许就不会死,衍之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谁也不敢相信。

  “啊,风雨不动安如山,而我们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急也急不到结果。”萧衍之闻言拍了拍好友的肩膀。

  “所以我们还不如享受当下,肆意人生来的畅快。”

  更何况现在的时机还没有到,有些人还不能动。

  萧衍之抬头望向了那绿意盎然的枝繁叶茂,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眼里的冰川突然融化,一把抓住了魏呈延的手腕,让他也闭眼好好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静谧。

  “呈延,这场婚事不过就是个引起朝堂动荡的媒介,皇帝想让你们魏府去当这个出头鸟,所以才会去找魏尚书。不过他什么都明白,我对那个皇位上的人是谁根本就不在乎,我从始至终想要的,也不过就是想看到他们虞家人自相残杀,想要为这条黄泉路上多添几个亡魂罢了。”

  “.......”魏呈延一直在旁边听着没有说话。

  其实他什么都明白的,但在听到萧衍之他说不想要这个皇位时,垂在身侧的手还是不免攥紧了几分。

  该坐上皇位的,除了他萧衍之还能有谁?!

  虞家人?呵,从始至终都只是一群窝里斗的废物!

  “再者,比起我的出身,虞家人或许更看重我能在我身后的琳琅军,魏府,还有所有人站在我身后支持着我的人。”萧衍之淡淡的说着,像是没有看出魏呈延不悦。

  四周弥漫的香气很重,前往灵觉寺的香客也确实是多。

  “我应该没跟你说过吧?当年那慧心和尚想让我礼佛,我闲来无事还真去听了几次他讲的经文,虽然大多是都觉得他讲的都是些屁话,但我还挺喜欢那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闲适。”

  当年他在这里待了有半个月,因为对父亲即将出征的恐慌,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后来父亲还是走了,这一去就遥遥无期。

  “当时我就在想,若虞家人真能放过我们,那我就带着父亲辞官,这大将军的位置爱谁做就谁做!我们就当那一介平民,无事煮茶畅饮,有事扛锄暮归,一日下来,也总比享受着这样胆战心惊的荣华来的高兴。”

  “......”

  萧衍之的语气惬意,很是向往。

  魏呈延也知道他的这位好友一向喜欢自由自在,对尔虞我诈,明枪暗箭的那些弯弯绕绕最为厌恶,更别说还是宫里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了。

  若非是飞来横祸,皇帝非要赐死王爷,那在江湖的那些年里,也可以说是他这一生最潇洒肆意的时候了。

  可人的一生却总在纠结中解脱,凤凰的涅磐重生也要先置之于死地,更何况,他们还都只是一介凡夫俗子。

  “衍之,我知道你跟父亲写过信,但我不会背叛萧王府的。”魏呈延打断了思绪,转头看向了他。

  “魏府的骨头很硬,也不是那种贪生怕死之辈,而且我家的老头儿也说了,皇帝现在还动不了我们。”

  “.......”

  萧衍之没说话,檀香在阳光下发出了五彩的斑斓。

  “毕竟我们魏府为皇室效力也有了十五年有余,我还记得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已经入朝为官,甚至还成了皇上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是唯一一个伴君左右的,所以,我们魏府也不是谁人都能动的。”

  见人不说话魏呈延也不恼,他知道衍之不喜欢说这些,但皇帝既然都起了这份心,他相信过不了多久,他们魏府就又要热闹了一阵了。

  “怎么说呢,皇帝虽然看不惯我们,但我们魏府忠心为国却都是真的。”魏呈延一边说着一边看向了萧衍之。

  “我以前也有过同样的疑问,既然老王爷忠心为国,你们萧家又深得民心,那为何就不能让这天下翻覆,江山易主呢?”

  自打虞皇登基,一统天下后,景城就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国家到人尽皆知。

  城中权势突起,慕名而来的富贵人家也数不胜数,不过几日,安居乐业,繁华万千就已经成了它的代名词。

  而比起当今圣上的威严,萧王府却也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起民心,萧王府绝对称的上是第一!而比起武力,萧王府身后更是有五千琳琅军坐镇,而且还有老王爷和衍之那绝对精明的脑子 ,所以这皇位为何不能夺?

  “我还记得幼年时曾问过父亲,既然父亲不想为官,那为何就不能拥老王爷为帝?如此一来,父亲也不需要每日都提心吊胆的,想走就走,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当年魏呈延还年幼,孩童口不择言,又因为深受宠爱,所以随心所欲惯了,可那天他却受了父亲一掌,嚎啕大哭起来。

  “我自认为我当时说的没错,明明就是一个两全其美之策,但父亲却总皱着眉头,说我年幼不懂,甚至还将我罚去了祠堂,一天一夜都不曾起身。

  直到后来,还是你察觉不对,偷摸着进府把我放了出来,这事儿才得以解决,不过也是从那时起,我就更确信了我的信念!”

  “......”萧衍之始终都没有说话,像是随着魏呈延的话思绪也飘回了那一年的祠堂。

  那年他与呈延约好晚上一起去偷魏尚书的酒,但等到了亥时人都没来,直到暗悲说呈延被魏尚书关进了祠堂,他才趁夜去把人放了出来。

  他们最后酒没偷成,反倒是去吃了城东的混沌。

  萧衍之还记得那混沌很大,入口顺滑,可现在却再也尝不到了。

  “呈延,我之所以还留在景城,就只是想让那皇权路上再多几条人命!”萧衍之眼神一暗,就连话语都不自觉的带了一抹狠厉。

  “所以啊,那皇位上的到底是谁我不在意,我只是想看着他们虞家人自相残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