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导师在上>第46章 消息

  确实是一个了断。

  坐上飞机的时候,我对自己说。

  否定过去等于否定自己,我把自己将近九年的感情当着他的面刀刀凌迟,用冰冷的字句让过去的那个真心真意,纯粹痴绝的少年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痛是很痛,但也很爽,至少现在我们平等了,谁也不欠谁,谁也不必担心谁,从此可以做真正的陌路,两不相干,永不相见。

  这样,也是一个结局,没什么不好。对于他,无需再为一时的移情内疚,彻底的放心,也是彻底的解脱。对于我……爱情死了,生活照旧,衣食住行才是过日子的必需品,结婚生子,一辈子不长,熬一熬就过去了。

  断绝关系会令他伤心么?毫无疑问,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如此学生心重。不是不知道自己又冲动得把事情做过了头,然而这一次我竟然一点儿都不后悔。在我的世界里,爱人或者陌路,除此之外的任何一条路都会把我逼疯。人都是为自己活着,我承认自己很自私。

  等行李的时候,我把见面时故意取下来藏在裤兜里的手表扔进垃圾桶,要松手的刹那心抽痛得滴血,到底没有舍得。丢进家里哪个抽屉的最底层吧,也许老得连时间都不认的时候就真的可以扔掉了。

  打开手机给妈妈报了个平安,微信列表中有一个群的消息超过了一百。这是一个曾被我静音处理、刻意忽略多年的群,昨晚才刚刚重见天日。最新一条消息显示在屏幕上:“祝早日康复”。

  是有谁病了吗?

  一念未完,又有两条新消息,内容还是一样:“祝早日康复”。

  是谁病了?

  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也许是认识的人?

  新消息还在弹出:祝早日康复。

  莫名其妙的,我的手开始发抖。

  不想点进去,我长按屏幕,下拉菜单里有直接删除对话的选项。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只要点击确认就可以删除所有消息并直接退群。

  我按熄了屏幕,传送带上有一个行李很眼熟,但我没去确认,闭了下眼睛,重新打开手机,咬着牙打开那个群。

  一排“祝早日康复”整整齐齐的如同一座笔直的高楼。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关系!!

  颤抖的手指没有跟从我的理智进行退群的操作,反而点击了新消息的链接,把画面翻到了最前面的一条。

  大约十二点左右有人@姚助理:教授没事吧?没人回复。过了半小时,又有人发消息问:听说在校门口晕倒了,是真的么?还是没有人回。陆陆续续又有人问,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渐渐密集起来。

  到底怎么了?

  怎么会晕倒?

  发生什么事?

  有学生看见吐血了,是不是真的!

  有人在学校么,去趟办公室啊!

  电话打不通啊,不会真出事吧?!

  谁有另一个群,问一下在读博士生吧!

  ……

  一点半左右姚助理@所有人:没事了,老毛病,不用担心。

  有人问:还在医院吗?

  姚助理:不用担心。

  隔了几分钟,有人写:祝早日康复。

  之后就是刷屏的五个字。

  十二点……那是我刚刚离开不久……

  机场的空气突然窒闷起来,我的呼吸变得急促,冷汗在背上黏住T恤,脸上却烫得好像突然发起了烧。

  我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合了合眼,我重新拿出手机,点开姚助理的头像,编辑消息的手还是抖得好像得了帕金森:老师到底怎么了?

  几秒钟后姚助理回复:胃病犯了,没事。

  我:胃病怎么会晕倒?

  姚助理:没事。

  我点击语音通话,响了好几声他没有接,我继续,他挂断了。我重新邀请,他没有应答。

  我发消息:我现在买机票回去。

  他很快打过来,接通后我问:“到底怎么回事?”姚助理说:“急性胃出血,已经止住了,人也清醒了,周惜,你别乱来,教授特别嘱咐我别跟你说。”

  我的声音像生了锈的铁:“是在校门口?是因为我?”

  “……周惜,我不管你跟他说了什么,但是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让我不要告诉你。你要是真的体谅导师,就好好回去教课,不要再冲动了。”

  我深吸了几口气,指甲嵌进掌心,血渗了出来,刺痛感冷却了烙铁似的心脏,语气镇定下来:“我现在正在回去学校的路上。他在哪个医院?”

  姚助理叹了口气:“你回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别折腾了,你自己好好的,他就安心了。”

  我挂了电话。从传送带上取下转了无数圈的行李。打车回到学校,上完课后拖着相同的行李原路返回了机场。

  妈妈在电话里很担心:“惜惜,这么来回跑你累不累啊,要不然跟对方说一下,派另一个人代表你去谈细节。”我说:“妈,这个项目有点大,其他人我不放心,我不累,飞机有点晚,到了我就不给您打电话了,您睡吧,不用担心。”

  飞机落地后我上了一辆计程车,司机问去哪,我说先往市区开,然后拨打姚助理的语音,很久没人应答,我发消息过去告诉他我已经回来了,让他把医院地址告诉我。抬起头时发现车窗外一片漆黑,看了下表,原来已经是凌晨一点了。

  司机在十字口停车,回头来问:“先生,您到底去哪?”我望着远处江面上的点点星火,有些茫然。就算现在赶去医院,也已经过了探视时间。绿灯亮了,司机重新启动车子,我对他报了个地址,他打了下方向盘,往学校的方向开去。

  小区的大门紧锁,我从皮夹中取出电梯卡刷开门禁,大堂的保安看着面熟,他向我露出亲切的微笑,似乎也还记得我。我再次刷了卡在电梯上按下“26”。

  这个城市酒店林立,现在不是黄金周或者什么旅游旺季,随便哪一家都会笑脸相迎深夜入住的客人。然而我像中了魔,鬼使神差的报出这个地址,佯装还是多年前的熟客,明目张胆的登堂入室。

  2601的门牌前,我没有按门铃,主人不在家,按了也没有人会欢迎我进去。即便他在家,我可能也不会去按,更可能根本不会走到这门前来。

  这算什么?我问自己,故地重游的失意者?入室抢劫的嫌疑犯?

  人的行为往往受神秘莫测的潜意识操纵而不自知,我名为理智的那部分在看到群消息的那一刻噤若寒蝉瑟瑟发抖,被长久压抑的可命名为冲动、疯狂、欲望的那一部分叫嚣着冲破桎梏,在我的精神王国里张牙舞爪,夺城掠地,作威作福。

  我几乎没有一秒的犹豫,伸出手,将拇指伸进密码锁的感应区。

  暗夜的寂静里,“咔哒”一声脆响,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