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奇小说>都市情感>导师在上>第36章 幻梦

  人对自己的认识伴随着漫长的一生,可能到了老得牙齿都快掉光的时候,还会忽然发现,原来身体里还有一片隐秘的角落,深藏着只在自己潜意识里兴风作浪的天使或魔鬼。

  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个下定决心就绝对能完成目标的人,自制力比能力强一向是我引以为傲的优点,直到遇见老师。

  我可以在办公室里,会议上,教室中,在学校的任何一个地方,当着他,当着别人,当着自己,表现得若无其事,但也许下一秒我就会突然陷入痛苦的泥淖,莫可名状的负面情绪像黑夜一样吞噬我,无论做什么都无处可逃,唯有老师的安抚才能饮鸩止渴。

  这就像风,别人看不见,摸不着,只有我能感受得到,如果正好经过一片树林,强烈的风势震得树叶哗哗乱响,所有树木东倒西歪,整个天地风云变色。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就会出现脆弱的树林,也许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明明平白无奇,却能让我五内如焚,失控到无法自已。

  我知道只要我需要,甚至不用主动提出,老师一定会陪在我身边,用最温柔的方式安慰我,竭尽全力把我拉出情绪的漩涡。他对我除了作为师长发自内心的看重和喜爱之外,还有一份难以言说的内疚。他觉得是他情不自禁的移情将我带偏了主航道,让我陷入了一时的迷茫和混乱。

  有时候我真的希望他是对的,这样的话,痛苦就有一个期限,我终会回到正途,走回他期望的那条路。他一向洞明睿智,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也许真的只是我犯了糊涂,一场高烧之后就会恢复正常体温。

  然而这场病旷日持久,到了后来,他的关怀和照顾都成了病灶本身。我在渴望他特殊对待的同时又因他不能用我希望的方式而感到极度痛苦,他对我越好,越加深这种折磨,极度的矛盾更让人崩溃。

  我知道如果我不能获得幸福,他也会因此痛苦,可这是我的问题,与他人无关。如果不能走到他身边,那么我最大的心愿是他的幸福,最起码恢复之前的从容与安宁。

  在试过许多方法之后,我发现还是他的方法才最有效——距离确实会让一切容易些。

  博二暑假时老师的研究组又进来两个新学生。一个男生也是本科刚刚毕业,喜欢问各种问题,求知若渴,他也有柔软的头发和一眼就看到底的清澈双眸。新人总是会得到最大的关注和照顾,在有意无意间,我渐渐远离了最靠近老师的那个位置,尽量不见面,见面不独处,像一个最普通的学生那样泯然于众人之中。

  靠近一个人是水滴穿石,是日积月累,是朝朝暮暮,而疏远一个人却很容易,像风筝,线一断就飘走了。人与人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牢靠。

  老师当然知道我在做什么,他远远看向我的眼神很平静,似乎跟看着所有人时并无不同,然而眼底的波澜我曾看懂过,就不会再那么懵懂无知。

  我又让他担心了,也许还伤了他的心。然而他什么也没说,我也保持了缄默,我行我素。

  等时间够久,离得够远,他就不会那么担心了。老师,对不起,但唯有这样才是一种解脱,对我,也是对你。

  我加快了毕业速度。

  研究工作一如既往的成了我最好的避难所。可能是用脑过度的缘故,我的睡眠状况更加糟糕,不仅很难入睡,三四点还会醒来,然后睁眼到天明。我挂了个专家门诊的号,拿到了处方安眠药,那是一种副作用最轻的精神药物,安眠之外还可以镇定情绪。我想吃一段时间应该没关系,毕业之后就可以停了。

  每天早上我仍然去学校的大操场,但不会坐在看台上等日出。心里的太阳长久的隐没在地平线之下,但向日葵的花语是不会变的。

  我开始坚持晨跑。医生说生理影响心理,多运动有益病情。持之以恒的锻炼果然很有效果,我的免疫系统恢复如前,直到毕业都没再发烧甚至感冒。

  有一天郭敏学姐仰起头看我,惊奇的问:“小师弟,你这是吃了什么增高丸吗,怎么过了青春期还蹿个子!”我去量了一下,还真比之前高了五厘米,站起来都快比得上号称课题组珠峰的刘学长了。为此实验室里展开了骨骼闭合研究大讨论,餐桌上学长们各抒己见,最后还是赵姝儿一锤定音:“好好学习,努力长个,学习周惜好榜样。”

  我的那篇A会论文在提交后的第三个月被毫无悬念的收录了。这个消息轰动了整个学院,从来没有人,即便是老师本人,能在首次课题上就做出突破性的开启一个新领域的成绩。我“第一人”的戏称被新的外号取代。

  极光——极致,光速,罕见。

  比自己强的人,人们往往羡慕嫉妒恨,但如果这个人遥遥领先到望尘莫及,人们就会把他从自己熟悉的圈层中隔绝开去,不再认为他是同类,也不会产生对于同类的各种情绪扰动。

  我看得出来,不少人尊重,甚至敬畏我,即便我已经解释了无数遍,那篇论文有一大半都是老师的功劳。但事实是,自古成败论英雄,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我,人们就认定了这个简单粗暴的结论,不再细究其中的隐情曲折。

  想想也对,快节奏高噪音的社会让每个人都忙得无暇思考,除了一个结局之外,谁会在乎别人的世界里曾经大浪滔天。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本届A会由S大主办,在香港举行。

  我在会议现场为几百名与会学者专家做报告的时候,老师坐在听众席的第一排,他面带微笑,听我在致谢词中念出他的名字。

  报告结束后,我坐回后排,但很快又被请上了大会讲台。每届年会都有最佳论文的评审,当颁奖嘉宾报出我的名字的时候,我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领域内最高的学术会议,它的最佳论文代表了整个领域的方向和水准,往往只颁发给享誉盛名并且在当年做出突破工作的学者。我何德何能,获此殊荣?

  老师似乎提前已经知道了评审结果,他回头向我微笑,点了下头。我深吸了口气,在他鼓励的目光中终于镇定下来,迈着稳定的步子走上台。

  颁奖嘉宾是S大的麦院长,他不仅是学界泰斗,更是行内的风云人物,圣诞老人般的大胡子和爽朗的大笑是他的招牌。

  麦院长把奖杯递给我,合了影之后仍然握住我的手,他另一手举着话筒对住嘴,笑容可掬的跟全场观众开启了唠嗑模式:“大家可能还不认识,我来好好介绍一下这位得奖的小伙子。二月初的时候我们委员会有一次C台的专访,大家应该记得当时发言的重量级嘉宾里少了一位。”

  麦院长指向下面观众席,“周裴尧周教授,你知不知道后来有多少粉丝打电话发电邮来追问我你的下落,你下次不出席早点说,我好找个防空洞躲一阵,这顿轰炸可不要了我的老命了。”

  全场爆发大笑,麦院长一本正经的继续,“做学问的人嘛,就爱寻根问底,后来我就问裴尧教授了,您一向守时诚信,怎么那天就那么反常的放了我们鸽子呢。大家都知道裴尧教授这人嘛脾气好,被我这个死皮赖脸的老家伙几顿闹,到底交代了实情,那,”麦院长笑着揽过我的肩膀,“原因在这里——周惜,裴尧教授的得意门生,也是采访那天走丢的宝贝学生。大家瞧瞧,一鸣惊人的青年才俊,一出手就是顶会最佳,了不得啊。这还好是找回来了,要不然可真是咱们学术界的一大损失!”

  台下一片笑声掌声,我脸红耳赤的站在台上,看见老师扶额摇头,笑着向台上做了个手势,还想继续的麦院长轻咳了一声把话筒交还给了主持人。他拉着我一起下台,走向观众席,老师站起来笑迎,两人握手交谈,十分熟稔。

  麦院长笑着拍一拍我的肩膀:“小周,人家是儿女心重,你导师是学生心重,你上次可真把他给急疯了,满世界的找,多年老朋友了,就没见过他那么失控的。年轻人都冲动,不过以后做事可不能这么不计后果。”

  老师笑道:“难得听你这么啰嗦,帮我教学生,这是要抢人吧?”

  麦院长两手一拍:“好主意!怎么样小周,来我这边访问半年,我给你客座教授的合约。”

  老师说:“他还没毕业呢,你这是揠苗助长,故意毁我长城。”

  麦院长笑道:“那还不是被你急红了眼。自己就是风清扬,现在居然又收了个令狐冲,这是要横扫江湖,独霸武林啊。”

  老师笑着一挥手:“好了,还没圣诞节呢,就给大伙儿开party了。华山论剑是下一届年会的主题,到时候再说不迟。我还有报告,先不跟你聊了。”

  麦院长笑说:“等下给你颁奖的嘉宾还是我,我就在这儿等会儿吧。小周你也别走了,就坐这儿,看你导师领奖。普灵奖是咱们领域的诺贝尔,跟着你导师好好干,再过个几年啊,说不定就是你上台了。”

  老师望着我一笑,目光殷许,对麦院长说:“他一定比我强。”

  我在老师接过奖杯的时候悄悄离开了座位,因为不知不觉中已经泪流满面。

  我不知道未来能不能做出比他更出色的研究成果,但在台上的那个人看起来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我想无论我走得多远,爬得多高,都会一直保持着仰望的姿态。

  他是我看得见却永远抵达不了的目的地,他在宇宙大爆炸的始点,在万亿亿光年之外。

  但同时,他也在我心的最底层,在灵魂深处最私密的地方。

  他是太阳,是光,是我一生追逐的梦。

  一个哪怕永远不会圆也不想醒的,梦。